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南宋灭亡时间 决定南宋灭亡的最终战役是哪场

导语: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战役。这场战役始于南宋咸淳三年蒙古大将阿苏攻打襄阳安阳滩之战,止于吕反围之战、张贵张舜渊之战、龙尾洲之战、樊城之战后的南宋襄阳失陷。襄阳之战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战役。这场战役始于南宋咸淳三年蒙古大将阿苏攻打襄阳安阳滩之战,止于吕反围之战、张贵张舜渊之战、龙尾洲之战、樊城之战后的南宋襄阳失陷。

襄阳之战中,宋军巧妙地运用地形优势,成功阻止了蒙古投掷武器的猛烈进攻。然而,蒙古人找到了阿拉伯武器专家,提高了掷石武器的攻击距离和精度,成功攻占了樊城。襄阳苦于无援军,无粮草,宣布投降。这场战争是武器改革的奇迹,也是汉人抵抗侵略的奇迹。

过程

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的第二年,采纳了南宋大将刘正的建议。他首先夺取了南宋的军事重镇襄阳和樊城,并将其作为据点。汉水发兵入长江,然后全力下河,攻打南宋临安,最后逼南宋朝廷投降。由此可见,襄阳的胜败决定了南宋政权的整体民族运动。

根据忽必烈对襄阳、樊城的进攻和整体部署,1261年,蒙古首先在襄阳城外设立据点,名义上是南宋与蒙古的货物交换市场,但接受孟军贿赂的吕文德同意了。很快忽必烈的蒙古军队把一个据点变成了军事要塞,而吕文德假装不知道。

1268年,蒙古人包围了襄阳,忽必烈派历史学家、汉将军史担任攻打襄阳的军事统帅。襄阳城高而深,武备充足,防御工事坚固,石长期实行围困襄阳的战术。

1267年冬,陆被南宋朝廷任命为襄阳守将,陆主张与蒙古军队艰苦作战。于是在随后的三年里,宋、蒙军队多次在襄阳、樊城外作战,但南宋军队始终没有打破蒙古军队对襄阳的围困。

1271年,忽必烈在汉族儒家官员的建议下,将国名改为“大元帝国”。从这一年开始,元朝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来进攻和消灭南宋。

1272年春,元军向襄阳发起总攻。襄阳之战正式拉开帷幕。当年4月,主管京湖系统的李庭芝在襄阳附近就地招募了3000多名士兵。5月,军队在莫洪滩与元军展开白刃战。经过惊心动魄的斗争,援军突破了元军的重重封锁,直抵襄阳城,极大地鼓舞了城内军民的战斗精神。

为了尽快攻下襄阳,元军采取了分割合围的战术。1273年初,元军从东北和西南方向进攻樊城。这一次,元军使用的是古代人制作的掷石器,也叫“惠惠枪”。这种枪可以发射重达150磅的石头炸弹。发射时震耳欲聋,炮轰樊城。房屋倒塌无数次,人们死伤惨重。元军还烧毁了汉江浮桥,使襄阳的援军无法救援,樊城被彻底孤立

。为了保卫家园,南宋在樊城的军民与侵略者殊死搏斗。宋军和人民与元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巷战,但最终还是被打败了。战斗中,宋元双方的尸体堆满了樊城的大街小巷。然后,元军继续屠杀樊城周边地区,樊城从此沦陷。

襄阳分为樊城和襄阳,以汉水为界,汉水以北为樊城,汉水以南为襄阳。樊城之战后不久,史和部分袁军进驻樊城,使袁军大部渡汉水,如铁桶般包围襄阳城。襄阳鲁守江桓温哭着写了一本血书。他多次派人突出包围圈到临安乞求援军。襄阳军民也被

我焦急地期待着援军的到来,但最终我没有等。此时襄阳军民既无战略物资,又无外援,很多襄阳人不得不拆屋烧柴。

1273年2月,元军从樊城猛烈进攻襄阳城,元军再次使用惠惠炮。当炮击击中襄阳塔时,城中军民异常惊慌,于是出城向元军投降。吕孤立无援,知道再抵抗就没有出路了,于是向元军投降。

南宋与元朝在襄阳的战役,始于1267年冬,止于1273年初,历时五年多。襄阳之战以元军的大胜而告终。

宋元襄阳之战是双方长期的较量,最终以南宋的失败而告终。在攻打襄阳之前,元朝朝廷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整个战争期间,元军保持高昂的士气,利用各种条件步步推进,最终拿下襄阳。南宋初,我们积极备战,坚持抗敌。然而,后来坚守襄阳的宋军将领却犯了一系列错误,如内部不和、指挥不当等。后来整个南宋统治集团实行消极防御政策,最终失败。

襄阳位于长江以北最大支流汉水中下游南岸,自东向西被险峻的山脉阻隔,南部经过荆门后为平坦的江汉平原,北部为南阳盆地,南阳盆地东、西、北三面均为山脉。只有南边是一片开阔的平原,直接通往襄阳和马平川。在南宋军事统帅刘正的分析下,忽必烈意识到攻克襄阳的重要性,夺下襄阳,顺长江向东而下,直取南宋临安。

元朝朝廷决心拿下襄阳,五年多来襄阳与南宋的军民激战就说明了这一点。元军攻克襄阳后,南宋大局已定,南宋政权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六年后,南宋灭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梁漱溟怎么读 从冯友兰说到梁漱溟下一篇:董太后 三国里的皇后 一个字“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