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资治通鉴》——那些你需要品读的古人智慧 《资治通鉴》——那些你需要品读的古人智慧

导语:《资同治鉴》——那些你需要阅读的古代智慧。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资治通鉴》,简称「 ”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1.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资同治鉴》——那些你需要阅读的古代智慧。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资治通鉴》,简称「 ”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1.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出自《资治通鉴·宋纪》。择取别人的长处,然后去学习,这样就会将自己的长处归为几用。 2.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生气发怒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不发怒,经常将笑容挂在脸上的人,是最让人难以猜测的。 3.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任用贤德之人治理天下,天下一定会太平;如果使用不贤德的人去治理天下,天下一定会大乱。 4. 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如果你能够知晓农夫的辛苦,就胡常有这碗饭吃了。 5.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出自《资治通鉴·晋纪》。离开或者继续留任自己所处的职位,都能够处于正理,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 6.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对于别人,不应当求其完备,应当用他的长处,而放弃他的短处。 7.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出自《资治通鉴·太祖开宝八年》。自己睡觉的床榻旁边,怎么能容许其他人来呼呼地睡大觉呢!这是赵匡胤宋太祖。说的话。这句话比喻自己的利益或势力范围不能容许他人来侵占、染指。 8.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出自《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君子会用自己的才能去做善事,小人会用自己的才能去做坏事。 9.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着,非器不形。 出自《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礼仪的存在在于能够分辨贵贱,使得亲疏有序,裁定万物,处理日常事务。没有约定就不能够显扬,没有爵号的器物,就不会有相应的形象。 10.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千钧之力才能够拉的开的强弓,是不会用来射杀小老鼠的。万石那样重的巨钟,用小草去敲打它,是不会发出声响的。 11.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兔子死了,用来打猎的猎狗就会被杀了吃;飞鸟被射尽,弓就不被需要了,因此被藏了起来;敌国被攻破的之后,出谋的臣子就被杀了。 1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八》。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 13.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出自《资治通鉴·晋纪十八》。爱的方式不对,这样的爱恰恰是害了他们。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三》。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 15.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五》。御寒没有比上好的毛皮衣服效果更好的,要不想别人诋毁你的话没有比提高自身修养更好的。 16.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 17.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不装聋作哑、不装傻,就当不了别人的公公、婆婆。 18.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家境贫困,就会想要一个贤德的妻子;国家出现动乱,就会渴求一位治国有方的宰相。比喻形势艰难时,就会盼望能解决问题的人出现。 19.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七》。贤能之人,财产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愚庸之人,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20.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出自《资治通鉴·秦纪·秦纪一》。人都是要强求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的。假如这样不停地做下去,便会成为君子。 21.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22.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大丈夫答应人一件事,即使给千金也不会更改。 23.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出自《资治通鉴·后周纪五》。借鉴历史上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以考察现在社会的是非利弊。 24.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二》。只有贤明,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人信服。 25.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周纪四》。即使做一件坏事、杀一个无辜的人便可以得到天下,仁爱的人也不会去干。 26.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二》。不讲信义,就不能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的支持,就不能使国家巩固。 27.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一》。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5月27日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哪些事情 5月27日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哪些事情下一篇:世界上最慷慨的10个名人 “国际花花公子”最大方 世界上最慷慨的10个名人 “国际花花公子”最大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