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夹皮沟金矿 夹皮沟金矿的历史与明天

导语:夹皮沟金矿是中国黄金行业的重要矿区,历史悠久,曾为中俄日三国争夺的焦点。现在,夹皮沟金矿已经进入残采阶段,矿工们在残留金矿石和废弃矿井中寻找黄金。夹皮沟镇几乎全部依靠黄金开采,但随着黄金资源的逐渐枯竭,该镇面临着经济危机。不过,夹皮沟仍拥有金矿职工的丰富经验和该地独有的“黄金文化”,这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能。

夹皮沟金矿的历史与明天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名吉林省夹皮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以2.6亿元整体收购,使之进入“国家队”。

夹皮沟公司是吉林省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是新中国接收的第一家有色和黄金企业,在我国黄金行业素有“中国黄金第一矿”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已累计生产黄金63吨,为黄金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

截止目前矿区仍保有矿石5200万吨,含金7吨。

据文献记载,在这里发现真正意义的山金金脉是在清道光二十七年至咸丰九年这12年之间。

具体发现如下:1840年发现韦沙河头道岔矿脉,脉长90米,厚1米,吨矿含金12.25~36.75克。

1845年发现北山官井子矿脉,脉厚40~50米,长1000余米,吨矿含金20~30克。

据文献记载:同治、光绪年间,夹皮沟黄金日产量达500余两。

整个夹皮沟鼎盛时期,一年可采黄金6万两。

至今,在夹皮沟仍可以窥见当年黄金采掘的一些残迹。

这里的地名有上戏台、下戏台、宝戏台等,这就是当年为了庆祝发现高纯度的天然金块时,请人唱“蹦蹦戏”的地方。

当年矿工在淘洗砂金时曾发现一块重达300两的天然金块,是为矿区最大的单体自然金。

俄、日侵略者分别从此掠夺了不少黄金。

到了1949年,夹皮沟金矿才回到了人民的手里。

在这里,国家建立了夹皮沟黄金矿业总公司,从那以后,每年夹皮沟的黄金产量都在1吨以上,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开采出了近100吨黄金。

在过去100多年间,有当时本地旺族开采的矿井,也有俄国人、日本人开采的矿井,当夹皮沟金矿回到人民的手中之后,这些矿井大多被废弃了。

现在,就是要重新打开这些废弃的矿井,对这些矿井进行重新挖掘,寻找过去落后工艺留下的残留金矿石或是无法挖掘的矿脉,这就叫做残采

这些矿井都是过去留下的,而且公司没有这些矿井的资料,采掘这些矿都得摸索着前进。

井中情况很复杂,还有一些地方是窄小的斜井,人们要通过,得弯腰侧身而行,有些地方还得涉水而过,因此,在这些残采井中工作的矿工是最为辛苦的。

夹皮沟镇位于崇山密林之中,在这里除了镇子以外,全是大山,几乎没有耕地,黄金开采收入是这里惟一的财政收入。

夹皮沟有3万多人,黄金矿业公司职工就有5000多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金矿的职工。

假如几年之后,这里的黄金资源告罄,整个镇子3万余人将失去经济来源。

虽然如此,夹皮沟仍然有着自己独有的优势。

夹皮沟矿区已经成功开采了150年,这里的金矿职工积累了丰富的采矿经验,而且在这里有亚洲最深的金矿矿井——二道沟矿井,井深1000米。

在一代又一代的打井工作中,夹皮沟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

或许这些专业人才凭借丰富的经验会在夹皮沟地区发现新的矿脉。

此外,一百余年来,夹皮沟地域又形成了丰富的“黄金文化”,再加上这里有很多保存完好的选矿大磨和旧矿,开发一个“黄金”旅游线路是一个很好的设想。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忘记那个以黄金开采业为支柱产业的夹皮沟,而会看到一个以独有的“黄金文化”旅游或者其他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夹皮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4136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半生缘2019》顾曼璐扮演者是谁?顾曼璐扮演者刘嘉玲介绍下一篇:从古至今出过几个圣人?“圣人”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