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探访大沽口炮台 探访大沽口炮台 这里有一部近代海防抗争的奋斗史......

导语:本文介绍了中国北方著名的大沽口炮台,讲述了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三次攻守战争以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大沽口炮台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的丰碑。

参观大沽口炮台,有现代海防斗争史...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大家快看看吧!

《军迷球探世界》前两期,户外军迷带你去了广东虎门堡和海南秀英堡。今天,我们将跟随专栏中的户外军事爱好者参观中国北方著名的大沽口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曾经有一次英法联军舰队战败的战斗案例。这算什么仗?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所有问题,请在现场跟随我们的军迷了解!

今天我们参观大沽口炮台的导游是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杰。他的专业是中国近代史,是天津人。因此,他对研究大沽堡有着浓厚的兴趣。

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原位于海河南北两岸,俗称“金门屏风”。近代以来,随着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大沽区成为北方重要的军事区域。南方的虎门和北方的大沽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海防屏障

明朝嘉靖年间,政府为了抗敌,加强大沽口的海防准备,开始修筑堡垒,正式驻军设防。大沽口堡鼎盛时期,共建有五座炮台,分别以“卫”、“镇”、“海”、“门”、“高”四个字命名,意为炮台巍然矗立在海门高处。

接下来侯教授带领我们了解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大沽口堡经历的三次攻守战争。看看清军在这里创造的海防作战胜利的原因,在近代史上是罕见的。

1858年第一次攻防战争失败后,守军调整了大沽口堡的作战策略,设置了海防屏障。除了炮台,他们还在炮台周围挖壕沟,在河口浅滩区放置木桩。于是,1859年,侵略者第二次进攻大沽口堡,惨败。

然而,一场战争的胜利并不能扭转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的衰落。入侵者于1860年8月第三次卷土重来。这次他们进攻战略部署薄弱的北塘,然后攻破大沽口堡。

战争的惨烈程度在今天的博物馆里依然可以证明,当时一位西方“陆军记者”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戳视频查看详情↓↓ⅵ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大沽口要塞和所有阻碍首都通往大海的要塞都将被拆除...守卫京津的大沽口要塞被迫拆除。

如今,大沽口炮台遗址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天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沽口炮台作为重要的历史坐标,已经成为近代中国对外侵略的见证,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的丰碑!

更精彩的内容,

请下载【军事电视】app。

观看本期的全部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

声明:内容来自央视军事,整合自《军迷淘天下》。请指出来源

实习编辑:刘

请将稿件发送至阳狮君诗1001 @ 163

欢迎关注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平台

我猜你喜欢

惊心动魄!记者实地走访了剧毒物品调查现场

我真的哭了!91岁老兵和94岁排长分开空对话:我们同生共死!

为了参加“狼勇士日”,这一招确实不错,居然“避开”了无人机搜索!

28年,被军犬咬伤60多万次......

中央电视台军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27221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唯一一个没有领土 唯一一个没有领土 且灭亡了200多年 却仍被联合国承认的国家下一篇:“薄情寡义”的汉景帝 “薄情寡义”的汉景帝 借师傅人头一用还被称百代明君的原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