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辜汤生 民国怪人:辫子教授辜鸿铭

导语:1917年的北大,新文学运动风起云涌,新思潮层出不穷。4月的一天,一位留着长辫子的教授走上北大讲台,同学们哄堂大笑。只见教授淡定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有形,你心里的辫子无形。”傲慢的北大学生一听,沉默了。头上戴着瓜帽子,脑后

1917年的北大,新文学运动风起云涌,新思潮层出不穷。4月的一天,一位留着长辫子的教授走上北大讲台,同学们哄堂大笑。只见教授淡定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有形,你心里的辫子无形。”傲慢的北大学生一听,沉默了。头上戴着瓜帽子,脑后拖着长辫子的那个人,就是精通西学、极端保守、言行怪异的民国学者辜鸿铭。

辜鸿铭,名唐生,名鸿铭,名历城。1857年生于英属马来西亚槟城,南洋人。他的父亲在槟城为英国商人布朗经营橡胶种植园,母亲是欧洲人。因为他从小就聪明,所以被布朗收养了。1867年,10岁的辜鸿铭随养父布朗回到苏格兰,接受了系统的西方教育,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就读于著名大学,广泛涉猎西方文学和哲学,精通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语言。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回到祖国大陆,潜心研究中国文化,在晚清权臣张之洞幕府任职20年。清末,辜鸿铭进入仕途,在外务部工作。辜鸿铭自称有“人生四大洋”,即“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嫁在东方,服在北洋”。

1917年,辜鸿铭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教授英国文学和拉丁语。从此,经常可以看到拖着长辫子的老夫子在红楼校园的沙滩上若有所思地走着。辜鸿铭不仅在中国出名,在西方文化界也很出名,以至于西方有一些人曾经说过,来到中国,看不到故宫,却看不到辜鸿铭。印度圣雄甘地称他为“最杰出的中国人”。

辜鸿铭的语言天赋在现代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林语堂高度评价他的英语造诣,说“他的英文写作超群,200年来再没见过”。辜鸿铭还精通其他语言,如法语、德语、俄语和日语,以及两种古老的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他凭借非凡的语言天赋,将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并介绍给西方社会。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英语写的,而且大部分都是用拉丁语命名的。他是第一个将《论语》和《中庸》翻译成英文并在海外出版的人。虽然他通晓多种语言,但中文是最重要的。他说,世界上有三种最伟大的语言,一种是汉语,一种是希伯来语,一种是古希腊语。

学贯中西的辜鸿铭早年游历了许多西方国家,他的西方文化广为人知。但他以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极力维护中国传统原则著称,愿意做儒家文明的信徒。从1901年到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172篇《中国笔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15年,《春秋大正义》作为著名的中国精神出版。这是辜鸿铭向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书中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华文明的价值进行了有力的阐述,倡导了中华文化拯救西方的理论。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妙药。同时,他对西方文明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辜鸿铭说,美国人博大精深,但缺乏深奥;英语深奥简单,但不够宽泛;德国人博大精深,但缺乏朴素;只有中国人和中华文明,才具有博大精深、朴实无华的本质。

1916年,《春秋大法官》德文译本出版,在德国引起了“辜鸿铭热”。德国人特别喜欢他。他们认为象征东方文化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印度的泰戈尔,一个是中国的辜鸿铭。在德国一些大学的哲学课上,辜鸿铭的作品被视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如果学生不理解辜鸿铭,就不能参与哲学讨论。丹麦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兰代斯在《论辜鸿铭》中称他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作家”。辜鸿铭在国外已经成为一个符号,象征着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

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辜鸿铭一味强调复古,甚至痴迷于旧的封建文化。他迷恋君主制,是坚定的保皇派。他写了一篇吹捧慈禧听政的文章,称赞慈禧“三十余年,德行功德无法解释”,“德行足以感人,光辉足以识人”。1912年清帝退位后,辜鸿铭回到北京假扮老人,留着辫子抵抗世界。甚至在北大讲学时,还保留着清朝的大辫子,成为民国时期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张勋复辟和辜鸿铭积极参与其中,后被任命为外务部侍郎。复辟失败12天后,辜鸿铭回到北大任教。

辜鸿铭因其许多特立独行的做法而闻名。在日常生活中,他带着尼姑庵,偏爱女人包脚,尤其喜爱中国女孩的脚。他的妻子淑姑是个有脚的女人。他也同意男人应该娶小妾。他和一个日本女人结婚不到一年。他为一夫多妻制辩护,把男人比作茶壶,把女人比作茶杯,一个茶壶可以配很多茶杯。

在北大的革命氛围中,辜鸿铭每天以标志性的服装保持着鲜明的个性。他用熟练的西方语言宣扬古老的东方精神。他反对女生上英语课,反对新文化运动,这在当时的北大校园是绝无仅有的。他给学生讲课。首先,他和同学们有三章:第一章,我进来的时候,你要站起来。下课了,我得出去,你才能出去;第二章,我问你,你问我,我都要站起来;第三章,我指定你背书,你一定要背,不会背就不能坐下。课堂上,辜鸿铭经常利用话题,大力宣讲中国传统文化。他把《千字文》《生命的开始》翻译成英文,并在课堂上教学生用英语朗读《千字文》。更像是唱歌。语气很工整,全班都唱,别人听着很可笑。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

辜鸿铭一向傲慢自大,在他眼里能看得上他的人很少。他反对新文化,但坚决拥护新文化运动领袖蔡元培。辜鸿铭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1923年1月,蔡元培因不满北洋政府腐败,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辜鸿铭随蔡元培进退,随即辞去北大教员职务。此时国民革命方兴未艾,“守旧派”人物日薄西山,仍保留清朝服饰的辜鸿铭成为过时人物,被时间论讽刺和嘲讽。

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临终前,他的床上还放着儒家经典的讲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王阳明语录 王阳明《传习录》十大经典语句下一篇: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 花木兰是哪里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