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万国公报 《万国公报》是一份怎样的报纸 它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导语:《环球公报》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对晚清社会有何影响?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作者:张静,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季武奴会青年会会员,是晚清教会创办的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也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它由美国传教士林乐之创办,在晚清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乐之>

《环球公报》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对晚清社会有何影响?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作者:张静,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季武奴会青年会会员,是晚清教会创办的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也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它由美国传教士林乐之创办,在晚清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乐之>林乐之是美国监事会的传教士。1860年来到上海,先后在上海粤方言博物馆、江南制造局工作,主要从事教育文化工作。1868年,林乐之在上海创办了一份报纸《教会新报》,每周出版一期,主要内容是传播教义,但发行量不大,不太成功。1874年,《教会新报》更名为《万国公报》,至今仍是周刊。改名后,林乐志将大部分版面用于报道新闻,希望将《环球公报》的受众扩大到社会各个层面。《万国公报》主要包括时政新闻、宗教宣传、自然科学知识等。,但它的销量仍然很差,而且它的读者仅限于少数基督徒。1883年,林乐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创办的中西书院的经营中,无暇办报,导致《万国公报》停刊。1887年,英国传教士魏在上海创办了一个文化组织和教会会议,林乐之也参加了。次年,理事会决定重新印发《世界公报》。1889年,《万国公报》重新发行,由林乐之负责。然而,此时《世界公报》已经成为理事会的机关报,改为每月出版一次。新《万国公报》的主要目标读者是官僚知识分子,期望通过《万国公报》影响中国统治阶级。与以往相比,《环球公报》不仅包括新闻、自然科学知识,还增加了时评。甲午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官僚文人终于开始觉醒。《万国公报》的作者借此机会,积极报道和评论甲午战争,引导中国文人向西方学习变法。甲午战争后,《万国公报》逐渐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青睐,发行量逐年增加,达到顶峰。1907年,随着林乐之的去世,《万国公报》不再出版。>19世纪最后十年,《万国公报》影响很大,从光绪皇帝到李鸿章等政府官员,再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万国公报》不仅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对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 >滕晶晶主编:《现代报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杨:《万国公报与晚清中西文化交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王林:《西方法律与改革:万国公报研究》,齐鲁出版社,2004年。以上内容整理出版,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妻子的情人漫画 1943年《时代漫画》的女性批判漫画:妻子情妇的裸照 痛加鞭挞女性商品化下一篇:赎罪券 东方式赎罪券:唐宋时期的佛教经济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