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寓居 载振寓居天津后的生活怎么样?不次于北京王府

导语:  还不知道载振寓居天津生活不次于北京王府,仅象牙盖蝈蝈葫芦就有上千个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晚清末代庆亲王载振晚年在天津寓居二十几年。这二十几年里他基本上足不出户,晚睡晚起,只关心一日三餐,花鸟鱼虫,最大爱好是京戏,与尚小云、

  还不知道载振寓居天津生活不次于北京王府,仅象牙盖蝈蝈葫芦就有上千个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晚清末代庆亲王载振晚年在天津寓居二十几年。这二十几年里他基本上足不出户,晚睡晚起,只关心一日三餐,花鸟鱼虫,最大爱好是京戏,与尚小云、谭富英、李少春等名角儿结为好友。他唯一做的正经事,是投资了天津最大的商场,占了三分之一股份,他给这家商场起名为“劝业场”,一直延续至今。

  载振原本是个前途无量的好青年。爱新觉罗·载振,字育周,满洲镶黄旗人,是乾隆皇帝的玄孙,庆亲王奕劻的长子。他的仕途以外交起步,1902年代表清朝廷赴英参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随后到法、比、美、日等国访问,行程八万余华里,历时半年,写成了《英轺日记》一书,记录西方所见所闻,这时候他不过二十六七岁。后来他赴日本考察第五届劝业博览会,回国奏请成立商部,任尚书,后任农工商部大臣,但很快因卷入杨翠喜案,被迫辞职,结束了仕途,以后再也没机会东山再起。可以说,他的人生命运,比大清朝结束得还要早。

  辛亥革命后,奕劻携家眷避居天津,一家人分别住在德租界和英租界。杨翠喜案发生在天津,触景生情,所以载振并不喜欢天津,他一度躲到上海,但作为王府长子,又无法抛家舍业,只好回来。奕劻看北京没有太大动静,便又返回北京府内。1917年奕劻病故,经黎元洪特准,载振袭庆亲王爵,也与两个弟弟载攘、载抡共同继承了奕劻的巨额财富。过了几年,溥仪被赶出皇宫后,载振觉得北京确实呆不下去了,天津有租界,相对要安全很多,于是他带着家人来了天津。

  到天津后,载振觉得自己在英租界原有的两处房子太小,因为全府上下算上仆人有一百五十多号,又得存放从北京带来的金银、绸缎、瓷器、木器等大件物品,这两处别墅根本不够住。他发现小德张在英租界剑桥道有一所中西合璧的宅院,格局足够宏大,于是找到小德张,用在英租界都柏林道的八亩多空地、老城厢北马路的四座门脸房来换这所宅院,另外再付给小德张27万大洋,小德张碍于情面只好同意,张宅改成了庆王府。

  这所宅院占地七亩,主楼是一幢四层大楼,包括外围平房共有120多间,楼东侧院内是一处大花园。载振全家二十多口,分住在主楼的一层和二层。上百名男女仆从、厨师、花匠、护院武师、门房、裁缝、司机等人住在楼外群房和地窨里。从北京王府搬来的黄金白银,绸缎貂皮、瓷器古玩、字画家具等等,除了各屋中必要的装饰之外, 都封存好放进了地下室。

  高星桥和他的儿子高渤海用“积庆堂高”的字号,载振家用载振三个儿子“钟锐铨”的名字,共同成立了新业公司,在劝业场六楼办公,管理劝业场。劝业场的业务经营由高氏父子负责,载振的两个儿子溥钟、溥锐,每隔一两天到劝业场与高家父子见面,高家每月向载振报送月报。

  当时的劝业场,完全是现在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经营理念。因为地点好,观念先进,所以生意火爆,商户要在商场内得到一个摊位,不仅要交高额租金,还要交付一笔数目可观的进场费。商场内除了商户,还有自营的娱乐场所“七大天”——天华景戏院、天宫影院、天纬球社、天乐戏院、天露茶社、天会轩、天外天屋顶游艺场。

  劝业场内还有两个鲜为人知的私人剧场——共和厅和卧月楼。共和厅是楼顶夜花园改建成的剧场,有二百多个座位,专演沪剧。卧月楼起初是载振的私人会所,后来扩大营业对外开放,演出昆曲。

  载振60大寿时,在劝业场六楼天外天办寿宴,演了几场大戏——朱小义、张德发的《四平山》,谭富英、尚小云的《四郎探母》,杨小楼、尚小云《长坂坡》,扎金奎的《风云会》。晚餐在共和厅内,来祝寿的亲朋宾客有二百多人。尚小云送给载振一座精雕细刻的木雕戏台,高50公分,宽90公分,据说出自名琴师徐兰沅和杨宝忠之手,后来这座戏台模型被天津博物馆收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千与千寻白龙官方结局 《千与千寻》白龙和千寻是什么关系?最后结局如何?下一篇:诸葛亮几出祁山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