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揭秘:崇祯皇帝为什么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

导语:天启七年,朱由检登基后,嘉兴龚升钱贾政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帝;第二次侮辱后;三个士兵;四无二祖;印章五克;六无圣人;七虐;八掩边工;九伤人财;十个关节。思宗命人盘点“严党逆案”。共查出6个逆共犯,交了19个,交了11个,35个是军队反恶犯,15个是拍马屁支持军队犯,128个交了,44个交了,共计258个,5

天启七年,朱由检登基后,嘉兴龚升钱贾政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帝;第二次侮辱后;三个士兵;四无二祖;印章五克;六无圣人;七虐;八掩边工;九伤人财;十个关节。思宗命人盘点“严党逆案”。共查出6个逆共犯,交了19个,交了11个,35个是军队反恶犯,15个是拍马屁支持军队犯,128个交了,44个交了,共计258个,57个中网,共计315个。

网络映射

死前被控送去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于大众之上。崇祯上台后,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给当时黑暗的政坛带来了一些新鲜空的空气,同时也赢得了贤王的欢呼和赞美。但17年后,李自成进京前夕,崇祯密令安葬魏忠贤遗体,墓址选在魏忠贤生前一直看好的象山碧云寺。

每次在这里读历史,我总是会疑惑和沉思。令人惊讶的是,崇祯在李自成将士压力巨大的关键时刻,并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出兵上,甚至还有闲心去做一些与守城对敌无关的事情;禅定是崇祯为什么突然改变推翻否定魏忠贤的初衷,重新审视魏忠贤的价值和功过,出人意料的收集遗骨,为他立碑。

明孝宗临死前对崇祯说,魏忠贤“能忠,能数大事”。将死之人言出必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朱由校对魏忠贤给予了如此高的评价,其中掺杂着个人的感情,但最重要的是他认识到,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时,特别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等关键问题上,以及在事关国家和民族存亡的政治立场上,是清醒而果断的。

网络映射

平心而论,魏忠贤为了巩固个人权力,有着党派性和残酷性的邪恶一面。但是从辽阳战败后被污蔑的熊廷弼,不为个人所动,果断罢黜宁晋一战不能退缩的袁崇焕,抛开个人恩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能干而直接的大臣,以及诸多其他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还是关心国家,讲原则的。魏忠贤执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稳定。这种能力,这种勇气,这种成就,还是要认可和肯定的。

崇祯即位时,国内流民众多,清兵虎视眈眈。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个像魏忠贤这样具有丰富军事处理经验和驾驭动荡局势能力的“能人”。虽然他无法扭转国家的衰落趋势,但他不会在短时间内崩溃。但是,崇祯为了整顿国家内政,平息民愤,借助朝廷文武大臣的浪潮,彻底消灭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雁荡集团。

能够悄无声息的消灭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自称的人生杰作。然而,正是因为过度欣赏他的才华,过度相信他的能力,他才从自信变得自负,最终任性。魏忠贤死后,崇祯使用了宣扬儒家思想的林东党。但在国内动荡、边陲危急存亡之际,那些善于空谈吐、治国无方的文人和儒者,就可以充当杨鹤,用狂野的民风“拉拢”义军。有狼子野心的袁崇焕和皇太极,都表现了林东党的庸俗、懦弱、酸溜溜和无能。

网络映射

崇祯虽然胸怀大志,任劳任怨,心无旁骛,鞠躬尽瘁,但他既没有治国理念,也没有任用他人的本事。此外,他苛刻、多疑、多疑,总是生气、内疚、斩首,最后。比起魏忠贤,他的残忍和冷酷更厉害。因为崇祯不相信文武百官,所以也频繁调整官员。17年,他换了17个刑部尚书,50个内阁大学士。这种让人感到无能为力、如履薄冰的高压局面,造成了国家人才匮乏。愿意报效国家的人,既不愿意也不怕志愿报效。无奈之下,崇祯不得不培养私权,重新使用大量更加腐朽的宦官,最终导致了“十万宦官死大明”的历史悲剧。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他在景山公园上吊的前五天,崇祯在大势已去、大楼倒塌的绝望中,听到了宦官曹化淳说的“忠有则时事不至此”的话,终于意识到在天启死之前,他强调了魏忠贤“忠有则大事”的深刻含义。与此同时,无法归天的崇祯精神彻底崩溃。魏忠贤遗体的安葬,既是对魏忠贤价值和成就的重新肯定,也是对他17年执政生涯的彻底否定。

康熙四十年,魏忠贤墓被康熙皇帝夷平。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汉武帝为何因一个女人牺牲了十万士兵?下一篇:古代皇帝14岁就开始性教育?谁是天子老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