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宝应工业历史 宝应工业历史

导语:以下宝应工业史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1.江苏宝应排名宝应只是一个县级市,隶属扬州。在江苏扬州只能算中等水平。宝应应该排在江苏省中等水平以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资料:宝应宝应建于秦,古称安邑,属扬州,名扬海内外。毗邻周恩来故里淮安,京杭运河穿城而过。它风景宜人,配套设施齐全,历史悠久,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宝应县土地肥沃,湖泊密布,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县、有机食品

以下宝应工业史的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1.江苏宝应排名

宝应只是一个县级市,隶属扬州。在江苏扬州只能算中等水平。宝应应该排在江苏省中等水平以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资料:宝应宝应建于秦,古称安邑,属扬州,名扬海内外。毗邻周恩来故里淮安,京杭运河穿城而过。它风景宜人,配套设施齐全,历史悠久,现代文明相得益彰。

宝应县土地肥沃,湖泊密布,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县、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平原绿化先进县之一,尤其是莲藕种植面积、产量、质量、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被国家授予“中国莲藕之乡”称号。中文名:宝应别名:安义行政区类别:县区:华东地区:安义镇等14个乡镇政府驻地: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叶亭路73号电话区号:0514邮政编码:225800地理位置:江苏省中部地区:1486.23平方公里人口:918600人方言:洪超偏阳、江淮官话小州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著名景点:八宝亭牌照代码:苏k综合实力宝应正在加快从传统农业县向经济强县转型,特别是近几年,突出产业龙头地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发展一批优势产业、大型企业和形象产品,形成“一电两品”和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主导产业

全县有14个省级企业集团。宝胜集团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之一,江苏省16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跻身全国大型企业行列。

电气行业以宝盛集团公司为龙头,以飞达宝开集团、科龙DC汽车公司、仁恒实业公司、电器厂、雅宝绝缘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主体。产品质量和销售在中国同行业中是众所周知的。钢瓶是燃气具的主要行业,厨具等产品与之配套。全行业年生产能力500万钢瓶,成为中国最大的钢瓶生产基地。

食品行业以五中江系列白酒、藕制品、麦芽为主。永顺泰麦芽年产销4.5万吨,综合效益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纺织业以江苏银豹集团、金霞集团等重点企业为主体,逐步形成花卉、纱线、布料一条龙生产。玻璃和手工业是宝应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销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

宝应把外向型经济作为工业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全县有56家外商投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德州仪器有限公司、意大利比雷利公司等5家企业落户宝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业绩。此外,扬州美瑞华公司、蓝宝石公司等一批独资合资企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宝应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全国全年有25000个施工队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成的一批高层建筑获得鲁班奖、白玉兰奖,成为宝应建筑业的形象工程。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也大大增强。宝应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郁。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林,明代大画家陶成,经学大师刘宝南,京剧鼻祖高郎亭,都出生在古老文化遗存与现代文明风采相得益彰的宝应之地。京沪高速公路的开通缩短了宝应与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时间空距离。

宝应是个好地方,宝应是理想的投资热点。今年,宝应在税收、土地使用、水电等方面进一步降低门槛,制定多项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好客的宝应人将进一步凸显自身的资源、劳动力、生态、产业特色等优势,欢迎更多海内外嘉宾朋友前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改革开放以来,宝应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一电两品”两大主导产业和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容器、纺织服装、电子陶瓷、汽车配件等六大特色产业,现有工业企业1000多家。宝应两大主导产业“一电两品”的生产销售规模已占全县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全国和全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一批生产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在竞争中迅速崛起。江苏宝盛集团已进入全国制造企业500强和省内十大重点企业集团行列,成为全国电缆行业的“排头兵”。

2006年,全县紧紧围绕“工业经济突破年”,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通过项目和重点企业,加快产业机制、管理和技术创新。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253亿元,发票销售额140亿元,投资4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亿美元,实际收到外资4200万美元。目前在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163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20个。

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产品22件,省市级名牌产品18件,著名、知名商标12件。宝盛集团先后荣获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宝胜科创公司成功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宝胜电气加速上市。

德意公司的利税在全市外资企业中名列前茅。农业经济宝地应该是“金湖银荡”,特色农业享有盛誉。

90万亩耕地,70多万亩湖水,不仅是国家优质粮棉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更是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藕之乡”、“水产之乡”。全县常年种植藕12万多亩,年产量10万多吨。

2.扬州的历史有多长

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

扬州市有2400多年的历史。现辖广陵、未央、邗江区、江都、高邮、仪征、宝应县。

全市有97个乡镇和9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6653.8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88.81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57.1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15.13万人。

其管辖区域在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和北岸31度56分至33度25分之间。南临长江,北接淮安、盐城,东接盐城、台州,西接天长、南京、淮安。

长江海岸线长80.5公里,沿岸有仪征、汉江、江都;京杭大运河贯穿腹地,全长143.3公里,自北向南连接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少泊湖,汇入长江。扬州市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东经119度26分,北纬32度24分。

扬州有3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8%。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3%。

高邮市唐灵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扬州不仅是一座风景优美的风景城市,也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市和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城市。

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皇帝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人文景观众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多年来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1998年,扬州荣获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中国最著名的湖泊园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寺大明寺,是中国4A级风景名胜区:河源、葛源、唐城遗址、高邮禹城驿、普哈定墓和龙丘庄古人类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瘦西湖甘龙水上旅游线是国家旅游局在国内外推出的国家旅游线;扬州穆斯林旅游产品正在成为中国穆斯林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扬州市利用名城优势和景观特色,大搞“古、文、水、绿、美”,成功开发了一大批旅游“新品、名品、精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了瘦西湖甘龙水上旅游线、高邮湖渔人休闲游、仪征生态旅游等系列民俗观光产品。此外,王的和韩广陵王墓博物馆二号、

2001年,扬州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接待境外游客1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7.96%;外汇收入4001万美元,同比增长1.69%。

接待国内游客5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18%;国内旅游收入40.69亿元,同比增长9.21%。旅游总收入44.01亿元,同比增长8.59%。

旅游业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20.32%。目前有36家星级涉外酒店和50家旅行社。

扬州作为一个地域名称,记载在《尚书》等古籍中,是中国九州列岛之一。春秋时期,今扬州城附近叫韩。

公元前486年,吴灭汉,建汉城,开汉沟,连接江淮。武越灭,地越属;越是楚国被灭,这块土地就属于楚国。

公元前319年,楚国在汉城旧址上建了一座城,名叫广陵。秦统一中国后,建立广陵县,隶属九江县。

汉代扬州,今称广陵、江都,久为诸侯封地。吴王刘英“山赚海煮盐”,开盐河,山水繁盛,促进了经济发展,开启了扬州历史上第一个盛世。

汉武帝为了改善和巩固民族关系,在元丰六年,也就是王昭君迎娶匈奴的80多年前,把江都王的女儿刘锡君嫁到了乌孙国。三国时期,魏、吴战事不断,广陵是江淮地区的军事据点。

南北朝时期,广陵历经战乱,数次成为“历史名城”。然而,由于劳动人民数百年的艰苦发展,其经济地位在恢复中不断提高。北周改广陵为武州。

山东青州、兖州移民南下广陵,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公元589年,隋文帝改武周为扬州,置于总署。

杨迪皇帝开大运会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上交通枢纽,不仅方便了交通和灌溉,而且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河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唐代以前扬州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公元605年到616年,杨迪皇帝三次去江都。618年,他被部下宇文化及杀死,葬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吴宫戏台下。

619年,农民起义军李子通在扬州建都,取名吴。公元616年改名扬州,此后研究所一直在扬州。

唐代扬州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都相当发达,出现了大量的作坊和手工业作坊。不仅盛产于江淮之间的世界,也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大都市,有时被称为“兴一利二”。

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是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曾是都督府、都督府、淮南的本部,领淮南、江北诸州。扬州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扬州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有特使处理对外友好交往。唐代扬州与大石交往频繁。

扬州生活着成千上万的大食客。波斯、大石、婆罗门、昆仑、新罗、日本、朝鲜等中国人都成了生活在扬州的商人。

日本派唐出使扬州,派僧出使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交流。扬州人李善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文选》进行了重新注释,收集了大量引文,为后人保存了大量遗失的重要文献。

他的儿子李咏不仅仅是一篇文章。

3.宝应县的经济发展

【主要条目:2015年宝应县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宝应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2014年宝应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8.2亿元,同比增长11.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21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84.65亿元,增长11.3%,其中工业增加值149.14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59.34亿元,增长14.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0%,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三个行业的比例是15.7:45.3:39.0。全县人均GDP 54185元,比上年增长5702元。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发放惠农补贴1.3亿元。201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39亿元,同比增长7.3%。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80.5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93.09万吨,比上年增加80万吨,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4.66万亩,总产量35.47万吨;水稻种植面积87.56万亩,总产量55.69万吨。油菜种植面积8.4万亩,总产量1.56万吨,历史最高。

新增16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批准2个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保良集团被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90.5亿元。

农产品出口收入5315万美元。全年新增设施农业园区48个,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55万亩。三个现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市级农业园区,王之岗北河村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全县建成永久性蔬菜基地7120亩,占规划总面积的61.9%,已初步建成“菜篮子”工程基地。农村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全年完成水利土方工程约1800万立方米,42条县级河流、543条镇级河流、近2000个村庄和池塘得到全面疏浚整治。

土地整理开发有序推进,全年实施三项土地管理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农机总功率50.6万千瓦,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131万亩。

新增新农村建设美丽村1个,能力建设百强村6个,合作协会5个。继续推进村庄环境改善,创建两个美丽乡村。

2014年底,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354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86.33亿元,增长14.4%。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41.68亿元,占调整后工业产值的16.0%。

工业用电量达到10.45亿千瓦时,增长4.5%。发票销售额达到514.9亿元,增长12.0%。

宝盛集团开票销售额169.47亿元,增长9.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2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实现利税73.78亿元,增长20.9%;利润44.25亿元,增长21.9%。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税收和产值协调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县有合格建筑企业106家,建筑业总产值40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完成产值34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8.5%。

具有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从业人员13.86万人。建筑面积5419万平方米,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2805万平方米。

创建2个省级优秀项目和20个市级优秀项目。创建14个省级文明工地和20个市级文明工地。

申报了6种省级施工方法,批准了4种。创建2个省内新技术应用示范项目。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按销售面积计算,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5.7亿元,增长13.7%;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32亿元,增长7.1%。

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达到125.2亿元,增长9.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82亿元,增长65.9%。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13亿元,增长15.4%;规模以下企业达到110.89亿元,增长11.5%。

全年实际吸收外资3164万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7.79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0%。

其中,自营出口6.1042亿美元,增长12.5%。机电行业出口43393万美元,占全县外贸出口的69.6%,增长11.3%;玻璃和水晶行业出口7901万美元,占全县外贸出口的12.7%,增长25.5%;纺织服装业出口3274万美元,占全县外贸出口的5.3%,下降27.5%;农副产品出口4408万美元,占全县外贸出口的7.1%,增长8.5%。

【主入口:宝应旅游】总投资10亿元的泰山寺佛教文化旅游区块项目开工建设。六堡镇团庄村已成为全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射阳湖镇林冲村荣获“省级特色旅游名村”称号。

成功举办宝应古城景区招聘兼职解说员、古城万人游等活动。在沪宁、宁阳、宁杭、祁阳等高速路段和县城主干道上,将设立广告牌,宣传和推广旅游形象。

全年接待游客总数191.67万人次,同比增长12.7%,旅游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14.5%。

4.扬州的历史有多长

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

扬州市有2400多年的历史。现辖广陵、未央、邗江区、江都、高邮、仪征、宝应县。

全市有97个乡镇和9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6653.8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88.81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57.1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15.13万人。

其管辖区域在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和北岸31度56分至33度25分之间。南临长江,北接淮安、盐城,东接盐城、台州,西接天长、南京、淮安。

长江海岸线长80.5公里,沿岸有仪征、汉江、江都;京杭大运河贯穿腹地,全长143.3公里,自北向南连接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少泊湖,汇入长江。扬州市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东经119度26分,北纬32度24分。

扬州有3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8%。在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3%。

高邮市唐灵回族乡是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扬州不仅是一座风景优美的风景城市,也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市和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城市。

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运河、汉隋皇帝的陵墓、唐宋古城遗址、明清私家园林,人文景观众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多年来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1998年,扬州荣获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中国最著名的湖泊园林——瘦西湖和千年古寺大明寺,是中国4A级风景名胜区:河源、葛源、唐城遗址、高邮禹城驿、普哈定墓和龙丘庄古人类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瘦西湖甘龙水上旅游线是国家旅游局在国内外推出的国家旅游线;扬州穆斯林旅游产品正在成为中国穆斯林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扬州市利用名城优势和景观特色,大搞“古、文、水、绿、美”,成功开发了一大批旅游“新品、名品、精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了瘦西湖甘龙水上旅游线、高邮湖渔人休闲游、仪征生态旅游等系列民俗观光产品。此外,王的和韩广陵王墓博物馆二号、

2001年,扬州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接待境外游客10.08万人次,同比增长17.96%;外汇收入4001万美元,同比增长1.69%。

接待国内游客552万人次,同比增长10.18%;国内旅游收入40.69亿元,同比增长9.21%。旅游总收入44.01亿元,同比增长8.59%。

旅游业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20.32%。目前有36家星级涉外酒店和50家旅行社。

扬州作为一个地域名称,记载在《尚书》等古籍中,是中国九州列岛之一。春秋时期,今扬州城附近叫韩。

公元前486年,吴灭汉,建汉城,开汉沟,连接江淮。武越灭,地越属;越是楚国被灭,这块土地就属于楚国。

公元前319年,楚国在汉城旧址上建了一座城,名叫广陵。秦统一中国后,建立广陵县,隶属九江县。

汉代扬州,今称广陵、江都,久为诸侯封地。吴王刘英“山赚海煮盐”,开盐河,山水繁盛,促进了经济发展,开启了扬州历史上第一个盛世。

汉武帝为了改善和巩固民族关系,在元丰六年,也就是王昭君迎娶匈奴的80多年前,把江都王的女儿刘锡君嫁到了乌孙国。三国时期,魏、吴战事不断,广陵是江淮地区的军事据点。

南北朝时期,广陵历经战乱,数次成为“历史名城”。然而,由于劳动人民数百年的艰苦发展,其经济地位在恢复中不断提高。北周改广陵为武州。

山东青州、兖州移民南下广陵,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公元589年,隋文帝改武周为扬州,置于总署。

杨迪皇帝开大运会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上交通枢纽,不仅方便了交通和灌溉,而且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河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唐代以前扬州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公元605年到616年,杨迪皇帝三次去江都。618年,他被部下宇文化及杀死,葬在扬州城西北五里的吴宫戏台下。

619年,农民起义军李子通在扬州建都,取名吴。公元616年改名扬州,此后研究所一直在扬州。

唐代扬州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都相当发达,出现了大量的作坊和手工业作坊。不仅盛产于江淮之间的世界,也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大都市,有时被称为“兴一利二”。

扬州是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是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曾是都督府、都督府、淮南的本部,领淮南、江北诸州。扬州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扬州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有特使处理对外友好交往。唐代扬州与大石交往频繁。

扬州生活着成千上万的大食客。波斯、大石、婆罗门、昆仑、新罗、日本、朝鲜等中国人都成了生活在扬州的商人。

日本派唐出使扬州,派僧出使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交流。扬州人李善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文选》进行了重新注释,收集了大量引文,为后人保存了大量遗失的重要文献。

他的儿子李咏不仅对他的文章和诗歌有很大的影响。

5.扬州近代史上发生过哪些大事

咸丰三年四月,太平军攻占扬州,扬州府改扬州郡,甘泉郡改甘泉天仙郡,历时八个多月。清末扬州府领高邮府、泰州及江都、甘泉、仪征、兴化、宝应、东台诸县,俗称“羊八属”。

宣彤三年九月十七日,扬州收复。20日,扬州军政分署宣布成立,隶属镇江总督管辖。

民国元年一月,扬州府废,甘泉入江都县,扬州府所属县划归江苏省。2003年6月,江苏省分五路,江都县属淮阳路。

1938年1月25日,江都县解放。27日,扬州市成立,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同年,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更名为苏北行政区扬州行政区,专员公署驻扬州市。

仅此而已。其实现代扬州真的没发生过什么!!

6.介绍扬州的历史

扬州历史:扬州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6年,2015年是2500年。古代有时叫扬州,相当于现在的“省”。

据唐代杜佑出版的《通典》记载,古代扬州有39县196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含了隋朝以后的扬州,但不能和隋朝以后繁华的扬州城混为一谈。

春秋时期,它被称为“约翰”。秦汉称“广陵”、“江都”,东晋南朝称“南兖州”,周称“武州”。

汉武帝在位时,全国共有十三个刺史部,其中包括扬州刺史部,东汉时设在溧阳,末年迁到寿春、合肥。三国时,魏吴在扬州,魏在寿春,吴在建业。

西晋灭吴后,研究所仍在建设中。延伸信息:在中国,春节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元旦那天,一位来自Zhongxin.com的记者走进古城扬州的人文历史街区,参观老扬州人的新年习俗。仁峰里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明清时期扬州古城的中部,东起秦晓主河,西至迎春巷、石祥,南至甘泉路,北至古城七巷,占地12.07公顷。是以宋代人凤凤凤坊命名的。

街区的街道体系延续了唐代方莉体系的特点,呈鱼骨状分布,保存了景中寺、阮元家庙、陈龙城公馆、赵海山公馆、双桂泉浴室等历史文化遗迹。仁峰里作为扬州的一个古街区,见证了扬州城几千年的兴衰。

“老扬州人很重视过年,尤其是家里年轻一代过年一定要向长辈进贡,甚至有‘不来过年,不认往来’的习俗。”77岁的扬州人黄老先生说,他家在除夕吃团圆饭的时候,一定是用豆子、水芹、杂碎、鲢鱼炒了百叶帘。同时,他们应该“每隔一年”做饭。大年初一,他们不吃生的东西,不用刀,不扫地。扫地会扫走运气,毁了钱。参考来源:人民日报在线-游览扬州历史文化街区,寻找民俗“年味”。

7.宝应县博物馆怎么样

宝应博物馆是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宝应县安义东路89号,是国家A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6月建成,正式对外开放。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收藏文物4000多件,其中三级以上国家文物200多件。藏品以汉代和宋代出土文物为特色,其中凶马象牙是博物馆的珍品。基本陈列为《安邑春秋——宝应历史文化概观》。它以宝应的历史沿革和古运河为主线,以200多件珍贵文物的图文并茂的布局和收藏,生动地诠释了宝应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

表现手法新颖,展示形式独特,既反映了历史文化,又诠释了文物的内涵。展览分为五个部分,以先秦、汉、魏、六朝、隋唐为第一展区,宋、元、明、清为第二展区。

三楼展厅展示了宝应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展览内容分为工业、农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三个部分,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新时期宝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全新特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嘉兴历史的书 嘉兴历史的书下一篇:张爱玲和李鸿章是什么关系 张爱玲和李鸿章是什么关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