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马绍尔群岛战役 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决战——马利亚纳群岛海战

导语:马里亚纳海战又称菲律宾海战,是二战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海战。是航母空有史以来最大的战役。由于日本飞机在战斗中很容易被美国战斗机击落,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火鸡狩猎大赛”。 1942年下半年至1943年上半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了主动

马里亚纳海战又称菲律宾海战,是二战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海战。是航母空有史以来最大的战役。由于日本飞机在战斗中很容易被美国战斗机击落,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火鸡狩猎大赛”。

1942年下半年至1943年上半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了主动。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海军上将在中太平洋发起进攻,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海军上将发起从澳大利亚到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跳岛战役。1944年上半年,两条战线迅速逼近日本,势不可挡。

为了进一步削弱日本的工业潜力,盟军需要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作为B-29远程轰炸机基地,马里亚纳群岛是日本“绝对国防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尼米兹派中途岛战役的英雄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执行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的任务。他率领的第五舰队拥有15艘飞机空母船,于1944年6月15日成功登陆塞班岛。由于进展顺利,斯普鲁恩斯原本是。

日本总部也知道美军的企图。丰田副武接替失去工作的顾鹤峰担任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后,于1944年5月20日发动了“A”行动。他希望当美军攻击水手号时,由中将·小泽率领的九艘飞机空母船组成的机动部队能够对美国第五舰队造成致命打击。

战斗的结果是日军损失了3艘船空艘母船和600架飞机,无法营救马里亚纳的日军守军。

越岛作战

1944年上半年,麦克阿瑟部队采用跳岛战术向菲律宾群岛推进,尼米兹太平洋舰队也在跃过中太平洋日军最大基地卡车环礁后占领了帕劳群岛。被袭击的日本随后加强了在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御,以使其成为阻止盟军进攻和为日本自身争取时间的最重要的“绝对防御圈”。

盟军也关注马里亚纳群岛。一旦马里亚纳被占领,大型远程轰炸机B-29就能把日本带入其作战半径,尤其是东京所在的关东地区,从而打击日本工业、军政士气。当时B-29只能借助中国大陆机场从大陆进攻九州岛空,未能进一步进攻日本工业核心。

盟军占领了空军事基地

为了夺取这些岛屿,盟军中央太平洋战区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总司令尼米兹指派在中途岛战役中表现出色的雷蒙德·艾姆斯·斯普鲁恩斯指挥第五舰队掩护登陆马里亚纳的部队,并担任

战役总指挥官,登陆部队,在第51特遣部队指挥官里士满凯利特纳海军中将指挥下,于6月中旬进入马里亚纳海域,封锁压制附近机场和港口的飞机和船只,准备进攻塞班夺取空军事基地。

日本和美国打得很激烈

另一方面,日本海军刚刚认识到航母空在海战中不可替代的强大地位,终于在1944年上半年将航母空首次列在军舰上,但这一举措已经落后美国两年半,使得日本航母空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在接下来的海战中远远不如美国。美军进攻塞班岛时,派出了新整编舰队主力三郎太·小泽指挥的第一机动舰队,与美军第五舰队会合。

与此同时,日本人还在马里亚纳部署了数百架战斗机,由第一飞行空指挥官中将·卡古达·觉智指挥,但在盟军第五舰队到达后失去了大部分兵力。在海战中,没有用,只能被盟军歼灭。

当日军意识到美军夺取马里亚纳的企图时,原本为抵抗麦克阿瑟前线而发动的“泥泞”行动被迫中止,军舰向北支援小泽,反而发动了日本帝国大本营苦心策划的“A”行动,与岸基飞机和/

战争现场

马里亚纳群岛(Mariana Islands)是一个从北向南绵延425海里的火山群岛,由近100个岛屿组成,有16个大型火山岛。从北到南,主要有第二大岛塞班岛、第三大岛蒂尼安岛、罗塔岛和第一大岛关岛。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于1521年发现了这个群岛,并以当地土著人使用的船只命名为斯平纳克岛。1565年,

1898年美西战争,美国占领关岛。此时西班牙国力衰弱,决定以40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的剩余部分。美国以为这些岛屿不值400万美元,结果被德国买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受委托管理的领土的名义将所有这些岛屿视为自己的岛屿。并于1941年12月10日占领关岛,这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

马里亚纳群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位于琉球、台湾省和菲律宾的东部,硫磺群岛的南部和卡罗琳群岛的北部。它们是太平洋中部航道的咽喉,也是亚洲和美洲之间的海上交通枢纽。它们是美军进攻日本和远东的唯一途径。如果马里亚纳群岛被美军占领,日本和东南亚的生命线将被切断,台湾省和菲律宾也将受到美军的直接攻击。更严重的是,从马里亚纳起飞的美国B29轰炸机可以把日本带入轰炸半径。因为马里亚纳群岛如此重要,被日本人誉为“太平洋的防波堤”,美军开展的马里亚纳登陆战役也被称为破堤之战。

在1944年1月开始的马绍尔群岛战役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不仅没有出海作战,反而撤退到帕劳群岛,直接导致马绍尔群岛在4月份沦陷,导致日本内阁和陆军对海军的强烈不信任,甚至有人提出放弃马里亚纳群岛。

但日本大本营非常清楚马里亚纳的重要性,决定沿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卡罗琳群岛、新几内亚西部建立一个必须绝对保证的绝对防御圈,以马里亚纳为防御线核心。因此,从1944年2月开始,日本人开始加强这一地区的防御。因为之前海军负责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御,岛上的陆军力量非常有限。大本营计划将中国战场上的第三师和第十三师转移到中太平洋,以加强该地区的地面部队。然而,这两个师暂时无法离开中国战场。大本营不得不在2月10日将东北关东军第二十九师转移到马里亚纳,陆军部也新组建了八个。2月25日,日本大本营将中太平洋的所有陆军部队重组为第三十一军,由中将·萧艺·梁颖担任指挥官,并规定制服由联合舰队指挥官分配。从3月开始,日军进一步动员大批舰艇在该地区调动部队。到5月底,第31军有5个师8个旅,防守马里亚纳、卡车、科加萨瓦拉和帕劳。其中有两个师两个旅部署在马里亚纳群岛,约6万人。工事要到11月份才能完工,到时候工程量就完成一半了。几乎没有炮兵掩体,地雷和铁丝网也没有铺设。整体防守远不扎实。

战前概述

斯普鲁恩斯第五舰队和特纳联合远征军在进入海域时有效压制了日军的航海空部队。1944年6月13日,虽然斯普鲁恩斯从潜艇部队那里得到了日本舰队被派遣的消息,但由于斯普鲁恩斯推断在17日之前不会与日本舰队联系,所以斯普鲁恩斯仍然命令第五舰队主力——58特遣队的第一、第四分遣队于1944年6月14日进攻硫磺岛和小笠原群岛的父岛。

15日,美军在联合远征军司令特纳指挥下成功登陆塞班岛。斯普鲁恩斯最初认为日本军队无法增援,他于18日下令在关岛登陆。没想到,当天18时35分,美国潜艇飞鱼号在圣贝纳迪诺海峡发现日本舰队;19时45分,另一艘美国潜艇海马也在菲律宾北部苏里高海峡棉兰老岛附近发现另一支日本舰队;17日晚,另一艘美国潜艇传来联络报告。

根据这大量的联系信息,斯普鲁恩斯证实了日军试图支持马里亚纳。由于双方舰队可能在18日接触,斯普鲁恩斯推迟了在关岛的登陆计划。17日,召回刚刚摧毁硫磺岛和福岛航空空的1、4分遣队,并从特纳的联合远征军舰队中抽调8艘巡洋舰和21艘驱逐舰,以加强58特遣队的军事实力。联合远征军的登陆舰队首先向东航行,潜艇传来的大量联系信息让斯普鲁恩斯认为日本至少会使用两个舰队,一个先诱敌第58特遣部队,另一个进攻美国在塞班岛的登陆部队。于是斯普鲁恩斯下令,在日本舰队准确定位之前,第58特遣部队不得远离塞班岛。一般认为这一决定过于保守,使得美军无法在这场海战中给日军更大的打击。

18日中午,第58特遣队集结完毕后,斯普鲁恩斯将作战指挥权移交给第58特遣队指挥官马克·米切尔,随后其5支特遣队全部投入战斗,共有15艘航母空,其中第7支队主要由7艘战斗舰组成,被置于日本舰队和4支舰艇特遣队之间,以防止日本水面舰队接近美国航母空,覆盖第7支队的除外

第一机动舰队是日军舰队的主力,15日下午6时在圣贝纳迪诺海峡被美军潜艇飞宇发现,而15日下午7时被美军潜艇海马发现的另一支日军舰队是此前参加过“泥泞”作战计划的第一机动舰队的另一部分。他们接到“A”作战计划命令后,立即终止了“浑”战,赶往北方与小泽会合。第一机动舰队由9艘航母空组成,搭载400多架飞机,舰队还有5艘战舰,分为小泽本人率领的A队,埕岛高阶少将的B队,以及未来在热台湾海战中率领主力舰队的中将·凯南·栗田率领的先锋派舰队。

小泽并没有像斯普鲁恩斯所设想的那样采取分兵并协同作战的策略。相反,他打算利用日本在关岛、罗塔岛等地的航空空基地,将舰队部署在美国航母的打击半径之外。与此同时,日本舰载机起飞,袭击美国舰队。穿越美国舰队后,飞到罗塔岛和关岛降落加油挂弹,准备下一次攻击,进行所谓的“穿梭轰炸”。这样可以大大扩大日本舰载机的攻击范围,而美国舰队无法攻击日本舰队。同时,小泽也希望角田的岸基飞机能帮他一把,抵消美国舰载机的数量优势。但马里亚纳群岛日本驻军司令齐藤·伊奇隐瞒了美军舰载机严重损坏了Kakuda Airlines 空的事实,却没有告知小泽真实情况,让他无法掌握与美国的实力对比。

随着小泽一郎的舰队进入菲律宾海,双方舰队发现对方的存在,史上最大的航母与航母战斗群即将拉开帷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马里亚纳海战 马里亚纳海战过程简介 马里亚纳海战最后结果如何下一篇:恐怖片排行榜前十名 香港恐怖片排行榜前十名,最经典的香港十大高分恐怖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