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淮北十大名人 傅友德征南八大指挥姓名

导语:淮北是一个孕育了众多名人的城市,傅友德、征南等八位指挥家更是为淮北声名大噪。他们以卓越的指挥艺术和音乐才华,为淮北乃至整个中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目录导航:

  1. 淮北十大名人
  2. 洪武调北征南白马先锋是谁
  3. 明初名将排名
  4. 潘梦奎是哪个朝代的人
淮北十大名人

淮北十大名人如下:

1、【华元】春秋时期政治家、宋国大夫,历文公,共公以至平公,一直执掌朝政,堪称"四朝元老"。

2、【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两汉之交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爱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喜非毁俗儒。哀帝、平帝间,位不过郎。王莽时任掌乐大夫。刘玄即位,诏拜太中大夫。光武帝时,任议郎给事中。因坚决反对谶纬神学,“极言谶之非经”,被光武帝目为“非圣无法”,险遭处斩。后被贬,出任六安郡丞,道中病卒。他把烛干比作人的形体,把烛火的精神,提出“以烛火喻形神”的有名论点,断言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独立存在,正如烛光之不能脱离烛体而存在一样。王充称道他的著作是“讼世间事,辨昭然否,虚妄之言,伪饰之辞,莫不证定”。(《论衡·超奇》)对后来无神论思想发展有所影响。著作有《新论》二十九篇,早佚 。现传《新论·形神》一篇,收入《弘明集》内。《新论》以清严可均辑本较好(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另有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今存《仙赋》、《陈时政疏》、《抑谶重赏疏》等文(见《艺文类聚》及本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五卷,已佚。传见《后汉书·桓谭传》。

3、【刘馥】字符颖,沛国相人,官至扬州刺史。馥起自合淝,创立州治,聚逃散之民,立学校,广屯田,兴治教,久事曹操,多立功绩。108年,孙权率兵10万围攻合肥百余日,而不能破。

4、【桓范】三国。建安末与王象等共撰《皇览》。任大司农,为曹爽谋划,号称“智囊 ”。司马懿起兵讨魏时,范劝爽挟魏帝到许昌,爽不听。著 有《世要论》12卷,或称《桓范新书》。

5、【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著名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竹林七贤”之一。 崇尚老庄,恬静寡欲,性格正直,反对虚伪礼教,后因得罪司马昭心腹钟会,遭其构陷,为司马昭所害。在哲学上,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著有《难自然好学论》。在音乐方面著有《声无哀乐论》,善鼓琴,曾作《琴赋》《广陵散》。

6、【刘伶】西晋沛国(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字伯伦,曾仕至建威参军。“竹林七贤”之一。司马氏擅权,伶纵酒放浪以示对黑暗统治的满及对礼法的 蔑视。党乘鹿车;携壶酒,使人荷锹相随,道:“死便埋我”。有《酒德颂》、《北芒客舍》等。

7、【桓伊】东晋军事家、音乐大师。是东晋赫赫有名的“王、谢、庚、桓”四大家族桓氏一族的成员,字叔夏,曾官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 在前秦符坚率军队大举南下时,桓伊与谢玄、谢石带领府兵迎战,史称“淝水大战”。桓伊以军功封为永修县侯,进号右军将军。他不仅有着文韬武略,而且音乐素养颇为深厚,《晋书》上说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桓伊最擅长的是吹笛,据说他使用的竹笛,就是东汉著名作家兼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柯亭笛”。桓伊有出神入化的吹笛技巧,曾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8、【戴逵】东晋。绘画和佛像雕刻为后世称道,推动了民族艺术的发展与提高。所画人物、山水、走兽“情韵连绵,风趣巧拔”,“荀勋、卫协之后,实为领袖”。擅长雕刻及铸造佛象。首创干漆夹雕塑法。曾塑“五世佛”,与顾恺之壁画“维摩诘象”和狮子国(今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并称“三绝”。

9、【傅友德】明代开国元勋。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平武昌,任征虏将军,授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封颍川侯。 与汤和分道伐蜀,围成都,迫使西蜀丞相戴寿出降,朱元璋盛赞“功为第一”。任征南将军,远征云南,消灭元梁王军主力,元梁王闻败自杀,余部选后归降。论功进封颍国公。随燕王征辽,乘敌不备,潜师入黑岭,大破敌军而还。又出兵山、陕,总揽屯田之事。加封太了太师。二十五年还乡,请求去怀远。朱元璋不悦。二十六,赐死。

10、【任文石】 (1587-1654年),字伯介,号瑶房,晚号蛰庵,明末清初宿州相城(今淮北市)人。 性谦让,专心研究程颐、程灏和张载之理学。以清高自守,虽常居官,实与隐居无二。崇祯丙丁年(1535年)江淮多事,曾上《救时策》,受督抚史可法、潜帅王公咸器重。崇祯十三年(1640年)任扬州府儒学训导。清顺治五年(1648年)退归故里,居相山脚下,吟颂自娱,筑“藕花墅”,于相山东山腹凿“秘霞洞”以藏书。致力于相城古文物史迹的研究和整理。著有《相山志》12卷、《藕花墅集》2卷、《静寄斋集》5卷等。均已散佚。惟所撰《相山庙碑》碑文以及少量词文存世。

洪武调北征南白马先锋是谁

洪武调北征南白马先锋是傅友德。

一,征贵州:

洪武元年,土司归附。

洪武十一年,湖南五溪曫作乱,江夏侯周德兴率师讨之。

洪武十四年,安瓒谋叛,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征云南大军,由辰沅趋贵州谱定擒安瓒。

二,平四川:

洪武四年,命汤和为征西将军,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廖永忠为右副将及杨璟、叶升等率京卫荆襄舟师由瞿塘趋重庆;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顾时为左副将军及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平川后叙功,傅友德第一,廖永忠第二。

三,平乌撒:即彝族乌撒部

主将为傅友德。

洪武十五年壬申(1月6日),元梁王闻达里麻兵败自杀。傅友德既攻下曲靖,遂亲自率众数万取间道直捣乌撒。此后,乌撒及其他蛮部复叛乱,仍旧是傅友德平定。

明初名将排名

徐达,常遇春,蓝玉,朱文正,傅友德,冯胜。

徐达是明朝的第一名将当之无愧,此人有勇有谋,濠州城朱元璋被俘时,徐达只身闯入敌营救出朱元璋。鄱阳湖之战大败陈友谅,攻克平江灭掉张士诚。攻入元大都,围攻兰州,将元军赶至漠北。

明初第1名将徐达。是明朝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统帅。

第二常遇春骁勇善战,勇猛无敌。有常十万之称。

第三冯胜,智勇双全,屡败元军。

第一位:徐达

徐达明朝开国的统帅,位列开国六王之首,第一大功臣,自幼年,修习武,是朱元璋的童年伙伴,朱元璋投靠红巾军郭子兴后,回乡募兵,徐达应召,从此跟随朱元璋打江山,立社稷,征战四方帮助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建国称帝王后,封徐达为魏国公,他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派郑和下西洋的永乐大帝。

主要功绩——灭元之战,攻克元大都。

第二位:常遇春

常遇春出生贫苦人家,从小就练习武术,成年后,他善于骑射,使用各种兵器。常遇春刚开始时投奔了绿林大盗,到处打家劫舍,时间久后,他觉得这不是个长久之计,打算另谋出路。

他听说过朱元璋是有大作为的人物,于是暗中观察朱元璋,发现朱元璋是个能干大事的英雄,立即投奔了朱元璋。从此常遇春成为了朱元璋的一位猛将,明朝建立后,常遇春封为鄂国公,太子少保头衔。

主要功绩——采石矶之战,鄱阳湖大战,大败陈友谅。

第三位:蓝玉

蓝玉英勇善战,胆气过人,沙场上屡立战功,蓝玉开始是在常遇春帐下效力,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因此蓝玉升迁很快,由千户,指挥使,升任为了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二年,他被封为了永昌侯,征虏大将军,二十一年又拜为了大将军,凉国公。

主要功绩——洪都之战,捕鱼儿海之战,深入大漠,直捣蒙古王庭,击垮数十万北元兵。

第四位:冯胜

冯胜很早就投奔了朱元璋,通晓兵法,明朝开国虎将,开国后,被朱元璋赐死,未得入功臣庙。

主要功绩——辽东之役,降伏纳哈出,消除辽东残元势力。

第五位: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有勇有谋,文武兼备,他是明初大将中唯一读过书的将军,开国封岐阳王,配衮服。

主要功绩——大败张士诚,北伐残元,打出野狐岭,攻克兴,强攻骆驼山,赶走沙布丁,逼降元上都。

第六位:邓愈

邓愈从十六岁就开始反元,并拥有自己的部队,邓愈之名是他投奔了朱元璋后,朱元璋给改的,开国后,封荣禄大夫,右柱国,卫国公。

主要功绩——招降吐藩,乌思藏,消灭甘肃元军。

第七位:傅友德

傅友德,宿州相城,后迁居砀山,元末参加刘福通起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降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明朝开国,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

主要功绩——七战七胜平甘肃,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梁王部。

第八位:汤和

汤和,濠州钟离人,为人谨慎,沉稳敏捷,多智多谋,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开国之后,得善终,追封东瓯王。

主要功绩——平定福建,大败方国珍部。

第九位:沐英

沐英,濠州定远人,出身贫苦,自幼起,颠沛流离,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义子,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十四年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主要功绩——征讨吐藩,安定西南。

第十位:朱亮祖

朱亮祖原是元朝镇压义兵的元帅,屡败朱元璋,之后被明军俘获投降,参与了明军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洪武三年,封为永嘉侯,他在镇守广东期间,与当地豪强勾结,使朱元璋冤杀番禺县令道同,最终被朱元璋处决。

主要功绩——平定两广,明夏政权。

这10位名将战功赫赫,可以说皆是军事天才,体现了明朝开国初期将星云集。

top1:徐达

徐达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1385年)卒,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top2: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top3:汤和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汉族,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封信国公。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农历八月因病去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top4:蓝玉

蓝玉(?―1393年),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为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蓝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 ,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朱元璋为儿子朱标组建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做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而预备,然太子死皇孙幼,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最后落了个周亚夫的下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top5:傅友德

傅友德(?—1394年),明朝开国将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封丽江王,谥“武靖”。

top6:李文忠

李文忠 (1339~138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思本,江苏盱眙人。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贵池),初建战功。继又率部连挫元军,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占浙江昌化(今临安西)、淳安等地,因功授帐前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后与邓愈会师,再克浙西重镇建德。不久,元水陆军数万突然反击,他先破其陆军,取部分首级置于木筏,顺流而下,水路元军见之惊慌逃遁。二十五年春,张士诚派兵20万攻新城(今浙江诸暨南)。李文忠率军驰援,因敌众己寡,将士有疑惧,他激励将士说:兵在谋不在众。次日,乘雾进攻,冲其中坚,果获大胜,歼张军数万,俘将校600 人。二十六年秋,率军进克杭州,迫守军3万投降,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将军从常遇春攻占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常遇春病逝后,他代其职继续远征漠北,俘斩元兵万余。次年,与徐达分道北征,俘获元主之孙及大臣数百人,升大都督府左都督。十年,负责大都督府,十二年兼领国子监事。十七年病卒。

top7:邓愈

邓愈(1337年-1377年),汉族,明朝开国名将。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他16岁领兵抗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将他改名为邓愈。邓愈跟随朱元璋渡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邓愈转战浙西,屡败元军。因为军功屡次升官,历官佥行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谕德。邓愈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1370年(明洪武三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1377年(明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邓愈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追封为宁河王,谥武顺。

徐达,常遇春,常茂,李善长,李文忠,冯胜,邓瑜,汤和,蓝玉,傅友德,胡大海,耿再成,张德胜,赵德胜,丁普郎,俞亭玉,廖永安,矛成,俞通海,丁德兴,陶安,浦英,康茂才,康铎,冯国用,唐圣宗,周德兴,洪武三年十一月封侯。

潘梦奎是哪个朝代的人

按照《潘氏历代流传宗谱序》记载,潘梦奎应是元末明初人。相关记载如下:明洪武十四年九月初一日(公元1381年9曰18日),潘梦奎之长子源明受封护国大将军,次子潘源远职任参将。洪武十五年正月初一日(公元1382年)梁王负国作乱。命辅太子征南,傅友德挂帅,统帅十大指挥,由贵州都匀进军,一路征剿,由毕赤上盐仓府,派一支兵平芒郡,三处合兵,由芒部平乌蒙。傅友德转毕赤奏请建城,潘梦奎、潘源明父子监修八年告竣,改名毕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745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妻妾之间的互动如何体现不同阶层女性的地位差异?下一篇:宋朝建国是公元哪一年 北宋儿童历史讲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