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庞德被斩后曹操反应 庞德宁死不屈于禁

导语:庞德被斩后,曹操表示极为惋惜,而庞德宁死不屈,于禁亦为之感动。庞德的忠诚和勇气深深地打动了所有人。

目录导航:

  1. 庞德被斩后曹操反应
  2. 曹操命于禁援救樊城,是否点将失误
  3. 于禁是否善于水战
  4. 强将和怂将的典故
  5. 三国志战略版于禁和庞德哪个好
  6. 于禁为何抗庞德
  7. 跪地求饶的成语故事
  8. 于禁投降关羽最后结局
庞德被斩后曹操反应


在“襄樊会战”中,关羽利用汉水暴涨的机会,“水淹七军”,乘船攻破樊城,生擒曹操大将于和庞德,于禁被关羽招降,庞德不降而被斩杀。

当前线战报传许昌后,曹操看完阵亡名单就哭了,据《三国志·魏书·庞德传》记载:“太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

想想自己先前是多么的不信任庞德,而庞德却能宁死不降,在这巨大的对比之下,曹操的内心也绝对受到了谴责,难怪他会“闻而悲之,为之流涕”。

曹操除了掉眼泪外,还把庞德的两个儿子封为列侯。曹丕称帝后,还给庞德追赐了“壮侯”的谥号,并把庞德的四个儿子都封为关内侯。

庞德的死是异常感人的,如此壮烈,让梦曹操无限的钦佩,正所谓“文死谏,武死战”,他为悲情的庞德做出一个将军战死沙场的表率而感动。

庞德死后曹操闻讯后,被他的忠心所折服,哭泣了起来,痛心自己怎么又失去了一员忠义虎将。

庞德在被俘的情况下,依旧不忘歌颂曹操“带甲百万,威振天下”,痛骂刘备是“贼”,可见庞德对曹操,是打心底的佩服。这种临时之时的肺腑之言,做不了假。

马超让庞德寒心,曹操给庞德希望。庞德是忠于让自己,看到未来的人……。

庞德被斩后曹操闻而悲之,为之流涕。

庞德,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人,东汉名将,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约在初平年间,庞德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后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亲斩郭援。后几经辗转,庞德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在“襄樊会战”中,关羽利用汉水暴涨的机会,“水淹七军”,乘船攻破樊城,生擒曹操大将于禁和庞德,于禁被关羽招降,庞德不降而被斩杀。

当前线战报传许昌后,曹操看完阵亡名单就哭了,据《三国志·魏书·庞德传》记载:“太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

曹操为何会大哭?要知道,曹操的一生可不像刘备,就喜欢哭,充分利用哭的机会赚足各种机会。

何况,在当年春天“定军山之战”中,曹操的心腹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曹操也没有表露出多大的悲伤来。曹操手下战将千员,每次打仗都会出现有战将阵亡的时候,也没见他哭过几次。

曹操长子曹昂在宛城中为了保护曹操而阵亡,事后曹操也流泪了,但那不是流给曹昂的,而是给他的贴身护卫典韦流的泪。

小小年纪就懂得称大象重量的那个曹冲夭折时,曹操也悲伤地流过泪,其他时候,曹操还真很少流泪。

那么,为什么庞德被关羽斩杀后,曹操会这么悲伤地流泪呢?

先来看看庞德生前的经历:庞德原为割据于凉州的马腾麾下武将,在随马腾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勇冠三军。马腾被曹操征为卫尉入京后,庞德归属马腾之子马超。马超起兵反抗曹操兵败后,庞德随其一起投靠汉中张鲁,而后马超归降刘备,庞德仍留在张鲁麾下。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庞德随众投降于曹操麾下,庞德被曹操拜为立义将军,封为关门亭侯,

庞德虽然勇冠三军,但鉴于他前期复杂的经历,生性多疑的曹操,对庞德并没有完全的信任,从庞德归降后的这三年时间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曹操在这几年里都干了些什么?他一点也没闲着:

建安二十一年,主要以篡政为主,在三次半推半就之后,终于领封魏王;建安二十二年二月,带着夏侯惇、曹仁、张辽南征,率军猛攻濡须口,击败孙权,冬十月,派曹洪在下辨驻扎与张飞、马超对持;建安二十三年,三月派曹洪攻打吴兰鲜卑联军,四月派曹彰攻打乌桓,七月亲征刘备。

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都没有庞德这位勇将,对于一位以战斗为人生的武将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极度的不信任。

假如把庞德比作现在的足球明星梅西、C罗,你球技再高,在国家队和俱乐部队里,就是不让你上场,只是坐在板凳上看别的队友上场表演,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曹仁防守的襄樊遭到关羽的猛攻,告急文书连续传来时,曹操也许想的是冷藏庞德够三年了,该是用用庞德,看他的表现了,庞德这才有了出场表演的机会。

即使庞德终于有了出征的机会,但他还是受到樊城诸将的怀疑,因为庞德之兄庞柔在汉中效力于刘备,因此,前线诸将对庞德颇有猜疑。

对此,庞德常与众人说:“我身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亲身自击关羽。今年我不杀他,他亦必杀我。”

可以这么说,此次出征,庞德是在曹营中的首秀,他面对刚刚“威震华夏”的超一流战将关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到的樊城前线战场,所以才说出“今年我不杀他,他亦必杀我”的话来。

关羽水淹樊城后,庞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关羽,尽被庞德收斩。庞德自凌晨力战至中午,关羽攻势渐急,箭矢用尽,双方短兵接战。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征战了大半辈子的庞德对督将成何说出了一句感人动心的话:“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三国志·庞德传》)

关中良将,陇上壮士,今日一死,壮烈千载。

曹操命于禁援救樊城,是否点将失误

不是。

当时,曹操从汉中撤军回到长安,听说关羽攻樊城,便派左将军于禁前去增援。襄樊守将曹仁让于禁和庞德驻守樊北。

于禁是曹操亲自提拔的爱将,《三国志?于禁传》说他“与张辽、乐进、张郃俱为名将”,曹操甚至称赞他说“虽古名将,何以加之”。庞德则原本是马超的部下,渭南战役时归降曹操,因此被拜为“立义将军”。据《三国志?庞德传》,樊城守将对庞德的忠诚颇有怀疑。庞德的堂兄庞柔也在刘备手下当差,樊城守将对庞德的忠诚颇有怀疑。庞德说,我受国家恩惠,义在效死疆场。今天不是我杀了关羽,就是关羽杀了我。后来他和关羽交战,一箭射中关羽前额,关羽军中都叫他“白马将军”,闻风丧胆。有这样两员战将驻守樊城之北,应该说能够抵挡一阵子。

而后来“襄樊之战”曹军的失利,也不是因为于禁和庞德不和,而是老天爷不帮忙。

八月,天降大雨,汉水暴涨,溢出地外,樊城被洪水包围,于禁所督七军全部被淹,这就是所谓“水淹七军”。但《三国志?关羽传》只说“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没说这水是关羽放的,更没说关羽料定会发洪水。《资治通鉴》也没这么说。事实上所谓“水淹七军”是自然灾害,关羽则趁机进攻,结果于禁被俘投降,庞德被俘就义。

于禁贪生怕死投降,这几乎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连曹操都很郁闷“跟我一起出生入死三十年,事到临头,怎么还不如庞德?”(“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但是于禁的投降也有一些问题:他真的投降了吗?还是关羽擒获于禁之后,故意散布的谣言?关羽也曾经兵败被俘,在曹操手下呆过一段时间,他跟于禁的关系如何?但是这个问题离题太远,这里就不复赘言了。

于禁是否善于水战

不善水战,因为于禁是北方人,史载,建安二十四年八月间,襄樊一带连降十余天滂沱大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七军营盘被冲淹,于禁、庞德被迫率诸将士登高避水,窘困异常。

关羽乘机率荆州水军登战船猛攻曹军,于禁抵敌不住,又无船只,被迫投降,部将庞德誓死不降,率部和关羽进行了殊死搏斗。此前,由于庞德是马超旧部,不是曹操心腹,他的从兄庞柔又在汉中王刘备麾下为将,所以,驻守樊城的曹将都不太信任他,甚至有些排斥他。

庞德却常说:“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三国志·魏书卷十八》”。

强将和怂将的典故

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之杭爱山;勒,雕刻;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于禁。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北伐,攻打曹仁镇守的樊城。曹操闻讯后,立即派于禁率领七军,共三万余人前去救援。按理说于禁用兵三十多年,经验丰富,而且还是名将,但却却犯了一个错误,将军队驻扎在低洼之处。结果这个机会被关羽抓住,才有了“水淹七军”的典故。关羽杀死了宁死不屈的庞德,而于禁却选择屈膝投降

三国志战略版于禁和庞德哪个好

三国志于禁和庞德当然是庞德好,因为庞德论武功要比于禁高的多,如果论对曹操的忠心于禁比庞德真是望尘莫及,水淹七军以后三军主帅的于禁主动向关羽投降没有一点骨气,而庞德被抓住以后大骂关羽誓死不降,保留着军人的气节所以说庞德要比于禁好。

不用问也是庞德要比于禁好的多。别的不说,于禁的名字是粉紫色的。而庞德的名字是高于禁一级的金黄色的。要说于禁难出的话,庞德那就更难出了。

于禁为何抗庞德

于禁,是曹操的嫡系,庞德,则是曹操打败马超厚,获得的一员良将。

关羽发兵襄樊,水淹七军,于禁和庞德也都被擒做了的俘虏。庞德见到关羽大骂不止,最后被关羽所杀。而于禁则投降了关羽。

襄樊打了败仗,实际上,并不是两位大将不和,或者说于禁违抗庞德得命令,实际上,于禁作为曹操的嫡系,才是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当时的于禁是主将,庞德只是先锋。于禁出发前,被曹操封为征南将军,这是重号将军,庞德只是一个杂号将军,级别差好几级呢。所以,题主的说法是不太准确的。

跪地求饶的成语故事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发生在关羽“水淹七军”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于禁和庞德。原文如下:

关公回到高阜去处,升帐而坐。群刀手押过于禁来。禁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关公曰:“汝怎敢抗吾?”禁曰:“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公绰髯笑曰:“吾杀汝,犹杀狗彘耳,空污刀斧!”令人缚送荆州大牢内监候:“待吾回,别作区处。”发落去讫。

于禁投降关羽最后结局

此时赏识他的老东家曹操已经去世了,新的集团领导曹丕表面上对他客气,但实际上却对他十分冷淡。

可怜此时的于禁已经是个头发胡子全白了的老人了,虽然回归故国,可此时的曹魏集团早已物是人非。

于禁再也不是那个让领导骄傲的五子良将,而是敌国送回的叛将了。

新领导曹丕心里对于禁的叛徒行为一万个不满意,但是碍于自己“明君”的形象以及于禁的资历又不便当众发作,于是曹丕玩了把高级黑。

一次,曹丕派于禁去祭拜曹操。于禁奉命前往后,在祭拜曹操的大殿里却看见了当年水淹七军时,庞德愤怒,自己却投降的画像。

这些画像很明显是曹丕有意找来羞辱于禁的,事实上,曹丕羞辱的很成功,因为于禁想起当年改变自己命运的这场战争后,当场就羞愧得无地自容,回去后没多久便去世了。

于禁在投降关羽后的结局有不同的版本,以下是其中两个版本:

1. 《三国演义》中的版本:于禁投降关羽后,关羽待他甚为优厚,赏赐金银财宝,还赐给他妻妾、房屋、田产等,于禁也受到了关羽的礼遇和尊重。但曹操知道此事后十分气愤,认为于禁是自己的得力干将,对其极为不满,最终在火烧赤壁之战后,于禁被曹操所杀。

2. 《史记》中的版本:于禁投降关羽后,关羽安排他守卫荆州的安全,于禁也在荆州任职多年,并且为关羽的部队制定了严格的军纪。后来,关羽败于曹操,在离开荆州之前,他写了一封信给于禁,并赠送给他一匹马,叮嘱他要好好保重自己。于禁接到信后,十分感动,乘坐关羽赠送的马匹,前往投降曹操,曹操因为对于禁的表现非常满意,也非常信任他,于是任命他为大将军,并赐给他世袭的爵位,于禁在曹操麾下一直活跃到晚年。

于禁投降关羽后,被押送到江陵城并囚禁。如果真心归降,可能会被收编,帮助攻打樊城的曹仁。江陵城被袭,于禁落在了东吴手中。曹丕任命于禁为安远将军,但内心怨恨其变节。

曹丕派人在曹操陵墓上画了“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等画面,于禁看了后羞愧难当,最终病逝

于禁被关羽俘获后关进荆州大牢,后来徐晃战败关羽以及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后,孙权将他送归曹操,最后被曹氏父子羞惭致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534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埃及神庙的奥秘 古埃及那么多神庙下一篇:唐恬颁奖词:一篇流畅且符合搜索引擎语义的修改技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