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八大行星中,气候最恶劣出自哪本书 席卷美国东海岸暴风雪肆虐太空照片

导语:《战争之神》是一本科幻小说,其中提到了八大行星中气候最恶劣的行星。最近,美国东海岸遭受了一场暴风雪的袭击,甚至从太空照片中都可以看到这场风暴的猛烈程度。

目录导航:

  1. 八大行星中,气候最恶劣出自哪本书
  2. 北美洲气候成因及分布
  3. 暴雪世界排名
  4. 为什么密歇根湖冬季不完全封冻
  5. 什么是大湖效应
  6. 世界排名第一特大暴雪
八大行星中,气候最恶劣出自哪本书

八大行星中,气候最恶劣出自《探索宇宙太空之旅》

科普作家迈克卡罗尔(Carroll)在其新书中详细介绍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上诡异多变、超乎想象之外的极端气候,让我们先睹为快。

在地球上,暴风雪覆盖了北美东海岸,热带气旋塔莎将昆士兰州变成一条密西西比河。东欧和亚洲接连打破最高气温记录,尽管这些气象条件极具摧毁性,但是地球气候环境相对太阳系中其他行星上发生的事件来说,应该是较为平静的。

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就像地球的孪生兄弟。金星被浓密的云层所笼罩,只有射电望远镜才能穿透。金星表面同样也存在飓风,只不过飓风中夹杂的是浓硫酸,洗礼着金星的地表。阳光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子分解,并疯狂地结合硫原子和水而形成酸。表面温度达到华氏900°,密度相当于在地球大洋深处。

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1978年先锋号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中充满着温室气体,特别是氟氯烃(CFCS)的浓度惊人,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各种行业正在不停地产生氟氯烃,撕裂臭氧层。而水星距离太阳最近,且几乎没有大气,温差近600℃,是个冰与火的世界。

推荐阅读:全球无人机逆天用途:中国人用它求婚

土星的夜晚

火星的气候则有着长期的演变,就像地球的简化版,岩石和极地冰川记录着气候的变迁fLyG。早期的火星与地球非常相似,由于板块运动较少,二氧化碳无法循环,温室效应不明显。

目前火星只有着稀薄的大气,且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的沙尘暴发生较为频繁,常常能席卷整个星球。而火星陨石中发现存在有机物质,这预示着古老的火星或许存在微生物。

火星和金星上的气候,相对于土星和木星而言,只能算是小插曲。土星和木星属于巨行星,木星能容纳一千多个地球,且由气体构成,不存在固体表面。

大气主要由氢和氮组成,与甲烷等化学物质混合成一种极度的混沌态弥散在大气中,棕褐色和灰色映衬着木星和土星的大气。闪电穿透厚厚的云层,一次放电的能量足够一座小城市使用数周。木星巨大的红斑是个超级气旋,足以吞下三个地球。

而土星在北极上空存在一个六角形的巨型云团,以北极点为中心,横跨北半球,并随着土星自传而旋转。

然而,天王星和海王星大气结构则不同于木星和土星,属于冰巨星。天王星是太阳系内温度最低的行星,大气中的甲烷吸收了红色光谱,使得天王星和海王星呈现出蓝色。

天王星是太阳系内温度最低的行星

由于天王星是远日行星,观测效果偏向绿色,加上淡黄色的环,使得天王星越加神秘。科学家认为海王星上的甲烷雨会迅速凝结,并膨胀成一个皮球大小。海王星的天空中没有云,因为甲烷雨在大气中消失得太快了。

由于天王星是远日行星,观测效果偏向绿色

在海卫一上,稀薄的大气中绝大部分是氮,这些氮以及甲烷在极地附近被冻结。

由于海卫一轨道倾角非常大,使之可以将北极点直对太阳,这就造成整个大气会出现崩溃式的变化,原先冻结的氮和甲烷又被融化蒸发,导致其大气气压升高。

当然,你不必为这一切担忧,因为我们的星球还适宜生命居住。

北美洲气候成因及分布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北美洲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

成因:(1)位置:

A. 纬度位置:56°S~12°N。

B. 海陆位置:西为太平洋,东为大西洋,北为加勒比海,西北与中美地峡相连。

(2)大陆轮廓:

A. 北宽南窄,在40°S以南收缩为半岛,热带区域所占经重较大,大部分在10°N~30°S范围内。

B. 海岸线平直(比非洲曲折),沿海缺少海湾,半岛很少,深入大陆的海湾只有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湾。

(3)地形:

A.安弟斯山脉分布在南美西部贯穿南北,阻挡东西气流(包括东北、东南信风),起到屏障的作用。迎风坡与背风坡的降水有明显差异。

B.高原和平原分布在东部,地势低,使气流可直入大陆。

(4)大气环流:

A. 大陆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半永久性的副热带高压中心。

B. 北部: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

C. 南部常年受西风环流影响。

(5)洋流:东为巴西暖流,西为秘鲁寒流。北美洲气候的基本特征有:

一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北美洲面积纬向延伸比较广,但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同时,地形结构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西部山地、东部高地,特别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形成了海洋气团运行的重要障碍。因此,北美洲的特别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

二是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北美洲东西临海,南北跨纬度多,且西部地形复杂,所以,北美洲的气候类型较多

三是气候类型结构独特。北美洲地形结构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西部山地、东部高地,特别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形成了海洋气团运行的重要障碍。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从北往南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科第勒拉山系:高原山地气候

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南部(佛罗里达州):热带季风气候,

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北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

南美洲:(由北往南):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火地岛附近)

安第斯山脉以西的南美洲中部是地中海气候,

北美洲西海岸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

北美洲东海岸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西欧和南欧的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大,较温和。其中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西班牙除比利牛斯山脉等高地外,大部分属地中海气候。

简而言之,北美东海岸尤其纬度较高的地方,常年气候湿润,冬季容易受到拉布拉多寒流的吹袭,又缺乏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寒流,所以冬季经常有暴风雪,均温比同纬度的西海岸和西欧冷不少。

暴雪世界排名

1、1888年,美国东北部暴风雪

这场雪灾大到足以成为历史事件。它符合暴风雪的所有条件:巨大的降雪量,极低的温度,狂风掀起的滔天积雪。其影响范围覆盖从新英格兰到切萨皮克湾的整个美国东北部,包括纽约在内的一些大都市也没有幸免【消息来源: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超过400人在这场雪灾中死亡,其中有100人死于海上。

2、1993年,美国东部世纪大风雪

1993年3月初,一场大雪灾袭击了美国东海岸,是有记录以来覆盖范围最广的一次。从加拿大东部到阿拉巴马州,都有大量的积雪。美国26个洲均有部分地区受灾,其中还有很多大城市,几乎可以说影响了美国一半的人口。270人在这场雪灾中死亡。它经常被用来和1888年的雪灾相比——在许多地区,它并没有 1888年的那次雪灾严重,雪量也较小,但世纪大风雪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3、2006年,纽约暴风雪

其实这场风暴相对温和。比起其他大雪灾,它的影响范围较小,也没有大风。事实上,从纯技术方面讲,它算不上是暴风雪,因为根据科学的定义,暴风雪需要持续高于35英里(56.3公里)的风速,能见度小于500英尺(152.4米)。但是这场雪灾袭击了纽约市,因而备受瞩目。

4、2008年,西藏隆子县暴雪

西藏因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众多高峰而被人们所熟知。西藏的冬季很长,气温相当低,但是总体来说气候干燥,所以降雪率不高。因此有些能够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通道常年保持畅通。但正是这个原因,2008年10月隆子县的暴风雪袭击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

这次雪灾的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尤为严重的影响,因为许多当地人被迫宰杀或卖掉了自己的大部分牦牛,甚至有人在雪灾过后失去了整个牛群。

5、1959年,加利福尼亚州芒特沙斯塔暴雪

1959年,暴风雨汹涌而来,席卷了加州的芒特沙斯塔。据芒特沙斯塔的记录,积雪深度最多达到4.8米,是北美单次风暴产生的最大降雪量。然而,许多人认为1993年的世纪大风雪已经使得这个记录黯然失色,按照积雪的实际数量计算,1993年的实际风暴影响范围更广,降雪更多。

6、1971年加拿大东部暴雪

3月的大西洋强风暴为整个加拿大东部的典型暴风雪创造了条件,蒙特利尔的积雪达到了45.7厘米,魁北克省其它地区则出现了超过61厘米的积雪。除降雪外,风暴扬起大量飞雪,使能见度大大降低。这些条件,与寒冷的气温相结合,造成了超过20人死亡。

7、1978年新英格兰暴雪

这场可怕的暴雪在新英格兰持续了超过一天,每小时降雪10厘米。波士顿,马萨诸塞州和罗德岛州的几个社区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即使是距波士顿南部约4小时路程的纽约市,也感受到风暴的影响。气象专家估计积雪达到了30至90厘米深,波士顿68.8厘米的积雪创造了该市单次风雪记录[来源: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据测量,风速超过160公里,造成了严重的能见度问题。

8、1717年新英格兰大暴雪

发生在1717年2月底3月初的大雪,实际上是四次接连暴雪的总和。由于记录不足,没有人知道它的影响范围究竟有多大。大雪甚至影响到了费城,不过波士顿受灾最重。

9、1977年布法罗暴雪

中等降雪和平均72公里/小时的狂风,足以在任何时候早就一场严重雪灾。更何况在此之前,这个异乎寻常的寒冷冬季已经留下了几尺深的积雪。更糟糕的是,积雪覆盖了伊利湖大部分冰封的湖面,为狂风提供了更多的飞雪来源。其结果是能见度降到几乎为零,道路被大雪封锁。暴雪导致气温异常寒冷(气温在短短几个小时下降了超过20度),人们被迫滞留在工作场所,甚至是被困在汽车里【来源: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这些因素导致纽约西部和安大略省南部的29人死亡。

10、1967年美国中西部暴雪

国中西部地区经历过很多狂暴可怕的大雪灾。不过与美国东部相比,该地区大多数地方人口稀少,所以暴雪的影响也就没那么严重。但这场雪暴不仅袭击了芝加哥,还对周围的许多城市造成了极大影响

为什么密歇根湖冬季不完全封冻

据分析,暴风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美国北部五大湖泊的“大湖效应”所致。在秋天到来时,五大湖区逐渐变冷,但冬季不会完全封冻。掠过湖面的冷空气从湖中获得水分和热量,形成暖湿气流。但当其冲向岸边,遭遇气温骤降,从而形成降雪。

这被称为“大湖效应”。如果水面结冰,水汽供给停止,“大湖效应”就会停止。

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位于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是强降雪的催化剂。当冷空气从西北方向袭来,地理位置绝佳的五大湖同时发生“大湖效应”,令位于东南方向的城市遭遇强降雪。

伊利湖就位于布法罗西部,这也是该市今年受灾的重要原因。“大湖效应”以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沿岸的降雪最为著名,但某些海和湖也会产生“大湖效应”,出现面积较小的雪带。

比如美国东海岸的雪带,冬季以魁北克为中心的高压区使大气顺时针环绕流动,使极地气团向南经大西洋(600558,股吧)到达北美海岸,其间穿越墨西哥湾暖流温暖水域,为美国东海岸带来降雪。

雪虽是大西洋而非湖泊带来,也被称为“大湖效应”降雪。

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加拿大的哈德逊湾和圣劳伦斯湾都会产生大湖效应暴风雪。

什么是大湖效应

由大湖效应引发的暴风雪是气象灾害/自然灾害。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降雪、雾气等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这情形以在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地区沿岸的降雪最为著名。

其他水域,如某些海和湖也会产生大湖效应,产生面积较小的雪带。

比如美国东海岸的雪带,冬季,以魁北克为中心的高压区使大气顺时针环绕流动,使极地气团向南经大西洋到达北美海岸,其间穿越墨西哥湾暖流温暖水域,为美国东海岸带来降雪。雪虽是大西洋而非湖泊带来,也被称为大湖效应降雪。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加拿大的哈德逊湾和圣劳伦斯湾都会产生大湖效应暴风雪。

世界排名第一特大暴雪

1、1888年,美国东北部暴风雪

这场雪灾大到足以成为历史事件。它符合暴风雪的所有条件:巨大的降雪量,极低的温度,狂风掀起的滔天积雪。其影响范围覆盖从新英格兰到切萨皮克湾的整个美国东北部,包括纽约在内的一些大都市也没有幸免【消息来源: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超过400人在这场雪灾中死亡,其中有100人死于海上。

2、1993年,美国东部世纪大风雪

1993年3月初,一场大雪灾袭击了美国东海岸,是有记录以来覆盖范围最广的一次。从加拿大东部到阿拉巴马州,都有大量的积雪。美国26个洲均有部分地区受灾,其中还有很多大城市,几乎可以说影响了美国一半的人口。270人在这场雪灾中死亡。它经常被用来和1888年的雪灾相比——在许多地区,它并没有 1888年的那次雪灾严重,雪量也较小,但世纪大风雪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3、2006年,纽约暴风雪

其实这场风暴相对温和。比起其他大雪灾,它的影响范围较小,也没有大风。事实上,从纯技术方面讲,它算不上是暴风雪,因为根据科学的定义,暴风雪需要持续高于35英里(56.3公里)的风速,能见度小于500英尺(152.4米)。但是这场雪灾袭击了纽约市,因而备受瞩目。

4、2008年,西藏隆子县暴雪

西藏因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众多高峰而被人们所熟知。西藏的冬季很长,气温相当低,但是总体来说气候干燥,所以降雪率不高。因此有些能够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通道常年保持畅通。但正是这个原因,2008年10月隆子县的暴风雪袭击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

这次雪灾的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尤为严重的影响,因为许多当地人被迫宰杀或卖掉了自己的大部分牦牛,甚至有人在雪灾过后失去了整个牛群。

5、1959年,加利福尼亚州芒特沙斯塔暴雪

1959年,暴风雨汹涌而来,席卷了加州的芒特沙斯塔。据芒特沙斯塔的记录,积雪深度最多达到4.8米,是北美单次风暴产生的最大降雪量。然而,许多人认为1993年的世纪大风雪已经使得这个记录黯然失色,按照积雪的实际数量计算,1993年的实际风暴影响范围更广,降雪更多。

6、1971年加拿大东部暴雪

3月的大西洋强风暴为整个加拿大东部的典型暴风雪创造了条件,蒙特利尔的积雪达到了45.7厘米,魁北克省其它地区则出现了超过61厘米的积雪。除降雪外,风暴扬起大量飞雪,使能见度大大降低。这些条件,与寒冷的气温相结合,造成了超过20人死亡。

7、1978年新英格兰暴雪

这场可怕的暴雪在新英格兰持续了超过一天,每小时降雪10厘米。波士顿,马萨诸塞州和罗德岛州的几个社区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即使是距波士顿南部约4小时路程的纽约市,也感受到风暴的影响。气象专家估计积雪达到了30至90厘米深,波士顿68.8厘米的积雪创造了该市单次风雪记录[来源: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据测量,风速超过160公里,造成了严重的能见度问题。

8、1717年新英格兰大暴雪

发生在1717年2月底3月初的大雪,实际上是四次接连暴雪的总和。由于记录不足,没有人知道它的影响范围究竟有多大。大雪甚至影响到了费城,不过波士顿受灾最重。

9、1977年布法罗暴雪

中等降雪和平均72公里/小时的狂风,足以在任何时候早就一场严重雪灾。更何况在此之前,这个异乎寻常的寒冷冬季已经留下了几尺深的积雪。更糟糕的是,积雪覆盖了伊利湖大部分冰封的湖面,为狂风提供了更多的飞雪来源。其结果是能见度降到几乎为零,道路被大雪封锁。暴雪导致气温异常寒冷(气温在短短几个小时下降了超过20度),人们被迫滞留在工作场所,甚至是被困在汽车里【来源: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这些因素导致纽约西部和安大略省南部的29人死亡。

10、1967年美国中西部暴雪

国中西部地区经历过很多狂暴可怕的大雪灾。不过与美国东部相比,该地区大多数地方人口稀少,所以暴雪的影响也就没那么严重。但这场雪暴不仅袭击了芝加哥,还对周围的许多城市造成了极大影响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6325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王阳明王守仁是一个人吗 王守仁为什么是圣人呢下一篇:《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中,谁帮助了孙悟空的本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