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中东地区唯一红色政权 苏联灭亡后为邻国吞并 如今生活十分艰难

导语:中东唯一的红色政权在苏联解体后被周边国家吞并。现在生活很艰难。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1945年8月,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然而世界并未因此变得和平,新

中东唯一的红色政权在苏联解体后被周边国家吞并。现在生活很艰难。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1945年8月,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然而世界并未因此变得和平,新的战争风险正在酝酿。美苏两个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主的头把交椅,开启冷战模式,组织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进行对抗,各阵营国家被迫牵扯其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壁垒分明,战争阴云随时笼罩在地球上空。 ▲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说”旧照 从理论上来讲,阿拉伯地区在美苏冷战中原本是可以置身事外的,毕竟该地区居民都是虔诚的信徒,同时长期为欧洲殖民者所掌控。在这种背景下,红色政权根本就没有用以扎根和成长的土壤。然而苏联为了与美国抗衡,硬是动用强大的影响力,并砸重金扶持起了一个标准的苏式国家,这就是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通常简称为「 ”南也门”或「 ”民主也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苏联解体之后,南也门失去援助,面临内外交困的尴尬境地,最终为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所兼并。 ▲南北也门示意图 南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南滨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拥有超过4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在阿拉伯诸国中并不算狭小。南北也门的对立,并不全是苏联的「 ”杰作”,这一切还要从英国殖民说起。二十世纪初,地区霸主奥斯曼帝国衰落后,阿拉伯半岛出现了短暂的权力真空。英国殖民者敏锐地察觉到了机会,通过武力将亚丁湾和毗邻的哈达拉毛等大片广袤的酋长领地划为所谓「 ”亚丁保护地”。在此之后,贪婪的英国人并未满足,又强迫奥斯曼帝国将也门南部的大片土地割让出来,于是一个完整的也门就成了南北两部分。 ▲北也门首都萨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彻底陨落,北也门内部的分离势力趁机出手,宣布北也门独立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传统殖民大国元气大伤,无暇顾及海外殖民地,民族独立浪潮遂席卷全球。在此期间,南也门找到了新靠山——那就是正谋求成为世界霸主的苏联。苏联早就希望能在阿拉伯地区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南也门方面也希望能够获得独立,通过外力保障实现政权稳固。双方一拍即合,苏联便大力资助也门民主阵线,最终在数次暴动起义之后,英国方面宣布放弃对南也门的统治,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 ▲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旧照 就这样,阿拉伯半岛建立起第一个红色政权,这个消息犹如平地一声雷,在中东地区显得非常突兀。戏剧性的是,北也门同样是独立政权,而且建国时间早于南也门,然而南也门在苏联源源不断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下,综合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另一方面,在扶持起代理政权之后,苏联逐渐以南也门为跳板,进一步向中东地区渗透,不过由于频繁干涉南也门国内事务,南也门内部逐渐出现「 ”亲苏派”和「 ”反苏派”,由于两派立场完全相反,因此经常爆发武装冲突,前后几任领导人都因此而不幸殒命。 ▲阿里·阿卜杜拉·萨利赫旧照 东欧剧变后,多国红旗落地,苏联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开始大幅衰退,南也门「 ”反苏派”抓住良机,一举推翻了亲苏派政权,这便是着名的「 ”也门之春”。亲苏派政权领袖哈萨尼眼见无法控制局势,只好仓皇逃往海外,不过他不甘心就此失去权力,于是摇身一变成为「 ”民主斗士”,开始提倡民主共和,投靠了北也门总统萨利赫。公元1990年,南也门「 ”反苏派”权衡利弊,认为打破现有僵局的唯一出路便是与北也门合并。于是南方政权主动提出南北合并事宜,由于南北也门原本属于同一个国家,因此谈判倒也比较顺利,经历数次磋商后,双方同意两国合并成立也门共和国。 ▲也门首都萨那街头 然而南北也门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奈何经过长时间的人为隔离,民众之间充满矛盾,加上双方政治势力都在针对新国家的领导权,因此实际上仍然是南北各自为政。1994年,南方正式宣布退出谈判,声称将继续维持原有红色政权,北方领导人萨利赫十分愤怒,最终在南方前总统萨哈尼的建议下正式出兵,战火迅速蔓延至南也门全境。最终,北也门取得战争胜利,彻底统一整个也门。不过这样的武力征服也留下了隐患,南方居民不认同新政权,因此武装冲突时至今日也未彻底停止。在这样的战乱之下,也门国力衰弱、民生艰难,多数民众都处于赤贫状态,实在是令人唏嘘感慨。 参考资料: 《列国志:也门》《中东国家通史》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欢迎加入世界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开拓眼界、积累谈资、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代黄金和白银是怎么兑换的兑换比例是多少下一篇:司马氏家族还有多少人 司马家族有多少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