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大帝居然当起了旗手、中士、上尉、少将:试析彼得一世的军事改革

导语:大帝竟然成了旗手、军士、上尉、少将:彼得一世军改解析。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在俄国历史上,彼得一世改造成为正规军队的主力。这成为俄国近卫军的起源。1698年,彼得又采取断然措施,将反对自己的射击军解散。经过调整改革

大帝竟然成了旗手、军士、上尉、少将:彼得一世军改解析。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在俄国历史上,彼得一世改造成为正规军队的主力。这成为俄国近卫军的起源。1698年,彼得又采取断然措施,将反对自己的射击军解散。经过调整改革后的陆军面貌为之一新:「 ”正规陆军分野战部队和守备部队。野战部队是主力军,军备由国家统一供给;守备部队属地方军,战时充任后备队”。正规陆军分4个兵种,即步兵、骑兵、炮兵和工兵,以步兵为主。此外还建有少量边防部队。哥萨克及非俄罗斯部队虽仍然保留,但只作为非正规军。军队的最高编制单位为师,下设旅、团、营、连等各级。兵种及编制结构趋于正规合理。 如果说彼得因建立俄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陆军而被誉为「 ”俄国正规陆军的奠基人”的话,那么,他史无前例地创建一支颇为壮观的海军,则当之无愧地算是「 ”俄国海军之父”了。彼得执政以前,俄国没有海军,也没有军舰。1695年的克里木战争的失利使彼得深深地感到:要夺取出海口,没有海军是绝对办不到的。彼得有一句名言:「 ”只有陆军的君主是只有一只手的人,而同时也有海军,才能成为两手俱全的人。” 为了早日使自己成为「 ”两手俱全”的人,彼得甚至带头「 ”挥动大斧,伐木造舰”。他的雷厉风行的作风使他在克里木战争失利的当年,「 ”便在沃罗涅日建立了顿河小舰队,这是俄国历史上建立正规海军的起点”。1702年,彼得在拉多加湖和楚德湖上开设船坞,建立内河舰队,这是波罗的海舰队的前身。1703年起,由于在波罗的海沿岸夺得了若干立足点,彼得立即着手建立造舰厂和海军基地。1712年彼得堡造船厂建造了吨位达2000吨并装有54门大炮的俄国第一艘战列舰——「 ”波尔塔瓦号”。至此,俄国海军已具相当规模。 1714年8月7日,俄军以50艘舰艇的绝对优势,经过2小时激战,全歼瑞典艾伦希尔德分舰队,取得了俄国正规海军建立以来的首次海战的胜利。这也是对俄国海军的一次真正的实战检验。以此为标志,彼得成了真正「 ”两手俱全”的人。到1725年,「 ”俄国仅波罗的海舰队即有战列舰40艘、三桅巡航舰10艘、其他小型舰约100艘”。里海舰队也拥有大约100艘小型舰艇。俄国由此跨入了海上强国之列。 在荷兰学习造船的彼得大帝 着眼推行高效的征兵制,大力深化兵役制度改革 建立正规完善的兵役制度,是解决俄军兵员来源问题的关键。基于此,彼得在创建正规陆军和海军的同时,对俄军的兵役制度实行了彻底的改革。经过几次摸索,并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情况,彼得于1699年决定在全国实行征兵制,「 ”强制规定贵族家庭的男子服兵役的人数不得少于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可以当文官”。1705年,彼得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一次普遍性征兵:以收税的户主为单位,每20户出一个壮丁,这样可以保证一年有3万新兵入伍。征兵的对象为城乡全体居民,包括仆从、工人、神职人员的子弟,甚至包括国家机构的官员。 彼得的普遍性征兵的作法突出地体现了「 ”在服兵役的问题上,各个阶级地位平等”的新原则。此举不仅扩大了征兵范围,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各界尤其是底层人士的服兵役的热情。1710年彼得进而又确定了从纳税阶层中征兵的制度。这种办法在当时确实产生了政治效果。「 ”一长串一长串的雪橇满载着入伍的青年,每天从各地涌进莫斯科城”。 为强化全民服兵役的法规意识,彼得还身体力行,把自己看作是国家的第一名公仆,带头服兵役。「 ”开头他是一名鼓手。在后来的几年里,他历任投弹手、中士、旗手、上尉、上校直到少将。”甚至彼得还郑重其事地定期领取军响,写收据,并在自己的帐本上记下收款项:「 ”1707年在格罗德诺领取上校军饷一百五十卢布。”彼得希冀以此推动全体臣民效仿他的榜样,为「 ”国家的公共事业”而牺牲个人的一切。 通过对兵役制度的不断改革,彼得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国内的兵源潜力,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满足了彼得连年征战、不断扩张的需求。 在亚速战役中的彼得大帝和俄国军队 着眼提高指挥效率,大力深化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随着正规陆军和海军的建立,原有的军事机构已不能对其实施有效地集中统一指挥。为此,彼得决定对军事指挥体制进行改革,以统一军令政令。经过对统帅机构的多次调整和改革,彼得终于于1718年创建陆军院和海军院。陆军院由缅希科夫任院长,下设3个部,分别主管后勤、炮兵和筑城。战时野战部队设总司令,下设野战参谋机构,即未来俄军总参谋部的前身;海军院则主管各造船厂、海军要塞,负责舰艇人员的补充和训练,院长由阿普拉克辛大将担任。 军事指挥体制改革是彼得国家行政机构总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彼得认为,「 ”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集军事、行政、司法大权于沙皇一人手中,并使这些大权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军事指挥机构的改革,彼得要求「 ”两院”必须对他本人负责,而他则「 ”是世界上无需就自己的事务向任何人负责的专制独裁的君主”,从而把军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达到了垂直领导军队的目的。 在指挥作战时彼得大帝 着眼打造人才群体方阵,大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彼得之所以能把他的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打破了前几代沙皇遗留下来的「 ”任人唯亲、任人唯富”的用人体制。伊凡雷帝遗言曾这样告诚后人:「 ”勿留用比自己聪明的人为顾问。”而彼得则与此相反,四处招贤举能,物色人才。他甚至还大胆地起用了一批忠于他的事业的外国人,并让他们担任重要职务,充分体现了改革人事制度的气魄和决心。比如瑞士人勒富尔,不仅给彼得讲了许多富国强兵的道理,而且还出了许多治国治军的主意。再如英国人帕特里克·戈登,「 ”虽然是个循规蹈距的天主教徒,但他却精通军事”,彼得将其视为「 ”心腹”顾问。他协助彼得创建了俄国的海军。在彼得率大使团访问欧洲时,在危急时刻,戈登果断地镇压了射击军的叛乱。 1722年1月24日,彼得发布了着名的「 ”官秩表”,取消了旧有的论门阀出身晋升的规定,而改为「 ”论功取士”的用人原则。从而把人事制度的改革推向高峰。「 ”官秩表”规定:「 ”从准尉和炮长直至大将、元帅,所有的人均根据其才干定级,对号录用,论功晋升。”1724年1月16日彼得发布敕令:出身卑微的士兵可以晋升为军官,并得到世袭贵族的头衔。贵族出任军官,这是其出身决定的;军官受封贵族,则是由其贡献决定的。功绩取代了血族关系。即使是贵族子弟乃至取得了亲王头衔的青年,亦须从士兵当起,和出身农奴的士兵一样站岗放哨、同吃、同住,「 ”违犯军纪照样受鞭打或被处死”。 这部法令的推行,「 ”使一些才疏学浅、不学无术的贵族当了一辈子士兵,有些人甚至还丢了脑袋”。而那些出身寒门的子弟,因作战勇敢,指挥有方,而得到迅速擢升。如「 ”童年时代卖馅饼的缅什科夫,升到了元帅的高位;曾放过猪的亚古任斯基当上了总监察的高官”。这样提拔上来的人大都是有真才实学且又忠于彼得改革事业的人,有他们参与军队的组织指挥,无疑给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玻尔塔瓦会战中获胜的彼得 着眼军队长远建设发展,大力深化军队正规化建设改革 彼得认为,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一支无组织无纪律的军队不可能有较强的战斗力。为此,彼得在军队中采用了统一的制服,步、骑兵都穿一种尼绒短外套。还实行统一的勋章和奖章。1722年又正式颁布了军街制。军衔共分14级,前8级可授予贵族。 为规范部队的作战、训练及日常管理,彼得还亲自主持或参加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和一系列军事条令。如1715年开始制定陆、海军工作条令时,彼得曾抱病修改了3部共108条的「 ”陆军条令”,并对「 ”条令”正文作了200多处改动和补充,使「 ”条令”内容非常完备和充实,并且「 ”措词精炼、准确而显豁”。1716年,《陆军条令》的制定工作终于完成,并于当年正式颁布。《海军条令》亦于1720年完成。紧接着,彼得又亲自开始拟定编纂《海军部章程》的大纲。彼得的「 ”带兵治军、作战指挥艺术等在这些条令和章程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由于沙皇的不懈努力,俄国士兵们在军事艺术上达到十分完善的程度,在执行上级命令时,他们表现出很高的纪律性,在战斗中也十分勇敢顽强”。彼得在执政时期制定的一系列条令、规章,无疑对俄军的正规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陆军条令》更是奠定了「 ”俄国军事艺术的基础。在一百多年中,俄国所有的优秀将领如鲁勉采夫、苏沃洛夫、库图佐夫等都以它为指南,指挥作战,训练部队”,其影响之深远由此略见一斑。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诸葛亮二出祁山 十万蜀军攻一城不克 战争史上首次出现「 ”火箭”下一篇:英国有多少年的建国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