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有知而无畏的典故 楚庄王为什么不能打越国

导语:《有知而无畏》是一则楚国典故,讲述了楚庄王因为惧怕越国的智慧而不敢发动战争的故事。这则典故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同等重要,只有有智慧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目录导航:

  1. 有知而无畏的典故
  2. 楚庄王欲伐楚
  3. 伍子胥和楚庄王谁岁数大
  4. 楚庄王欲伐越有什么含义
有知而无畏的典故

楚庄王要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庄王答道:“因为越国政治混乱,士兵战斗力差。”庄子说:“臣认为智慧就像眼睛一样,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曾经兵败给秦国、晋国,丧失了几百里的土地,这就是士兵战斗力弱了。

庄蹻在楚国境内当强盗为害百姓,官吏却不能将其拿获,这就是政治混乱了。大王政治之乱,兵力之弱,似乎也不在越国之下,但却想讨伐越国,这就说明了大王的智慧也像那眼睛一样了,看得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庄王于是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智慧不在于他能够评价别人,而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因此说:“能够自我评价才称得上有智慧.” 这个故事说明了“知人易而知己难”的道理,为人处事,莫过于此。

从另一层面上讲,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知无止境学无涯。因此,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求知是自知之明的升华。

自知之明通过求知改变自己的无知无识,也是使自己达到自尊自重、自律自信,进而自立自强自如人生境界的基础。

楚庄王欲伐楚

应该是《楚庄王欲伐越》 楚庄王欲伐越,庄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杜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翻译: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杜子劝阻说:“大王想要讨伐越国是因为什么呢?”楚庄王说:“(越国)政治昏乱,兵力疲弱。”杜子说道:“我见识不多但为这件事担忧。一个人的智慧就好比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自己看见它的睫毛。大王你的军队自从战败给秦、晋两国后,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军队软弱。庄蹶在我国境内做了盗贼但是官吏们不能阻止,这是政治混乱。大王国家政治混乱军队疲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却想要讨伐越国,这就是智慧像眼睛看不到睫毛一样,看不到自己的弱点。”

伍子胥和楚庄王谁岁数大

楚庄王岁数大。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军事家。父亲伍奢和长子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最有作为的楚国国君,先后打败晋国、灭掉萧国,攻伐宋国,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伍子胥生于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去世,楚庄王出生日期不详,公元前591年去世。也就是说,楚庄王去世32年后,伍子胥出生,所以楚庄王岁数大。

楚庄王欲伐越有什么含义

楚庄王想讨伐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呢?”

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

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

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老子》上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说明的道理:人要做到自知之明是很困难的,也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只看见别人的短处,也要看一下自己的短处,不要视而不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5689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起止时间 历史明朝的起始下一篇:哪些角色在《三国演义》中被评为蠢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