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摩诃池 成都发掘:唐代“中央公园”摩诃池找到西北角

导语:近期施工现场发现明代马哈池回填堆积,很可能是明代马哈池西北角,结合以往考古发现,可以确认成都市中心的人工湖曾经覆盖过1000多亩。同时,考古人员还在现场发现了一段长达80余米的五代至北宋城墙,很可能是后蜀至北宋成都战事的见证。

两年前,成都东华门遗址挖出了唐代“中央公园”摩诃池一角,揭开了这座古代园林的冰山一角,无数文人墨客吟诵。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摩诃池的面貌逐渐清晰。7月3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在成都市第三医院综合楼近期施工现场,发现明代马哈池回填堆积,很可能是明代马哈池西北角。结合以往的考古发现,基本可以确认成都市中心人工湖曾经覆盖过1000多亩。

蜀王·杨修在隋代修建的马哈池,曾是成都的著名景点。学者和普通人都喜欢来这里参观。唐代诗人杜甫,有一次去池边划船,唱的诗是“白鹭不惊,留青溪”。而摩诃池的具体位置和面积,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后人只能根据前蜀皇帝修建新宫,将马哈池带入宫内,改为龙岳池,明朝蜀王春竹修建蜀宫,填满了大部分马哈池的记载,确定这个著名的人工湖位于成都市中心。

随着近年来城市考古的推进,摩诃池的边界逐渐清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李逸介绍,2008年新成都博物馆建设前,在天府广场西侧发现了明代马哈池的南界;在2014年东华门遗址考古中,确定了东部边界。然而,这两个发现都不能勾勒出摩诃池的大致轮廓。没想到三院综合楼考古勘探发掘有了意外发现。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水池内的回填混合有瓷砖、青花瓷等。李逸说,蜀国的国王春竹建造了蜀国的王宓,以填补部分马哈池。如果你从天府广场西侧画一个大圈到东华门,再到成都第三医院,你就可以猜到,在蜀宫修建之前,大河池的面积可以达到几千亩。即使在蜀宫建成后,马哈池中的部分水也保存在宫西北的小城墙中,成为皇家园林的一部分。

马哈池西北角的发现,对成都的城市考古具有重要意义。李逸说,大河池可以称为成都的考古坐标。“据史书记载,摩诃池周围有许多著名建筑,如前蜀王彦时期围绕摩诃池修建的大型皇家园林宣化园。如果确定了摩诃池的边界和范围,就可以找到更多与宫殿楼阁有关的历史遗迹。”

更多消息

残存的城墙见证了古代战争

在成都三院综合楼考古中,一段长达80余米的五代至北宋城墙,很可能是后蜀至北宋成都战事的见证。

记者看到,这一段城墙只剩下一个近1米高的土坎,状况很差,弯曲狭窄,极不规则。根据考古人员的说法,这段城墙有几种可能性。“最早发掘的时候,根据文献记载及其地理位置,推测可能是淄城城墙,拱政区的崖城城墙,或者是内广场之间的方墙。但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这一段城墙很不规则:底部不挖基槽,属于直接填平地面,然后直接夯土。墙内砖砌简单,大部分用残砖砌成,后期废墟破坏严重。城墙建于五代北宋地层,使用时间较短,北宋废弃。结合五代北宋时期成都地区动荡的社会局势,城墙可能被用作军事防御或紧急情况下的临时城墙。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知道,五代时期的成都,蜀国生活在一个角落里,受战争的影响较小。但从后蜀到北宋初期,成都战事频繁。北宋灭后蜀后,先后向成都派出两军,逼得后蜀皇帝孟协举投降。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在青城县发动起义,李顺也率军攻占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但北宋政府很快派兵收复成都,随后王军等人领导的兵变爆发。这段修建粗糙城墙的时期,可能就是成都在那段动荡时期的战争见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29537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固伦和静公主 固伦和静公主简介 她的丈夫和母亲是谁 她是怎么死的下一篇:春晚2012 2012春晚灵异事件真相,25个诡异细节曝光震惊全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