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王姓十大名将排名 武则天中琅琊王是谁

导语:王姓十大名将排名中,琅琊王位列其中。他是唐朝时期的重要将领,曾参与多次战争,并有出色的表现。而在电视剧《芈月传》中,琅琊王被扮演成了一个热血青年,是芈月的青梅竹马和暗恋对象。

目录导航:

  1. 王姓十大名将排名
  2. 有关琅琊王李冲的史料
  3. 冲冠一怒为娇娘典故
  4. 狄仁杰玲珑结局
  5. 邓超拍的四大天王电影
王姓十大名将排名

王姓在我国是排名前十的大姓,王姓自古有很多有名的将领,历史有名的有王翦:秦朝名将,王贲:秦朝著名将领,父子二人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王离:秦朝著名将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

王凌:曹魏重要将领。

王平:蜀汉后期大将。

王方翼:唐朝名将。

王孝杰:唐朝名将。现代上我军也有很多王姓将领,王树声,王震,王宏坤,王平,王建安,王新亭等。


1.王翦(公元前303一公元前214)

王翦,秦朝时名将,军事家,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乡人。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称王翦“少而好兵”。王翦“16为士,20为偏将,30为大将,”后官至大将军,封武成侯。

2.王贲,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将领,父子二人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3.王离,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秦朝著名将领。

4.王凌,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

5.王平,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

6.王濬,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名将,晋灭东吴的主要将领。

7.王浑,王昶之子。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名臣、将领。

8.王方翼,唐朝高宗时期名将。

9.王孝杰,唐朝武周时期名将。

10.王忠嗣,唐朝玄宗时期名将。

11.王审琦,北宋初年大将。

王姓十大名将为:王玄策、王孝杰、王弼、王镇恶、王贲、王僧辩、王翦、王越、王忠嗣、王霸。

1、王玄策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数次出使印度。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贞观十五年(641年)印度的中天竺送使节来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李义表出使天竺(印度)。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此时阿罗那顺成为中天竺的新国王,派军队劫掠使团。王玄策调吐蕃兵、泥婆罗兵击败中天竺。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王玄策在各地访问之间,还曾前往摩诃菩提寺参拜。

2、王孝杰

王孝杰,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

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公元693年,王孝杰与西突厥与吐蕃联军战于冷泉、大领谷等地,于次年将其击败。公元695年,任朔方道行军总管,攻打后突厥。十月,后突厥默啜可汗遣使请降并归附武周。

公元697年,任清边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在东硖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孤军深入,寡不敌众,兵败坠谷而死。赠夏官尚书、耿国公。开元中,赠特进。

3、王弼

王弼,字号不详,安徽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投靠朱元璋,其后屡建战功。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参加平江战役,痛击张士诚,立下大功。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担任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册封定远侯。

洪武十一年(1378年),随沐英征伐西番。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随傅友德征伐云南。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和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先后随冯胜、蓝玉讨伐北元,颇有功勋。

4、王镇恶

王镇恶(373年6月11日~418年3月7日),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东晋末年名将,前秦丞相王猛的孙子。出生于长安,爱读兵书,长于谋略,处事果断。前秦哀平帝苻丕败亡后,随从叔父王曜投奔东晋,客居于荆州,起家临澧县令。

义熙五年(409年),受到太尉刘裕赏识,授太尉行参军,参与作战,颇有战功。义熙八年(412年),拜振武将军,从平荆州刺史刘毅,册封汉寿县子。

义熙十四年(418年),王镇恶被同僚沈田子设计杀害,时年四十六岁,获赠使持节、左将军、青州刺史、龙阳县侯,谥号为壮,配享宋武帝庙庭。

5、王贲

王贲,字典,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秦朝著名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之子、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

公元前222年,王贲夺取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又作武陵侯)。公元前219年,随秦始皇东巡。其后事迹不详。

6、王僧辩

王僧辩,字君才,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南朝梁名将,右卫将军王神念次子。出身乌丸王氏,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等职。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屡获胜利,官至骠骑大将军、尚书令。

梁大宝二年(551年),拜大都督,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降臣侯景,大获全胜,因功升任征东将军、江州刺史。承圣元年(552年),东扬州刺史陈霸先会师,水陆并进,攻破石头城,平定侯景之乱。

承圣四年,在北齐的威逼利诱下,迎立北齐扶植的贞阳侯萧渊明为皇帝,遭到陈霸先反对。陈霸先起兵十万,攻入建康,将王僧辩擒杀。

7、王翦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

统一中国后,急流勇退,没有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后世尊王翦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始祖。

8、王越

王越(1426年12月3日 -1499年1月12日 ),初名王悦,字世昌。大名府浚县(今河南浚县)人。明朝中期名将、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王越登进士第,授御史。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

明宪宗时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以功封威宁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另两位为王骥、王守仁)之一,世称“王威宁”。亦为首任三边总制。成化十九年(1483年),权宦汪直被贬后,王越遭夺爵除名,谪居安陆。明孝宗即位后,王越获赦回乡。后以左都御史衔致仕。

弘治十年(1497年),起复原职,并加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其后兼制延、宁两镇。次年,于贺兰山击破鞑靼,以功进少保兼太子太傅。旋受命经略哈密。弘治十一年十二月(1499年1月)在甘州逝世,年七十三。追赠太傅,谥号“襄敏”,后世称其为“王襄敏”。

王越为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西北著名的军事统帅,曾三次出塞,收取河套地区,两次远袭鞑靼。他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又提携后进,笼络豪俊,深得众心。

9、王忠嗣

王忠嗣(705-749年),初名王训,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华州街道)人。唐朝名将,丰安军使王海宾的儿子。开元十八年(730年),出任河西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参加玉川战役,轻骑偷袭吐蕃,导致吐蕃赞普仓皇逃走,接替王晊担任陇右节度使。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北伐契丹,参加“桑干河之战”,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诛杀乌苏米施可汗。

参加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导致吐蕃两王子阵亡、吐谷浑依附大唐,历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册封清源县公。天宝八年(749年),去世,终年四十五岁。宝应元年(762年),获赠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10、王霸

王霸,字元伯,汉族,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南襄城县)人,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霸生性喜欢法律,初为监狱官。光武帝路过颍阳时,王霸归附光武帝,随光武帝打败王寻、王邑。

有关琅琊王李冲的史料

越王李贞的儿子叫李冲,封琅琊王,敏而好学,勇而有才。初以皇孙,册封琅琊郡王,先后治理密州、济州、博州。垂拱四年(688年),联合父亲越王李贞等宗室元老,起兵反抗武则天执政,兵败被杀,改姓虺氏。

时任博州刺史,当时武则天密谋大杀李唐宗室,他联络诸王,起兵反武,但却为叛徒告密,仓促应战,导致兵败,在率残余部队撤退时,为军中叛徒(一传说为守门人)所杀,首级被送到了朝廷征讨大军手中。

李冲是李世民第八子李贞的儿子,武则天成为实际的女皇,大肆为武氏家族加官进爵,这使李氏皇族怀疑武则天要取代李唐,并屠杀李氏皇族。这些李氏皇族主要有李贞、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鲁王李灵夔(以上唐高祖之子、李贞叔父)、李元嘉的儿子黄国公李撰、李元轨的儿子江都王李绪、李灵夔的儿子范阳王李蔼、虢王李凤的儿子东莞郡公李融和李贞的儿子琅琊王李冲。他们一起谋划共同反对武则天。武则天在完成修建明堂后,召集宗室聚集于东都洛阳,在洛水举行祭神仪式。李贞等诸王害怕武则天就此将他们诛杀,于是开始积极行动。李撰伪造睿宗李旦给李冲的诏书,说皇帝已被软禁,要宗室来勤王。李冲也伪造睿宗李旦给他的诏书,说皇太后要取代李氏江山,建立武氏王朝。然而,在诸王约定共同起兵的时间之前,688年9月16日,李冲在他作刺史的博州(今山东聊城)提前起兵反叛。他通知李元嘉、李元轨、李灵夔、李贞和纪王李慎,让他们同时起兵,但只有李贞起兵了,其他诸王都没有准备充分,而迟疑不决。李贞通知他姑母常乐公主和姑父寿州(今安徽六安)刺史赵瑰,常乐公主表示支持李贞。不过,李贞只有属下裴守德和他一心,他把女儿良乡县主嫁给了裴守德。李贞很快夺取了上蔡(今河南驻马店)。武则天命左豹韬卫大将军麹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夏官尚书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凤阁侍郎张光辅为主帅,率兵十万讨伐李贞。同时李冲在9月22日兵败被杀。李贞听说李冲的死讯后,惶遽不安、想要投降已获得武则天的宽恕。可是这时李贞的属下傅延庆带来2000应征士兵,李贞改变了主意向部下官兵宣称李冲已经成功,马上要来会合。令道士及和尚转读诸经以祈福,家僮、战士都带护身符以避免兵戈之伤。麹崇裕率兵与李贞军相遇,李贞派幼子李规和裴守德抵挡。李贞军在战场上望风而逃,李规和裴守德逃回豫州首府汝阳城(今河南汝南)。李贞大惧,闭门自守,麹崇裕已经开始攻城。裴守德也到处寻找李贞,欲杀之自保。李贞的侍卫对李贞说,大王是金枝玉叶岂能受刀剑之伤。李贞退回官邸,服毒自杀。李规缢杀其母,然后自缢;良乡县主、裴守德也自缢。麹崇裕斩李贞、李规父子及裴守德之首,传首东都,枭于阙下。

冲冠一怒为娇娘典故

《木兰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冲冠一怒为娇娘”,指的是木兰穿上男装代父从军时,因为太过激动而情不自禁地变成了一个英姿飒爽的男子汉,完全没有了女子的娇柔婉约之态。这句话的意思是,穿上男装的木兰变得非常勇敢,甚至比男人更加英勇,完全不像一个娇弱的女子。

这句话也常用来形容女子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展现出的英姿飒爽和勇敢无畏的形象,表达女子在困难和危险面前的坚强和顽强。这句话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引用,成为了表达女性力量和坚韧精神的代表性词汇。

冲冠一怒为娇,典出《后汉书·班彪传》。
班彪是汉代著名的文史学家,他在《后汉书》中记载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安抚刘备部下关羽而命人送给关羽一匹雕花的头巾,表达自己对关羽的感激与尊敬。
然而,不久之后,关羽却因被东吴吕蒙击败而降于曹操,诸葛亮得知后大怒,把头巾撕成两半,说:“冲冠一怒为娇,笑语绝人狂。
”表达了他对关羽的失望和对曹操的愤怒。
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成语“冲冠一怒”,用来形容人因愤怒而变得异常激动。
这个典故表达了忠义的精神和尊重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冲冠一怒为娇的典故,讲述的是南宋文学家秦桧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
此故事表达了秦桧的霸气和威慑力,也暗示着秦桧窃取丞相之位的不法行为。
这个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被广泛地运用在文学、电视剧等方面。
冲冠一怒为娇虽然是一则小故事,但它蕴含着很深的哲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怨报之道和忠臣报国的精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要坚持做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伟业,也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这句话来源于唐代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冲冠一怒为红颜,故垒西边”。
意思是说,一个英俊的男人在发怒时容貌变得非常迷人,故事的背景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士兵因为长期战争疲劳不堪,在军队内部打起了内战,最终南方军队胜利,一位将领发现敌方女子迷人的容貌,激起了他的怒气,之后便结为夫妻。
这个典故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些情境下,会展现出特别迷人的魅力,让人难以抗拒。

这是唐代诗人李冶所作《悯农》中的句子,意为穿上盔甲,挥舞兵器的男人也会变得柔弱。
该句反映出了诗人对当时贫苦农民的同情和社会现象的不满。
在战乱年代,男人们处于征战之中,妇女和老人们则在家里辛苦地生活和耕种,然而最终的结果是男人们也会被无情地征召入伍牺牲。
这句话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和哲理内涵。
此外,这句话也被广泛用于其他领域,并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
比如,有人认为这句话表达了男人也有柔弱的一面,不应该一味追求强壮和无畏;还有人将其用于诠释女性的强悍和坚韧精神,表达出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狄仁杰玲珑结局

李贤杀死了神探狄仁杰前传中的玲珑。

公元680年,唐高宗李治御驾亲赴泰安祭天,奉命先行前往安排祭天事宜的太子李贤,为一场阴谋所陷害,导致众多护卫被杀,其储君地位被动摇。狄仁杰得到消息,认为这是国家的重大危机,于是冒险赴泰安进行调查。

狄公很快从涉案的大量物证和当事人的口供中理出头绪,推断出这是一场伪造兵变嫁祸太子,希图挑起动乱,谋篡政权的巨大阴谋。

由此开始,狄公在历时二十年的破案生涯中,凭着他对百姓的热爱,对国家的责任,凭着他超凡脱俗的大智大勇,先后破获了泰安案、成都案、玲珑案等一系列案中有案、案中套案的巨大案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百姓的和谐与安居。受到朝廷的嘉奖和百姓的爱戴。

答:死了,《神探狄仁杰前传》中,玲珑一直把狄仁杰视为仇人,以为狄仁杰是害死太子李贤以及自己与李贤所生儿子的人,直到死前才知道真相。

1、玲珑是一个养花姑娘,太子去泰安府上香,住在那的泰安知府家里,玲珑送花,认识了太子李贤,一见钟情,玲珑跟李贤发生了关系。后来李贤遭人陷害,被他爹召了回去,太子后被琅琊王借武承嗣之手救走了,想利用李贤挑起战乱。

2、狄仁杰正在查这件案子,找到李贤,所有人都觉得李贤回去了后就一定会被处死,可他自愿跟狄仁杰回去了,为保李贤安全,狄仁杰假死帮李贤逃走了,这件事只有武则天跟狄仁杰知道。

3、玲珑以为李贤被狄仁杰害死了,同时她的儿子被武承嗣冒充狄仁杰的名字抢走了,玲珑怀恨在心,16年后学成武功回来报仇,武承嗣将玲珑的儿子抚养成人,从小对他灌输玲珑是个贱女人的思想,想让她自己的儿子杀了她。

4、就这样,玲珑死前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关进大牢里后又被琅琊王的人杀死。但是狄仁杰不能把真相告诉玲珑,如果他告诉玲珑真相,大周有没有安定的时候了。

玲珑最后的结局是死在了大理寺。

玲珑本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卖花姑娘,虽然聪明伶俐,由于单纯天真,与太子一见钟情。然而两人的感情被政局变动彻底埋葬了,这让她心灰意冷、因爱生恨,变成了一个意图报复朝廷的女杀手。

玲珑主动投诚见到了狄仁杰,供认粉儿是她杀的,与梁雨潇无关。她求狄仁杰把梁雨潇放了,由她去坐牢,但是她进了大理寺很快就死了。

玲珑误以为李贤太子被狄仁杰害死,同时李贤和玲珑的儿子被武承嗣假冒狄仁杰的名义抢走。玲珑因此对狄仁杰怀恨在心,十六年后玲珑学成武功,来找狄仁杰报仇,杀害了许多无辜之人,又策划陷害狄仁杰,制造了一系列案件。武承嗣将玲珑的儿子抚养成人,并从小向他灌输玲珑是个贱女人的思想,企图让玲珑母子自相残杀。就这样,玲珑最终被关进大牢,在狱中又被人杀死灭口。

结局是玲珑死在了大理寺的监牢里。《神探狄仁杰前传》讲述唐与周武两方的权位之争,围绕武则天、狄仁杰和玲珑三人长达20年的感情故事开展。剧中杨幂饰演玲珑一角,原本是名单纯可爱、聪明伶俐的养花女,浴花谷的女主人,后来遇见太子李贤并钟情与他,还当上李贤的小妾。

邓超拍的四大天王电影

这部电影叫《狄仁杰:天国帝国》。裴东来虽然在片中患有白化病,但他的侦探头脑和正义感却丝毫不逊色。 .

武则天(刘嘉玲饰)登基前,建了一尊三百尺通天大佛。项目建成前,发生了命案:工部部长贾毅、大理寺部长薛勇(刘金山饰)先后自焚。监工沙陀(梁家辉饰)称,两人因挪动天柱护身符而受到上天的惩罚。大理寺少卿裴东来(邓超饰)、武则天贴身侍卫上官静儿(李冰冰饰)奉命调查,但国师陆离却指出狄仁杰(刘德华饰)要调查案子武则天下旨,将入狱八年的狄仁杰释放为负责此案的使节,却遭到刺客的袭击。好在他早有准备,在上官静儿的陪伴下,才得以逃脱。

狄仁杰排除了琅琊王离啸(姚璐饰)的嫌疑对象,拒绝了他对武则天的任命。狄仁杰发现死者体内有赤焰甲虫的毒药,便带领裴东来和上官静儿夜游鬼市,希望从前太医王律口中得到真相,并且不想被伏击。难以逃脱。不过,经过一番激战,案件似乎有了转机。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在北京拍摄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是2010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由徐克执导,洪金宝动作导演,刘德华、李冰冰、刘嘉玲、邓超领衔主演,梁家辉特别演出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天王刘德华饰演狄仁杰,邓超饰演大理市少卿裴东来,帮助狄仁杰破赤焰金龟命案。

邓超在2007年拍摄并主演了电影《四大天王》,该电影讲述了四个疯狂、搞笑的中年男人重温青春的故事。这部电影是邓超首次执导的作品,也是其代表作之一。除此之外,邓超还主演了《四大名捕》、《四大名捕2》和《夏洛特烦恼》等电影。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5907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西晋为什么皇帝普遍昏庸无能?下一篇:钟的别称和雅称 古代的钟分为哪两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