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徐庶最后怎么样了?他为什么不去投刘备 徐庶要没有离开刘备

导语:徐庶因家族原因不得不离开刘备,后来被曹操征召为谋士,但他始终念念不忘刘备,最终在曹操死后前往投奔刘备,但不幸在途中去世。

目录导航:

  1. 徐庶最后怎么样了?他为什么不去投刘备
  2. 三国中的徐庶最终结局
  3. 徐庶建安几年投奔刘备
  4. 徐庶后期为什么不回刘备这里?徐庶后期为什么
  5. 三国志11徐庶留下还会三顾茅庐吗
  6. 徐庶到曹营之后干什么了
  7. 徐庶到了曹操帐下后为什么不逃跑
  8. 赤壁之战后徐庶去哪了
  9. 曹操为什么留下徐庶
徐庶最后怎么样了?他为什么不去投刘备

难道真的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徐庶是个聪明人吗?对比下徐庶和姜维难道不觉得细思恐极吗?人姜维还“但有远志,不再当归”呢,怎么徐庶就方寸大乱了?其实想不想回去,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不想回那就用姜维的说辞也行啊,自己想回去当然要给自己戴上孝顺的大帽子。看徐庶的履历,人家是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颍川可是个好地方啊。

再看徐庶到曹营的时间是208年,虽然说这年曹总吃了个败仗,不过比起连地盘都没有的刘备,也算个上市公司了。都是打工者,我要是徐庶我也选曹总,又进国企,又能跟麻麻团聚,皇叔这种创业公司,还是尽早跳槽吧!

问题是徐庶聪明就聪明在用麻麻做借口啊,刘备就算想留也不能留,汉代可是以孝治天下的啊

那个什么进了曹营一言不发是演义的脑洞罢了,徐庶在魏国可是做官的,虽然不大,不过么,魏国人才济济,也不是你想发言就能发言的啊!

徐庶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一个配角,他出现就是为了给孔明先生这个大主角打前阵的,虽然徐庶这样一个配角在三国演义里面的镜头也不多,可是,他的故事非常趣,到现在还有说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里面,徐庶的经历是这样的,他小时候是喜欢学剑术的,这说明他是有武艺的,而且帮别人报仇杀过人,后来衙门的人要抓他,徐庶逃跑了,因为听说过刘备的仁德大义就跑过去投奔刘备。
曹操后来听到了他的名字,又有机会抓到了徐庶的老母亲,他就将徐庶的老母亲接到自己的阵营,徐庶很孝顺自己的娘亲,没办法,只好投奔到曹操手底下。不过在曹营里面徐庶最后没有什么作为。
从徐庶帮别人报仇雪恨就可以看出,他比较讲究侠义情长,而且性子有一些冲动,后来听说他的母亲被曹操带走了,徐庶追过去,但是他的母亲为了不拖累自己的儿子,就那么自杀了。在他母亲自杀以后,按道理徐庶是可以摆脱曹操的,那他为什么没有回头去找刘备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个方面,徐庶在离开刘备跑到曹操阵营的时候,已经给刘备推荐的人才,那就是孔明先生,孔明先生太有才华了,后来人们已经把孔明先生当成了人与神一样的存在。徐庶之前也给刘备干过一些事,但是,他知道自己怎么样也是比不上孔明先生的,那个时候如果徐庶回去找刘备,再努力也应该比不上孔明先生在刘备心中的分量,徐庶这样侠义的性格应该是不会接受这样的情况。再说刘备手下的谋士也不是越多越好,当时庞统很厉害,他为了和孔明争权自己最后在落凤坡这个地方陨命,徐庶到了刘备手底下,他到底和孔明争还是不争呢?就因为这一点,徐庶应该是不想回头找刘备的。
第二个方面,在三国时期,那些文臣武将都还是比较讲究个人的骨气,而且他们都希望能够忠诚,不做贰臣。同时当时的环境下,大家都是批判那些总是跳槽的人,吕布换了几次老板,后来的人就可以骂出他是三姓家奴的话,徐庶这个人先是为刘表效力,后来跑到刘备阵营,这还能说前面刘表没怎么重用他,后来他找到明主。曹操那里是用来胁迫的方法,可是如果这种时候徐庶再回到刘备那里,肯定很多人心里就会觉得徐庶这样反反复复,对他看不上眼。后来徐庶在曹操这一阵营不是很作为,就是觉得曹操这个人表面上当了丞相,实际上却是窃取汉朝江山的贼子,所以徐庶这个人是比较看重名节的,他已经来到了曹操阵营就不能在再跑回去找刘备。
第三方面,当时徐庶找刘备的时候,刘备势力还没发展起来,徐庶投靠他也是觉得刘备非常难得的仁德之主。那个时候,徐庶还希望刘备能够时刻记得匡复汉室的心愿。当时徐庶觉得刘备是一个非常善良仁德的救世主,可是后来的情况完全不是徐庶这样想的,刘备首先用火烧新野这样的政策吧,把农民群众的家里烧光,这让这些人住也没地方住,徐庶心中想的明主肯定不会是做这样的事情。
还有刘备动不动,就让很多群众跟他一起奔逃,当时就是刘备故意说假话,让当地的平民百姓觉得曹操的部队来了会吃人,这样的话才让人家心甘情愿的跟着刘备走。
其实刘备这里就用心险恶了,曹操的军队基本上不扰民的,而且,他也不允许部队的人去侵占农民的田地,他自己踩了百姓的农田,还割胡子表示对自己的惩罚。
刘备故意让百姓跟着他逃亡,就是让曹操的人找不到刘备的军队到底在哪里,而且也让曹军分不清士兵和平民从而无法对他下手,这样刘备的势力就得到了保存。而且刘备还获得了一个好的名声,在这里刘备还可以向这些平民百姓收取一些保护费,为自己发展牟取利益,所以徐庶后来应该也能够明白了,他原来认定的明主刘玄德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英明,而刘玄德只是一个和孙权、曹操,同样为了争夺天下不择手段的人,刘备前面表现得多仁德只是他故意做出来的表象而已,所以那个时候,徐庶应该觉得自己是在曹营服务还是跑回去为刘备服务,都不太有意思,所以徐庶选择原地不动。

三国中的徐庶最终结局

208年,曹操南征,刘备于长坂兵败,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抓获。徐庶向刘备告辞,指着自己的心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就是靠这方寸之地。如今已失老母,方寸乱了,无益于事,请从此别。”于是刘备同意徐庶离开,徐庶和石韬向北投降了曹操。魏黄初年间(220年-226年),徐庶在魏国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魏太和年间(227年-233年)后,徐庶病逝,留有碑在彭城。历史评价:诸葛亮:

①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

②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

徐庶建安几年投奔刘备

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在中原地区战败的刘备来投靠刘表,刘表对他心怀疑惧,让他屯兵新野抵挡曹操。

徐庶通过观察,发现刘备胸怀大志,才略过人,并能够善待部属,素有人望。

于是就前往新野拜见刘备。

刘备正刻意结交荆襄一带的有识之士,对颇有名气的徐庶前来投靠,喜不自胜。

刘备非常器重徐庶的才干和人品,当即把他留在营中并委以重任,让他参与整顿军事,训练士卒。

徐庶后期为什么不回刘备这里?徐庶后期为什么

徐庶后期没有回到刘备身边,主要是因为他对刘备的失望和不信任。在曹魏政权建立后,徐庶曾多次向刘备建议投降曹魏,但被刘备拒绝。后来,刘备在攻打曹魏时遭遇失败,徐庶也失去了对刘备的信心和忠诚。他最终选择离开刘备,前往曹魏投降,并在曹魏政权中担任要职。徐庶的选择反映了他对于时局和政治局势的认知和判断,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坚定。

徐庶脱身后不去投靠刘备是因为他非常珍惜自己的名声,不可能朝三暮四,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无奈的选择,这也是他的悲剧。

徐庶是个文人,自视甚高,特别注重名节,投奔曹操后不愿再回刘备,是不愿落下个朝三暮四的名声。

所以徐庶最后选择了去西凉隐居。

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前徐庶识破了庞统的连环计,在庞统的指点下派人散播谣言说西凉太守马腾要进兵许昌,之后徐庶经过曹操同意带兵去支援许昌,赤壁大战曹操战败后,徐庶就在西凉隐居,再也没出现。

徐庶后来不投奔蜀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曹操对徐庶监控非常严密,机会不易找到。

徐庶是个文士,不能效仿关二爷那样,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刘备已有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相助,徐庶认为自己可有可无,没必要再投刘备。

徐庶在曹营终生不献一计一策,对曹操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以充当卧底的角色,为刘备阵营刺探一些有用的情报。

徐庶是个大孝子,将母亲葬在了许昌城南,要时时祭祀,不忍心离开。

徐庶自己认为,之前离开了刘备,虽是被迫,但终究也是一种背叛行为;如果再背叛曹魏,就会被天下人耻笑为朝三暮四之人。

徐庶原来在刘备帐下,因曹操爱惜徐庶的才华,知道徐庶是一个大孝子,找借口把徐庶的母亲软禁到曹营,无奈徐庶跟刘备告辞去了曹营,其母后来自杀,使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仅做了一个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等,徐庶的最终结局,大约是在公元235年因病而亡,葬于彭城。

三国志11徐庶留下还会三顾茅庐吗

三国志11如果徐庶留下就不会有三顾茅庐了的故意了。

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获,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歇后语,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加以称赞。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到曹营之后干什么了

混吃等死,终生未给曹操出一计策。

徐庶投奔曹营之后继续做官,在曹魏做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纠察百官,怎么会让一个一言不发的人来担任呢?与徐庶一起投靠到曹营的石韬也在曹魏做官,做过太守和典农校尉,也算是二千石的要官,不过其重要性和影响力恐怕要逊于徐庶。

徐庶到曹营之后,与曹操见面,曹操问徐庶:“魏文长为何不降?”徐庶回答:“身为荆州人,不忍心卖主求荣。”曹操听后非常感慨地表示:“子孝之心吾甚钦佩。”曹操对徐庶非常器重,对他说:“文长既已不降,吾亦不强求,今日吾问子孝一句话,若答得上,便释放你回荆州,不再纠缠。”曹操问徐庶:“文长之所以不降,究竟是为了什么?”徐庶回答:“刘备与我有旧,我不忍见他为难。”曹操听完听,十分钦佩,痛哭流涕。随后,曹操放行了徐庶回到了荆州。徐庶的这种忠诚正直,受到了许多人们的赞赏和敬佩。

徐庶一共出了两个计策,第一个计策劝说刘备放弃樊城,早作打算,内心是为了刘备好,但是事与愿违,他的这个计策令刘备在长坂坡损失惨重,差点丢了老婆孩子。

徐庶的第二个计策,是为了保命,离开赤壁这个是非之地。

徐庶到曹营之后继续做官,在曹魏做个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纠察百官,其职责与汉代的御史大夫相当,后来还成为尚书令的下属。

徐庶到了曹操帐下后为什么不逃跑

以下几个方面:

曹操的拉拢:曹操为了将徐庶招揽到自己帐下,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将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以示关怀和拉拢。这些举措可能让徐庶感到受到了曹操的重视和关爱,从而产生了感激之情。

价值观的认同:徐庶虽然是一个文人,但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考虑。他可能认为,曹操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和战略眼光的人,跟随曹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待遇和地位:曹操对徐庶的待遇和地位也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这可能让徐庶感到自己在曹操帐下能够得到重用和发挥的空间。

忠义观念:徐庶作为一个文人,可能更注重忠义观念。他已经背叛了刘备,如果再次逃跑,可能会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而且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一世英名。

综合以上因素,徐庶可能认为在曹操帐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没有选择逃跑。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具体原因可能只有徐庶自己最清楚。

赤壁之战后徐庶去哪了

据《三国演义》记载,赤壁之战后,徐庶曾劝降曹操,但未能成功,之后他投靠了刘备。

刘备建立了自己的基业后,徐庶担任了重要的文臣和谋士,参与了很多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活动,比如刘备夺取益州的战役、刘备的南征北战等等。在《三国演义》中,徐庶在一些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他为刘备引荐了诸葛亮,帮助了刘备的发展。但是据历史记载,徐庶在刘备夺取益州后不久便病逝了。

据历史记载,赤壁之战后,徐庶离开了刘备的势力范围,前往荆州。徐庶在赤壁之战后曾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在刘备入主荆州后成为了刘备的重要谋士。然而,徐庶在刘备入主荆州后不久就因为家族原因离开了刘备,前往蜀地。徐庶最终在蜀地投奔了刘备的敌对势力曹操,并成为了曹操的谋士。徐庶在曹操麾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曹操出谋划策,但他内心一直对刘备怀有忠诚之情。后来,徐庶因病去世,终年不过三十多岁。他的去世使刘备深感惋惜,曾称其为“吾之遗憾也”。徐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才华出众的谋士,他的离去对于刘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曹操为什么留下徐庶

徐庶不肯为曹操效力,曹操却不杀他,是因为留下徐庶比杀了他更为有利。首先,徐庶曾是刘备阵营的重要人物,他来归顺曹操,受到曹操厚待,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刘备和孙权阵营的文臣武将,看到徐庶降曹后安享富贵,势必会有更多的人以徐庶为榜样前来投奔,对瓦解敌方阵营的军心士气很有作用。

那就是垄断人才,不为我所用也休叫为敌人所用!

曹操爱惜人才是有名的,他深知徐庶是非常有才华的任务,所以不惜一切手段把徐庶弄到手。然而徐庶来到曹营后发现上来曹操的当,所以决定终身不为曹操出一计,所以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等名句。即使不出一计,曹操也养着他,最起码他不能为敌人服务。

三国演义中曹操留下徐庶有两个原因,第一曹操非常欣赏徐庶的才能,虽然徐庶不肯为自己出谋划策,但也不能让徐庶辅佐别人,成为自己的对手!第二徐庶为人谦逊,而且名气很大所以曹操也需要借用徐庶的名气招揽天下人才辅佐自己得到天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646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男人是否普遍怕妻子?下一篇:河南唐河历史上各年级开学时间是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