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为什么古代朝代变化这么快 为什么每个朝代都是300年

导语:为什么古代朝代变化这么快?为什么每个朝代都是300年?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解析了古代朝代变迁的原因。

目录导航:

  1. 为什么古代朝代变化这么快
  2. 历史兴亡周期律:为何没有一个朝代能活过300年
  3. 超过300年的朝代
  4. 汉朝为什么持续三百年
  5. 大唐兴亡三百年是正史吗
  6. 300年 500年 1000年 1500年哪个朝代
为什么古代朝代变化这么快

自秦统一六国后,2000多年来,中国一共出现了十多个朝代,各朝代顶多不超过300年,最短的只有83天,即袁世凯创建的中华帝国。而反观朝鲜、越南、日本,欧洲的西罗马、拜占庭帝国最长的有千年左右的历史,特别是日本,自神话时代以来,其天皇的地位就从来没有动摇过,直到现在。

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内因:土地兼并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大

自秦统一中国之后,大大小小经历了秦、西汉、王莽新朝、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这些朝代,几乎每个朝代末期都爆发了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

为何历代都是农民是主力军,这是因为,每个朝代末期,由于贵族阶级固化,随着时间推移,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权贵阶级地主阶级兼并,社会出现两极分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讲的就是这种现象。

农民失去土地,生活没了保障,与富贵阶层之间的矛盾越级越深,在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为了生存,再加上一些有谋权思想的人的鼓动,比如清末的“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样的口号,老百姓就纷纷加入军队,有粮食吃,还能挣钱花,说不定还能在战场上立军工,从而改变自己的地位。

土地,是朝代更替最大的内因。

二、外因: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外族入侵的外因

中国地处北半球温带地区,小部分处于热带,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农作物生产更有利,从而带动手工业等其他行业发展。而外民族,比如北方寒冷地区的西伯利亚,以及草原游牧民族,所处地区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和生长,相对于中原地区,他们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落后于中原。

这些少数民族,身材和适应恶劣气候的能力比中原和南方的人更强,在过去的几千年冷兵器时代,一直觊觎中原的财富,这就是为什么自商周以后,因为中原诸侯林立,北方先后有匈奴、鲜卑、契丹、蒙古、女真等多个少数民族入侵,其中蒙古和女真分别灭了宋、明两个中原王朝,建立了元和清两个朝代。

中华民族虽然历史上有过两次亡国,但我们没被灭种,这得益于我们勤劳勇敢聪明坚强的民族性格,现在蒙古、满族已经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影响。

自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类口号和励志名言,骨子里具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又有冒险精神的特性,这是民族性格好的一方面。

而另一方面,底层老百姓由于长期受到社会压迫,特别是清朝末年,上下腐败无能,列强入侵,阶级矛盾日益严重,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江南十多个省,占据大清半壁江山。洪秀全为什么能在一两年内靠农民运动多去半壁江山?一是利用老百姓对土地和生存的渴求,更重要的是,很多老百姓因为不明就里,在起义初期被裹挟进了太平军。

中国朝代大多不超过300年,这是一个历史周期律的问题,而其背后最深层次的原因,不外乎是上面分析的三点:一个朝代建立后,由于人性贪婪、自私,最终导致阶层分化,土地流失,阶级矛盾产生、扩大并最后激化,在内因和外因多个因素影响下,最后发生朝代更替现象。

因此,无论处于哪个朝代,农民虽然处于社会底层,但每个朝代的更替,无论成功与失败,最后都是因为农民,因此农民是所有朝代的根基。

历史兴亡周期律:为何没有一个朝代能活过300年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大地主和农民的土地矛盾。朝代初期打土豪分田地赢得政权,经过休养生息恢复正常实力了。到了中期大地主开始兼并穷人土地激化矛盾,直到后期愈演愈烈完成政权更迭,这个时限一般就是300年左右。

超过300年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朝代建国超过300年的有夏朝、商朝、周朝、汉朝和宋朝。

中国历史朝代建国超过300年的有:夏朝,大约延续约471年;商朝,延续500余年;周朝,八百余年(享国共计790年,分为西周和东周);汉朝,享国四百零七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马未都在《博物馆奇妙夜》介绍:宋朝是唯一挺过了300年的朝代。看到这里,无数人震惊不已。拥有5000年悠悠岁月的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强盛的王朝比比皆是:秦王扫六合统一华夏、汉朝灭匈奴威震四方、唐朝盛名远扬享誉全球、元朝地跨欧亚绝无仅有。为何只有一个“弱不禁风”、“偏安一隅”的宋朝挺过了300年?确实不可思议。

看完马未都的介绍,我们或许能知道其中的原因。

看似一体实则各自为政的周朝

众所周知,周朝共有八百年的历史,那么为什么周朝不是一个超过三百年的王朝呢?我国学术界认定,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因为秦朝统一了华夏疆土,创建了集权制度。而周朝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是由各个小国组成的松散的政治联盟。

西方有句名言,“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维系周天子和众诸侯的仅仅是宗法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纽带,诸侯国以天子为尊,但是周天子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手段来管理诸侯。毫无约束的统治造成了春秋战国的混乱和无尽的战火,直到秦王朝统一。因此周朝根本就不算是一个封建朝代。

诸侯对天子负责,卿大夫对诸侯负责,士对卿大夫负责,一条政治关系锁链构成了周代政治的外貌,而宗法继承者的尊卑关系,血缘关系成为周代政治的血肉。

随着时代变迁,后辈们的关系和感情愈发淡化。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亲兄弟尚且因利争斗,何况表兄弟?越来越淡的血缘和松散的政体,致使周朝渐渐垮掉,直至战乱终结。

丰功伟绩但命途多舛的汉朝

昔日汉武帝文韬武略,北击匈奴百余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办太学发扬文化;平叛乱削诸侯,保江山安稳百余年。放眼的世界东方,“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因此,后世留下无数诗歌文章赞美这繁华盛世,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汉朝是无比强大的大一统王朝。

汉平帝死后,王莽发难,迫使其同党向太皇太后上书———命王莽摄政。当时,朝廷内外遍布王莽的亲信同党。皇后无奈,只得将皇位拱手相让。

王莽篡位,根基不稳却急于建功,天下人心惶惶。前有绿林赤眉叛乱,后有刘秀揭竿而起,内忧外患之中,王莽新朝最终覆灭,成为历史尘埃。

尽管新朝只存在了短短几十年,但是刚好处于两汉交际之中,打断了汉代完整的朝代继承,所以,汉朝并不是一个超过300年的王朝。

败军于外建工于内的宋朝

宋高祖赵匡胤建国,几代领导人励精图治,可还是没能将燕云十六州从契丹手中夺回来。土地没到手,反倒来了个澶渊之盟。西夏党项的崛起,给大宋的西北带来了不小的隐患。痛失华北和西北马场的宋代也因此缺少骑兵,只得在步兵方面多加训练。

即便如此,在军队战斗力方面还是比不过北方邻居。宋代军事上的失败不仅仅是自身力量的不足和重文轻武的制度。还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崛起。自汉代起,中原与游牧民族开始频繁交流,到了唐代,太宗和亲,这样的交流到达顶峰。先进的制度、发达的文明、高超的锻造技术传入草原,游牧民族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

到了宋代,游牧民族完成了从部落联盟政治到中央集权的转变,“大一统”部落强势诞生!身披锁子甲的重骑兵铁浮图箭射不穿、刀砍不断,是宋代士兵的噩梦!

宋朝士兵以守城作战为主,胜了没有大的获益,败了却要面临亡国的风险!因此,宋人多保守作战,岳飞的传记之所以流传,是因为宋人被军事压制太久了,这样的奇胜,实属难遇。

军事上的劣势不仅造成了保守的打法,还有宋代相对“柔软”的外交政策。澶渊之盟,辽宋和平协议,宋与西夏缔结的和平条约多以宋朝给予岁币,邻国开放边关市场,双方互通有无为主。就这样,宋朝与邻居们保持着相对的和平。

诚然,论领土和统治范围,元明清汉唐以绝对优势碾压宋朝,仅有几个短命王朝和魏晋与宋相提并论。北宋尚且“垂死挣扎”,南宋直接偏安一隅,无数文人墨客、政治领袖都给宋代扣上了“积贫积弱”的帽子。更有甚者想到宋朝时,会有羞耻和不屑的感觉。

但是,宋代真的很弱吗?

抛开领土不谈,宋代算得上当之无愧的“文化强国”,古代世界的璀璨文化明珠。宋代以岁币和纳贡求和平,重文轻武抑叛乱,致使国内政局平稳,无数仁人志士投身于科技文化建设。四大方面中,其三就在宋朝诞生。科举考试等文化阅读的需求,催生出了活字印刷,酒肆市场中走出来的宋词名扬天下。

一部《梦溪笔谈》尽显宋代科技文化兴盛:发现石油,记录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采矿方法等等。

在经济建设方面,宋代可谓是天下无双,当时的世界无人望其项背。宋代的煤炭使用程度,钢铁产量是当时的世界之最。发达的对外贸易带动了造船业和瓷器制造业,泉州成为当时世界最大港口,宋代的裂纹瓷器名满天下,乃现代国宝,宋代政府和商人因此受益颇丰。

工商业发达促进城市阶级和市民阶级产生,宋代城市化率达到了30%,这可是21世纪我国达到的数字,城市人口稠密,消费发达,夜生活经济应运而生。瓦子和市场丰富多彩的表演和夜市宵夜的痛快,是宋代人的日常。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也是在宋代产生的。

发达的精神文化生活,稳定的政局,即使有过靖康之耻,但是宋代的血脉始终未断。这就是宋代成为超过300年封建王朝的原因。

评价历史人物和时代,我们总是倾向于从自己的主观认知和情感出发,对历史事件进行判断。这也是不少人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当中的小说艺术造型当作真实历史人物的原因。

因此,我们需要相对理性、客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辩证地分析历史。人们看到宋代对外战争的失利,无法收复国土的遗憾,和委曲求全的对外政策,便以为宋代是“中华之耻”。

却看不到宋代文明、科技、经济的繁荣。其实,宋朝的富庶程度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其繁荣和开放程度惊艳了海内外无数学者。不少西方历史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中的文艺复兴。辩证来看,宋朝有强有弱、难以一言蔽之。

国人心中无比骄傲的汉唐、是当时世界的强国,我们为之着迷的是当时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国际形象。近代中国血泪屈辱、到了今天依旧是强敌环伺、美国多次上门挑衅。正是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才对曾经骄傲的汉唐无比缅怀,将现世的愿望寄托于历史。

“堂堂中华四方来贺,泱泱大国万邦来朝”的心躁动不停。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汉代的人们生活地不算特别幸福,连连的对外战争导致百姓的负担很重,以至于汉武帝颁罪己昭抚慰天下。唐代后期外戚干政、太监掌权、藩镇割据和黄巢叛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也是看待我们自己。

汉朝为什么持续三百年

秦朝之前的王朝都比较长寿,夏朝存在了470年,商朝存在了554年,周朝存在了790年。从古代第一个王朝的建立(2070年,夏朝),到现在的2020年,一共有4090年的历史,但是光这三个朝代就占了其中的1814年。剩下的2296年中,密密麻麻地挤了九个“正统的”王朝,这还不包括武则天建立的“武周”和王莽建立的“新朝”,并且也抛开了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割据时期。

这样一比较,是不是就发现秦朝以后的王朝都比较短寿了呢?还是拿数据说话,秦朝存在了14年,汉朝存在了407年(西汉+东汉),唐朝存在了289年(包括武周),宋朝存在了319年,明朝存在了276年,清朝存在了268年……除了刘邦建立的汉朝维持了四百年,其他王朝的国寿一般情况下都保持在300年左右。

大唐兴亡三百年是正史吗

不是。

大唐兴亡三百年是著名的史学家王觉仁所作,又名血腥的盛唐,是一部通俗体小说。如果想了解唐朝真正历史,最好读《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

《大唐兴亡三百年》是由王觉仁创作的一套通俗唐史,讲述大唐王朝从兴起到没落的近300年历程。

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节纯属虚构

300年 500年 1000年 1500年哪个朝代

300年司马炎建立的是晋朝,从266年到420年。500年是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的时期。1000年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时期,从960年建立到1279年被元朝灭亡。1500年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1368年建立,1644年被清朝灭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6991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忍辱偷生的历史典故 历史上善终的末代皇帝下一篇:主角叫詹姆斯的印度电影 印度黑帮发展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