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郁达夫简介 1896年12月7日:郁达夫出生

导语: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七日,郁达夫出生在浙江省阜阳市满洲里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郁达夫,男,原名虞雯,汉字大富,幼名阿峰,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八大、东京帝国大学。郁达夫是为抗日救国而献身的爱

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七日,郁达夫出生在浙江省阜阳市满洲里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郁达夫,男,原名虞雯,汉字大富,幼名阿峰,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八大、东京帝国大学。

郁达夫是为抗日救国而献身的爱国作家“创造社”的创始人之一。在文学创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他的文学代表作有《下沉》、《故都秋色》、《春风之夜》、《往事》、《迟桂花》、《淮上鲁迅》等。

1934年8月29日,郁达夫在苏门答腊丛林被日军杀害。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他革命烈士证书。

文学创作阶段的特征

早期:1920-1933年。这十年间,郁达夫创作了《沉沦》《银灰色的死亡》等26篇抒情散文和60-70篇随笔,表现了他从日本归来时的满怀希望的心情和看到伤痛的祖国后的无限失望。既有他对革命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也有他激越革命、大声疾呼的激进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一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低潮期。因为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他走上了被动隐逸的道路,追求落后的“名人”风度,寄身山河。这充分暴露了他作为一个从封建旧阵营中走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和妥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厌恶现实,不想在逃跑之前和别人勾结。

后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在政治部三厅参加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了许多政治文章,用他热情的声音鼓励人们战斗。

感伤情绪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郁达夫虽然在文学作品中极度悲伤,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无论是在他被悲伤压垮的时候,还是在他几乎陷入低谷的时候,心中总有一个理想在诱惑着他。这个理想远非高远深邃,但对于郁达夫来说,却有着巨大的人生魅力,是他奋斗和创作的动力,这就是对女性的爱。

1927年,郁达夫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能得到王女士的爱,那么以后我会更有创造力。啊!人生还是值得的,还是可以得到一点意义的。”一方面,郁达夫对女性神圣而痴情的情感当然是“自我”理想的表达,另一方面,又鲜明地折射出五四人发现的光芒。

周作人曾在《人类文学》中说,妇女儿童的发现是欧洲现代文明的产物。对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来说,对女性的赞美和迷恋,既是现代意识的表现,也是对封建礼教最直接的批判。因此,郁达夫把追求女性作为自己的理想。这种行为和艺术倾向虽然在力度和深度上不具备“崇高”的属性,但反封建的民主意识却清晰可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罗马战争 叙利亚战争:古罗马与塞琉古帝国之间的大战下一篇:杰弗逊 1889年12月6日:杰弗逊·戴维斯逝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