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戊戌变法为何会失败?纸上谈兵,激进主张

导语:甲午战争导致洋务运动在中国失败了30年。清朝被昔日的学生打败,被列强羞辱鄙视。戊戌变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注定政改不会风平浪静,因为外面有强大的敌人,里面有守旧的势力。然而,改革者的盲目和鲁莽无疑

甲午战争导致洋务运动在中国失败了30年。清朝被昔日的学生打败,被列强羞辱鄙视。戊戌变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注定政改不会风平浪静,因为外面有强大的敌人,里面有守旧的势力。然而,改革者的盲目和鲁莽无疑加剧了政治变革。

戊戌变法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在英台而告终。慈禧一直被认为是扼杀变法的罪魁祸首。如果说改革上绝对没有诚意的话,她在庚子事变后积极推动清末新政,似乎不能算作保守派。而且戊戌变法期间,虽然光绪皇帝亲政,慈禧仍是主管。光绪开始变法,很难想象没有得到慈禧的默许和同意。

事实上,即使在变法期间,光绪皇帝也12次去颐和园迎接慈禧,询问军事计划。而军部也将为慈禧献上重要的纪念。据统计,整个改革时期,军部共向慈禧赠送了462件奏折,一天最多赠送29件。

慈禧太后最后还是亲手杀了维新派,但她也应该从维新派本身找原因。

首先,改革主持人光绪皇帝行政经验不足。空有激情,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但他从小在深宫长大,性格难免优柔寡断,脾气暴躁任性。

变法的时候,光绪皇帝虽然亲政,但权力还是掌握在慈禧太后手里。这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慈禧对他的不放心。这也导致了在变法之前,光绪皇帝并没有多少独立行政的经验。戊戌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历时103天,光绪皇帝在此期间颁布诏令100多次。

新法的执行者,清朝的官僚们,还在犹豫的时候,诏令如雪片般的下达,很难不给人皇帝突发奇想的感觉。改革的严肃性和系统性明显不足。

现在看来,一场旨在丰富强兵的改革运动至少应该做好思想工作,为体制内的舆论做好准备。然后从最容易达成共识的地方开始,由易到难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推进改革所必需的政治稳定。而是不要急于求成,让个体喜欢和不喜欢,试图在短期内去旧迎新,反而适得其反。

看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作为变法的领袖,康有为和他的兄弟康任光曾经评论说:“伯兄太大,太有野心,太清高,太孤独,太大。...没有权利,安能成功吗?”联系康有为在变法中的表现,真是书生气十足。

因为主张变法,康有为被邀请到丞相衙门谈话。当荣禄大臣问到变法成功之道时,康有为直接回答:杀几个高官就行了。

在改革过程中,康有为有最小化阻力的意识,但抓不住重点,提出了很多令保守派恐惧、对改革无用的方案。比如《中日合作》,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记载:“和日本大使熊文进行了两国联席会议,定稿很详细。请矢野君治总局同意,然后就可以在各省见面了。”

变法期间,康有为还向光绪皇帝献礼“请剪头发换衣服改元”,即剪掉被清朝视为统治象征的发辫,用西服领带代替中国人穿了200多年的长袍马褂,将国号改为“中国”。

当改革资金不足时,他提出将西藏卖给英国。他的维新派同事谭嗣同不仅赞同康有为的主张,还提出要把新疆卖给俄国。

康有为等变法派的这些妙计,无异于在变法环境本来就不利的时候自掘坟墓。

还有就是因为康有为等变法派没有“自尊”,变法在一些权贵眼里就是一场闹剧。戊戌变法给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历史场景:年轻的皇帝和学者们在热烈策划新政,而地方官员则在冷眼旁观,置身事外,等待闹剧结束,然后一步步进行。

晚清思想家严复对变法运动的失败表示同情,同时又说康梁变法“废君累友”,“士误国,庸医杀人”。可以说,变法中纸上谈兵的激进思想最终突破了慈禧太后的底线,造成了保守派的整体反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天龙网名 天龙八部为哪八部?天龙八部名字的由来下一篇:古代种田宠文妈妈网 五本自带空间种田文:种田+宠文+空间,看我如何发家致富奔小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