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大同的原名 晋朝统治者为什么叫代魏

导语:大同的原名晋朝统治者为什么叫代魏?在晋朝建立之初,由于政权更迭的原因,晋朝统治者先后有多位来自魏国的统治者。这些统治者通过代理魏国的名义来统治晋朝,因此被称为代魏。本文将探讨这一历史背景以及代魏的来龙去脉。

目录导航:

  1. 大同的原名
  2. 晋朝统治者为什么叫代魏
  3. 为什么合称南朝
  4. 北魏孝武帝为什么叫武帝
大同的原名

大同历史上有很多名称,现列举今依旧沿用或者比较知名的称呼,如下:

名称一:平城

战国时期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史记·匈奴传》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地为雁门郡,东属代郡。当时的城邑有:平邑(今许堡村)、新城(今朔州西南)、延陵(今镇新平)、平舒(今广灵平城)、武州塞(今左云古城)、平城(今大同城北御河西岸,以祈福思安而得名)。

名称二:代京

北魏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自盛乐迁都平城,改号皇帝,改元天兴,平城以京都兼司州、代尹治,故京都平城又称代京。

名称三:云中

公元557年西魏被北周所代替。建德六年(577)灭齐后,州县并废,复置恒安镇,改朔州置北朔州总管府。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此大同称云中之始)。

名称四:云州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在此置北恒州。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称之为云中县和云州。

名称五:大同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建立大辽国。1044年辽兴宗升云州为西京,并设西京道大同府作为辽的陪都,从此称为大同至今。

晋朝统治者为什么叫代魏

晋朝(西晋东晋都是如此)官方从来都是宣称自己代魏的,没有否认过魏的正统性。习凿齿主张以蜀汉为正统仅仅是个人意见,不代表东晋官方的意思,也不是魏晋南北朝的主流意见。否则习凿齿也不会临死才上疏。

晋武帝诏令:大晋继三皇之踪,蹈舜禹之迹,应天顺时,受禅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虞遵唐故事。

东晋因为陈留王是国宾还提高陈留王的位次,使其位在太子之上。

东晋:太元十二年,议二王后与太子先后。博士庾弘之及尚书参议,并以为:“陈留,国之上宾。皇太子虽国之储贰,犹在臣位,陈留王坐应在太子上。”

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写了《汉晋春秋》,主张以蜀汉为正统,晋承汉。习凿齿的做法并不是孤立的,也是有传统的。虽然我们现在都承认秦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是因为秦朝暴虐无道,汉朝统治者认为自己是继承周朝的,不承认秦。习凿齿本意也不是为蜀汉争正统,而是为东晋增强合法性。

或问:“魏武帝功盖中夏,文帝受禅于汉,而吾子谓汉终有晋,岂实理乎?且魏之见废,晋道亦病,晋之臣子宁可以同此言哉!” 答曰:“此乃所以尊晋也,但绝节赴曲,非常耳所悲,见殊心异,虽奇莫察,请为子言焉。

汉有四百年,高祖刘邦以布衣在秦末揭竿而起,扫灭群雄,获得天下。汉代暴秦是仁义之举,汉之仁德远超曹魏,习凿齿虽然觉得东晋之德不如周汉,但是还是认为晋德远超曹魏的,所以主张晋越魏承汉。

臣每谓皇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而身微官卑,无由上达,怀抱愚情,三 十余年。

其实,魏晋南北朝,在东晋时期,东晋完全没有合法性危机,没有争正统的存在和必要。因为不管你是胡人也好晋人也好,都承认东晋才是正朔所在。比较著名的就是王猛临死前劝谏苻坚不要攻打东晋,因为东晋是天命所归。另一个例子就是姚苌向苻坚要玉玺,苻坚拒绝给他,那怕把玉玺给晋。

坚瞋目叱之曰:“小羌乃敢干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图纬符命,何所依据?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违天不祥,其能久乎!玺已送晋,不可得也。

正统始终在南方,北方真正有资格和南方争法统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即使是南四朝也没有否认曹魏的正统性,主张以蜀汉为正统的。梁武帝编纂通史,仍然以魏为正统。地域政权之争解释不了梁武帝的这个举动。因为当时大家没有因地域类比三国政权踩低敌对政权的习惯,那种在南方主张蜀汉为正统、在北方主张曹魏为正统也是南宋人的观念。

为什么合称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中国南方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的总称。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刘宋取代东晋,在中国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汉人政权,史称“南朝”,嫡传华夏文化之正朔,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南朝与鲜卑人或鲜卑化汉人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北朝政权对峙,合称南北朝。南北朝是一个战事频发、同时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各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中华民族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北魏孝武帝为什么叫武帝

北魏孝武帝叫武帝,因为他很能打。

北魏孝武帝元修(510年—535年2月3日),字孝则,河南洛阳人。北魏王朝末代皇帝(532~534年在位),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

生性沉厚,遍体鳞纹,颇好武事。永安三年(530年),封平阳王。普泰初年,拜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仆射。中兴二年(532年),在高欢拥立下,登基为帝,年号太昌。永熙三年(534年),元修与高欢决裂,率众西入关中,投奔宇文泰。同年十月,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

十二月(535年2月),与宇文泰政见不和,为宇文泰所毒杀,时年二十五,改立元宝炬为帝。北魏王朝从此正式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元修死后,宇文泰下令埋葬于草堂佛寺。十余年后,葬于云陵。西魏追谥为孝武皇帝,东魏追谥为出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61022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十大经典俄罗斯歌曲 俄语歌曲排行榜下一篇:古代冬季金鱼应如何饲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