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蜀汉又被称为什么 蜀汉为什么又叫季汉

导语:蜀汉又被称为季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权。蜀汉是刘备在东汉末年建立的政权,得名于其所在地蜀地。季汉之称则是因为蜀汉是三国时期最后建立的政权。蜀汉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英勇抗战的故事,被后世称为蜀国。蜀汉政权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导航:

  1. 蜀汉又被称为什么
  2. 蜀国为什么叫汉
  3. 季汉是贬低蜀国吗
  4. 汉末是哪三个国家
  5. 季汉的季是什么意思
  6. 东西汉共多少年
  7. 蜀汉就是蜀汉,干吗还要叫什么“季汉”
  8. 蜀汉名字的由来
  9. 为什么蜀汉被称为蜀维埃
蜀汉又被称为什么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亦称“刘蜀”、“季汉”。

由于刘备在蜀地建立政权,所以后来的史学家称其为“蜀汉”、“刘蜀”,这也是为了方便将其与之前的“西汉”、“东汉”,以及后来的“成汉”、“后汉”、“北汉”、“南汉”区分开。

蜀国为什么叫汉

三个政权建立的国号都是汉,后世称刘备在蜀地成都建立的政权为蜀汉,也称季汉 。刘备被称为汉昭烈皇帝。刘备庙大匾上刻有“汉昭烈庙”四个大字。诸葛亮墓碑上是“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墓”,都有“汉”字,没有蜀字。

把刘备所建立的政权称为“蜀”,是陈寿(著有《三国志》)为代表的史家干的事儿。

其实,刘备一方自称是东西汉的继承者,其国号也是“汉”。习凿齿(著有《汉晋春秋》,已佚,有辑本)等称之为“季汉”,也叫“蜀汉”。

称它为“蜀”,不是简称那么简单,带有蔑视的意味。换言之,乃是否认它的正统性。

陈寿等在晋朝时修《三国志》,以晋所继承的魏为正统,称曹氏为“帝”,称孙、刘为“主”,有不得已之处。后世也如此,则谬矣!

季汉是贬低蜀国吗

季汉并不是贬低蜀国,刘备当时国号仍然叫汉,历史上因为其主要领地的地理位置在四川,而称之为蜀汉,后世直接称之为蜀国。季汉是代表汉朝的末世,伯仲叔季代表最后的时代,并非是贬低蜀国,而是一个比较通俗的统称,当然,历史上还有称作汉的时代。

汉末是哪三个国家

吴国,中国汉末三国时期东南部政权,所统治地区古称江东,因此又称为“东吴”,东吴势力发迹于孙坚、孙策,开始建于吴郡,后孙权筑石头城迁都建业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由于刘备所建立的政权以蜀地为根据地,所以被称为“蜀”

魏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控制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是三国,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东吴。

曹魏的皇帝是曹丕,蜀汉由刘备建立,东吴由孙权称帝。“三国鼎立”当时说的就是这三国,三国的存在时间是220年-280年,也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

汉末是魏蜀吴三国

三国(three kingdom)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魏、蜀、吴三个国家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了解,罗贯中在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故事。三个国家从三足鼎立,到强弱实力发生变化,他们彼此的政权斗争,就是故事的主线。你方唱罢我登场,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东汉末年庞大的政治舞台。三个国家,三种头领,三类英雄,一连串的故事在上演。

不过真实历史上,东汉末年其实是四国并存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就记录了第四个国家的一些事情。东汉末年这第四个国家,就是割据了辽东地区的公孙家族。公孙家族与鼎盛的时候,就是公孙度开创公孙家族统治霸权的时候。那么,既然公孙家族实际存在,为什么罗贯中会把它忽略掉?公孙家族不配被称为一个国家政权吗?这是关于历史的疑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01三足鼎立,三国混战

东汉末年,刘氏家族的统治已经渐趋没落,许多股势力纷纷冒头,你争我斗搞得是风起云涌。当时,最大的三股势力分别来自曹操、刘备和孙权。他们所代表的魏蜀吴政权,也发展成为了三个国家政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国。

最开始,三个国家是可以分庭抗礼的,可是逐渐地,魏国的实力就明显强于了蜀国和吴国。混战局势下,没有永远的对手,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于是,为了利益,蜀国和吴国联合了起来,共同对抗魏国。

在那之后,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战争。比如说草船借箭,就是蜀国和吴国联合对抗魏国的经典战役。杜牧有一句诗叫“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也揭示了草船借箭最后的结局。蜀吴联合,赢下了强大的魏国。

不过,《三国演义》没有给蜀国和吴国一个好结局。在写吴国的时候,罗贯中写周瑜肚量小不容人。周瑜明明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才,但是他却处处比不过诸葛亮。到最后,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亡,吴国从此也开始走向没落。

至于蜀国,刘备的宝贝儿子刘禅是最大的败笔。虽然有诸葛亮从旁辅佐,但是刘禅还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没有一点作为一国之主的魄力和谋略。蜀国在刘禅的统治之下,也是渐趋没落,诸葛亮等英才,也是相继离世。

在《三国演义》当中,罗贯中就是这样安排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这三个国家,也因为《三国演义》而被世人熟知。不过,真实的东汉末年,还有另外一个政权的存在,那就是辽东的公孙家族。

魏国,蜀国,吴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首先建立了魏国,而后孙坚、孙策、孙权建立了吴国,随后刘备建立了蜀国,形成三国局面,在中国历史上称为三国时期,这段历史时期维持了将近一百年,魏国主要在我国北方,吴国在江南一带,蜀国在我国西南一带。

曹魏、蜀汉、东吴。

曹魏的皇帝是曹丕,蜀汉由刘备建立,东吴由孙权称帝。“三国鼎立”当时说的就是这三国,三国的存在时间是220年-280年,也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208年的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东汉末年,曹操被刘备和孙权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他们分别是

1、魏国,公元213年265年史书上称曹魏,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2、蜀汉,公元221年至263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上称蜀汉,三国中第二强国。

3、东吴,公元222孙权在东南部称帝,国号为吴,史上称为吴国,执政近60年,最后被晋朝所灭。

汉末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

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汉末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东吴。

曹魏的皇帝是曹丕,蜀汉由刘备建立,东吴由孙权称帝。“三国鼎立”当时说的就是这三国,三国的存在时间是220年-280年,也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

三国指的是:曹魏、蜀国、孙吴 三个国家。

汉朝末年,汉献帝在位,虽然各地诸侯逐鹿,但是相当于是发生内乱。而三国时期就不一样了,它是由三个国家组成,蜀汉,魏国和吴国。虽然刘备的蜀国号称蜀汉,但实际上已不是那个正统,顺位传递政权的汉朝。而是汉朝皇室建立的新政权。随意说三国和汉末有很大区别。

季汉的季是什么意思

季在中国古代的意思是排行,伯、仲、叔、季。但是有个例外就是汉高祖刘邦,他在家里排行老三,按常规应该带个叔字,但是他叫刘季。

三国时季汉的意思就是除刘邦建立的西汉,刘秀建立的东汉后刘备建立的第三个汉政权,排行老三叫季汉,也就是蜀汉

东西汉共多少年

一共405年。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蒙古。

东西两汉共计405年

详情介绍: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5年。

西汉: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

东汉: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

共402年.

王莽在位15年.军阀混战2年.

东西汉朝存在时间:402-15-2=385年

405年

西汉
前206年汉高祖刘邦自称汉王,前202年称皇帝,建立汉朝。
公元8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共210年。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在绿林军的协助下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朝,夺得帝位。刘秀建都洛阳,年号建武,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朝,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
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东汉宣布灭亡,共195年。
这样计算东汉加西汉可以计算为210+195=405年。

汉朝统治了407年。

汉朝(前202年—8年,23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

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 ,史称“孝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史称东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自称季汉,又称西蜀。

蜀汉就是蜀汉,干吗还要叫什么“季汉”

因为刘备成立的是第四个汉朝,按照伯仲叔季,所以叫“季汉”。

“季汉”最早出自《三国志》收录的《季汉辅臣赞》。不过在三国之后的官方史书和传统文献中,刘备建立的汉朝政权基本被称为“蜀”或者“蜀汉”,“季汉”是近现代才逐渐兴起并使用的名称。“季”在古代表达顺序的时候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伯仲叔季”,也就是第四或者老四的意思。不过汉朝在季汉建立之前只有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

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登基为帝,建立了三国之一、继承东汉的汉朝政权。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刘备和诸葛武侯建立的汉朝政权在历史上有四个名字,分别是:西蜀、蜀国、蜀汉、季汉。汉献帝还在的时候,刘备所期望的,本就是辅助汉室重夺天下,这也是当时益州境内臣民之所以佩服刘备的地方。天下诸侯都在纷争天下,谁也没有考虑过汉室江山的未来。唯独刘备这个乱世枭雄,至今都没有忘记过汉朝的江山。

蜀汉名字的由来

之所以被称为“蜀汉”,是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今四川省一带存在古蜀国这一诸侯国。为了和西汉、东汉相区别,所以用“蜀汉”来称呼。

蜀汉(221年5月15日 —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掌控曹魏的司马家族所灭。

为什么后世要将刘备政权称之为“蜀”呢?

专家表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不管刘备是不是汉朝后裔,也不管他建立的政权叫不叫汉,它都不是一个大一统政权。

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他是在曹丕篡位后将汉朝延续下来了,但实际上刘备政权与之前的汉朝没有任何关系。他所处的地域和管辖的百姓都是在蜀地,实质上就是一个在蜀地的割据政权。

三国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到底叫“蜀”还是叫“汉”的争论,争论的原因是:刘备在建立政权的时候,国号叫“汉”,后来很多人把它叫成了“蜀”,蜀国,已经完全脱离了“汉”,起码你得叫它“蜀汉”

根据陈寿《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在建立蜀汉政权时,使用的国号确实是“汉”。因为刘备一直是以刘氏皇族自居,就像当年的光武帝刘秀一样,他们都打的也是兴复汉室的旗号,也是借此起家,所以刘备的政权只能延续“汉”的称号。蜀汉叫“汉”是没有问题的。

为什么蜀汉被称为蜀维埃

蜀维埃的谐音“苏维埃”,经常出现在B站鬼畜区。由广大up经常把《三国演义》里的蜀国“苏化”,打出火力碾压效果而来。

同样的衍生词还有“诸葛琴魔”(诸葛亮空城计在城头弹琴)等。

蜀汉(221年5月15日 —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8275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欧洲人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欧洲食物的历史下一篇:和珅家族后代族谱 历史人物和珅有后代吗现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