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李自成最后是被谁打败的 多尔衮输给了谁

导语:李自成最后被清朝皇太极打败,而多尔衮则是输给了明朝将领吴三桂。

目录导航:

  1. 李自成最后是被谁打败的
  2. 顺治帝为什么挖掘多尔衮的墓?而且还鞭尸
  3. 豪格为啥争不过多尔衮
李自成最后是被谁打败的

被满清的多尔衮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战至四月二十二日,吴军渐渐顶不住了

吴三桂不得已投降了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两人联手打败了李自成,李自成的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回北京城,只剩下了三万多人,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并且怒杀了吴三桂家大小34口,第二天逃往西安。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李自成的部队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了武昌城,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

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扩展资料: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声威日壮的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

四月初四日,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并向清朝请兵援助。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主张立即出兵进取中原。

他提出,“战必胜,攻必取,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因此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严禁军卒,秋毫无犯” 。

即不仅在战略上改变得城不守之策,要入主中原,在战术上也要招揽民心。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答应了吴三桂请兵的要求。 并在得到北京为农民军攻破的确切情报之后,“急聚兵马而行”,与农民军争夺天下。

顺治帝为什么挖掘多尔衮的墓?而且还鞭尸

自古以来,想给皇帝当假爹的人,都没好下场,吕不韦、嫪毐是这样,多尔衮同样也是如此。他是满清入主中原的头号功臣,但得意忘形地当了“皇父摄政王”,自然让顺治难受之极,生前动不得他,死后挖坟掘墓就是必然的了。

多尔衮本来是有机会做真皇帝的,但为了避免造成内部的分裂,他以政治家的目光选择了妥协,辅佐顺治皇帝登上了皇位,自己则坐了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在一段时期内,他是为顺治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年幼的顺治只是名义上的皇帝,他才是满清的主宰之人。

多尔衮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东征西讨,在对蒙古、朝鲜以及大明的征战中战功赫赫,谋略和勇武都是一时之选。这一点,从他当机立断进军中原就能略窥一二。

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满清军队获得了数千年都极为罕见的天赐良机,多尔衮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总动员令,女真人几乎有行动能力的男子都拿起了武器,如同野兽看到了一块肥肉般地去征服他们眼中富饶的土地。 多尔衮给整个部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耀,以及广袤无垠的土地,而他的地位也如同火箭般攀升。

摄政王变身为叔父摄政王,叔父摄政王变身为皇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最后成了皇父摄政王。

他本来就是顺治的叔叔,做叔父摄政王也在情理之中,但在叔父前面加个“皇”字,就显得意味深长了。等到最后干脆撕掉了最后的面纱,直接把自己定义成为皇帝的父亲,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当时的多尔衮,一切的礼仪和皇帝无异,为了方便办公,把皇帝的印玺都拿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大臣们上朝不是去皇宫,而是去多尔衮的王府。纵观历朝历代,能做到这种程度的,都是曹操、司马昭之类的人物。

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一下,如果多尔衮不年纪轻轻就摔死,以他的尊号变化轨迹,下一步肯定会有兴趣干一届皇帝的。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受汉化影响十分严重,汉人历史上从尧舜禹开始到曹丕,再到后来的赵匡胤,上演了无数次“禅让”的把戏,而年幼的顺治面对手握雄兵的多尔衮,估计配合着再来一次“禅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可惜的是,多尔衮天不假年,39岁就归西了。而顺治心里这口气,应该是憋了很长时间。多尔衮归西,他的政敌们开始反攻倒算,给多尔衮列出了十多条大罪,这些罪状也都是摸准了顺治的心思罗列出来的。顺治一看大臣们如此拾取,自然就顺势而为,剥夺了多尔衮的一切尊号,还刨了他的坟!

至于坊间所说的多尔衮染指了顺治的老娘,让顺治怀恨在心,我觉得应该不会。多尔衮权倾天下,只要他愿意任何女人都能唾手可得,又何必去招惹皇帝的娘呢?更何况这种举动,在政治上失分太多,以多尔衮的智慧,自然不会因为因小失大!

多尔衮对满清的贡献是不能被磨灭的,最后还是乾隆给他平反了!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一个青春期少年皇帝,因叔父过往对自己过于严厉,伤了自尊,处于生理叛逆期,加上不良大臣挑拨,做出的过激行为。

顺治帝要把多尔衮掘墓鞭尸,是为了维护皇帝权威的尊严。

一,多尔衮为大清王朝入主中原确实立下了不世之功。否则清高宗乾隆帝后来为什么要替他平反,就是承认他平定统一中原的功劳。

二,但是多尔衮确实有不臣之心。从“叔父摄政王”到“皇父摄政王”,一字之差,便可从中窥得端倪。而且自福临登基,多尔衮越来越擅权自专,顺治几近摆设,这是一个皇帝能容忍得住的吗?

三,庄妃博尔济特氏有没有下嫁多尔衮,无从得知。但是,至少叔嫂私下暧昧偷情,以至弄得人尽皆知是可能的。甚至多尔衮夜宿内宫不归也在情理之中。福临登基,她成了太后,用自己的身体拴住多尔衮,一方面就是多尔衮贪图美色,另一方面就是看多尔衮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和朝鲜族侍妾李氏生的格格。

四,而且多尔衮铲除异己,杀兄弟,除侄儿,霸占了侄儿豪格的福晋。让索尼去守陵,剥夺熬拜一切权力,简直就是嚣张跋扈,无人能制呀!连自己的墓葬都体现他对皇位的窥视(是不是顺治安排的,无法知道。)

所以,多尔衮死后,多少大臣树倒众人推,以至于自己死后身败名裂,不是没有原因的。

幸亏后来乾隆皇帝又顾念他平定中原的惊天功劳而为他平反了。





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皇太极死后因没有选定继承人。

从而导致自己的弟弟和儿子(豪格)相争皇位,豪格呢,是两黄旗支持者,自己还掌管者正蓝旗。

多尔衮身后是两白旗,还有两个骁勇善战的弟弟,而且还有正黄旗,正蓝旗,正红旗部分宗室暗中支持。

双方争论不休,最后立了皇太极六岁的福临为继承人,六岁的福临还不足以亲政,为了双方满意,让多尔衮为摄政王。

多尔衮后面大显神威,势如破竹,先是消灭李自成部,入主中原,后面就越来越膨胀了称自己为皇父摄政王,还霸占了顺治(福临)的母亲。

其后还享用皇帝才能用的仪仗,音乐,名为摄政王,其为真正的皇帝,大臣们从不指示皇帝,有什么事情直接向多尔衮进谏。

在人生巅峰后即是地狱,顺治七年,多尔衮去狩猎,摔下了马,(有人说是顺治策划的)死了,顺治大惊。

随后有人说多尔衮僭越,私自制作龙袍等,顺治大怒,将多尔衮的封典全部收回,还把多尔衮的尸体挖出来鞭尸。

最后做个总结,顺治将多尔衮鞭尸的原因。

1、多年目中无人,不把小皇帝顺治放在眼里。

2、强占自己的母亲

3、功高震主,找个理由,削弱他们的实力

谢谢大家,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如果你们有更好的回答,请在评论区讨论


原因有两个。第一多尔衮功勋卓著威胁到顺治的地位。皇太极在世时,多尔衮就有很多的战功。皇太极死后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大权尽归多尔衮。大清能占领全国,可以说多尔衮有绝对的功劳。他本可以做皇帝但为了八旗内部的团结他选择拥护福临做皇帝,自己居幕后策划。多尔衮死后,顺治开始亲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只有拿多尔衮开刀,清理多尔衮遗留下来的势力。多尔衮也必须彻底清算。

第二就是跟顺治母亲的不正当关系。当时庄妃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前途委身于多尔衮。多尔衮一度成为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李朝实录记载直言庄妃下嫁多尔衮)。顺治虽然很小但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从他与庄妃的关系也可以看出,他对母亲的不满。

豪格为啥争不过多尔衮

豪格争不过多尔衮的原因是他性格太柔和,无法与强硬的多尔衮相抗衡。皇太极逝世后,最有机会继位的除了多尔衮就是豪格,而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留下传位遗诏,所以在他死后,仍然是储嗣未定的局面,从而引发豪格和多尔衮的夺位之战。

豪格为什么输给多尔衮

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他也是大清很有实力的睿亲王,而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爵位是肃亲王,多尔衮和豪格叔侄间必有一战,当时清朝并不严格遵循由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所以多尔衮是有机会的。

豪格为什么输给多尔衮

皇太极驾崩后,他所领导的两黄旗都拥护豪格继承大统,多尔衮战功赫赫,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深受两白旗的拥戴,可见多尔衮和豪格身后都有强大的势力,只是最后豪格却败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虽然比豪格小两岁,但他从气势上已经压倒对方,而且多铎曾说过豪格难成大事是因性柔,这说明豪格痛失皇位是因性格太柔。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437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拉拜诗日:唐草之美下一篇:隋朝官员的人事任免关系是怎样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