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张溥 张溥

导语:张溥是明末文学家,主张复古学,反对公安派和竟陵派的逃避现实,呼吁“务为有用”。他的散文在当时很有名,风格朴实、活泼直白。他的书《陆弃斋记》包括散文12卷,诗歌3卷,是明朝崇祯时刻汉魏六朝藏书130部之一。他还编辑了《春秋三书》、《历代志二版》、《诗经注疏》等作品。文章简要介绍了张溥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张溥明末文学家。字天如。太仓人。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毕吟诵即烧掉,如此六、七遍方止,冬夏皆然。因此他的读书室名为"七录斋"。崇祯四年中进士,后改庶吉士,与同里张采齐名,号称"娄东二张"。曾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叫做复社,兴复古学,进行文学与社会活动。复社表面是讲学"以文会友",实际是评议时政,并与贵族大官僚斗争的一个政治集团。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名声很大,复社影响甚广。《七录斋集・国表序》载有复社活动的盛况。"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其影响遍及南北各省。执政巨僚由此颇为忌恨。里人陆文声要求入社被拒,因向朝廷告发张溥等结党,案未结而溥已故世。

在文学上,张璞推崇前七子和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反对公安派和竟陵派的逃避现实,只写湖光山色,听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追求所谓的“深沉孤独”的风格。但他在提倡复古学的同时,也呼吁“务为有用”,这与单纯追求形式、模仿古人的前七子、后七子不同。

张璞的散文在当时是很有名的,风格朴实,慷慨激昂,活泼直白。他的《五人墓铭》歌颂了苏州市民与阎荡的斗争,强调“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比国家更重要”,这是“士绅”力所不及的。叙事和讨论交替进行,对比五人开放的心态,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

张璞的书是《陆弃斋记》。包括散文12卷,诗歌3卷。这一集现在是明朝崇祯时刻。汉魏六朝藏书130部。张璞每集前都写了一段题词。本作品集是张普以“弘扬复古学”为目的而编辑的大型作品集。《四库全书总目》曰:“此版为元本,足以查勘。”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汉魏六朝130集碑铭札记》,首次将每一集的第一篇碑铭编成一本书,并加了必要的注释。是研究汉魏六朝文学和张璞作品的重要工具书。张璞的其他作品有《春秋三书》32卷。《历代志二版》10卷。《诗经注疏》,34卷。此外,张普还对《宋代志》和《元史》进行了补充和编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31275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袁宏道 袁宏道下一篇:宋祁 宋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