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马关条约》签字前后那些事 大清智力被拷打

导语:《马关条约》签订前后,大清情报部门备受折磨。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那个时候,日本娇小,但生机勃勃,充满斗志;大清国大,却日薄虞渊 ,外强中干,二者之战,输赢难料,不过中日两国决策者的心态已经决定了大清必败。 战争

《马关条约》签订前后,大清情报部门备受折磨。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那个时候,日本娇小,但生机勃勃,充满斗志;大清国大,却日薄虞渊 ,外强中干,二者之战,输赢难料,不过中日两国决策者的心态已经决定了大清必败。 战争很清晰地历史上留下了三道疤痕,大清帝国很耻辱的疤痕。 第一道疤痕: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境外作战。大清陆、海战皆输。 平壤战役之初,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对垒。 当时驻守平壤清军三十五营,15000人;进攻平壤日军有16000多人。初看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黄海海战 日军分三路进攻,大同江南岸战场日军没有占到便宜,「 ”将校以下死者约一百四十名,伤者约二百九十名”;玄武门是日军主攻方向,日军劲旅第十旅团、第十八联队攻击大清高州镇总兵左宝贵。左宝贵英勇指挥作战,与部下先后中炮牺牲,午后二时玄武门被日军攻陷;城西南战场战斗正酣时,清军主帅叶志超在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然后丢弃平壤,迅速北逃。日军在清兵退路上设伏,大雨中清军阵脚大乱,死亡2000人,被俘500余人,平壤之战以清军大败告终。 此后6天里,清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狂奔500里,退守鸭绿江,也就是56年后中国人民志愿军「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去的鸭绿江。 日军一路高歌猛进,迅速占领朝鲜全境。日军自己纳闷,没怎么着呢就赢了? 是役,日军人均8发步枪子弹,就击溃了大清陆军,原因还在? 大清没有民气,军队没有士气,官僚全是戾气。 在陆地对决的同时,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有名的黄海海战也如期上演。 9月15日上午,北洋水师护送4000余名入朝援军到达朝鲜。返航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遭遇日军阻截,1894年9月17日,日清双方海军开始黄海海战,这也是继丰岛海战后第二次海战。该战役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远东战区海战史上所罕见。 开战伊始,日清海军表面实力相当,大清北洋水师主力战舰10艘,日本主力战舰12艘,但真正实力悬殊很大。 甲午战争形势图 据资料显示,黄海海战时,日军联合舰队总吨位40840吨,北洋舰队34325吨;日本联合舰队总马力68900匹,北洋舰队42200匹;日本联合舰队编队航速14.5节,北洋舰队10节;日本联合舰队大口径火炮104门,大清只有54门;日军一分钟炮弹投放量232发,大清仅为23发;日军命中率只有0.5%,大清为1%。 关键是,日军炮弹全部采用新型炸药,击中目标几乎能点燃钢铁。北洋舰队炮弹主要是开花弹和实心弹,数量虽多,质量太差。 开花弹有大小不合炮膛的;有铁质太差的,难保不出炮膛就爆炸的;有许多引信不合格的,炮弹出膛不知道能否拉火的。实心弹很奇葩,弹头内有的装有少量炸药,有的不装炸药,只填充泥土、砂石,击中目标后不会爆炸,只能借助重力和加速度击伤敌舰。 日清实力悬殊的致命伤是,日清两国朝野强军强国的态度。 甲午战争中,日方最为出名的海军主力舰是「 ”吉野”号,是其联合舰队第1游击队旗舰。它非坊间传说原为李鸿章订购,后因资金不足,最终由日本人购得,而是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1891年在海军扩张案中正式向英国订购的新锐穹甲巡洋舰,由英国着名舰船设计师瓦茨根据veinticinco de mayo号穹甲巡洋舰改良设计而来的新型战舰。 「 ”吉野”和「 ”致远”具有相同血统,动力系统非常傲人,航速高达23节,为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水面军舰,编制360人。主炮选用4门英国阿姆斯特朗6寸40倍口径速射炮,火炮膛长6096毫米,弹头重45.4公斤,初速671米/秒,有效射程8600米,射速7发/分钟,其中2门火炮分别安装在军舰首尾楼甲板上,首先打响丰岛海战的就是舰首的那门。 设计师瓦茨还给「 ”吉野”舰配备了刚问世不久的专用火炮测距仪,使「 ”吉野”舰火炮的瞄准、测距更为准确、便捷,战力倍增。「 ”吉野”号因此被誉为当时世界最牛的巡洋舰。 日军占领旅顺东鸡公山炮台 日本当时政府的收入无力购买这艘最先进的「 ”吉野”号,日本天皇宣布,即日起,到击败大清国止,自己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带头捐出了自己的首饰。天皇的举动激起日本民众强烈的民族自尊,全国上下踊跃为购买「 ”吉野”号捐献,民间成立了很多「 ”‘吉野号’募捐会”组织募捐,最后,日本全国募集到的银两可以购买三艘「 ”吉野”号。 半年后,「 ”吉野”开到了日本港口,正式服役。 在黄海海战中,以「 ”吉野”号为首的第一游击队四舰军舰,利用船坚炮利的优势,重创北洋舰队,被击沉的北洋军舰都是几乎「 ”吉野号”等所为。 慈禧在颐和园去看戏还排场十足 大清国呢? 日本天皇在带头节衣缩食,大力发展海军军备之时,从1886年到1894年,大清一直在修颐和园。修园子没有钱,就动用海军经费,动用多少现在无从考证,慈禧等人为了不在历史上留骂名,早令海军衙门作假,他们批准,户部核销不留底账,糊涂王朝糊涂账。 现在研究人员只能根据相关史料进行推算,估算花费在二三千万两之多。 北洋水师1888年正式成立时,实力远超日本海军,从那以后,直到甲午战争,大清未再添置一舰、未再更新一门火炮。1891年4月,户部没钱,干脆明确要求停止购买舰上大炮,裁减海军人员,甚至正常维修都不能保证。战后,李鸿章在向慈禧、光绪总结败因的奏折里称:「 ”倭人于近十年来,……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敢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 这态度,这差距决定战场胜负。 黄海海战从1894年9月17日12点50分打响,至下午5点40分结束。大清30年洋务运动的自强成果,4个多小时里灰飞烟灭:北洋水师旗舰「 ”定远”号主炮塔起火,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被烧伤。「 ”致远”、「 ”经远”、「 ”超勇”、「 ”扬威”、「 ”广甲”5艘军舰被击毁,官兵千余人伤亡。 日本联合舰队「 ”松岛”、「 ”吉野”、「 ”比睿”、「 ”赤城”、「 ”西京丸”5舰受重创,死伤官兵600余人。 败局之后,李鸿章又下达了一项贻笑天下的命令,让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 大山岩和山地元治是旅顺大屠杀的罪魁 自此,日本联合舰队彻底掌握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北洋水师的覆灭出现端倪。 第二道疤痕: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日清进行了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结果毫无悬念。 鸭绿江江防之战,大清守军28000多人,布防数十里,以逸待劳。 日军山县有朋大将统领30000人,奔波而来。 清军打败的原因是:日军在鸭绿江中流架起浮桥,清军竟未觉察;清军新败,毫无斗志;清军隶属不清,指挥混乱;指挥官根本不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 所以,3天内,近3万清兵驻守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10月26日,日军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 金旅之战令人瞠目。 10月24日开始,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近半个月,清军竟坐视不问,只有当地农民自发抗击日军,暂时拖延了日军的速度。战斗进行到关键时刻,道员龚照玙置诸军于不顾,乘鱼雷艇逃往烟台,第二天,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等三个统领也先后潜逃,反正大清没有战场纪律。 日军第二军司令部在荣成登陆 1894年11月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旅顺半岛20多个炮台,一天内全部被日军占领,清军战死约2000余人,日军仅损失280人。日军攻陷旅顺后,随即制造了震惊世界的「 ”旅顺大屠杀惨案”,4天之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2万余人。 后面就是英国、美国的记者和法学家对于旅顺大屠杀的报道和定性,这场大屠杀已经不是可以用「 ”严重”所能形容,而是反人类的暴行。 诸如日军用刺刀刺穿妇女胸膛,把乳房割下来,把两岁幼儿用刺刀串起来,抛向高空让人观看,正吃奶的婴儿和母亲一起被捅死等… 这次大屠杀是日本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中将下达屠杀令、日本第二军全体参与的大屠杀暴行。日本政府千方百计掩饰,但最终还是内幕暴露于天下。 南京大屠杀不正是日本旅顺大屠杀的「 ”升级版”吗?这个民族,我们还能相信他热爱和平吗? 旅顺口失陷,渤海湾成为日本海军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鲁迅与胡适: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两种气质和立场下一篇:犬系男友 犬系男生是什么样的 犬系男生有哪些性格特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