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古人比现代人高还是比现代人矮?为什么现代人变矮了?

导语:今天,边肖带给你古人身高的秘密,希望能帮到你。按照一般理论,现代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一定比古代好很多。这样的话,人会比古代人高吗?除了遗传因素,吃好当然会决定身高,但是为什么我们发现很多古代的衣服和兵马俑,包括一些记载,总觉得古人比现代人高?1.为什么宋朝的士兵那么高古人的身

今天,边肖带给你古人身高的秘密,希望能帮到你。

按照一般理论,现代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一定比古代好很多。这样的话,人会比古代人高吗?除了遗传因素,吃好当然会决定身高,但是为什么我们发现很多古代的衣服和兵马俑,包括一些记载,总觉得古人比现代人高?

1.为什么宋朝的士兵那么高

古人的身高一直是现代人讨论的问题。一方面大家对古书上记载的“七尺男儿”和“八尺身长”的比例都有想象和推测,另一方面又很好奇为什么古人的生活水平没有现代人高,但为什么身高能这么高?与古人相比,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日益发达。按照历史进程的逻辑,现代人应该比古代人高。

但是到了宋朝,士兵普遍高大,宋朝的征兵制度也对身高做了很大的限制。要成为宋朝的士兵,首先需要从5' 8 "到5' 5 "进行招募。把这个标准换算成现代的计算方法,就是宋朝的士兵基本都是一米八以上,除了身高,还必须达到标准。但是我们在宋朝靖康的时候,发现有矮游牧民族实际上打败了高大强壮的宋兵的情况。人们不禁要问,宋朝的士兵真的有那么高吗,为什么打不过一个矮个子?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会不会有虚报身高的嫌疑?

表面上看是有一定依据的:朝天宫举办的“宋明服饰”展览中有几件宋代的服饰,一般都比较宽,比一个大人物还要大。除了衣服,我们从《宋史》中知道,天武、鹏日、神威、卫龙的士兵身高比例与月薪成正比,即你的身高越高,你每个月得到的钱就越多。

事实上,不仅宋朝的士兵很高,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士兵也有一米八左右高。大部分都是按真人大小制作的,所以估计实际上秦朝的人均身高也是1.8米的大人物。

那为什么宋朝以后人均身高变矮了?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战争,这百年来冲突太多了。直到五代十国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朝廷的民事征兵不计其数,逃避征兵的都是老弱病残。根据人类遗传学理论,推断父母身高影响下一代身高发育。条件好的被拉去当兵,剩下的都是矮个子。他们的下一代自然矮。还有一点是,在宋代,人们对女性脚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大家都把“三寸金莲”作为自己的美。女性被迫缠足,直接影响女性下肢骨骼发育,腿部的发育会退化缩短,也影响后代的发育。

2.古人有多高

纵观《二十四史》,随便被抬出的名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影响了历史。比如历史记载准确记载了孔子的身高,相当于现在的2.2米,和姚明差不多。这个设定一下子受不了吗?《舒威》写秦始皇是八尺六寸。他虽然没有孔子那么大,但也是一米九十八的大人物。难怪荆轲的副手秦武阳在捅秦的时候会这样。

项羽一米九十二,刘邦一米八十一,而以插科打诨闻名的东方朔有两米十五。鲜卑慕容的基因霸道。第一代慕容晖97年一米,第二代慕容荻94年一米,第三代慕容俊02年两米,第四代慕容柯慕容垂慕容德三兄弟都紧紧围着两米红线。更离谱的是北朝的裴李和和范书洛。他们历史上有九英尺高,现在是三米高的巨无霸!想想篮筐离地只有3.05米。NBA想投篮是举手表决的问题。你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过“上篮”这个词。称霸世界不是梦。

古人真的那么高吗?现在人在萎缩。按照古人凡事都要吹高的情况,也许真的有可能。根据人类学家贾里德·戴蒙蒙德的说法,随着技术的进步,系统不一定会得到改善。简单来说,古人在渔猎社会得到的食物是广谱的。进入农业社会,前期热量只能从一种或几种淀粉作物中获得,但生存的热量不同于长身体的营养。在很多情况下,营养不良只能用来换取一顿饱饭。至于成本,也不高。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从西周到西汉,男性平均身高约为1.69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6米。可以看出,至少在当时,并不比现在短多少。比如兵马俑平均身高1.77米,身高不到7英尺的淳于髡,因身材矮小被选入《史记·滑稽传》。

我们常说,丈夫最早来自商朝,仅指男性。当时一根柱子等于现在一米七。南北朝时“七尺男儿”二字相当,现在也有一米八。虽然现实可能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夸张,但也能说明古人这个时候并不矮。唐代平均身高下降2厘米,宋代男性平均身高达到历史最低点1.64米。

中世纪早期,人们刚定居下来,北欧平均身高1.73米,工业革命前夕下降了7厘米,直到20世纪中叶才回到中世纪的最大值,主要受人口增长的影响。除非有革命性的农业进化,否则食物,尤其是肉类的比例将会下降。比如清朝,人口从6000万飙升到4万。江南农民一年只有20天左右,能吃肉,中国人的身高停滞不前,工业革命后会被西方角落赶超。如果抛开史书上的艺术点缀,古人虽古不一定短。

3.为什么古人比现代人高

去过秦始皇兵马俑的人都看过兵马俑。历史记载表明,兵马俑是根据真人大小塑造的,但兵马俑的高度大多高于现在的人。据文献记载,当时秦人的马头高一定是1.75以上,但秦朝没有马镫。战争爆发时,一个人要快速骑上一匹1.75米的高度的马,他不可能太矮。事实上,秦朝的文书也记载了秦国的征兵标准:骑兵参军的最低要求是身高不低于1.8米,军官的要求是身高1.9米。那是秦国的战国时期。打仗是常事,当兵是国家义务。在急需大量士兵的时期,甚至制定了如此苛刻的征兵要求,表明当时秦人的平均身高为1.8米。事实上,考古学家在测量出土的秦汉遗骨后,可以证明文献中的记载。

到了唐朝,征兵的要求降低了。根据唐律,征兵的最低身高要求是5尺以上,换算成现在的体型是153.5cm,低于秦朝征兵的要求。当然,马镫发明后,不高的人可以借助马镫轻松上马。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人的平均身高却好像下降了。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隋唐时期士兵骨骼,士兵平均身高为1.7米,低于秦朝。

唐朝以后,出土了更多的古代骨骼。发现古代人的身高普遍下降,但也有一个恢复期,与国家的安定动荡基本一致。平时平均身高会是身高,动乱之后身高会明显下降。后来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表明,从秦汉到隋唐,我国国民的平均身高是最高的。唐以后,平均身高每战之后都有所下降,平均身高基本上成了一个起伏的波浪图。

其实很容易理解,秦汉到隋唐,人口少,山珍海味多。他们吃得很好,自然身高很高。其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古人打仗的时候,其实是在互相较劲。在战斗中,高个子肯定比矮个子有更大的胜算。同样,统治者肯定也愿意招高个子。而且,这一定是敌我双方都遵循的征兵法。既然高个子比矮个子更容易上战场,那么他们当然更容易牺牲。于是一代又一代,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割韭菜。就像物种的进化一样,高个子的人死在战场上,但幸存下来的后代都是身材矮小的。人类的相互攻击造成了这种逆向淘汰。其实扩大到整个生物世界也是如此。有人说恐龙灭绝了,但其实灭绝的恐龙都是高大脆弱的,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看起来瘦弱无害的小人,而这些小人就是现在地球上进化出我们的生物。虽然我们的身高一般会下降,但有时候又会上升,这很好理解。人在和平时期的生活总是比动荡时期的生活要安全一点。既然平时人吃的好,那就应该比动荡时期的人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惊蛰的习俗 惊蛰的习俗有什么 要想防小人这一天必要做这些下一篇:元宵节又称为什么节 元宵节为什么叫元宵节 这个节日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