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明初开国三十六功臣名单及爵位 朱元璋进士有几个

导语:明朝开国三十六功臣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过程中立下功勋的36位将领,他们被封为亲王、公爵、侯爵、伯爵等爵位。朱元璋本人也曾是一名进士,他在建立明朝后,大力重视科举制度,通过科举选拔优秀人才。

目录导航:

  1. 明初开国三十六功臣名单及爵位
  2. 中国明代百大名臣
  3. 明朝开国功臣排序
  4. 胡惟庸是进士吗
  5. 明朝电视剧朱元璋南北榜哪一集
  6. 明朝名臣排名
  7. 明朝大臣排名
明初开国三十六功臣名单及爵位

明朝开国36功臣及爵位:

魏国公徐达、

鄂国公常遇春、

韩国公李善长、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

信国公汤和、

延安侯唐胜宗、

陆仲亨、周德兴、淮安侯华云龙、济宁侯顾时、长兴侯耿炳文、临江侯陈德、郭兴、王志、荣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祯、赵庸、德庆侯廖永忠 、俞通源、广德侯华高、营阳侯杨璟、康茂才、永嘉侯朱亮祖、颍国公傅友德、胡美、东平侯韩政、黄彬、宣宁侯曹良臣、汝南侯梅思祖 、河南侯陆聚、薛显和西平侯沐英。

明朝洪武时期开国功臣(公、侯、伯、子、男)名录

·公爵

魏国公徐达(初封信国公,再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鄂国公常遇春(追封开平王)

郑国公常茂(世袭,常遇春之子)

韩国公李善长(初封宣国公,再封韩国公)

曹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追封岐阳王)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封卫国公,追封宁河王)

信国公汤和(初封中山侯,进封信国公,追封东瓯王)

颍国公傅友德(初封颍川侯,封颍国公)

越国公胡大海(追封)

泗国公耿再成(初封高阳郡公,改封泗国公)

蔡国公张德胜(追封)

梁国公赵德胜(追封0

济阳郡公丁普郎

河间郡公俞廷玉(追封)

郧国公廖永安(遥封楚国公)

东海郡公茅成

虢国公俞通海(追封豫国公。改封虢国公)

济国公丁德兴(追封)

天水郡公严德(追封)

姑孰郡公陶安(追封)

乐浪公濮英(追封金山侯,进封公)

凉国公蓝玉(封永昌侯,进封公)

蕲国公康茂才(追封)

康铎(封蕲春侯,追封蕲国公)

中国明代百大名臣

1、张居正

张居正可谓明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了,他在任期间推行新政,一时间朝廷上下颇有中兴的面貌。万历皇帝因为年纪小,对张居正可谓言听计从。但不仅张居正便去世了,万历皇帝亲政后推翻张居正所有举措,改革终以失败告终。

2、解缙

解缙自小就非常聪明,写得一手好字。他在洪武年间便看中了进士,,当时才22岁,真实年轻有为,后来一路升任内阁首辅。但解缙有些恃才傲物,因为学识高,常常直言进谏,引起旁人的记恨和皇帝的厌恶。最终在永乐年间被埋入雪中冻死。虽然下场很惨,但其堪称明朝十大首辅之一了。

3、杨士奇

杨士奇曾经参加《明太祖实录》的编修,他进入官场后先后当过许多官职,最终被任命为内阁首辅。杨士奇在首辅的位子上呆了21年之久,可谓德高望重。他历经五朝,见证了大明王朝从鼎盛走向衰弱。

明朝开国功臣排序

大明开国功臣的排名是:明朝开国功臣有徐达、常遇春、李善长、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耿炳文、陈德、郭兴、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祯、赵庸、廖永忠等等。

魏国公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

鄂国公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

郑国公常茂,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冯胜因此上奏常茂激变,两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冯胜兵权,并安置常茂到龙州,四年后去世。

韩国公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

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曹国公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1379年(洪武十二年),明太祖又诏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军事机构),兼主管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

1384年(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你好,明朝开国功臣排名如下

1、徐达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封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先后攻占了元大都、元上都,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卒,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2、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跟随朱元璋征战时,出生入死,功劳颇多,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李善长是明朝初年的文臣之首,也是明朝的第一任丞相。李善长善于国政,筹措军饷,裁决事务迅速。因此,朱元璋的后方非常的稳定,将吏顺从,居民安然,军饷充足。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李善长,就没有朱元璋稳定的后方。

李善长在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流年运程2022解读八字密码,分析命局喜忌,揭示您一生命运、事业财帛、情感婚恋以及未来发展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被卷入胡惟庸案,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3、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朱元璋建国过程的历次大战,常遇春几乎都是先锋官,军中号称常十万,后随徐达北伐灭元,破元大都、上都。常遇春是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4、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大明王朝并尽力维持国家稳定。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测爱情运天象签约老师朱五九从自己最擅长的姓名学领域,为你揭开爱情的面纱。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着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着称于世。从中可以看出刘伯温个人能力超群,不过由于朱元璋的打压,没有得到完全的施展。

9、邓愈

邓愈(1337年-1377年),汉族,明朝开国名将。原名邓友德,字伯颜,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他16岁领兵抗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将他改名为邓愈。

邓愈跟随朱元璋渡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

邓愈转战浙西,屡败元军。因为军功屡次升官,历官佥行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谕德。邓愈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着一时。

1370年(明洪武三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1377年(明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邓愈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追封为宁河王,谥武顺。

10、冯胜

冯胜,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定远(今属安徽)人,与兄长冯国用都爱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筑寨自保。明太祖攻战至妙山时,冯胜随兄长一同归附,受到重用。冯国用累立军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由冯胜袭其官职,典掌亲军。

冯胜曾大破陈友谅于石灰山,解安丰之围,取淮安,克平江(今江苏苏州)等,之后被升为右都督。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女婿朱橚亦曾因秘密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严惩,后以功高遭太祖猜忌,赐死。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封宁陵王,谥号“武壮”。

胡惟庸是进士吗

胡惟庸不是进士出身。

胡惟庸(?—1380年),男,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

龙凤元年(1355年),胡惟庸投朱元璋于和州,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

吴元年(1367年),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

洪武三年(1370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

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明朝电视剧朱元璋南北榜哪一集

电视剧朱元璋南北榜事件来源于胡军版朱元璋的第31集和32集。

第31集剧情介绍

马皇后的建议让朱元璋欣喜若狂,当即决定举办恩科北场以解燃眉之急。

刘琏告知父亲大殿阅卷之事,刘伯温庆幸自己卧病在家,谁知朱元璋让二虎送来所有试卷命刘伯温重新阅览并命三天阅完,这让刘伯温愕然只得奉命。

朱元璋悄然看望刘伯温,刘伯温的谨严慎行却逃不过一句疏漏,朱元璋命刘伯温病愈后召集北方学子举办恩科北场。

电视剧朱元璋第32集剧情介绍

经过筛选,杨宪送来了入榜的名单让朱元璋审阅,朱元璋命杨宪立即准备入朝殿试。

朱标对进士们太过书卷气的担忧让朱元璋确定了在殿试时的考核方向。

众进士在刘伯温和杨宪的带领下踏入大殿,而朱元璋却用三筐稻谷迎接他们,他以不同品质的稻谷暗喻着不同的官场和人心,使进士们受益非浅。

电视剧朱元璋的南北榜是胡军版朱元璋,在集数31集和32集大明首次恩科,李善长宋濂主考,结果选中士子全是南方人,朱元璋大怒:难道大明只有半边天下吗,后来经马皇后想法:分南北考场在次考试,朱元璋感觉这个想法很好,就让刘伯温管此事

明朝名臣排名

明朝得名臣排名,这里指的是名臣而不是奸臣,所以只要是有名臣子,我们就排名,第一名,李善长开国宰相,第二名徐达,开国名将,第三名汤和,开国名将,第四名,刘伯温,明朝第一名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预知未来。

第五名胡惟庸,天才官员,一步一步晋升至宰相。

明朝大臣排名

第十名 杨廷和

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

杨廷和,历经四朝,虽受争议,但是仍然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的政治家并不被所有人理解,但都是为民人服务的,杨廷和是这样的一个人!

第二名 李东阳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第八名 海瑞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海瑞, 你可以不知道谁是王阳明,你可以不知道谁是张居正,但是你不会不知道海瑞。海瑞是海南人,据说还是伊斯兰教徒,其思想做法在以后被轰轰烈烈地宣泄的到处都是。

第七名 郑和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第六名 徐阶

徐阶(1503年10月20日-1583年6月7日),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名臣,在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初年任内阁首辅。

第五名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第四名 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中国明初大臣,文学家、军事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

第三名 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一个伟大的宰相,一个伟大的独裁人物。

第二名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于谦,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我没上学就知道这个名字了!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品质那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一句话来评价他的功劳就是“于谦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当然,《石灰吟》更能突出他一生情操

第一名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守仁,明朝第一人。身为四大家而又精通三大家,历史上少见的全能完美人才

1.徐达——功高盖世、食鹅疾终的开国功臣

2.刘基——孔明再世、运筹帷幄的开国谋臣

3.胡惟庸——奸党魁首、叛逆之臣

4.方孝儒——舍生取义、惨遭十族之诛的明朝大臣

5.姚广孝——满腹儒道、助燕夺位的释家大臣

6.解缙——恃才傲物、赐死狱中的文臣

7.杨士奇——力佐四朝、功德卓著的内阁大臣

8.郑和——传播文明、广建友谊的和平使者

9.于谦——力挽狂澜、遭诬弃市的忠臣

10.刘瑾——权擅天下、凌迟致死的太监

11.王守仁——创立“心学”、用兵如神的儒将

12.夏言——迎合帝意、失宠被杀的首辅

13.严嵩——误国乱政、恶贯满盈的一代奸臣

14.戚继光——荡平倭寇、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

15.俞大猷——热血报国、淡泊功名的民族英雄

16.张居正——励精图治、死后蒙冤的改革家

17.海瑞——正直清廉、不畏权势的“青天”

18.李贽——著书立说、割喉自杀的儒臣

19.叶向高——尽忠尽职、无力回天的宰辅

20.徐光启——学贯中西、名播四海的名相

21.魏忠贤——自阉入宫、恶贯满盈的权宦

22.袁崇焕——威震辽东、凌迟屈死的英雄

23.史可法——以身殉国、血溅扬州的抗清名臣

24.郑成功——忠贞抗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1、刘伯温

刘伯温大家都很熟悉,他神机妙算,辅助朱元璋夺得天下。刘伯温自幼便饱读诗书,曾经在元至顺年间考中进士。朱元璋起兵后,仰慕刘伯温才气,请他出山协助。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刘伯温堪称明朝十大名臣之首。

2、方孝儒

方孝儒自幼便十分聪明,喜欢读书,他的老师便是非常有名的文人宋濂先生。在洪武时期,方孝孺便已崭露头角。建文帝即位后,对方孝孺委以重任,当上了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老师。不久,靖难之役爆发,燕王朱棣骑兵造反,方孝孺亲自题写了讨伐燕王的檄文。最终方孝孺因不屈而被杀害,他堪称明朝十大名臣之一。

3、郑和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家喻户晓,郑和出身太监,早年曾跟随朱棣起兵,朱棣即位后对他非常感激。郑和在皇帝的支持下先后七次下南洋,有力地宣传了大明王朝的国威,极大提升了国际地位。

4、海瑞

海瑞是明朝的著名情况,他在任期间一心为民,老百姓的钱财分文不取,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海青天。连皇上页对海瑞赞誉有加,但海瑞的直性子也得罪了不少权贵,引起不少人的嫉恨。

5、于谦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著名的诗歌便是于谦写就的。于谦曾任兵部尚书,土木堡之变后他临危受命,承担起保卫北京城的重任,最终使京城幸免于难,保住了大明王朝的江山。

6、杨廷和

杨廷和是明朝著名的大臣,他曾经两虚两朝为首辅,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子。杨廷和在任期间努力革除弊政,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堪称明朝十大名臣之一。

7、王阳明

王阳明也就是王守仁,我们常说“陆王心学”,这里的王便是指的王阳明了。王阳明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明朝著名的官员,他曾经平定藩王叛乱,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堪称明朝十大名臣之一。

8、张居正

张居正变法是中学课文中必然学到的一节,他在位任期间努力推行新政,实行一条鞭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张居正死后,新法便遭到废除,明王朝丧失了最后一次救亡图存的机会。

9、郑成功

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因为在明朝末年,郑成功击败荷兰人,成功收复了我国的宝岛台湾。并且,郑成功毕生致力于抗清复明,堪称明朝十大名臣之一。

10、钱谦益

钱谦益是明朝东林党人,也是著名的抗清复明的官员。钱谦益曾是万历三十八年的探花,明朝灭亡后,他依附南京的弘光政权,不肯投降清朝。但败局已定,最终他投降清朝,被任命为礼部侍郎。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193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耀州窑特征与鉴定方法 古代瓷胎氧化层厚度为多少下一篇:朱元璋的哪些结拜兄弟在历史上有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