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四川保宁之战:吴三桂差一点兵败被俘 四川保宁之战:吴三桂差一点兵败被俘 却为何能够反败为胜

导语:四川保宁之战:吴三桂差点战败被俘,但为什么能化败为胜?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吴三桂,这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个着名的大汉奸。他本来是明朝末年的山海关守将,深得崇祯皇帝的宠信,甚至被加封为平西伯。后来,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破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于现在的景山公园。接着,李自成亲自率领大军杀向了山海关,和吴三桂决一死战。在最危急的时候,吴三桂选择了投靠清

四川保宁之战:吴三桂差点战败被俘,但为什么能化败为胜?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吴三桂,这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个着名的大汉奸。他本来是明朝末年的山海关守将,深得崇祯皇帝的宠信,甚至被加封为平西伯。后来,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破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于现在的景山公园。接着,李自成亲自率领大军杀向了山海关,和吴三桂决一死战。在最危急的时候,吴三桂选择了投靠清朝,引清军入关进入北京城。投敌以后,他依然掌握着一支部队,三四万人左右,然后跟随清军南下,杀入了西南地区。 吴三桂 1652年,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年度。此时的大西政权已经受到重创,统帅张献忠被清军射杀于西充的凤凰山。义子孙可望继承了他的位置,并且联合南明一起抗清。反清势力在西南地区极为强盛,引起了清廷的恐慌。在这个背景下,清廷迅速派出平西王吴三桂、四川巡抚李国英、汉军镶蓝旗将领李国翰等人,率领川陕边区的清军入川平乱。清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四川的大片地区。孙可望极其愤怒,派出抚南王刘文秀率领5万人向清军发起反攻。 刘文秀,陕西延安人,出身贫苦,很早就投靠了张献忠。他因为骁勇善战,深得张献忠的喜爱,并且成为了张献忠的义子,和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齐名,这四个人被称为大西四将军。接到孙可望的命令后,他率领5万大军迅速北上,屡战屡胜,前后歼敌数万人。很快,清军败退到了位于川北的保宁城,几乎丢掉了除保宁以外的所有四川城池。保宁城,大致位于现在的四川阆中,已经是清军在四川最后的屏障。失去保宁,就失去了整个四川。 李自成 此时的吴三桂和李国英都已经绝望了,他们准备率部撤退到陕南,寻机再攻入四川。但是在四川巡按郝浴的坚持下,吴三桂等人不情不愿地留了下来。清军很快开始修补城墙,建造工事,准备随时迎击前来攻城的敌军。刘文秀则在当年的10月,率领5万大军包围了保宁城。他的部队大多由大西军改编而成,还有8000多人是南明军队,由大将张先璧指挥。至于城内的守军,目测不少于3万人,以吴三桂的部队为主。清军虽然损失很大,但是主力尚存。 保宁城在现在的阆中境内,它三面环水,周十二里三百三十步,呈正方形的形状。城高11.7米,上宽5米,下阔11.7米,开四门,东曰望瀛、南曰迎薰、西曰瞻岳、北曰拱极,外有宽十米、深五米的城壕。可以说,这是一座坚城,易守难攻。敌我双方的兵力相差也不大,如果执意攻城,至少要准备敌军两倍以上的兵力吧。刘文秀麾下的名将王复臣多谋善战,他建议围而不攻,等待援军到来,再合力攻城。或者以主力攻城,但是给清军留下一条退路。 张献忠 王复臣的本意是,集结好绝对优势的兵力再攻打保宁,或者迫使清军逃回陕南,在清军逃跑的路上发起攻击。无论是哪一种方案,进攻方的胜算都比较大。但是呢,刘文秀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膨胀起来。在他的眼里,清军不堪一击,我随手就能攻克保宁。很快,刘文秀率部对守军发起了进攻。他亲率主力攻打城北,同时派出部分官兵去截断清军退往陕南的道路。清军没了退路,只能背水一战,拼死反击刘文秀的部队。双方激战数日,难解难分。 城内的守军很快伤亡过半,刘文秀的部队连续几次都差点攻上了城墙。据说吴三桂开始哀叹,说自己戎马一生,要命绝于此弹丸之地了。清军将所有的旗帜都换成了八旗军的军旗,以鼓舞士气。但是刘文秀不为所动,甚至加紧了对保宁的攻势。此时的守军已经撑不住了,保宁最多在一天之内就会被攻克。就在这个时候,心如死灰的吴三桂经过多日的观察,终于发现了进攻方的一个缺陷,算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气色也开始好了起来,并且很快反败为胜。 孙可望 吴三桂的意外发现就是,进攻方的部队良莠不齐,尤其是张先璧的8000明军,其战斗力最为差劲。经过商量,他决定去赌一把:吴三桂率领麾下最善战的官兵突然打开了一个城门,攻入了张先璧的军营,巡抚李国英等人则率领老弱病残继续守城。张先璧猝不及防,所部迅速被清军击溃,败军狼狈逃窜,甚至冲乱了友军的阵型。刘文秀的其他部队因此陷入了混乱,在清军的猛攻下全线溃退。其中王复臣的部队被乱军冲散,王复臣不愿意被俘,自刎于江边。 此时的刘文秀无可奈何,只能下令全军撤退。谁能料到,张先璧的弟弟张先轸在撤退中竟然砍断了浮桥,以让自己的部队能够先撤走。大批官兵因此无法过江,要么被清军砍死,要么落水被淹死。却说清军追击了一段距离,担心刘文秀率部反扑,不敢继续前进,于是撤军回到了保宁。刘文秀脱险以后,收容残兵败将,这才发现5万大军只逃回来不到2万人。将军王复臣、总兵姚之贞、张先轸、王继业、杨春普等人在内的3万多官兵,永远地倒在了保宁城下。 保宁古城 另外,刘文秀还损失了2000多匹骡马和3头战象,甚至连抚南王的王印都被清军缴获了。当然,清军也损失惨重,尤其是吴三桂的部队损失超过了一半。事后,刘文秀率领残兵败将回到了贵州,怒气冲天的孙可望立刻收回了他的兵权。此后,刘文秀来到昆明,一直无所事事,郁郁寡欢。至于猪队友张先壁,他的弟弟张先轸因为战死逃过了惩罚,他则被孙可望派人乱棍打死。清军因为损失太大,吴三桂带着残兵败将回到了汉中,逐渐恢复其士气和元气。 据说,吴三桂在反败为胜以后,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他感慨道:戎马一生,从未遇到过如此强悍的敌人,也从未遇到过如此危险的境遇。这次算得上是死里逃生,看来孤王命不该绝于此地,必有后福。总结吴三桂的一生,最惊险的莫过于以下几次战事:少年吴三桂率领几十人,于战场上救父。明朝覆灭后,吴三桂在山海关和李自成决一死战。吴三桂率部进入云南,在磨盘山被李定国伏击。吴三桂率部进入川北,被刘文秀包围于保宁城,差点兵败被俘。 明末风云图 后来,吴三桂恢复了元气以后,再次挥师杀入了大西南。他先后歼灭了孙可望还有南明的主力,将南明的残兵败将和永历皇帝赶到了缅甸境内。孙可望选择了投靠清军,刘文秀则在清军杀来之前,先后受到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猜疑,郁郁而死。再后来,已经逃到缅甸的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活捉,死于昆明城外。李定国复国无望,病逝于缅甸的丛林之中。至于刘文秀的儿子,还有李定国的儿子,在他们的父辈去世以后,先后投靠了清朝,成为了大清的子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揭秘:司马懿用心理暗示法咒死了诸葛亮 揭秘:司马懿用心理暗示法咒死了诸葛亮下一篇:庞统死于落凤坡 庞统死于落凤坡 诸葛亮死于五丈原 是因为宿命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