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梅兰芳美艳娇妻下嫁杜月笙的内幕:梅兰芳老婆是谁

导语:梅兰芳漂亮老婆嫁给杜的内幕:梅兰芳的老婆是谁?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与梅兰芳的婚姻走到尽头后,流言四起,孟晓冬一度告别舞台,投身念佛。五年后,她去上海参加一个剪彩活动,然后遇到了上海海滩大亨杜,他帮她向梅兰芳要了一份

梅兰芳漂亮老婆嫁给杜的内幕:梅兰芳的老婆是谁?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

与梅兰芳的婚姻走到尽头后,流言四起,孟晓冬一度告别舞台,投身念佛。五年后,她去上海参加一个剪彩活动,然后遇到了上海海滩大亨杜,他帮她向梅兰芳要了一份声明,并得到了2万元的“分手费”。从那以后,她开始了她生命中的另一个传奇...

带伤破门而入

和梅兰芳分手后,1932年,当孟晓冬专心致志地学习当老师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天津某大报突然刊登一篇连载小说,用化名影射孟、梅,说某著名向某著名天后勒索数万元,并提起五年前发生在东四九条丰寨的绑架杀人案。

当时社会上谣言四起,舆论沸腾,越来越离奇。因为是小说体裁,所以也拍各种小说,但是因为不指名道姓,所以无法判断。小董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弄得心灰意冷,对舞台生活深恶痛绝。她来到北平的年化寺,拜住持、高僧圆达,举行皈依三宝的仪式。从那以后,小董为了保持身心清洁,投身于佛教。小董曾痛心疾首地说:“婚姻的不如意促使我信佛。”

孟晓冬如斋念佛无疑是剧场的一大损失,要求孟晓冬回来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时候有人告诉她,你自暴自弃,离开舞台,默默的住在家里念佛,只是碰巧被别人骗了,却让人相信了报纸上的八卦。久而久之,观众渐渐忘记了你,最后毁了自己的才华。不可惜吗?

孟晓冬

孟晓冬突然睁开眼睛。她写了《孟晓东紧急通告》,于1933年9月在连登的《天津大公报》头版刊登了三天。全篇五百多字里,有六处提到梅,只有第一处是直呼其名,其余五处则委婉地配以“兰芳”二字。其中,责备梅最重要的措辞就是只说梅“语焉不详”、“一点善意都没有”,没有任何冒犯之词,有理有据,充满人情。在谈到和梅分手的原因时,我只用了一句话:“是我的错吗?打压人,承受我?”谁错了?不说就不能说。孟晓冬最后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来判断:“天下自有公论,不坐等冬天谣言。”

小董之所以要向世人讲述她痛苦的人生故事,是因为她在与梅分手后的几年里饱受离家之苦,这是对她被侮辱和“再次被打”的悲惨境遇的隐喻。从《通知》中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孟晓冬嫁给梅,是为了“名分”而苦苦挣扎。半个月后,孟晓冬复活,回到了自己喜欢的戏曲舞台。

剪彩,再次见到大亨

1937年5月1日,上海市中心的黄金大剧院举行了开幕式。由大亨杜主持开幕,并致开幕词。三位年轻貌美的女士:孟晓冬、卢素娟、张卓云为开幕式剪彩。

应的邀请,孟晓冬赴上海剪彩,并下榻在拉菲丽姚家。拉菲丽是孟晓冬与结拜的妹妹,也是孟晓冬在的第四任姨太太。姚知道杜对孟很感兴趣,也知道孟已经三十岁了,无家可归。另外,姚虽然娶了杜,但由于前二房、三房的反对,又由于杜前三房都是苏州人,姚是北方人,所以并没有搬进杜府。所以剪彩之后,我把孟留在了我的身边。我本打算陪她,但其实是我设的。我也可以借此机会造势。

一天晚上,姚玉兰把孟晓冬叫到她的房间,让她和她一起睡觉,一起聊天。后半夜,方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孟晓冬一头雾水,以为要上厕所了。过了一会儿,孟晓冬发现她是个男人——杜,她惊呆了!此时,经历过感情大起大落的孟晓冬,知道自己逃不出杜的魔掌;同时,我也认为,这几年我一直在接受杜的各种好处,但我的好意还没有得到回报,所以我不再拒绝。第二天一早,姚玉兰对小董说:“小董,你留下来,我们做姐妹,跟那些苏州女人打一架,把家里的财产都拿走,我们平分。”此后,孟留了下来,自然成了杜的情妇。

不久,由于日军入侵上海,杜、姚逃到香港,孟晓冬暂时返回北平。一年后,杜叫去香港。孟晓冬到了香港九龙,在杜家住了几个月,还是经上海回到了北平。

1938年10月,孟晓冬正式拜余叔岩为北平教师。入门后,小董悉心伺候师父,严格按照师父的要求,在五年的进修期间基本停止表演。在此期间,余叔岩做了几次手术,小董从未离开过或离开过。最终,她成了余衣钵唯一杰出的传人。1943年余叔岩去世时,孟晓冬心灰意冷。她无意唱歌剧。当时北平处于伪政权时期。小董婉拒歌坛,不能以“三年为师失心”为由隐居。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中国才与程合作,通过电台向全国演唱《吴家坡》庆祝。

梅艳芳和孟晓冬

同居没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1937年杜之末,由于日寇来势凶猛,当年11月12日沪淞沪防线崩溃,日军占领上海。半个月后,杜摆脱了日本的胁迫,逃离上海,流亡香港。不久,姚玉兰和几个孩子陆续抵达香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香港被日军占领。这时,杜刚刚飞往重庆向汇报。然后香港沦陷,无法返回,杜被困在重庆。一个多月后,姚玉兰和他的孩子也安全地从香港到重庆旅行了几千英里。这一呆就是三年多。

1945年,杜·回到了他久违的上海老家。这时,姚玉兰和几个孩子还在重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他突然想起了在北平的孟晓冬。她很多年没见了。她现在怎么样了?想到这,他连忙请黄到的总账室,写一封挂号信,请她赶快来上海。当孟晓冬从北平来到706号“18楼”公寓时,杜月升已经等了很久。如今,孟晓冬快四十岁了。因为常年吸食鸦片成瘾,经常生病,身体不好,满脸烟味,看起来很瘦,但还是那么年轻。杜忘了打招呼,把小董拉进怀里...

从那以后,杜和孟晓冬半公开地生活在一起。1946年春末,姚玉兰拖着几个孩子回上海。当姚玉兰回到上海时,他发现老杜有了小董,他难过得像个陌生人一样不理她。看在眼里,孟晓冬决定离开杜,借口老母亲担心自己年老,暂时回到北平一段时间。

慈善演出很难打破镜子

1947年8月30日是杜的60岁生日。当时两广、四川、苏北都发生了水灾。杜决定举办一场赈灾义演,义演所得全部用于赈灾,义演费用全部自理。杜最关心和日夜思念的是孟晓冬这次能不能来。

小董到上海后,为了方便排练,就住在华阁路杜公馆。根据预定日程,演出将持续5天,从9月3日至7日。但由于南北名人云集,尤其是梅兰芳在抗战时期的野心,近10年没有登台亮相;孟晓冬是俞派的嫡系,观众们向往已久。很多远在萍萍、天津、四川、湖南甚至港台的外国戏曲迷听到这个消息,纷纷飞来观看。歌剧的票分配不够,黑市票成倍增加,但还是很难买到一张票。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决定大部分剧表演两天,总共10天。

9月7日晚,各路人士赠送给孟晓冬的花篮被摆放在剧院前的牛庄路上,那是1李龙。孟晓冬的《寻找孤儿》和《拯救孤儿》两场演出征服了数千观众,被内外行人一致誉为前所未有的“叮当声”。一部著名的宇拍剧,被孟晓冬演得近乎天衣无缝,天衣无缝。在小董演出的两天里,很多参加过生日演出的著名演员都站在后台屏息倾听。

杜月笙

但是人们在剧院没有看到梅兰芳。事后,他的管家姚郁夫透露,梅先生在家听了两天广播。现在广为流传的孟晓冬的剧本录音,当时是用钢丝录的。孟晓冬真是一鸣惊人。正是因为如此,它才最终确立了自己不可动摇的“冬皇”地位。但这是她最后一次见观众,成了“没有未来”的绝唱。

孟晓冬这次来慈善演出,以为梅兰芳会住上海,肯定会上台,于是开始有些顾虑。如果你被派去看戏,或者即使在同一个舞台上演不同的戏,抬头不见低头见,总会觉得有些不便。不过,杜毕竟是老奸巨猾,似乎也是先考虑过这件事的。他改变了他们的戏剧。在10天的比赛中,他们打了大轴,梅8天,孟2天,并没有碰面。

偏偏有小报造谣、建言,希望梅、孟配合《白影访母》或《五家坡》等“儿戏”,试图通过舞台上的阴阳颠倒来融化感情,让他们在台下重温旧梦,实现二次左右。这件事让梅兰芳、孟晓冬甚至杜都很尴尬。

不过以梅的认真和孟的孤傲,不会被小报或者其他人牵着鼻子走。其实也是如此。梅兰芳上演了4天,孟晓冬说没戏不去看戏;中间两天轮到孟晓冬介绍了,梅也回避了,在马西南路的公寓里听了电台直播。孟没有出席在定下的夜宴,每天傍晚经过南洋桥。

就这样,梅萌在舞台上没有遇到,也没有在台下见过。甚至在杜亲自参加合影的最后一天,孟也因为梅的出现而显得疲惫而婉言谢绝。对孟来说,可能是她早已淡化了人间男女之情,不愿重建虚伪浮夸的表面爱情。

战后,他流离失所

慈善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小董收拾好东西,向杜和提出他急于返回北方。原因是:来上海4个月了,怀念高厅。杜和姚都很难留下来。杜要求姚赠送珍贵的金银首饰作为奖励。这时,小董心里有一种不快的感觉,婉拒了。

在去小董之前,程英在这次演出中只保留了一个褶。它只有70%-80%是新的,不是很值钱,但是它的大小和长度刚刚好。20年前刚到北京的时候她自己买的。她很喜欢,暂时留作纪念。所有其他的衣服都是送给别人的,尝起来就像俞伯牙打碎了钢琴,感谢她的知心朋友。这说明小董以后不再打算登台了。

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年纪轻轻就退休。她摇摇头,无奈地挥挥手,说:“你看,我都这样了,怎么还能上台呢?”所以可以看出,小董之所以不再登台,是因为体质太弱。她后来对弟子们这样说:“一出戏消耗的能量太大,不是靠体力赢来的。”她回到北平不久,就说要学陶渊明,隐居深山,不再唱戏。

小董回上海后,杜日夜担心她,总觉得这次对不起她。小董走的时候只带了一块金表,别的什么都不要。他立即派了一个得力弟子到北平,以孟晓冬的名义给她买了一套房子,算是对她的奖励。其实这房子在孟晓冬住的时间并不长。

1948年,孟晓冬一个人住在这个房子里,还患着胃病,瘦弱不安。突然,她收到了结拜姐姐姚玉兰的一封挂号信,希望她能赶到上海暂住。孟晓冬到上海后,和杜、姚住在一起。杜和姚都希望她来了以后不要再去,不要再做陌生人。她以后会同甘共苦,从不另眼相看。孟晓冬泪流满面,差点哭出声来。从那以后,孟晓冬就一直心安理得地呆着,和姚玉兰真的像一家人一样。平日里,小董很照顾杜生病的身体,成了杜家的一员。

只是“美好时光”不会长久。1949年天津、北平解放后,上海形势“紧张”。1949年4月27日,孟晓冬和杜·一家乘荷兰客船“宝树云”号离开上海。

去香港补婚礼

到了香港一年多,小董像当年伺候师傅一样,整天为杜病体操劳,熬汤熬药。虽然杜更爱自己,但至今没有名分。看到杜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摔倒怎么办?她生来就是著名的演员,天生性格孤傲,所以很少看到她的笑容。她和姚玉兰的关系逐渐变得有点紧张。对方的门关上了,就不交流了,也不天天同桌吃饭。

1950年,杜不顾家人阻挠,执意要与孟晓冬补婚。新婚之夜,63岁的新郎杜从病床上下来,穿着长袍,戴着礼帽,坐着轮椅被推进客厅,在搀扶下站在客厅中央。42岁的新娘孟晓冬穿着一件崭新的滚边旗袍。

杜把他在香港的儿子、女儿、女婿都叫来,命令他们向孟晓冬跪拜。以后他们都会叫他们“妈咪”。姚玉兰被认为是“女皇”。因为在此之前,杜的孩子都叫孟晓冬“阿姨”,有的叫“孟阿姨”或“小董阿姨”,有的甚至连名字和姓氏都干脆叫“孟晓冬阿姨”!后来,觉得杜不舒服,就叫他们不要加“孟晓冬”二字,要叫他们“阿姨”!所以从今天起改为“妈咪”,“妈咪”会给他们每人一份礼物,每个儿子和女婿都有一套西装材料,而每个女儿和儿媳都有一块手表。

从此,孟晓冬这个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名分”,终于如愿以偿,正式成为大亨的第五任妻子。

1951年,64岁的杜去世。他保留的10万美元,按照“先里后外”的原则,全部分给了杜家和杜家有亲戚关系的人,孟晓冬只分到2万美元。孟说,这怎么够...

小董的后半生,就靠这些钱养老了。1977年5月26日,孟晓冬在台北去世,享年70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兰台说史·二月河做了什么 让清王朝备受争议下一篇:西南联大的名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