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魏国是何时改为西晋 为什么孙吴年号多而曹魏少的原因

导语:魏国在三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实体,但是在晋代时期被改名为西晋。而孙吴年号多而曹魏少的原因则与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等有关。

目录导航:

  1. 魏国是何时改为西晋
  2. 三国年号
  3. 三国曹魏为什么不发行货币
  4. 东吴和曹魏谁的宗亲多
  5. 三国鼎立进步的原因
  6. 孙吴,牛晋,刘宋,萧齐,萧梁,南陈,是什么意思
  7. 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魏国与蜀国,而往往忽视吴国
  8.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
魏国是何时改为西晋

公元265年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世二帝,国祚四十三年。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西晋(265年—317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从晋武帝建国开始,传四帝,国祚51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

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改魏为晋,史称西晋。

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公园311年,刘聪领匈奴军队攻占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获晋怀帝,西晋军队则在长安拥立愍帝,延续西晋政权。五年后,即316年,刘曜又率领匈奴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

1、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2、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南朝

1、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

2、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

3、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

4、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

北朝

1、北魏,拓跋圭在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从拓跋圭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

2、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公元550年为高洋所代,东魏共历17年。

3、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公元557年为宇文觉(宇文泰三子)所代,西魏共历三帝、24年。

4、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公元577年为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5、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建国号周,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为隋杨坚所代,共历五帝、25年。

扩展资料:

晋朝(265年-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政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国号晋,即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是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年。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晋朝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于建康称帝,东晋建立,据有中国南方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平民陆续南迁,形成中国北方侨民和南方土著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王导等人采取镇之以静策略,稳定局势。

皇权衰落,朝廷大权主要由世族掌握,由于军权外重内轻,朝廷控制力弱,不少方镇心怀野心,先后发生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虽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担心野心家借此扩张势力,大多消极支持。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凭借淝水决战奠定胜局。

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恩、卢循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420年—589年)由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439年 —581年)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南朝皇族主要是寒门或庶族,因为军权逐渐由寒门或庶族掌握,所以能够篡夺皇位 。初期经济逐渐恢复,军力强盛。由于战略错误与北朝军力强盛,使得疆界逐次南移。皇帝与宗室为了皇位时常血腥斗争。南朝梁受到梁武帝改善,使国力再度强盛。晚年国家糜烂,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独霸政局的侨姓世族完全崩溃。

虽由南朝陈的陈文帝统一南朝,但国力已衰,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北朝承继五胡十六国,为胡汉融合的新兴朝代。北魏皇室为鲜卑族,汉族官员受五胡文化影响,多与胡人通婚,鲜卑皇室也受到汉文化的薰陶。北魏被北方的柔然牵制,直到较友好的突厥并吞柔然后才全力对付南朝。后期在六镇民变和农民暴动之后造成实力大衰。

北魏分裂东魏及西魏后,不久分别被北齐及北周取代。北齐主要由六镇集团组成,初期军力强盛。北周鲜卑军比北齐少,政治地位不如南朝陈。最后借由宇文泰开创的关陇集团,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齐。周武帝去世后,汉人杨坚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发兵灭南陈统一中国。在隋朝统一天下后,合并关东与江南人而形成新汉族,开创出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国。

三国年号

三国建立顺序是魏;汉(蜀);吴,在建国之前一直用的是建安年号,220那年,三个地方用的是延康年号,220年,魏国建立,用的是黄初年号,221年,蜀汉建立,开始用的是章武年号(注意:220年他们呢仍用的是延康年号),孙吴于229年建国,229年开始用年号黄龙,222年-229年用的是曹魏的黄武年号,220年-222年用的是延康年号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国号大魏,史称曹魏,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司马炎代魏建晋,魏亡。凡五帝四十六年。曹丕篡汉建魏之后,刘备于次年(221年)四月在蜀中百官劝进之下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年号章武。

后主炎兴元年(263年)十一月,魏军攻至成都,刘禅投降,蜀汉亡,凡二帝四十三年。 221年十一月,魏文帝封孙权为吴王。孙权虽称臣于魏,但两国之间干戈未息。

黄武八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由吴王进位吴国皇帝,改元黄龙。旋即迁都建邺。

三国曹魏为什么不发行货币

因为三国曹魏坚持使用汉代的五铢钱拥有稳定物价和经济的作用。

而蜀汉和东吴铸造的无论是直百五铢还是大泉五百,它们都是货币贬值的体现。铸钱重量的减少,货币面值的抬高,致使通货膨胀,百姓叫苦不迭,蜀汉和孙吴两国的货币体系也渐趋崩溃。

一、放弃钱币

其实,曹魏统治者是被迫的,他们原本也想使用钱币的。208年正月,在统一北方后,曹操尝试修复原本已经破坏的货币制度,他颁布命令,“还用五铢”。可是没过多久,曹操就被迫放弃,因为出现了问题,“货本不多,又更无增益,故谷贱无已”。曹操铸造的这些“五铢钱”重量只有三铢,制作工艺也不高,反而导致粮价的下跌,于是只能取消。

221年三月,刚刚即位不久的曹丕下旨恢复使用五铢钱。但是,皇帝的命令仍然无法与经济规律的抗衡。同年十月,曹魏的经济形势很不好,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情况。曹丕只好“罢五铢钱”,让百姓依旧使用谷、帛进行交易。由此可见,曹操、曹丕一直想要恢复钱币,迫于无奈才放弃的,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二、董卓作恶

189年,董卓率军进入洛阳,控制了东汉朝廷。第二年,在关东联军的打击下,董卓挟持汉献帝迁往长安。与此同时,董卓为了搜刮社会财富,他命人铸造低劣的小钱。在货币流通过程中,有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即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在流通的过程中,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必然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反而充斥市场。

由于董卓铸造大量的劣质小钱,所以将那些原本流通的五铢钱逐出了货币市场,引发了物价的上涨,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钱数百万”。可以说,董卓铸造“恶钱”的行为,直接破坏了汉朝的货币制度,人们不愿意使用这种“小钱”,所以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不再使用钱币,而是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

三、吴蜀围攻

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不仅有军事上的战争,在货币方面同样有着冲突。214年,刘备占领益州后,由于赏赐将士太多,导致府库空虚。此时刘巴向刘备献策,“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所谓的“直百钱”是一种虚值大钱,一枚相当于一百枚普通铜钱。靠着铸造“直百钱”,刘备迅速解决了经济问题,“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曹魏与蜀汉之间虽然存在着战争,但依然有贸易的往来,在这个过程中,刘备铸造的“直百钱”自然也会流通到曹魏境内。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人们更愿意使用“直百钱”,而曹魏方面铸造、发行的五铢钱被迫退出了流通领域。蜀汉可能没有这种货币战争的意识,但实际上确实取得了这种效果。另外,东吴方面也铸造这种虚值大钱,对曹魏构成了冲击。

其实曹魏统治者是被迫的,他们原本也想使用钱币的,但是在那个东末年的情况下经济已出现混乱,老百姓不在信任货币了,曹魏坚持使用汉朝下的五铢钱,没有滥发其他的钱币。

东吴和曹魏谁的宗亲多

曹魏有了曹氏和夏侯氏两系的宗亲。这些宗亲人数众多,最有能力的有八个,分别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纯、曹真、曹休、夏侯尚

和曹魏相比,孙吴的宗亲实力就稍显弱小了。

孙坚有个弟弟叫孙静。孙静是个好兄弟,在孙坚起事时,募集乡邻和宗亲子弟五六百人相助,这对孙坚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后来又为孙策献计,协助他击败王朗攻占会稽。

东吴总体上和曹魏相比,没有特别优秀的将帅之才,整体实力还是差了一大截。在后来,孙静的曾孙里还出了两个人物孙峻和孙綝,此二人祸乱朝纲,给东吴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三国鼎立进步的原因

因为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出现,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是历史的进步。

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那时候长江中下游一带有两个军阀的势力有所发展,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并请来了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

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孙权、刘备联合在赤壁打败曹操的军队,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四川。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

三国鼎立是中国历经秦汉大一统之后的第一大规模分裂割据,他的形成和原因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的。随着第一代创业人的逐渐去世,三国鼎立的局面也逐渐稳定下来。

但是毫无疑问,大一统才是人心所向,随着司马家族的崛起,三国统一于晋,结束了百十年的纷争,这才是无可抗拒的历史趋势。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战乱不断,人民贫困,社会动荡。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比较注重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人民过上了较稳定的生活。所以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扩展资料: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1、农民起义的推动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由于起义军规模较大,朝廷不能有效镇压。东汉政府就改州刺史为州牧,加重其权力,希望可以快速的扑灭起义力量。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军阀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占领更多的地区,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于是,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强大的如北方袁绍、袁术、吕布、曹操、公孙瓒、陶谦,南方的刘表、刘璋、王朗。这些割据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开展局域战争,最后形成了长期的、持续的、大范围的混战。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结果形成三个较大的集团,那就是魏、蜀、吴三大政权。

其中曹操占领北方,刘备占领西南,孙权占领东南,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虽说农民起义不是导致三国鼎立形成的根本原因,但至少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因为农民起义,才有了后来一连串的事情,可以说是直接因素,所以说农民起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2、经济发展的局限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经济发展也是导致三国鼎立的因素,但是绝对谈不上根本原因。孙权占领江南后,极大地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刘备占领西川后,也是大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蜀锦就是那时候开始文明中国的,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但是统一的历史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已存在过四百多年,统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着作用,统一仍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所以在无数割据者角逐的混乱局面中,终于出现了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它们的统治者在各自的区域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一,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范文澜认为:“从经济方面说来,三国分立也是东汉末年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

原来黄河流域是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地区,因之它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这个伟大强盛的中心地区首先带动了长江上下游地区(益荆扬)的经济逐步前进。西汉中期司马迁叙述江淮以南(荆扬)一般的经济情况说,楚越地方,地广人稀,有些地方还使用火耕水耨法。

没有饥寒的人,也没有千金的富家。这就是说,江淮以南经济落后,剥削者还不能积累起千金。到了东汉时期,大地主大豪强到处出现,说明经济已有发展,足以产生大的剥削者。

不过长江上下游的人力富力比起中心地区来相差是很大的,它只能作为依附者与中心地区相连系,从而得到自身发展的助力。所以当中心地区强盛的时候,长江上下游不可能在政治上脱离朝廷自立为国家,但当中心地区遭受大破坏不能起带动作用的时候。

那就要发生一时的分立,汉吴两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没有直接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但是却为三国鼎立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基础,让三国鼎立局面可以长时间的持续下去。

所以说,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走向统一的步骤,也是导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因素。

3、地域条件的限制

在北方,曹操占据黄河流域,孙权占领长江中下游,刘备占领四川和长江中游的一部分。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再加吴蜀联合,攻虽不足,守则有余。

曹操虽占有广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的物力和人力。三国各自的实力都有限,也都有局限性,比如曹魏的骑兵,孙吴的水军和长江天险,西蜀自身的易守难攻和交通不便,都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长期持续,这也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本原因。

4、明确的战略规划

刘备和诸葛亮有一次隆中对,这是极为高明和合理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内容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天下,其中曹操占据北方,刘备占据荆州、益州,孙权占领江东,然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而在诸葛亮制定隆中对战略规划的七年前,孙权和鲁肃也制定了类似的战略规划,当时刘备还在北方苟延残喘,战略规划的内容也是是曹操、刘璋、孙权三家分天下,其中曹操占据北方,刘璋占据益州,孙权占领江东和荆州,然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两个战略规划都希望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且两大集团也一直在坚定不移的执行着三国鼎立的战略规划。所以,孙权和刘备的战略规划也是形成三国鼎立的重要原因。

孙吴,牛晋,刘宋,萧齐,萧梁,南陈,是什么意思

孙吴指东吴

吴国(229年5月23日 -280年5月1日 ),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割据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222年(魏黄初三年)孙权为吴王,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实际已脱离曹魏控制。229年(黄龙元年)5月23日,孙权称帝,孙吴正式建国。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国土面积在三国中仅次于曹魏。起初建都于吴郡(今江苏苏州),后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南京)。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280年(天纪四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牛晋应该是你写错了,应为东晋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

公元420年,刘裕篡夺帝位,取代东晋。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至此,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东晋十六国则成为了旧时代的代名词。

刘宋

南朝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中国古代朝代名。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而建立。国号宋,定都建康(今南京)。公元479年,宋顺帝刘准把帝位禅让给了萧道成,南朝宋终被南朝齐所取代。

萧齐

萧齐(公元479—502年),也称南齐、南朝齐,是中国 南北朝时期 南朝的第二个 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仅有二十三年,为 萧道成所建。以齐为国号,源于 谶纬之说。《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史称南齐或南朝齐(与北朝的 北齐相区别)或萧齐(皇帝姓萧)。

萧梁

南梁(502年-560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取代齐朝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梁朝后期国政败坏,爆发了侯景之乱,战火使南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随后南梁皇室为争帝位又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援,又使之趁虚攻夺了南朝的大片土地,使南朝实力大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强的局势。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定国号为陈,以陈代梁,建立陈朝。另外萧衍的孙子萧察曾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后亡于隋朝。至隋末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在江南重建萧梁,历五年,为唐朝所灭。

南陈

陈朝(557年-589年),史称南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为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

陈朝建立时已经出现南朝转弱,北朝转强的局面。陈朝刚建立时(557年)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势十分危急。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带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形势有所好转。陈霸先于永定三年(559年)病逝,其侄陈文帝陈蒨即位,陈蒨大力革除南梁奢侈之风,使陈朝治稍为安定。天康元年(566年),陈蒨死,遗诏太子陈伯宗继位,于次年被文帝弟陈宣帝陈顼所废。陈顼即位后,继续实行陈蒨时轻徭薄赋之策,使江南经济逐渐恢复。

陈朝在政治及经济上算是南朝4个朝代中相当富强的时代,但在军事上却已难以与北方抗衡,至宣帝陈顼在位时试图结好北周,夹击北齐。太建四年(572年),周陈互派使者。同年,陈顼命吴明彻统兵十万攻北齐,占领淮、阴、泗诸城。太建九年(577年),北周灭北齐。翌年,周陈在吕梁展开激战,陈败周胜,吴明彻被俘,淮南之地得而复失,江北州郡尽为北周所有。

太建十四年(582年),陈顼病死,太子陈叔宝继位,是为陈后主。后主不问政事,荒于酒色,陈朝政治已江河日下。北方的隋文帝杨坚积极准备灭陈。祯明二年(588年),杨坚命其子杨广等统军攻陈(隋灭陈之战),至次年攻陷建康,南陈灭亡。

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魏国与蜀国,而往往忽视吴国

为什么大家不能给吴国一个公正的评价?也就是说,为什么大家忽视吴国?说吴国名将少?文有周瑜、陆逊之智;武有甘宁、太史慈之勇,而吴主孙权年轻有为,他注意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很快赢得了部下的支持,使江东名士张昭、周瑜、鲁肃、程普、太史慈等对他"委心而服事焉"稳定了东吴局势,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在赤壁大败曹军,与魏、蜀成鼎足之势,219年,孙权索取荆州,袭杀蜀国大将关羽,次年又在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229年他在南京称吴王,孙权具杰出的领导才能和独到的政治眼光,还在称帝之前就在交州和广州设立郡县;242年又派兵攻占海南岛,此间还发兵一万柄横渡海峡到达台湾岛,基本上统一江南地区。他推行大规模的屯田措施,使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航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东吴在孙权统治时期,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实力,成为三国中延续时间最长,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连同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曹操也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而大家对吴国的不公正的对待的原因就在于历史著作的非客观评价。尤其是《三国演义》的引导。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首先,我们熟悉三国的故事,基本都是从《三国演义》中而来,而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尊刘抑曹”,对于蜀汉君臣的描写十分详尽充实,人物形象高大上,而作为反衬的曹魏,也需要有一定的描述,而孙吴这里,就只能当一块背景板,甚至是串场用的,毫无存在感。

三国地图

其次,随着民国开始兴起的疑古风、翻案风,到近些年三国大热,很多人为了标新立异突出自己,因此风向变成了“尊曹抑刘”,对曹操以及曹魏的文臣武将开始无限制吹捧,“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曹仁、张辽武力超群,吊打关张”等等,甚至深挖一些诸如戏志才等一干没有存在感的人。然后极力贬低蜀汉君臣,刘备不行,关羽张飞不行,诸葛亮一无是处,赵云就是个保镖等。在这股疑古风、哗众取宠风里,吴国能拿出来翻一番案的也就是周瑜并非气量狭小,鲁肃不是老好人,其他人本来在演义中就没什么笔墨描写,也就无案可翻。

周瑜画像

再次,东吴的建立过程十分顺利,后面收取交州也是一股而下,因此并没有过多的戏剧性历史。反观曹魏和蜀汉,曹操从反董起兵开始,屡次面对危局,更有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刘备更是屡败屡战,辗转半生才有了一块立足之地,这种戏剧冲突式的人生经历,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共鸣。

其实,吴国也有这种吸引眼球的人物——小霸王孙策。孙策从早年丧父,不得不依附袁术,寄人篱下,到几千人马开始平定江东,也很具有戏剧性,只可惜孙策面对的对手太没挑战性了,非常顺利的就打下了偌大一片基业,而自己又死得太早了,早早退出了三国的大舞台。如果孙策能多活二十年,以他的个人勇武与魅力,收拢一大票文臣武将,再趁着官渡之战偷袭曹操的话,那吴国的历史就会精彩很多,不会再是蜀魏两国的背景板了。

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孙策

因为魏和蜀都是想统一天下的,吴比较差,小富即安,而且吴就被一个张辽摁在地上打,全吴都打不过一个张辽也是醉了,魏蜀都有一统天下之志,所以你来我往的就比较精彩了!

现代大多数人都喜欢看的是《三国演义》,影响最大的也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创作中主要描写蜀、魏。对吴着墨不多,负面描述居多。受此影响世人多喜欢蜀魏,而不喜吴。

首先我们来看看蜀国,刘备出身贫寒,却打着皇亲国戚的名号要框扶汉朝,注定了一生坎坷流离奋斗的经历,这个经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广大人民喜欢看的,妥妥的奋斗史啊。这个奋斗史在经济学家看来就是如何空手套白狼,在政治家看来就是谋略,在商人看来就是管理之道,在平民看来就是屌丝的逆袭。反正人家先摆正了名,符合各个阶级各个成次的心理,无论在这个奋斗的过程出现了怎样的对错那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到最后人家不是也算成功了吗?所以跟其他两国比较起来有关蜀国的一切大家都是兴趣最浓的,都要留心看看,听听。

然后就是魏国了,曹操呢,属于体制里面的人,可是这个体制已经大大的坏了,无法满足曹操的正常能力发挥,那怎么办,那他就要做能改变体制的人。这就要和身边比自己强大的人明争暗斗,如何斗?怎么斗?这也是一部奋斗史啊!它可以让管理人员如何看到让公司起死回生自己变成大股东,改变游戏规则让自己变成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相信也是每个人的理想和愿望。虽然大家都知道把别人的公司占为己有有点不道德,但我们可以争议争论对错嘛。所以大家也爱看魏国,

最后就是吴国了,吴国呢,我们把它看成一个公司的部门,这个部门早早确认了带头人,下面的人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工作就好了嘛,别的部门乱成一锅粥,让他们乱去吧。大家一看这个部门这么团结稳定,里面的人不想出来趟混水,外面的人暂时插不进去。没有太多的传奇。没有太多的奋斗案列让大家欣赏所以喜欢他的人自然就少一点。

个人观点,望大家指教。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

原因是:

第一,曹操统一北方后,有统一天下的志向,但是面对弱小的刘备和孙权就骄傲起来,这是最可怕和要命的理由,以至于赤壁大战大败,元气大伤。

第二,曹操多疑的性格,关键时候杀掉自己谋士和领军。

第三,对方诸葛亮计谋太多,还有周瑜。

曹操没有统一天下原因如下:

第一:战争的失利,失去短暂一统的机会。

曹操一统北方之后,就开始筹谋南方的平定,所以在公元208年,发动的南征,于孙刘联盟在赤壁大战,由于赤壁乌林之战,曹操损兵折将,尤其是水军遭到大规模的死亡,从而迫使曹操北撤,从而失去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又在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在和刘备争夺汉中之战,再度遭遇惨败,从而失去占据益州的可能。这个时候的汉末已经形成天下三分的态势,孙权和刘备都坐稳了江山,实力强劲,想一统三国有点困难。

第二:曹操不敢轻易放权,独当一面的帅才太少。

历史上的曹操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的人物,他是一个多疑奸诈的枭雄,又是一个宽宏大量、虚怀若谷的豪杰,在军事上,比较重视宗亲,多以宗亲统兵,而对外姓将领却很少轻易放权。在曹操时代,长期以来都是曹操亲征,带领手下的谋士将军南征北战,他是帅才,导致麾下的人才都变成了将才。

第三:曹操年老体衰,过早离世

在赤壁之战前,从公元207年到219年,仅仅十余年间,年过半百的曹操已经尽显疲态,他从公元190年起兵讨伐董卓,到此时已经戎马生涯近三十年,心志几乎消磨殆尽。面对残局,他无力收拾;面对一统大业,也算有心无力。尤其当追随他的哪些最忠心,最得力的谋臣良将都离他而去的时候,他自己也感觉到有心无力。最后在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第一,他和刘备、孙权不同。刘备、孙权都是自立门户为王,而曹操打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帜,那么在他的阵营中就有两方面的实力,一方面,以荀彧为代表的集团是希望恢复汉室王朝,而另一方面是曹操的班底,这就造成了内部不稳定,如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比如破马,韩征,孙权伐,而这些战争都是半途而废,就是因为内部出现了问题。

第二就是不该在青梅煮酒,以后放走刘备,刘备从曹操的地盘逃出来以后,慢慢的发展起来,特别是取得了汉中以后,三分天下已定,曹操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曹操在其一生中进行了多次征伐,建立了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天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 内部矛盾。曹操治下分裂为多个派别,比如曹派、荀派、郭嘉等,内部权力斗争、互相猜忌和不信任,导致政治不稳定。

2. 外部威胁。除了南方吴国、孙吴的存在之外,曹操还要面对北方强盛的鲜卑族和东北雄厚的匈奴部落等外族势力的威胁。

3. 社会矛盾。曹操的政治措施和军事行动加剧了社会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矛盾、地方矛盾和民族矛盾等。

4. 天时地利人和。曹操虽然雄才大略,但是面对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情况,还需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军事失误等因素,影响了曹操统一天下的计划。

综上所述,曹操没有统一天下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6370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魔门斯卡和埃及区别 哈拉帕遗址是什么文明下一篇:打更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确定时间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