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探月计划叫什么工程 月球计划:“载人登月”装置测试阶段!

导语: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工程)的“载人登月”计划正在进行装置测试阶段,该计划旨在实现中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

目录导航:

  1. 探月计划叫什么工程
  2. 阿波罗登月技术
  3. 翟志刚是否登上了月球
  4. 载人登月时间
  5. 载人探月全过程详细讲解
  6.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登月工程吗
  7. 我国探月计划
  8. 2022年10月登月的航天员是谁
  9. nasa载人登月火箭发射时间
探月计划叫什么工程

答:

1、我国的探月计划被称作“嫦娥工程”。

2、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3、主要任务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我国的探月计划又叫嫦娥工程,是我国第一个探月工程,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等之后,中国航天活动的又一个里程碑。

阿波罗登月技术

在“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曾在登月方案的确定上花了很长时间,直到1961年5月25日美国正式宣布将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时,美国航空航天局仍没有在登月方案上形成统一的意见。此后又经过了半年多的研究和论证,才于1962年最终选定月球轨道对接法。

所谓月球轨道对接法就是将1艘载有3名航天员的飞船发射到月球轨道上。然后2名航天员乘登月舱在月面上降落,并出舱进行探险。另1名航天员仍留在指令舱-服务舱组合体中绕月球轨道飞行。返回时,在月面登月舱内的2名航天员启动登月舱上升级的发动机,飞上环月轨道与指令舱-服务舱组合体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进入指令舱后,抛弃登月舱的上升级,脱离月球轨道返回地球。在再入大气层前,抛弃服务舱,仅指令舱在太平洋上溅落。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只需在月面上降落小型登月舱,但在月球轨道对接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可能有些读者会问:为什么不把整个飞船直接送入月球表面?其实这种方法科学家早已考虑过,认为比较简单和安全,但对运载火箭的要求太高,而且大型飞船在月面上着陆有可能陷入尘土中。

其实,刚开始美国“阿波罗”工程的总负责人冯·布劳恩及马歇尔航天中心是偏爱另外一种方法——地球轨道对接法,即先发射几枚“土星”火箭,把大型载人登月飞船的几个部分分别送入地球轨道,然后对接起来;对接后的飞船利用自身的发动机加速飞向月球;当靠近月球后飞船掉转方向,启动发动机减速,最后在月面上着陆;当工作完毕后,抛掉这一级发动机,载人飞船部分利用上升发动机离开月球返回地球。他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两大优点,一是不需要研制超大型运载火箭;二是在地球轨道上对接比较安全,万一对接失败,载人飞船亦可以安全返回地面。但它存在一大问题,即大型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困难。

经过众多科学家对三种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分析,最终的结论是:月球轨道对接法可在1967年10月实现,成本约77亿美元;地球轨道对接法可在1968年7月完成,成本约92亿美元;直接登月法所需资金约106亿美元,且在1968年10月以前难以实现。所以,事先不被看好的月球轨道对接法最终被认定是载人登月的最佳途径。

采用月球轨道对接方案,在技术、时间和资金方面的优点大致如下:

只用一个较小的登月舱就能登月,从而可避免整个飞船降落月面的困难。登月舱重约14.7吨,月面可以经受得住,而且对于飞船减速也极为有利;

登月舱只需携带小型发动机,所以可以减少燃料携带量。这对于离开月面也有利,而且整个飞船的重量能大大减轻,从70多吨减至约50吨,使“土星5号”火箭可以胜任;

在返回时,由于登月舱可以抛掉,又可进一步减小返回舱的重量,因此能简化服务舱的设计。另外,只有指令舱再入回收,对于回收也有利;其经济性较好,这一点胜于直接登月法和地球轨道对接法。

翟志刚是否登上了月球

翟志刚没有登上月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5日21时40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21时4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下达命令,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

翟志刚没有登上月球。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目前,中国已顺利完成无人月球探测计划,实现了探测器月面软着陆和采样返回,为下一步有人登月打下基础。

载人登月时间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

世界上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是阿波罗11号。最早登上月球的准确登陆时间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3秒(休斯顿时间)。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1969年7月21日。

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历史时刻时,曾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美国计划2028年将4名宇航员送上月球,俄罗斯计划2031年首次载人登月,中国长征9号将于2028年左右首飞,2030年前后夯实载人登月工程实力,之后择机登月。

载人探月全过程详细讲解

载人探月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发射、航天器进入轨道、航天器与探测器对接、登月与返回。

首先,载人航天器通过火箭发射进入轨道,然后与等待在轨道上的登月舱对接,航天器将登月舱带到月球轨道。在月球轨道上,航天员乘坐登月舱离开航天器,着陆在月球表面。一旦任务完成,航天员重新登上登月舱返回轨道,然后与航天器对接,最终返回地球。这个过程需要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精密计划、执行和控制。

载人探月全过程包括发射、登月、返回等多个环节。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讲解:
1. 发射:载人探月任务通常是由一个火箭将宇航员和载具送入太空。现代载人探月任务通常使用的是阿波罗式的发射系统,它包括一艘名为命令舱的航天器和一个名为登月舱的航天器。
2. 进入轨道:一旦火箭进入太空,它将在地球轨道上绕行一段时间,以获得足够的能量和速度来离开地球。在进入轨道后,宇航员将调整火箭的位置和速度,以便进一步的任务。
3. 进入月球轨道:一旦火箭获得足够的速度,它将进入一个被称为月球轨道的环绕月球的轨道。在此阶段,宇航员将准备登月。
4. 登月:一旦进入月球轨道,宇航员将进入登月舱,并与命令舱分离。登月舱将进入月球表面,并在着陆点着陆。宇航员将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包括收集样本、布置实验设备等。
5. 返回登月舱:在完成一系列任务后,宇航员将返回登月舱,并与命令舱重新对接。在对接之前,宇航员必须确保登月舱上的航天器是适航的。
6. 离开月球轨道:一旦宇航员重新进入命令舱,登月舱将与命令舱分离,并留在月球轨道上。命令舱将调整速度和方向,以离开月球轨道,返回地球。
7. 进入地球轨道:一旦命令舱离开月球轨道,它将进入一个被称为地球轨道的环绕地球的轨道。在此轨道上,航天器将重新调整其速度和方向。
8. 返回地球大气层:航天器将经历大气再入,这是返回地球大气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航天器可能会经历高温和高压等极端条件。
9. 降落:一旦航天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它将使用降落伞减速,并进行约束和控制,最终在海洋或陆地上安全降落。
10. 返回:宇航员将通过救援队或其他救援机构返回陆地。他们将接受医学检查,并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收集的数据。
以上是载人探月全过程的详细讲解。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登月工程吗

是。

我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

我国探月工程是利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的各种探测。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当然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站。

探月工程,一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二是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三是探测月壤特性,四是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任务的总称

是。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成功,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我国探月计划

探月计划正式名称为“嫦娥工程”,是国务院于2004年立项正式开展的,记得当时还成立了“国家月球探测中心”,这个工程分三个阶段,即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就是业内人士常说的“探、登、驻”。这个说法对于普通老百姓比较陌生。老百姓比较熟悉的是人们常说的“绕、落、回”,实际上这个绕落回是嫦娥工程第一阶段――无人探月中的三小步,即无人绕月探测、无人落月探测和无人采样返回的简称。可人们习惯把无人探月阶段当成嫦娥工程,把“绕、落、回”说成是探月三期工程,这也只得由着人们叫。

探月计划是:

一、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务是实现环绕月球探测。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在轨有效探测16个月,2009年3月成功受控撞月,实现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并获得全月图。

二、探月工程二期的任务是实现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作为先导星,为二期工作进行了多项技术验证,并开展了多项拓展试验,目前已结束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12月14日实现落月,开展了月面巡视勘察,获得了大量工程和科学数据。嫦娥三号着陆器目前仍在工作,成为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人造航天器。嫦娥四号任务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正组织论证,优化工程任务和科学探测目标。

三、探月工程三期的任务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于2011年立项。

2014年10月24日,我国实施了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验证返回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地球相关关键技术。11月1日,飞行器服务舱与返回器分离,返回器顺利着陆预定区域,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随后服务舱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先后完成了远地点54万公里、近地点600公里大椭圆轨道拓展试验、环绕地月L2点探测、返回月球轨道进行嫦娥五号任务相关试验。服务舱后续还将继续开展拓展试验任务。

探月工程指的是利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的各种探测。宇宙中有各种各样的星体,而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就自然成了人类空间探测的第一站。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嫦娥五号计划在11月下旬择机发射。此次,嫦娥五号的是从月球上将月壤或月岩等宝贵样品带回地球。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022年10月登月的航天员是谁

2022年10月中国没有登月航天员。到目前中国还没有登月的航天员。

关于登月,我国采取三步走

1、第一步:实施的绕月探测工程。发射一个月球卫星,来对月球进行一年以上全面的、精细的探测。

2、第二步:实质性的阶段

(1)”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是中国第二颗探月卫星、第二颗人造太阳系小行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

(2)”嫦娥三号”探测器,又称”玉兔“”号月球车,于2013年12月2日顺利送入太空,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现在已经实现"回"的任务,即飞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来,还取一些月壤带回地球。

3、第三步: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阶段。

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

nasa载人登月火箭发射时间

NASA计划于2024年将下一次载人登月任务发送到月球。具体的发射时间尚未确定,但预计会在2024年年初或年底进行。

北京时间11月17日下午14点47分44秒,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于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B发射台首次发射成功。北京时间11月17日下午14点47分44秒,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于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B发射台首次发射成功。这是一次无人的绕月飞行测试,不载人,只搭载3名人体模型和科学仪器收集数据,为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绕月、阿尔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做准备

根据NASA的计划,载人登月火箭Artemis将于2024年开始发射。然而,由于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挑战,发射时间可能会有所延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6108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孙悟空如何盗取紫金铃?妖魔宝烟沙火如何对抗?下一篇:天台国清寺:一处娱乐国导游必访的古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