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杜甫为何始终怀才不遇呢?其实是他不适合当官

导语:本文探讨了唐代诗人杜甫不能长期担任官职的原因。除了政治动乱等外部因素,主要是因为他缺乏基本的工作素质和责任感。文章列举了他拒绝上任、怠工、不负责任和为朋友辩护等事例,并指出他在作品中缺乏最低原则。

公元755年,杜甫被任命为河西县尉。从这一年开始,到765年,他请求从严武幕府中除名。在这十年间,杜甫断断续续做了几次官,但每次都很短,总时间加起来不到两年。

我们不应该只问:杜甫为什么不能当官?即使很难得到一个小官员,为什么不能长久?有政治动乱等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杜甫本人。说白了,他根本不是官员。

首先,杜甫没有当官的能力和基本素质。在这一点上,许多美化杜甫的人喜欢把他的诗“以君尧舜,然后使风俗纯洁”,仿佛只有给杜甫一个平台,他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在仕途上,杜甫没有做出像样的成绩,相反,他甚至缺乏基本的工作素质。由于性格懒散,杜甫往往不愿意干实事,朝廷任命他为河西县尉,可以说是他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好机会,也符合他的理想。但由于远离北京,条件艰苦,他拒绝上任,宁愿做一个负责北京仓库的小官。这样,我不仅可以呆在北京,还可以清闲地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朋友喝酒聊天。后来有人替杜甫辩护,说他不去河西上任是不想当鱼民的官。这真是废话。在这一点上,杜甫本人是爽快的。他在诗里直白地说,不去河西,就不想去那里“受罪”。甚至作为一个掌管仓库的官员,过了几天,他觉得无聊,写了一些牢骚诗,意思是他怎么能做这样无聊的事情?所以上任没几天就先去走亲戚了。

杜甫在严武幕府工作时极度抑郁。自然,错不在严武,而在杜甫本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严武对杜甫关怀备至。杜甫在成都草堂时,严武隔三差五带着酒肉来看他。他一方面害怕杜甫的孤独,一方面又为他改善生活。严武在成都当过两次官。第一次是761年底。吴言被任命为成都知府和神医,并填补了我们的时间博。然而,四个月后,他被召回长安担任太子客和神医。第二次是764年,严武去成都当成都知府,我们的时代是博,杜甫去严武幕府工作。当然,这是严武努力说服他的结果。他真的不认可杜甫的生活方式。他认为杜甫应该出来做点事,挣点钱,养家糊口。严武大概没指望杜甫在工作上有多大成就,只是想找个机会给他发工资。杜甫一进入具体的工作状态,马上就变得很情绪化,满腹牢骚。他后来以生病为借口辞职了,这也是事实。他当时患的是风痹,大概是现在脑血栓之类的。上班坐了很久,全身都麻木了,但这远不是他坚决辞职的真正原因。

真正的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他和同事关系不好。可笑的是,他还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在诗里一时失意,不在乎那些小人的大人物;第二,他觉得在严武手下工作没面子。过去,严武支持他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是朋友,现在他是上下级。从严武收钱的性质不同,这伤害了他的自尊。有一次,他甚至和严武吵架了。匆忙中,他骂了严武一句:你爸爸怎么会生了你这样的儿子!可见他有些恼羞成怒。所以,他不得不辞职。当严武发现没有办法时,他同意了。

其次,杜甫在作品中没有最低原则。杜甫任左期间,朝廷发生了著名的“方毅事件”。方毅世代为官,在苏宗朝也是宰相之官。但他是一个善于慷慨陈词却不实际的人,对政务视而不见,终日沉溺于谈论佛教的因果和道教的虚无。安史之乱爆发的冬天,他率领军队与叛军作战。因为不懂军事,性格倔强,一战在咸阳东陈涛全军覆没。苏总只是方毅的官员,他要惩罚方毅的罪行。说这个处罚没有错是有道理的,但杜甫不这么认为。他是方毅的朋友,非常欣赏方毅,认为方毅是一个“圆熟的儒家”。现在方毅有麻烦了,应该站出来。所以他写了一封信为方毅辩护,说方毅不应该因为他“罪小功大”,攻击方毅的都是卑鄙小人。杜甫措辞强硬的劝谏书,激起了苏宗的愤怒。苏总下令审判杜甫,幸好被朋友救下。之后,苏总见了杜甫很恼火,给他放了探亲假,把他从身边打发走,然后干脆把他流放到华州。

“方毅事件”给了杜甫一个教训,让他很小心,以至于当真的有人冤枉他,让他说话时,他沉默了。苏宗在凤翔时,凤翔经常发现间谍,一个叫武玉的官员在处理间谍案件时会仔细分析和区分黑白,从而得罪了权贵,被苏宗流放到潭州。杜甫本应该为武玉辩护,但他不敢多说一句话。后来,当他途经武玉的故乡两当去武玉的空住处时,被良心深深谴责,写下了一首自我谴责的诗。

第三,杜甫对工作极其不负责任。杜甫就任华州刺史时,关中大旱。作为一名地方官员,杜甫没有抗旱救灾。然而,三个多月后,他离开了,甚至没有成为一名官员就去了周琴。当然,杜甫弃官的原因有很多。当时“方毅事件”的残线还在。杜甫可能听到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谣言,只是因为害怕而放弃了官位。但是,无论如何,足以说明杜甫作为一个官员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始版权受到侵犯,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261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揭秘古代文人真实的酒局,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下一篇:香港死尸叫外卖是假的 香港死尸叫外卖真相 香港新界北茶餐厅事件是假的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