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为何说以身殉国殉君主的却不是忠臣或良臣呢?

导语:本文探讨了忠臣与好官的区别,提出真正的忠臣应该是为国家服务而不是隶属于某个国王,国家的利益高于国王,朝臣可以与国家同生共死,不必与国王共患难。晏子的个人独立人格和道德观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齐郭俊问晏子忠臣如何侍奉国王。晏子回答说:有困难的时候不要和他一起死,逃跑的时候不要和他一起走。琦君不悦地说,这能算是忠臣吗?晏子回答说:“如果臣子的建议被采纳,如果臣子的建议能被服从,国家就不会陷入困境,国王也不会被流放。是否需要臣子赴死护卫?”相反,因为无知,国家危在旦夕,国王逃亡。陪伴殉难等于白死,陪伴逃避则违心。所谓忠臣,通常是能够让国王为人民好,做出很大的努力,而不是等着国王遇到危险就去闯大祸。"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凌晨,当末代皇帝上吊的消息传来时,大学生范、财政部长倪等15人相继殉国。还有很多朝臣就这样随王而死,后人对他们评价很高,认为他们是人民和大臣的楷模,是国家的栋梁。其实这是一种历史的错觉,错觉。真正起到利国利民作用的不是忠臣,而是好官。那些所谓的忠臣,大多是在楼快塌的时候束手无策,而不是在未雨绸缪的时候想办法补补天;他们看重的是个人荣誉,而不是世界的兴衰;忠于旧制度和独裁者,而不是国家和大众;他既不是好大臣,也不是英雄。

作为齐国名将,不赞成也不屑于做这样一个忠臣。在他看来,真正忠诚的大臣应该是国家的大臣,应该是为国家服务而不是隶属于某个国王。也就是说,国家的利益高于国王,朝臣可以与国家同生共死,不必与国王共患难。齐景公曾命令晏子为他带去热食和皮衣御寒,但晏子断然拒绝,理由是他是朝廷之上主管重大政策的大臣,而不是主管衣食的官员。此后,龚景在晏子面前总是按照君臣礼仪行事。这也说明当时的朝臣除了自己的职责之外,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他们有权利不去做。后来,一些国王安排他们的朝臣做任何他们做的事,不管他们的官方职责,家庭事务或私人事务。他们非但没有拒绝,反而引以为豪。比如中国皇帝痔疮疼痛。官方医生邓通为了感谢上帝的仁慈,连续为他吸了几次脓血。

管子、晏子等先秦政治家、思想家之所以能够提出并坚持宗藩思想,除了自身的修养外,与当时的君臣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与后世伦理不同的是,先秦儒家主张“君使臣宜礼,臣忠君”,“臣忠君”应以“君使臣宜礼”为前提。“忠”的含义不是无条件的服从,而是“舍命利王所称的忠”。我不能欺骗你,但我可以冒犯你。孔子甚至认为,如果一个国王愚蠢,拒绝听取建议,他的仆人可以投票给另一个君主。孟子曰:“君若视臣如粪土,则臣视君如寇昆。”

在先秦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中,臣子不仅关系平等,而且活跃。另外,臣子的学识、智慧、能力大多高于君王,君王更依赖臣子。可以选大臣,大臣也可以选国王;我只忠于国家的安全,不为国王的愚蠢负责;我献给你的是心灵手巧和体力,不是人格和自由。这在晏子尤为明显。在他的话语体系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伤害他人格的词语,比如“愿为狗为马效劳”,甚至“摊肝摊脑之地”,“义无反顾地死去”。他可以为国家不遗余力,但不会毫无尊严地把自己借给皇族。这种“不为臣卖身”的独立人格和道德观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363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人云:笑贫不笑娼 里边的娼指的是什么人下一篇:张九龄提出的一个建议为何影响了之后整个唐朝的官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