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出动战斗机劫狱——美军黑科技无情碾压日军

导语:派遣战斗机抢劫监狱——美国黑科技无情碾压日军。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布。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对日军的高科技优势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为了解救战俘营中的士兵,美军竟然出动战斗机参加劫狱,最后几乎零伤亡大获成功!

派遣战斗机抢劫监狱——美国黑科技无情碾压日军。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发布。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对日军的高科技优势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为了解救战俘营中的士兵,美军竟然出动战斗机参加劫狱,最后几乎零伤亡大获成功! 故事要从1944年的太平洋战场说起,随着盟军两栖部队步步进逼,驻扎在菲律宾的日本陆军部队已是强弩之末。在极其绝望的情况下,看守战俘营的日军部队开始残忍地处决关押在战俘营中的盟军俘虏。为了能抢在被日本人处决之前拯救战俘,盟军发动了多场奇袭行动,突袭菲律宾境内的数座战俘营,其中之一就是坐落在菲律宾卡巴那图市郊的卡巴那图战俘营。 ▲ 1943年1月,菲律宾卡巴那图日军战俘营的一角,这是日军在菲律宾境内建立的其中一处战俘营 卡巴那图战俘营的历史,还要从臭名昭着的「 ”巴丹死亡行军”说起。1942年4月9日,在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隶属美军远东陆军部队的72000名士兵被迫放下手头上的武器,向围攻他们的日本陆军部队投降。在被俘获后,日军残忍地驱赶着这七万余名饥肠辘辘的盟军战俘,从巴丹半岛的最南端强行军至112公里外的圣费尔南多市。一路上,有近两万名盟军战俘死于伤病、饥饿以及日军的残忍处决。 ▲ 1942年,菲律宾境内的奥康纳战俘营内,刚刚完成巴丹死亡行军的盟军战俘正在走进这处战俘营,注意他们制作了简易的扁担来抬运那些因为太饿或者太渴而走不动的同伴 最终,大多数完成行军的盟军战俘,都被送往位于菲律宾中部的奥唐纳战俘营。不过,战俘们在这里逗留的时间非常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日军派往东南亚战区内的各个「 ”施工工地”——缅甸的「 ”死亡铁路”与日本本土的各个工厂和矿山。当日军于1943年关闭奥唐纳战俘营时,营内残存的数千名战俘被分散到菲律宾境内其它新建的战俘营内。其中一座负责关押分散战俘的营地,便是位于卡巴那图市郊以东5英里外的卡巴那图战俘营。 ▲ 卡巴那图战俘营幸存者绘制的画作,描绘其中一名关押在此的战俘正在喂其同伴喝水 1944年末,随着盟军两栖部队反攻菲律宾,狗急跳墙的日军开始处决在菲律宾战俘营中关押的盟军士兵,以免战俘被盟军登陆部队解救。12月14日,看守巴拉望战俘营的日军士兵将150名盟军战俘赶入防空洞内,并且将点燃的汽油桶滚入洞内将他们活活烧死。共有139名战俘在这场屠杀中身亡,仅有11人趁乱逃出生天。这些逃脱的战俘最终被菲律宾游击队拯救,并且将其安全地送到美军手里。 ▲ 战争结束后,美军士兵正在发掘巴拉望大屠杀事件中遇难者的遗骸,这起大屠杀事件彻底震惊了美军高层,最终催生了卡巴那图战俘营的救援行动 1945年1月7日,其中一名在巴拉望大屠杀中获救的盟军战俘尤金·尼尔森,向美军情报部门阐述了大屠杀的相关情况。当美军高层获悉相关细节后,深感不安的他们确信狗急跳墙的日军必定会再次做出类似的残忍之举。因此,美军高层决心实施一系列突袭行动,赶在日军杀光所有人之前,救出所有关押在菲律宾境内的盟军战俘。 此时,最需要解救的一处营地,便是卡巴那图战俘营。当时,盟军的两栖大军已经在卡巴那图市西北方的林加延湾登陆,正朝着吕宋岛内陆深处挺进,而卡巴那图市正好处在盟军主力部队的前进道路之上。如果没能在美军主力部队抵达前救出卡巴那图战俘营内的战俘,残忍的日军肯定会在撤退之前将其统统杀害。为了拯救卡巴那图战俘营中的盟军战俘,第6集团军司令沃尔特·克鲁格将军找来了隶属第6游骑兵营的营长亨利·穆奇少校。他要求穆奇少校组建一支特殊小分队,并且带领其渗透至敌军后方,解救被关押在卡巴那图战俘营中的盟军士兵。 ▲ 临危受命的亨利·穆奇少校,他是第6游骑兵营的营长 临危受命的穆奇少校迅速行动,他挑选了第6游骑兵营的C连和F连作为突袭小队的主要力量,这支部队主要由121名精锐的美军游骑兵组成。与此同时,来自第6集团军的精英特种侦察小队——阿拉莫分队的14名特种兵也加入到这场救援行动中。在行动中,阿拉莫分队的成员将会负责执行最为危险的战俘营抵近侦察任务。除此之外,来自当地菲律宾游击队的上千名游击队员将会在行动中为穆奇少校提供协助,他们的指挥官是胡安·帕乔塔上尉。 ▲ 菲律宾游击队的指挥官,胡安·帕乔塔上尉,他与他的游击队将会成为此次行动的关键 与这支不足两百人的特遣小分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对手的日军第105师团拥有13000余名士兵,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在1月下旬,负责防守菲律宾的第105师团正在美军的重重打击下拼死反抗。按照日军的计划,隶属第105师团的独立步兵第359大队将会沿着公路驰援卡巴那图市。该部的大队长大薮富雄少佐原计划会在30日率部抵达卡巴那图战俘营,并且在营中过夜,但是他的计划却被上级驳回了。按照上级的新计划,第359大队的千余名士兵将会在战俘营以东1.5公里外、卡布河的东岸扎营。等待后续指挥机关抵达邦卡邦后,再越过河上的桥梁,并且穿过战俘营门口后继续沿着公路向卡巴那图市方向行军。 1月27日夜,参与突袭行动的全体队员在第6集团军的总部内听取了由集团军情报人员提供的简报。情报员向众人简单介绍了监狱四周的地形、监狱内部预估关押的战俘数量,并且告知行动小队执行「 ”入侵者”任务的盟军夜间战斗机将会远离监狱区域。而在完成解救任务后,携带战俘的救援小队将会得到盟军空中力量的全力掩护。完成简报后,执行渗透侦察任务的14名阿拉莫分队成员先行出发,提前潜入敌后收集情报。而由穆奇少校带领的121名游骑兵部队成员,则于28日的凌晨5点搭乘卡车前往位于奎姆巴的美军前沿阵地。他们将从这里出发,通过山间小径穿越日军的前沿阵地,到战俘营以北5公里外的巴朗卡雷村与当地的菲律宾游击队会合。 ▲ 游骑兵小队深入敌后解救战俘全过程示意图 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的游击队小队成为了穆奇少校队伍的向导,他们带领着穆奇少校的部队穿过日军的重重防线,向着位于敌后深处的巴朗卡雷村进发。在这过程中,穆奇少校曾不止一次与巡逻的日军部队相遇,但在游击队员们的协助下,他们最终都能够化险为夷。一次,前进中的队伍碰上了一辆正在看守公路桥梁的日军坦克,由于无法从桥面上穿越,穆奇少校的小队和游击队员们只好偷偷摸到干枯的河床上匍匐前进,从桥洞底下越过公路。这期间,驾驶坦克的4名日军乘员不断地在桥上用日语大声说笑,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正有一整个加强连的兵力正悄悄地从自己的脚下溜了过去。 1月29日凌晨6点,穆奇少校带领的游骑兵小队抵达了巴朗卡雷村,与负责前置侦察的阿拉莫小队成员会合。他们向穆奇少校汇报了战俘营周围的地形情况:战俘营位于卡巴那图——邦卡邦公路的南侧,营地四周被茂密的丛林包围着。然而,在营地和丛林之间有着一片很宽广、很平坦的开阔地。任何试图袭击营地的人,都只能从这片开阔地上发起冲锋——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会沦为日军机枪的活靶子。 ▲ 卡巴那图战俘营营区结构示意图 限于侦察时间有限,阿拉莫小队并没有能够刺探到营中日军的具体数量,以及他们的重武器配备情况。穆奇少校对此深感失望,由于部队深陷敌营之中,他决心要速战速决,在29日夜拿下这座营地。就在穆奇少校做出这番决定的同时,负责指挥游击队的帕乔塔上尉赶到了巴朗卡雷村。听闻穆奇少校的这番决定后,帕乔塔惊呼道:「 ”这简直就是自杀!”根据帕乔塔上尉的游击队线报,有大股日军部队正在沿着公路朝战俘营方向运动——这正是前文所提到的日军独立步兵第359大队——如果不先摸清楚对方的底细就贸然施袭,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 菲律宾战役期间,与美军部队协同作战的菲律宾游击队员,他们为美军的反攻行动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帮助 当帕乔塔上尉将游击队收集到的情报一一奉上之后,穆奇少校终于打消了「 ”速战速决”的念头。他决定将袭击行动的时间推迟到30日的晚上,并且腾出一整天的时间筹划侦察和作战方案。在当地菲律宾游击队员的协助下,阿拉莫小队的侦察员们化妆成当地的菲律宾农夫,进入一间距离战俘营不到300码的废弃小屋内,对营区进行抵近侦察。这一次,他们得以确认营地内3座「 ”碉堡”、2辆坦克、迫击炮阵地和数座了望塔的具体位置,并且确定了营地日军看守的人数——约200人。而就在阿拉莫小队确定营地内日军部署的同时,帕乔塔上尉也收到了日军第359大队正在卡布河东岸扎营的消息。按照帕乔塔上尉获得的最新情报,与步兵一同在河岸上扎营的,还有4辆负责驰援卡巴那图市的日军坦克。因此,这支日军部队的威胁绝对不可低估。 ▲ 负责抵近侦察战俘营的阿拉莫侦察小队成员,他们经过了严格的特种作战训练,个个都是化妆侦察的能手 根据帕乔塔上尉的信息掌握了所有敌情动向后,穆奇少校立刻开始着手筹划战俘营的突袭计划。按照穆奇少校的计划,120名游骑兵和14名阿拉莫小队成员将会在80名游击队员的指引下,分成两队从营地的西翼发动袭击。其中,有70名游骑兵组成的主力将会从战俘营正面发动攻击,攻入营内解救战俘,而由余下人组成的另外一只小队则会从战俘营的侧面和后方发动袭击,开火攻击营中的日军,掩护营内的救援行动。为了吸引日军的注意,避免他们注意到地上正在匍匐逼近出发阵地的游骑兵,穆奇少校还通过无线电要求后方派来一架P-61「 ”黑寡妇”战斗机在战俘营上空盘旋,吸引日军守卫的注意力。当游骑兵们成功解放战俘营后,菲律宾游击队将会安排数十辆牛车赶到营内,接走那些被日军折磨到饥肠辘辘、虚弱不堪的盟军战俘。 ▲ 菲律宾当地农民使用的牛车,在这场行动中,游击队特地准备了大量的牛车,用于运输体力有限的战俘 而除了袭击营地的战斗方案外,穆奇少校还安排帕乔塔上尉的游击队负责迟滞增援营地的日军部队。为了阻击有坦克支援的第359大队驰援战俘营,帕乔塔上尉安排了近千名菲律宾游击队员在卡布河西岸设伏,他们打算在战俘营战斗开始后,通过预先设置的定时炸弹炸掉卡布河上的公路桥,并且伏击任何试图向战俘营方向推进的日军。与此同时,帕乔塔上尉还安排了另外一股游击队,到前往卡巴那图市区方向的公路设置路障设伏,以阻截从卡巴那图市区方向驰援战俘营的日军。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夜间战斗的过程中,美军的夜间战斗机部队将会为袭击行动提供全程空中掩护,攻击任何胆敢通过公路驶向战俘营的日军车辆。 ▲ 一架来自第425中队的P-61夜间战斗机,翼下挂满了火箭弹,这些夜间战斗机不仅要负责拦截夜袭的日军轰炸机,同时还肩负着袭击道路上日军车队的任务 30日下午17时,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负责执行突袭任务的游骑兵小队从位于战俘营北方的小村庄普拉特罗出发,步行前往各自的出发阵地。在出发前,全体美军部队成员都在他们的左肩上绑上了一条白色的布条——这是与菲律宾游击队事先约定好的敌我识别标记。经过45分钟步行,袭击小队抵达了营地西侧750码的树丛中。他们将会在保持待命,直至负责吸引注意力的P-61战斗机出现为止。 稍早时分,位于吕宋岛登陆场不远处的林加延机场上,一个来自美军第547夜间战斗机中队的机组正在为这场特别任务做准备。负责此次任务的飞机是由肯尼斯·R·施里贝尔上尉驾驶的爱机「 ”欲擒故纵”号,在这场任务中,施里贝尔上尉的飞行特技表演技术将会成为袭击行动成败的关键。17点25分,完成准备的施里贝尔上尉机组,驾驶着飞机从机场腾空而起,直奔位于60英里外的卡巴那图战俘营。 ▲ 第547夜间战斗机中队的「 ”欲擒故纵”号,由肯尼斯·R·施里贝尔中尉驾驶 下午18点35分, 2具R-2800「 ”双黄蜂”引擎发出的轰鸣声打破了战俘营上空的宁静气氛。在施里贝尔上尉的操纵下,「 ”欲擒故纵”号开始在战俘营上空上下翻飞,表演各式各样的特技飞行动作。眼看营地里的日军看守都被这架外表奇特的夜间战斗机给吸引住了注意力,负责实施突袭行动的游骑兵们抓紧时机,纷纷匍匐到地上朝着各自的出发阵地爬去。驾驶战机盘旋吸引注意力的施里贝尔上尉回忆道: 「 ” 我能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游骑兵们,他们正朝着战俘营的方向爬去。我发现只有少数几个日军哨兵站在战俘营四周的岗哨塔上。这批游骑兵想要出其不意地除掉这些日本哨兵,避免他们将战俘营里面的战俘统统杀掉。 ” 在战俘营内部,被囚禁的盟军战俘们也注意到了施里贝尔上尉的「 ”欲擒故纵”号。然而,盟军战俘却不敢轻易对这架飞机招手示意,因为没有人能够确认这架飞机到底是日本人的,还是美国人的——毕竟当他们被俘的时候,P-61「 ”黑寡妇”还是正在开发中的绝密机型。突然间,其中一位战俘开始向他的同伴们宣称这绝对是一架友军飞机,因为他看到了「 ”欲擒故纵”号机鼻上那衣着暴露的美女涂鸦——这可是美军航空兵独有的传统文化! ▲ 描绘欲擒故纵号在战俘营上空上下翻飞表演特技的画作 在施里贝尔上尉的帮助下,渗透到营地后方、负责火力支援的游骑兵小队于19点15分抵达攻击阵位。按照计划,突袭行动将会在19点30分开始。然而,当表针指向30分时,位于营地后方、负责开枪示意进攻的掩护小队并没有发出信号。原来,负责在战俘营后方掩护的小队发现了一间位于他们阵地后方的可疑小屋。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他们决定派人上前检查屋内情况。 当确认后方安全后,战俘营后方的支援小队在19点45分发射了一枚红色信号弹,示意战斗开始。顷刻间,位于战俘营北、东、南三侧的碉堡、塔楼与守卫宿舍被漫天飞舞的子弹淹没了。面对游骑兵们的火力压制,营地内的日军守卫们被彻底打蒙,不知所措的他们根本无法招架这场突如其来的猛攻。在战俘营的正面,负责看守营区大门的日军卫兵在短短30秒内被游骑兵们全数撂倒。眼看时机已到,负责在战俘营前方发起主攻的游骑兵们一拥而上,他们一边跑过战俘营门前的公路,一边往营区内投掷手榴弹,同时还拿着步枪不断开火,对营区内的日军守卫进行持续火力压制。 ▲ 描绘美军游骑兵攻陷卡巴那图战俘营大门的画作 最先冲到大门位置的,是负责破拆大门门锁的西奥多·理查森下士。他抡起自己的汤普森冲锋枪,一个劲地用枪托朝着大门门锁上砸去。然而,日军的门锁实在太结实,汤普森冲锋枪的枪托实在没法解决。于是乎,理查森下士拔出自己的佩枪,准备直接把这门锁打爆。就在此时,一名日军卫兵冲了出来,举起步枪将理查森下士的手枪打飞在地。幸运的是,这名日军没有得到第二次开枪机会——隔壁的战友眼疾手快,抄起他的勃朗宁自动步枪,将这名日军打成了筛子。倒霉的理查森下士再次捡起自己的佩枪,并且将大门的门锁一枪打爆。 就在理查森下士推开大门的一刹那,一个黑影突然从旁边现身,用英语大声对他喊道:「 ”这怎么回事?!”最初,理查森下士以为这只是一名友军。但这个黑影突然转过身来,用日语对营区内大喊。理查森和同伴们迅速反应过来,抬手一枪干掉了这位不知所措的倒霉蛋。随着战俘营的大门敞开,执行突袭救援任务的游骑兵们蜂拥而入,开始在营区内与残余的日军守卫激战。 ▲ 电影《大突袭》中,游骑兵开火袭击战俘营正门塔楼的场景 转眼间,营区内的岗亭、守卫宿舍、指挥部等建筑都被子弹打成了马蜂窝,三面受敌的日军守卫们正徒劳地抵抗着。为了先发制人,负责操作巴祖卡火箭筒的反坦克小组在冲进营区后,迅速利用掩体抵近日军停放故障坦克的车库。在短短50码的距离上,他们使用巴祖卡火箭筒对车库连开三炮,直接把车库和里面停放的日军坦克轰上了天!与此同时,另一座日军用于停放卡车的车库也受到了游骑兵们的「 ”重点关注”。他们「 ”慷慨”地将大量的子弹倾泻在这座车库上,把里面停放的卡车打成了火球。当一批睡眼惺忪的日军冲出宿舍,朝着车库方向冲去时,车库的火光让他们的身影完全暴露,这群形同活靶子的日军很快就被游骑兵们撂倒了。 就在战俘营方向打响第一枪的同时,由帕乔塔上尉指挥的游击队员们,也在卡布河公路桥方向与日军第359大队爆发激战。正当日军试图从公路桥渡河、增援战俘营的时候,埋设在桥上的定时炸弹炸响了,切断了他们的去路。与此同时,埋伏在卡布河西岸的游击队员们纷纷开火射击,将第359大队的士兵们压制在原地无法前进。这时候,一辆装有机枪的日军装甲车开了上来,不断地朝着游击队的伏击阵地开火。不过,它很快就被游击队员们用巴祖卡火箭筒击毁了。在混乱中,幸存的日军车组试图弃车逃跑,但是却在跳车时被游击队的机枪火力逐一撂倒。 ▲ 卡布河阻击战示意图,菲律宾游击队在这场战斗中近乎全歼了日军独立步兵第359大队 回到战俘营中,当游骑兵们将营区内的残余日军统统剿灭后,他们向天空中发射了第二枚红色信号弹,向外围阻击的游击队示意战俘营内情况已被控制,并且开始解救被困在营中的盟军战俘们。由于时值黑夜,营区里的战俘们根本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的人认为是游击队袭击了战俘营的大门,而其他人则惊恐地以为是日军正在有组织地屠杀战俘。当战俘们看到前来营救的游骑兵时,不少人都以为他们是「 ”日本人”——毕竟,此时的美军制服和单兵装备已经与他们被俘的时候大不一样。在战俘营外,游骑兵们开始大喊:「 ”我们是来救你们的!我们是游骑兵!”但是战俘们却回应道:「 ”你们看起来根本就不像美国人!”「 ”游骑兵是什么鬼单位?!”一些战俘甚至害怕地跑到自己的铺位上藏起来,游骑兵们不得不将他们逐一从床上拖出来才行。 ▲ 行动中获救的美军战俘,他们中的一些人状态是如此的不堪,以至于要用担架转移运输 尽管已经获救,但是一些战俘们仍然对这一切抱有戒心,他们甚至连走向大门都害怕,这迫使游骑兵们不得不一边推搡着他们,一边大声呵斥道:「 ”给我赶紧滚出来!”随着时间推移,战俘们终于意识到这一切是真的,他们开始欢呼,不少人甚至喜极而泣。就在这些健康战俘获救的同时,另外10名生病的盟军战俘也被成功解救。然而,他们大多数人都极度虚弱,一些人甚至恳求道:「 ”让我死在这里吧!”看到眼前的情景,负责为小队医疗工作的军医詹姆斯·费雪上尉简直不忍直视。他告诉战俘们:「 ”你们就要回家了。”然而,其中一人还是没能熬过来,他在距离战俘营大门不到10码的地方去世了,死于严重的心脏衰竭。在两名游骑兵和两名游击队员的带领下,获救的战俘们迅速离开营地,朝着潘帕嘉河方向走去。 而在卡布河公路桥方向,原本负责阻击日军第359大队一部的菲律宾游击队,活生生地把这场阻击战硬是打成了歼灭战。在游击队的围剿下,退守河东岸的日军士兵在坚持了不到半个小时后就开始向后溃败。尽管还有小部分负隅顽抗的日军残余坚守阵地,但是他们都被游击队的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向后溃退的日军依然时不时地使用掷弹筒朝游击队开火,但当他们的4辆坦克被游击队员们用巴祖卡全数敲掉后,日本人终于放弃了。 ▲ 电影《大突袭》中,描绘菲律宾游击队使用火箭筒敲掉日军坦克的桥段 与此同时,在救援小队撤退的必经之路——卡巴那图市以北、去往黎刹的公路上,负责提供空中火力掩护的P-61夜间战斗机发现了一队搭乘汽车试图南下增援卡巴那图市的日军部队。由于救援小队会在稍晚时分横穿这条公路,所以在空中提供掩护的夜间战斗机必须消灭任何在公路上活动的敌军车辆。经历过最先进P-61战斗机的炸弹、火箭弹、机炮扫射「 ”三重奏”后,公路上的日军车队被彻底歼灭,仓皇逃窜的日军在公路上留下了12辆卡车和1辆坦克的残骸。 ▲ 描绘P-61夜间战斗机在清晨时分袭击日军机场的作品,在P-61夜间战斗机的压制下,阻挡在公路上的日军车队被彻底歼灭 完成撤离任务后,负责突袭战俘营的游骑兵小队在20点45分发射了第三枚信号弹,示意让营地内的游骑兵和负责在外围阻击的游击队撤离战斗。然而,帕乔塔上尉和他的游击队员正打得起劲,他们直到夜里22点左右才开始陆续撤退。不幸的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其中一名参与营救行动的游骑兵罗伊·斯威奇下士被同伴们误认为是敌军。他被友军连开两枪击中要害,随后便因为抢救无效而不幸阵亡。 ▲ 在美军空中支援的掩护下,游骑兵们利用牛车将被解救出来的战俘送回美军战线。 在游击队组织的牛车车队帮助下,完成救援任务的穆奇少校带领着小队成员和战俘们,搭乘50余辆牛车朝着美军战线方向撤退。一路上,美军的昼间和夜间战斗机为这支小队提供了不间断的空中掩护。当友军的P-51「 ”野马”战斗机在头顶上盘旋时,不少战俘手舞足蹈地挥舞起自己的双手,向天上的美军战机示意。最终,撤离小队于31日的上午在塔拉韦拉以北的公路上与美军大部队汇合,结束了这场惊险的敌后营救任务。 ▲ 行动结束后,美军使用卡车将所有获救的战俘运送至战地医院接受救治 纵观整场营救行动,美军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迅速整合了当前可用的兵力和侦察力量,派出特遣队穿插到敌后执行营救任务,最终拯救了被困在卡巴那图战俘营内关押的552名战俘,使其免遭日军的屠杀。而最为让人称道的是,在整场营救任务中,只有1名参与营救行动的游骑兵和1名战俘不幸死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而除了美军的游骑兵以及侦察小队外,菲律宾游击队的活跃表现,也是左右整场战斗的关键因素。游击队员中很多人都是沦陷前菲律宾正规军军人,他们已在敌后忍辱负重多年。在战斗中,他们的表现丝毫不比游骑兵们逊色。在卡布河阻击战中,日军第359大队几乎被菲律宾游击队全歼,仅有大队长大薮富雄少佐以下约200人成功撤退,原本千余人的步兵大队近乎全军覆没——由此可见,菲律宾游击队在此次战斗中可谓是功不可没。 ▲ 与游骑兵们并肩作战的菲律宾游击队员,他们在这场突袭行动中歼灭了近一整个日军步兵大队,可谓是功不可没 还没等二战结束,这场富有传奇色彩的战俘营突袭行动就被好莱坞导演们搬上了大银幕。在1945年6月,由好莱坞影星、着名的「 ”西部片之王”约翰·韦恩主演的《重返巴丹》中就插入了这场经典的营救行动。然而,最为精彩的一部作品,莫过于好莱坞导演约翰·达尔在2005年拍摄的战争电影《大突袭》。在影片中,约翰·达尔准确地还原了这场突袭的诸多细节,使之成为了所有关于此次行动的电影里面,最为还原史实的一部作品。 ▲ 描绘卡巴那图大营救的电影作品《大突袭》,该作品准备还原了这场突袭行动的诸多细节 在战争结束后,美军将战俘营内因伤病和日军虐待而死亡的2656具盟军战俘的遗骸挖掘出来,并且重新进行安葬工作。为了纪念在卡巴那图战俘营内死去的盟军将士,菲律宾政府最终把将原属于战俘营的土地捐赠给美军,用于修建纪念公园。今天,卡巴那图战俘营的原址已经被改造为一座战争纪念公园。在公园入口的两侧,人们修建了两个由大理石制成的纪念碑,上面铭刻着所有在卡巴那图战俘营内不幸丧命的盟军战俘的名字。 ▲ 今日卡巴那图战俘营纪念公园内耸立的纪念碑,上面记录了每一位在此逝去的战俘的名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明神宗 明神宗朱翊钧皇帝简介 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女人及儿子介绍下一篇:重生复仇小说司夜寒 女主叫慕暖暖男主叫傅司寒 女主重生复仇 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