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绥远是哪个省的 热河、绥远、察哈尔 三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省

导语:热河、察哈尔、绥远,对我们今天很多人来说,是“熟悉又陌生的省份”。近代历史上的绥远抗战、热河事变、察哈尔人民抗日联军等一系列名词广为人知。然而,很多人可能无法解释具体的问题,比如这三个省是什么时候建立和消失的。从民国时期的

热河、察哈尔、绥远,对我们今天很多人来说,是“熟悉又陌生的省份”。近代历史上的绥远抗战、热河事变、察哈尔人民抗日联军等一系列名词广为人知。然而,很多人可能无法解释具体的问题,比如这三个省是什么时候建立和消失的。

从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图中不难看出,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行政区基本上都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和中部,因此不难推测这三个行政区的起源应该与中央政府对蒙政策有关。

清朝统治者在征服蒙古各地后,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作为管理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机构;另一方面,为了分化蒙古的封建领主,防止蒙古各部统一为统一的武装力量,蒙古各部按照满洲八旗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了盟旗制度,并在蒙古各地设置了派驻将军和大臣,对盟旗进行监视和治理。

早在清朝时期,热河、察哈尔、绥远就有指挥官或将军驻守。其中,热河驻扎在热河,统辖游牧民族蒙古;察哈尔驻直隶宣化府,辖内蒙古察哈尔。绥远将军驻扎在绥远市,管辖范围属于图穆特。热河、察哈尔、绥远与直隶总督合议处理汉人的治理问题。

清朝末年,随着日俄对蒙古的渗透和侵略,由于对蒙古的统治薄弱,边疆官员提出了“移民实边”的建议,将蒙古改为行省。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叛军在俄罗斯军事顾问和武器的支持下,继续入侵内蒙古。内蒙古地域狭小,疆域辽阔,统治薄弱,不利于处理北方边疆局势。于是,内蒙古热河、绥远、察哈尔“分而治之”的计划,从提议变成了现实。

绥远,位于今内蒙古中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清代,绥远是漠南蒙古的一部分,在桂花城东北修建了四年。清政府设立绥远市政厅,这是绥远将军的住所,因此得名。1912年10月,被誉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三杰”的张绍曾成为绥远将军。当时外蒙古叛军分三路南下入侵时,张绍曾指挥三路大军迎敌,打退来犯叛军。为了保卫边疆,时任大总统袁世凯授予他三个军衔头衔和一级文虎勋章,以表彰他的功绩。

热河位于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热河历史悠久,但其兴起是在清代随着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修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热河得名于水,因为它流经承德市的五里河,上游和中游都注入了温泉。严冬,清泉和薄雾蒸腾。甘龙曾有诗“中秋看荷花,只答此温泉”。在这里,由于“上京近,章奏朝夕”的优越地理条件,清初设立热河主政,乾隆三年改为副都统,嘉庆十五年升为都统,隶属直隶省管辖。热河位于蒙古、西北、东北之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晚清时期,岑春煊、左少佐、程德全等地方官员从巩固边防的角度建议热河设省,但一直没有实施。1912年11月30日,北洋政府任命熊希龄为热河都督。熊经过认真调查,于1913年4月致电中央,提出了《关于重建热河为省的建议》,认为“近年来治理热河的方针,必须从重建省开始”。他认为,用热河建省可以巩固内蒙古,控制蒙古以外的局势。

“察哈尔”这个名字源于蒙古察哈尔省。康熙十四年,察哈尔部首领伯尼派兵反清,被清廷镇压。之后,其余部迁至宣化、大同,并入察哈尔八旗。察哈尔八旗游牧区形成了察哈尔地区。察哈尔地域辽阔,水生植物丰富。清政府建立了许多养马场,饲养牛羊,以满足军队、皇室和王子对马匹、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察哈尔位于中国东北、外蒙古和首都之间。辛亥革命后,在外蒙古被俄国操纵、东北军阀势力强大、日本侵略势力强大的形势下,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深知控制边疆对于稳定统治的重要性。为了加强在内蒙古的统治,他通过蒙古待遇条例、封爵等措施笼络蒙古贵族;一方面,它继续遵循清政府分而治之的蒙古旗政策,接受熊希龄等人的建议,推动了清末蒙古分省计划的实施。1914年7月6日,根据北洋政府第93号令,明确划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个特区,归杜中管辖。特区虽然没有省名,但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省,特区主管军事、政治、民政。当时《东方日报》评论说:“都统的权威不亚于督军和督抚,但因为有特区,所以只沿用旧名”。在经济上,袁世凯也继承了清末“移民实境”和开垦蒙古土地的政策,使得蒙汉杂居的情况更加复杂。可以说,对于稳定当时内蒙古动荡的局势,稳定北洋军阀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从北洋政府设立三特区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方边疆的局势不但没有安定下来,反而恶化了。除了原来的俄军,日本开始要求所谓的“满蒙地区特殊利益”。外来威胁使国民政府更加意识到塞北地区的重要性,中央政府不得不在北洋政府设立特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统治。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务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纲要》,提出将热、察、绥三个特别行政区改为省。经国民党战场管理委员会主席蒋作斌提议,国民政府于当年9月17日正式将三个特别行政区改为省。就这样,在袁世凯设立三个特区和国民政府设立行省的过程中,内蒙古的地区名称逐渐被废除。

直到1947年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王叶寺召开,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代表共393人参加。会议通过了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决议,选举乌兰夫为自治区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每年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纪念日,包括察哈尔省、兴安省、宁夏省、热河省、黑龙江省、绥远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乾清门 乾清门是干什么的地方下一篇:粟裕怎么读 1947年粟裕为何对毛泽东说:华东不能没有陈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