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前秦是秦人的后代吗 苻坚为什么要厚葬石虎

导语:前秦并非秦人的后代,而是由氐、羌、匈奴等少数民族组成的国家。苻坚厚葬石虎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展示对前任皇帝的尊重。

目录导航:

  1. 前秦是秦人的后代吗
  2. 秦朝国姓
  3. 冉闵与苻坚一个时代吗
  4. 前秦前身
  5. 五胡的首领
前秦是秦人的后代吗

1、秦朝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

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2、前秦

前秦(公元350年—394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公元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共历六主,享国四十四年。

氐族将领苻洪在石虎去世后投降东晋,在后赵内讧时意图夺下关中,但遭人毒死。公元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东晋断绝。

东晋屡次派褚裒、殷浩、桓温等率军伐之,苻健都成功抵御,国势渐固。苻生继立,他淫杀无度,苻坚杀而代之。苻坚崇尚儒学,奖励文教。

由王猛辅政,得以集权中央,经济提升,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前秦强盛后,苻坚有意一统天下。

当时前燕混乱,公元369年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坚趁势派王猛、慕容垂率军于隔年成功灭燕,取得关东地区。

370年,前秦灭前燕,擒慕容暐。371年,灭仇池氐杨氏。373年,西南夷邛、筰、夜郎皆归附于秦。公元376年,灭前凉。同年,进兵灭代。前秦统一北方。

东北、西域各国都遣使和前秦建立关系,只有东南一隅的东晋与他对峙,当时朝鲜半岛由高句丽、百济、新罗割据,都接受前秦册封,北方外族有柔然、库莫奚、契丹及高车,西有吐谷浑及白兰。

盛时疆域东起朝鲜,西抵葱岭,南并川蜀,北逾阴山,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

秦朝国姓

嬴,不是输赢的“赢”。秦朝的国姓。

秦昭襄王(公元前324——前251年),秦武王之异母弟,名则,一名稷,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在位56年,其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其实际执政时间仅次于乾隆。

先后大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的河东和南阳、楚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公元前266年,昭王听信魏人范睢的话,夺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睢为相,改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占领和蚕食东方六国大片国土,使楚国国土缩小一半、魏国韩国国土缩小2/3、赵国缩小1/3公元,并不断离间六国关系,又在前256年又灭亡东周。其在位后期秦国实际控制国土已经超过东方六国总和。可以这样说没有昭襄秦王也就没有后来秦国统一。

他叫做“嬴则”或是“嬴稷”

秦国时期,人们不只有姓,还有氏,秦始皇是赢姓赵氏,所以可以叫做嬴政,也可以叫做赵政;秦国先,前秦后。

1、姓氏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

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溯嬴姓渊源,颛顼高阳氏之孙皋陶(八恺之庭坚),皋陶生于山西洪洞(一说曲阜),舜因而赐以嬴姓。

造父因功被周穆王封到赵城后,以邑为氏,这是嬴姓赵氏由来。周孝王时造父的侄孙秦非子因功封于犬丘,为之后秦国始祖。

2、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3、秦国

秦国(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 。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大国的基础。

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并巴国和蜀国。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

4、前秦

前秦(公元350年—394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公元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共历六主,享国四十四年。

氐族将领苻洪在石虎去世后投降东晋,在后赵内讧时意图夺下关中,但遭人毒死。公元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东晋断绝。

东晋屡次派褚裒、殷浩、桓温等率军伐之,苻健都成功抵御,国势渐固。苻生继立,他淫杀无度,苻坚杀而代之。苻坚崇尚儒学,奖励文教。由王猛辅政,得以集权中央,经济提升,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前秦强盛后,苻坚有意一统天下。

当时前燕混乱,公元369年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坚趁势派王猛、慕容垂率军于隔年成功灭燕,取得关东地区。

370年,前秦灭前燕,擒慕容暐。371年,灭仇池氐杨氏。373年,西南夷邛、筰、夜郎皆归附于秦。公元376年,灭前凉。同年,进兵灭代。前秦统一北方。

东北、西域各国都遣使和前秦建立关系,只有东南一隅的东晋与他对峙,当时朝鲜半岛由高句丽、百济、新罗割据,都接受前秦册封,北方外族有柔然、库莫奚、契丹及高车,西有吐谷浑及白兰。

盛时疆域东起朝鲜,西抵葱岭,南并川蜀,北逾阴山,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

扩展资料:

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

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冉闵与苻坚一个时代吗

冉闵与苻坚属于一个时代的人。

冉闵(?-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父亲冉良,是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

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略阳临渭人,惠武帝苻洪之孙、丞相苻雄之子,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

前秦前身

前秦(公元350年—394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公元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 ,共历六主,享国四十四年。

氐族将领苻洪在石虎去世后投降东晋,在后赵内讧时意图夺下关中,但遭人毒死。公元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东晋断绝。 东晋屡次派褚裒、殷浩、桓温等率军伐之,苻健都成功抵御,国势渐固。苻生继立,他淫杀无度,苻坚杀而代之。苻坚崇尚儒学,奖励文教。由王猛辅政,得以集权中央,经济提升,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前秦强盛后,苻坚有意一统天下。 当时前燕混乱,公元369年慕容垂投奔前秦。苻坚趁势派王猛、慕容垂率军于隔年成功灭燕,取得关东地区。 370年,前秦灭前燕,擒慕容暐。371年,灭仇池氐杨氏。373年,西南夷邛、筰、夜郎皆归附于秦。公元376年,灭前凉。同年,进兵灭代。前秦统一北方。

东北、西域各国都遣使和前秦建立关系,只有东南一隅的东晋与他对峙,当时朝鲜半岛由高句丽、百济、新罗割据,都接受前秦册封,北方外族有柔然、库莫奚、契丹及高车,西有吐谷浑及白兰。盛时疆域东起朝鲜,西抵葱岭,南并川蜀,北逾阴山,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

前秦(公元350年闰二月—三月),苻洪所建,一个短暂而不短命的政权,前秦的前身。而苻洪亦是前秦政权的奠基者。

五胡的首领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首领有刘渊,慕容垂,石勒,姚兴,苻坚等

匈奴首领刘渊,建立后汉

鲜卑首领慕容垂,拓拔圭等,前后建立前燕后燕,北魏等。

羯的首领石勒,石虎。建立了前后赵,这也是最凶残的一个民族。

羌人首领姚苌姚兴姚泓,苻坚败亡后他们建立了后秦。

氐人首领有苻坚,建立了前秦,短暂统一了北方。

五胡[wǔ hú]

匈奴为刘渊,羯为石勒石虎,羌为姚健符氏,鲜卑为慕容恪慕容垂兄弟,氐族为李氏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趁中原八王之乱时期衰弱之际陆续建立北方政权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以匈奴、羯、鲜卑、氐、羌为代表的“五胡”纷纷入主中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格局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晋初年,曾经是汉族聚居的关陇地区变成了“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 的局面,到西晋末年,关中及以西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数倍于汉民族的人口。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更迭频繁,统治中心不断转移,被迫强迁的人口数量多,规模大,民族成分复杂

汉赵、后赵五主即匈奴刘渊、刘聪、刘曜和羯族石勒、石虎,都是以武力颠覆汉族的西晋、建立少数族新朝的标志性人物。

他们登极前后,利用图谶宣扬各自政权的合法地位,“五胡”的称谓大约由此而产生,其最初的涵义,就是指这五位率先入主中原并长期称帝的“胡”族首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7501.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三星堆文化是否有留下可供拍照的遗迹或文物?下一篇:古代北京官员的退休待遇是否高于其他地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