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宝船”后来为什么突然消失?

导语:本文介绍了中国明朝时期的航母——郑和宝船,以及明末期民间造船技术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宝船的排水量和大小,并探讨了船厂政策和民间贸易对船舶发展的影响。

今天边肖带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和边肖一起看看。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号交付海军后,与辽宁舰一起成为中国的双星,也实现了中国航母梦。说起航母,郑和宝船就是中国历史上明朝那个时候的航母,中国海军一度很有钱。然而,这个祖先在郑和之后突然消失了。其实他并没有消失,只是改名换姓,成了迷你版的“私人”财运船。

大明水军当初有多厉害?郑和宝船有记载。《客言》记载:“官学、旗军、勇士、学者、买办、水兵,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余人。宝船六十三艘,船长四十四英尺四英尺,宽十八英尺;船长长37英尺,宽15英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战舰六十三艘,其长度按“长140米,宽57米”计算。当然,这个数据肯定不是真的。因为这个数据,太大了!我们山东“长315米,宽75米”,差不多是他的2/5,和印度航母一个级别。实际应该有多大?

其实宝船的排水量应该在2000吨左右。根据南京出土的郑和副洪宝墓志铭,宝船排水量估计为“五千料”,即2500吨。这个数字差不多。2500元的回收船“长60米,宽13米”左右,可以推测最大的大船在“长120米,宽25米”范围内是合理的。所以文学是为了突出一个大宝船的比喻。其实就算这样,宝船也够大了。要知道,后来荷兰军舰的排水量只有1000多吨。就算是这种技术,明朝以后的郑德咋了?

这件事也要怪“国企”船厂没有政策。因为明朝除了开往琉球的“封船”之外,并不需要这么巨大的船。没有生意,国营船厂开始萎缩,最后也造不出这么大的船。但德后明政府长期超编,政府管理松散,无政府状态下的民间贸易开始兴盛。而民间造船技术也开始发展,这就是明末的主力军舰“福舰”。里面也有故事。

当时嘉靖年间,由于官办船厂连“船印”都做不出来,就去当时的私人船厂做了。虽然私人船厂肯定要黑政府钱,但幸运船刚出来。“长十五尺,宽一尺,宽六尺”是当时建造的密封船的尺寸。后来又出了一艘55米长的军舰,类似复兴舰,装备了十多门火炮,维护东南沿海的治安。这种船基本和荷兰东亚战舰赫克托号一样大小。这还没完。明末海贼常用的主力战船比较有效。

1637年荷兰油画中记载的“鸟船”就是这样问世的。据陆兵介绍,这艘船可以装载二十门重炮和其他附属武器,是郑之龙海军的主力战舰。到了这个时候,加持舰和宝船已经达到了同一个级别,所以宝船不会淡出。清代乾隆时期仍在使用简化版的福船和弘一炮。谁让清朝爱玩古董?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4139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李贤智 湖北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下一篇:田志远原型 历史转折的对小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