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史前文明>正文

梁漱溟怎么读 从冯友兰说到梁漱溟

导语:冯友兰和梁漱溟都是大师。然而,人们对他们略有赞扬和批评。让我们从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开始。哲学家冯友兰九十大寿在家设宴,邀请了他在北大的老同事梁漱溟先生,梁漱溟先生也是哲学家,但梁漱溟先生没有去。梁漱溟先生给冯先生写了一封信

冯友兰和梁漱溟都是大师。然而,人们对他们略有赞扬和批评。

让我们从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开始。

哲学家冯友兰九十大寿在家设宴,邀请了他在北大的老同事梁漱溟先生,梁漱溟先生也是哲学家,但梁漱溟先生没有去。梁漱溟先生给冯先生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大意是,北大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应该去,但是如果你奉承蒋旭清,我就不去了。

这封信没有标题。按理说,两人是老朋友了,多少年的交情了。如果给同学写信,我们会说某个同学,或者他们的老文人,会说“智生哥”,带着敬意,他们会说“智生先生”,但梁先生不会写钱。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梁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冯,也意味着梁不想和冯交往。

这个故事很受欢迎,也很有意义。反映了学术界和世人对两位先生的认知。

在大众的认知里,梁先生老实坦率,骨子里硬,敢于制造碰撞;冯先生似乎很虚弱,没有那么自信,骨头也没有那么硬。

如果不回到历史情境,站在当下的立场看前人的历史,很容易得到和大众一样的印象。但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情况,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

先说说冯友兰。

中国人喜欢做最后的结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死了都会有结论。但是,把这件事情放在冯先生身上就比较难了,因为冯先生在世的时候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他死后是非之争一直没有止境。

这场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冯先生因苦难而产生的传奇人生,以及在一些事件中做出的反应。在一些学者,尤其是与冯先生同时赴港的理学家看来,这是一种非常没有骨气的表现。比如牟宗三先生很看不上冯友兰,他的话让人难以忍受。再比如,何兆武先生的《上学》也涉及到对冯先生的评价,说冯先生一直追随当权者的政治,一直支持蒋介石。何先生认为,学者这样做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是一种损失。

另一方面,由于冯先生的学术贡献,他的学术贡献太高。49年前,外国人基本上是通过冯友兰了解中国哲学的。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哲学等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就是冯友兰,冯友兰就是中国哲学。冯先生的地位这么高。而且,在中国哲学界,很少有人能像冯先生那样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与他同时代的何霖和金不能与冯先生相比。因此,在一些冯的崇拜者眼中,冯友兰是一个完美的人。

关于冯先生的评价,有更中肯的看法。冯先生的女婿蔡忠德先生将冯先生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建立自己,第二个时期是失去自己,第三个时期是回归自己。他认为冯友兰的一生是中国知识分子苦难的缩影,不是个人问题,而是具有典型意义。

事实上,何兆武先生在《上学》中对冯先生的指责,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冯先生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冯在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的表现,尤其是对林、孔的批判。他的处境很紧张,他的态度很紧急。

想想看,像冯友兰这样的大知识分子一定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你。为什么不能表现出一点正直?看看梁漱溟先生。三军可胜帅,匹夫不可胜志。那是多么伟大的责任和伟大的气魄。你和梁漱溟是同一个重量级人物。这么多人看着你,你怎么能表现得像诺诺?

据说W*G结束后,梁手下比较重要的四个人每人都收到了一张纸条,而且每张纸条上都有四个字。冯友兰收到《谄江*卿》。故事之所以在一开始就流传开来,与它息息相关。

回首49年前,冯友兰离国民党政权更近了。蒋介石去庐山时,也请教过冯。冯上前两步,握住蒋介石的手,算是拉拉扯扯。但是1949年10月以后,冯友兰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说:我以后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来统治哲学,重写哲学。毛很快回信说,我们欢迎像你这样的人取得进步,但最好是诚实。“老实”二字让冯友兰烦躁了两三个月。他想,我为什么不诚实?我很诚实。后来他安慰自己,因为冯先生是河南人,“老实”在河南话里也是老实的意思。他觉得自己很老实,安慰自己之后也有点脚踏实地。

后来文化大革命批判林、孔的时候,大家都要发表意见。其他人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事实上,他们有表达意见的自由。然而,像冯友兰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却没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他们需要他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需要这样一个大知识分子在这件事情上做出表率,因为他的观点本身就是一种象征,这是对这场政治运动的推动。客观来说,当时很多年轻人都有不发表意见的自由,但当时仍有很多年轻人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因为如果他们想站起来,是没有办法迎合这种形式的。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冯先生在文化大革命和反右运动中,没有揭发别人,没有批评别人,没有诬陷别人。一点都不容易。当时很多儿子暴露了父亲,妻子暴露了丈夫,兄弟反目成仇,父子失败,但冯先生没有。一些后来指责冯先生的年轻人表现不如冯先生。

冯友兰之后,我们来说说梁漱溟。

梁先生是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受蔡忠德对冯友兰人生阶段划分的启发,我把梁先生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6年,23岁的梁漱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袁的调查与解疑》。蔡元培看到这篇文章,请他到北京大学任教。在此之前,他没能考上北京大学。蔡元培发出邀请后,梁漱溟说,如果考不上北大,我怎么去北大教书?蔡元培说,我觉得你能行,你能来,不能当学生也能当老师。梁漱溟无法拒绝,于是离开了。这个事件经常被后来的学生引用,可见当时的大学是多么的自由。

第二阶段。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梁漱溟从南京到上海会见周恩来,敦促周恩来继续和谈。当他从上海回到南京时,国民军已经占领了张家口。他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醒来时和平已死”。这句话刊登在当时各大报纸的头版,成为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

第三阶段。梁漱溟在1953年CPPCC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现在工农生活在九天九地。过去,农民和共产党就像一家人一样亲密,但现在他们不是了。这让毛泽东非常不高兴,当场争论起来。梁漱溟求毛宽宏大量,说:“如果有,我会一如既往地尊重你;否则,你会失去我对你的尊重。”毛说,我不会给你这种雅量。结果,梁先生让位了。他也自觉,从此不说话了。

这三个阶段实际上代表了梁先生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924年梁先生31岁之前。自1917年以来,他一直是著名的大学教授和纯粹的知识分子。第二阶段是从32岁到60岁,从1925年到1953年。在此期间,梁漱溟辞去教职,投身乡村建设。在这一阶段,梁漱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和政治活动家,这与知识分子的职业生涯基本无关。第三阶段是靠边站。九天九地之后,开始写他认为更重要的《人生与人心》,这是一个回归知识分子的职业。

过去,说到梁漱溟,一方面是反面教员,是顽固的反动知识分子。这种说法被历史证明是非常荒谬的;另一方面,梁先生被描述为知识分子的标杆,知识分子的脊梁似乎只集中在梁先生身上。

梁先生有骨气是因为他有信心。毛泽东和梁漱溟曾经是朋友。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1918年,当时毛泽东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馆员,梁漱溟是著名的大学教授。当时梁漱溟经常去杨怀重家,毛泽东经常去杨怀重家。毛泽东每次去都开门。梁漱溟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38年梁漱溟去延安的时候,毛泽东见到了梁漱溟,说:梁先生,我们很久以前就认识了。你还记得吗?那时候你经常去杨先生家,我总是给你开门。

他们见面后,从晚上聊到凌晨,第二天聊了一夜,交流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那时,毛泽东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他非常自信。面对当年的大学教授,他谈了自己的想法。而这一次毛泽东给梁漱溟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梁漱溟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不生气,不强辩,说话幽默,经常有意想不到的俏皮话,明明是有争议的争论,却让你觉得轻松,像老朋友在说话。后来梁漱溟参与了NLD的建立。

1946年,梁漱溟经常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与毛泽东建立了更深厚的友谊。20世纪50年代,梁漱溟经常被邀请去中南海毛泽东家做客。有一次,毛邀请梁漱溟加入新政府,梁漱溟拒绝了,梁漱溟觉得自己应该多做一些政府以外的事情。后来,毛泽东在吃饭的时候,邀请梁漱溟去豫鲁游玩。当时毛基本听不到下面的真实情况,他也希望有一个能说真话的人到基层去走一走。梁漱溟欣然同意了这个要求。他们回来后,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1949年以后,梁漱溟是唯一一个能和毛彻夜长谈的人,而且频率很高,基本上一个月一次或者两个月一次。一方面是就社会问题交换意见,另一方面也与毛对哲学的热爱有关。毛谈哲学找不到对手。只有梁漱溟和钻石切割钻石可以和他说话。就像下棋一样,我想找一个和我水平相当的人。正是因为之前的友谊,梁漱溟在1953年冲突开始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反抗一国之君。他还是觉得自己的朋友吵架闹翻了,有几句话怎么办?毛当时的情况应该是一样的。毛去世后,梁漱溟说:“我很难过。”。这是梁漱溟先生始终如一、对毛充满敬意的高尚之处。

冯友兰和梁漱溟的区别在于,时隔49年,冯友兰一对比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历史是无法改变的。如今,冯友兰和梁漱溟已经成为了古人,但历史留给这两个人的是不同的遗产。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周梦溪 三生三世枕上书周梦溪是谁下一篇:南宋灭亡时间 决定南宋灭亡的最终战役是哪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