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拍马屁的由来 拍马屁一词的由来是怎样的?

导语:文章讲述了“拍马屁”这个词语的由来,起初是一种尊敬马的风俗,后来演变成讨好权贵的行为。在职场中,拍马屁成为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同义词。

在当今社会的职场中就像是原来古代的后宫一样,官职大一级压死人,官大一级也就意味着拥有着更多的特权,所以对于那些人的阿谀奉承也是很重要的,拍马屁小心拍在马蹄子上,那么你知道拍马屁的由来是什么吗?现在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从前,塞外有个财主,买到了一匹好马,心中非常高兴。于是就请自己三个女婿来喝酒。酒过三巡,财主从马厩里牵出宝马,让三个女婿作诗来赞美这匹骏马。

三个女婿为了讨好老丈人的欢心,纷纷搜肠刮肚,寻觅佳句。不一会,大女婿走上前来朗声道:“水面置金针,丈人骑马到阴山。来去数百里,金针尚未沉。”财主听了连连称好。

二女婿不急不忙,一字一句的念道:“火上放鹅毛,丈人骑马到余姚,来去数千里,鹅毛未被燎。”财主听罢大喜。

这时候轮到三女婿了,三女婿天资愚钝,急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双手在宝马的屁股上只拍,宝马被拍得不耐烦了,放了个屁。三女婿灵机一动:“马儿放个屁,丈人骑马去会稽,来去数万里,屁门还未闭。”老财主听了哭笑不得。

“拍马屁”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可见,“拍马屁”是一种风俗,并无贬义。

然而趋炎附势者看到权贵策马而来,不管其马优劣如何,便争着拍马屁股恭维一番:“大人的好马,大人的好马!”于是“拍马屁”成了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同义词,贬义色彩甚浓。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1507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揭《芈月传》六大致命败笔:口味太重观众不敢看下一篇:秦宣太后芈月能主政41年 竟是主要倚仗这4个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