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三国正史中东吴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里的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导语:三国正史中东吴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里的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目录导航:

  1. 三国正史中东吴是怎么灭亡的
  2. 三国里的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3. 三国时孙吴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三国演义的东吴是怎么灭亡的
  5. 三国中的东吴到底是怎么灭亡的
  6. 吴国为什么会灭亡
三国正史中东吴是怎么灭亡的

吴国灭亡纯粹是窝里斗导致的,自从孙权为了打击江东士族而亲自导演了南鲁党争开始,朝堂就分裂为两股势力,借口士族重臣参与到他的家事—二宫之争,把那些看不顺眼的、不听话的、想夺权的…杀的杀,贬的贬,终于孙权出了一口恶气。

可是自此开始,东吴实力大大削弱,朝廷不再团结,经常性地争权夺利,孙吴这样自己内耗,最终已无力抗拒曹魏司马氏,只有被统一了。

历史中三国东吴被西晋灭亡。

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分六路大举伐吴,东吴方面上下离心,疏于防备,无统一对策,以致节节失败,晋军势如破竹,没费多大气力,便攻进建业城,东吴灭亡。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三国 时期 割据政权 之一,是 孙权 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 孙吴 。由于与 曹魏 、 蜀汉 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 东吴。


1 东吴最终被晋国所灭亡。
2 在东晋时期,东吴为避免和西晋强大的北方力量直接抗衡,与其保持友好的关系,但随着东晋西南面的蜀汉灭亡,东吴再也没有制衡的对象。
同时,东吴承袭了吴国与南方地理环境的利益,富庶盛大。
但随着时间推移,国家中央逐渐腐败、内部矛盾加剧,士兵的战斗力下降,加上晋国军事家司马昭等人的攻打,东吴逐渐陷入困境。
3 最终,在晋国大军进攻下,建康城破,东吴也随之灭亡。

三国正史中东吴,是被西晋灭亡的。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征讨东吴。这个时候的东吴,由于国主孙皓昏庸。整个东吴上下贪污腐败,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最终东吴军队节节败退,西晋的军队,直接攻进了建业城,孙皓只能被迫投降。东吴从此灭亡,也意味着战乱百年的中国重新统一。

三国东吴被西晋灭亡。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分六路大举伐吴,东吴方面上下离心,疏于防备,无统一对策,以致节节失败。晋军势如破竹,没费多大气力,便攻进建业城。孙皓见大势已去,只好脱掉衣服,命人将自己反绑起来,出城投降,东吴灭亡。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被册封为吴王。黄初三年(222年)十月,临江拒守,宣布独立,改年号为黄武,成为独立的吴王国,和曹魏、蜀汉三足鼎立。黄武八年(229年)四月丙申(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改年号为黄龙。九月,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中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全盛疆域包括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被西晋灭亡,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孙吴是三国里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历经52年(如果自公元222年成为吴王算起是59年)。

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分六路大举伐吴。司马伷等六将分别进攻六合、当涂,以及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则率领水军,由蜀地顺流东下。东吴方面上下离心,疏于防备,无统一对策,以致节节失败。晋军势如破竹,没费多大气力,便攻进建业城。孙皓见大势已去,只好脱掉衣服,命人将自己反绑起来,出城投降,东吴灭亡。

三国里的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时期的吴国灭亡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主要原因在于孙权晚年削弱士族大家的势力,导致内部群党之争,朝局不稳。

此外,东吴内部势力整体滑落,朝廷不再团结,经常性地争权夺利,自己内耗,最终已无力抗拒曹魏司马氏。

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分六路大举伐吴,东吴方面上下离心,疏于防备,以致节节失败。最终,吴国江南郡县纷纷归降,吴国灭亡。

1、司马氏以先灭汉后取吴作为国策,而在灭汉、代魏后又忙于新朝定制,吴政权暂得延续。269年,羊祜命王濬在益州筹建水师,并预定攻吴的军事方略。279冬,晋灭吴之战开始,280三月攻下石头城,孙皓降,吴亡。

2、蜀汉后期,后主昏聩,奸佞擅权,姜维被迫屯田避祸。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率领十五万大军攻击蜀国。钟会与姜维对峙于剑阁,邓艾偷袭阴平,直入川蜀腹地,诸葛瞻战死绵竹,后主刘禅投降邓艾,蜀汉被魏国灭亡。

1、后期的孙权却极端的自负,并且猜忌心很是严重。宠信非人,流放良臣,后宫纷争,嫡庶疑贰,遗患不已。

2、在太子孙登病逝以后的9年内,孙权先后废了第二任太子孙和,赐死了鲁王孙霸,孙亮于260年遭到孙琳的罢黜和杀害,孙休也饱受权臣之苦,在位7年即英年早逝。

3、东吴末代皇帝荒淫无耻,暴虐无常,致使国内民怨沸腾。

4、从269年起,晋武帝就筹划剿灭吴事宜 ,280年5月1日,孙吴被西晋灭亡。

三国时孙吴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二宫之乱,严重的内耗导致吴国的衰弱。

二宫之争离吴国建国时已过去25年(从222年算起),建国元老实干一代(如诸葛瑾、顾雍)都已故去,大量新世代正好在这一时间段进入,同是年青一代的太子/鲁王的支持者(顾谭、全寄、杨竺等),在二宫的问题上表现得过于狂热和热情,也是导致二宫矛盾激化的一大重要因素。

这场长达八年的争斗,让吴国的朝堂混乱不堪。因为太子被废,鲁王被杀,最终孙权死后孙亮登基。不过因为孙亮年幼,又出现了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专权的局面。

三国演义的东吴是怎么灭亡的

吴国是被晋国灭掉的。司马氏以先灭汉后取吴作为国策,而在灭汉、代魏后又忙于新朝政权的定制,吴政权才暂时得以延续。公元269年,羊祜命王濬在益州筹建水师,并预定攻吴的军事方略政策。公元279年冬,晋灭吴之战开始爆发,280年三月晋国攻下石头城,孙皓投降,宣示着吴国的灭亡。

孙权晚年的极端猜忌。孙权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早期运筹帷幄,善于识别人才,多次挽狂澜于既倒。比如赤壁之战前任命周郎,白衣渡江任用了吕蒙,夷陵之战任命了陆逊。这些战役都能让东吴转危为安。可是后期,当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一一死去的时候,江东的孙权却极端的自负,并且猜忌心很是严重。宠信非人,流放良臣,后宫纷争,嫡庶疑贰。用吕壹则排陷无辜,信陆逊却又让其受谗而死,疑诸葛恪而又使其总揽一切,立后立予以致播乱宫廷,遗患不已。

宗室内战不休。孙权说过:“子弟不睦,臣不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赤乌四年,太子孙登病逝,年仅33岁

东吴是被晋国所灭的。
原因是晋国的统治者司马炎对东吴发动了多次征战,最终在263年的夷陵之战中,晋军大败东吴军队,使得东吴失去了继续抵抗的能力,最终被晋国所灭亡。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这次战役是由晋军主将王渊率领的50万大军对东吴统帅孙峻的40万军队进行的一次决定性的较量。
战役中,孙峻没有采取较好的战略布局,且指挥不当,在晋军攻破夷陵城后,东吴军队溃败,最终东吴灭亡。
由此可见,领导者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水平非常关键,对一支军队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吴国灭亡纯粹是窝里斗导致的,自从孙权为了打击江东士族而亲自导演了南鲁党争开始,朝堂就分裂为两股势力,借口士族重臣参与到他的家事—二宫之争,把那些看不顺眼的、不听话的、想夺权的…杀的杀,贬的贬,终于孙权出了一口恶气。

可是自此开始,东吴实力大大削弱,朝廷不再团结,经常性地争权夺利,孙吴这样自己内耗,最终已无力抗拒曹魏司马氏,只有被统一了。

三国中的东吴到底是怎么灭亡的

280年,西晋军队攻破东吴,吴国灭亡。 263年蜀国灭亡后,三国力量均衡已被打破,东吴灭亡已成定局,统一趋势无法改变。 孙权于252年病逝。东吴灭亡直接原因在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 孙皓(242年—284年),字元宗,中国三国时代东吴的第四代君主(264年-280年在位)。他是孙权被废去皇太子地位的第三子孙和的长子,也是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但很快他便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民心丧尽。另外,他也把拥立自己的家臣杀掉 (据说他们后悔拥立孙皓,被他知道而见杀) ,又曾迁都至武昌(今鄂州,非武汉),大兴土木。孙皓即位的次年,曹魏的司马炎受禅称帝,建立西晋。

吴国灭亡纯粹是窝里斗导致的,自从孙权为了打击江东士族而亲自导演了南鲁党争开始,朝堂就分裂为两股势力,借口士族重臣参与到他的家事—二宫之争,把那些看不顺眼的、不听话的、想夺权的…杀的杀,贬的贬,终于孙权出了一口恶气。

可是自此开始,东吴实力大大削弱,朝廷不再团结,经常性地争权夺利,孙吴这样自己内耗,最终已无力抗拒曹魏司马氏,只有被统一了。

吴国为什么会灭亡

吴国的灭亡,首先应归结于它政治上的腐败。孙吴末年,吴王孙皓统治暴虐,穷奢极欲,又兼嫡庶争立,宗室、大臣也是争权夺利,相互残杀,吴国上下离心离德,所以,吴虽有长江天堑,却再也不能如孙权时那样,令北方“武骑千群,无所用之。” [ 注:《资治通鉴》卷七十 魏纪二 ] 这也是前人立国明训“在德不在险” [ 注:《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 ] 的又一例证。

若从军事上看,孙吴决定性的失败是在荆州上游。客观地讲,孙吴荆州上游的形势本身就有不完整之处。孙吴的荆州基本上只是荆州的江南部分。在湖北境内,由于地势的原因,以襄阳图江陵容易,以江陵图襄阳则难。孙吴前期荆州上游防御之所以稳固,一是有蜀汉与之为盟,上游的压力较小;二是有堪称名将的陆逊、陆抗等无形的长城作为支柱。随着蜀汉的灭亡和陆氏父子的谢世,孙吴荆州上游的弱点马上就暴露出来了。陆抗此前曾提醒孙皓加强上游的防御,孙皓却未听取。西晋巴蜀之军东出、襄阳之师南下,孙吴荆州上游的防御顷刻为之崩溃。而一旦上游失守,下游便再无险可扼。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60797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爱新觉罗溥仪怎么读 爱新觉罗溥仪爱新觉罗顺治是什么他儿子爱新觉罗玄烨那他是爱新觉罗什么啊下一篇:历史上姓韩的杰出人才 历史唯物论看韩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