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8个乾隆通宝寓意 清朝乾隆后期历史评价如何

导语:乾隆通宝是清朝乾隆后期大量铸造的货币,从8个通宝寓意可以看出乾隆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也有人认为,乾隆后期开始出现腐败现象,朝廷的财政状况逐渐恶化。

目录导航:

  1. 8个乾隆通宝寓意
  2. 乾隆初期和后期国力
  3. 乾隆时期距今有多少年了
  4. 乾隆时代一至九品的官职
  5. 1770年清朝怎么样
8个乾隆通宝寓意

寓意是钱财兴隆之意

乾隆通宝是清朝乾隆皇帝当政时期铸造流通的货币,当时中国国力雄厚国泰民安,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时期。

现在收藏市场对于乾隆通宝较为认可,“乾隆”年号也比较讨喜,有钱财兴隆之意,所以人们也喜欢随身佩带乾隆通宝钱币,具体佩戴几枚依据个人的喜好,五个乾隆通宝也是可以一起佩戴的。

乾隆初期和后期国力

清王朝在雍正改革之下,国库渐渐充盈。所以乾隆初期国力还雄厚,后在乾隆的治理下,国家更加强大,所以有康乾盛世之说。

乾隆前期叫盛世,而后期叫乱世

乾隆即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在位)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四十九年(1711年)。雍正元年(1723年)被密立为太子,十一年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与军国要务。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弘历即位。

弘历即位后,在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起复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

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蠲免钱粮,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军事上多次镇压西部少数民族贵族起义,反击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加强了满清对新疆和西藏等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的帝国;文化上编修了《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

外交上乾隆时满清帝国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和周边属国友好往来,而对西方则坚持“闭关锁国”。他六下江南,大修宫殿、园林;大兴文字狱加强对汉人的思想统治。

后期宠信大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年事已高,吏治败坏,弊政丛出,激化了社会矛盾。

乾隆后期好大喜功,生活奢侈,对吏治也没有初中期抓得紧了,在位后期重用大贪官和珅二十余年,致使这二十年间贪污成风,政治腐败。

吏治的腐败又给人口压力,土地兼并等社会矛盾火上浇油,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东王伦起义起,各地农民反叛频繁:乾隆四十六年甘肃、青海发生苏四十三、田五起义;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乾隆六十年贵州、湖南发生苗民起义;乾隆刚一退位,嘉庆元年,就爆发了持续九年的白莲教起义。满清帝国迅速走向衰落。

大清王朝经过康雍乾三位帝王励精图治,国力到乾隆时期达到巅峰,经济实力更是全球第一,几组数据可以证明,人口方面,在清代以前,中国人口在数千万左右,只有少数几个历史时期短暂突破一亿,而在康熙,雍正时,中国人口就恢复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到了乾隆60年,人口增至3亿;粮食方面,中国历代口粮总量,秦汉为417亿斤、唐代为626亿斤、宋代为835亿斤,乾隆晚期,一跃达到2088亿斤,历史最高水平,当然这与其食物革命以及水利发展脱不开关系;经济方面,截至到乾隆去世时,大清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所占的份额仍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整个欧洲5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英国的8倍、俄国的6倍、日本的9倍,总GDP在世界总份额中占三分之一,乾隆五十五年,朝廷财政收入8000万两;军事方面,两平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两次抗击廓尔喀等等,疆域达到古代王朝巅峰(元朝除外)。

以上这些数据组合在一起,用盛世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然而1793年,英国使团访华时,结合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认定所谓“乾隆盛世”只是一个虚胖的外壳,内部早就糜烂不堪,毫无朝气可言,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一个“饥饿盛世”。所谓的饥饿盛世,就是值国家看起来很强,老百姓却很苦,简单来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么,英国人为何会这么认为呢?

1. 总量高,人均低,普通百姓物资匮乏。

当时,清王朝雇佣了许多老百姓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英国人发现这些人都很消瘦,用他们的话来说,在普通中国人中间,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他们发现,这些被雇佣的人,每次接到他们的残羹剩饭时,都要千恩万谢,每次接到他们用过的茶叶时,总会贪婪争抢,然后用水煮泡着喝。

英国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去京城的三天路上,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的证明,房屋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两岸相提并论。”

也就是是当时大清老百姓的生活相当穷困,要知道,18世纪的英国,普通英国农户一年消费后,可剩余11磅,约合33-44两白银,而一个中等中国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32两,而年支出为35两,也就是说,辛苦一年还要负债3两,才能过活,同时,在中国农民的食物和菜谱上,肉、蛋、奶少得可怜,在春荒之际,还要摘野菜度日,一旦遭遇大饥荒,普通人家会立刻破产,卖儿卖女的情况十分普遍。

还有一组数据也证明了清朝老百姓生活艰难,那就是历代粮食人均占有量,秦汉时候这个数据为985斤,隋唐时为988斤,宋代是巅峰为1457斤,明朝是1192斤,而到了乾隆年间,仅为780斤。同时,这也是整个清朝老百姓生活中各项数据的缩影。

2. 精神方面的打压

除了物质上,大清子民在精神上也相当贫困,1793年,英国第一个使团到达中国,到浙江沿海后,他们不熟悉中国航线,请求当地总兵帮他们找一个领航员,总兵的办法是派出士兵,把所有从海路去过天津的百姓都找来,这些人双膝跪地,接受询问,他们哀求离家远行会坏他们的生意,给妻子和家庭带来痛苦,然而,总兵不为所动,命令他们一小时后准备妥当。

在船只驶入内河时,官员们又强征大批百姓来拉纤,但是不给回家的路费,因此,不断有逃亡的情况发生,为了找到替手,官员们派兵丁去附近村庄抓人,兵丁们鞭打试图逃跑或者以年老体弱为由要求免疫的民夫,另外这些可怜的人缺衣少食。这在当时的欧洲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早在1747年,普鲁士国王要建一座夏宫,地址选在了一个平民百姓的风磨坊边上,在修建期间,磨坊主到法院起诉国王,说新建的王宫挡了风,不利于磨坊转动,最后国王不得不让步,给与赔偿。

此外,使团的船经过运河时,一伙看热闹的人压翻了河中一条小船,许多人掉进河中,虽然这一代有很多船只在行驶,却没有一艘船去救援。英国使团成员由此得出结论:就现政权(清廷)而言,有充分证据表明,其高压手段完全驯服了这个民族,并按照自己的模式塑造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完全由朝廷的意识形态所左右,几乎完全处在朝廷的控制下。

此外,清廷还大兴文字狱,相比下同时期的欧美生机勃勃朝前进,乾隆十三年,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乾隆四十一年,美国宣布独立,乾隆五十四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提出“主权在民原则”,1795年,华盛顿宣布拒绝担任第三任总统,完善了美国民主政体。

3. 闭关锁国,自以为是

当时,英国使团带了很多好东西,由天体运行仪、赫歇耳望远镜、蒸汽机、织布机、步枪、战船模型、热气球等,不过,乾隆对这些玩意颇感失望,认为是奇技淫巧罢了,他在看气压计时,更是冒出了一句:“这些东西只佩给儿童玩。”

英国的礼物中还有两辆有弹簧减震设备的马车,这比当时中国的马车要先进太多,不过,乾隆看也没看,原因很简单,车子的形制不符合中国规矩,因为马车车夫的座位居车厢前,且高高在上,车夫背对皇帝,不合中国礼制。

最后,乾隆对这些礼品得出一个结论:现今内府所制仪器,精巧高大者,尽有此类……至其所称奇异之物,只觉视等平常耳。

造访完大清后,马嘎尔尼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政府正如它目前的存在状况,严格地说是一小撮鞑靼人对亿万汉人的专制统治,这种专制统治是有灾难性的,自从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00多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是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乾隆初期的国力还是很强的,当时有康熙雍正打了底子,雍正驾崩乾隆即位时国库存银7700多万两白银。人口一亿多。大清经济总量占世界的百分之28.可惜乾隆是个败家子,喜欢好大喜功,晚年更是铺张浪费。后期的国力一落千丈,导致各地民变,白莲教就是乾隆晚期发生的民变。

到了嘉庆元年,国库只有存银200万两,不是抄了个和珅,都不知道怎么维持。

乾隆初期清朝国力强大,GDP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多,但是乾隆后期随着夜郎自大和闭关锁国,国力开始衰落了。

乾隆时期距今有多少年了

若从乾隆元年算起至2021年则为285年,若按照1795年至2021年则为345年。所谓乾隆时期是指乾隆元年(1736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这段时期。1796年,乾隆退位,改名为嘉庆。

286年。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

乾隆为中国清朝第六位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1736年-1796年),始于1736年(乾隆元年),至1796年(乾隆六十年),共六十年。

乾隆时代一至九品的官职

乾隆时期官职

文官

正一品

太师 太傅 太保 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尚书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总督 侍郎 内务府总管

从二品

内阁学士 翰林院掌管学士 巡抚 布政使

正三品

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 宗人府府丞 通政使司通政 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 太常寺卿 顺天府尹 奉天府尹 按察使 外务部左右丞

从三品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 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使司副使 大理寺少卿 詹事府少詹事 太常寺少卿 鸿胪寺卿 顺天府丞 奉天府丞 道员 外务部左右参议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 翰林院侍讲学士 内阁侍读学士 国子监祭酒 都转运运盐使司同知 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坊左右庶子 通政使司参议 光禄寺少卿 六科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 郎中 顺天府治中 奉天府治中 钦天监监正 太医院院使 同知 直隶州知州

从五品

翰林院侍读 翰林院侍讲 司经局洗马 鸿胪寺少卿 监察御史 员外郎 知州 运盐司运副 盐课司提举

正六品

内阁侍读 左右春坊左右中允 国子监司业 部院主事 宗人府主事 寺衙门主事 起居注主事 都察院都事 都察院经历 大理寺左右丞 钦天监左右监副 太医院院判 京府通判 京县知县 兵马司指挥 钦天监春夏秋冬中五官正 太常寺丞 神乐署署正 府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坊左右赞善 翰林院修撰 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五官正 钦天监秋冬官正 布政司经历 布政司理问 运盐司运判 直隶州州同 州同 僧录司左右阐教 道录司左右演法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 通政使司知事 通政使司经历 大理寺左右评事 太常寺博士 太常寺满洲读祝官 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 京县县丞 兵马司副指挥 知县 太常寺典簿 按察司经历 皇史宬尉 太仆寺满主簿 部院寺内务府司库 京府儒学满汉教授 京府儒学训导 外府教授 七品笔帖式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 銮仪卫经历 中书科掌印中书 内阁中书 办事中书 詹事府主簿 光禄寺典簿 京府经历 钦天监官五官灵台郎 祠祭署奉祀 布政司都事 运盐司经历 直隶州州判 州判 国子监博士 国子监助教 唐古忒学助教 古忒学中书

正八品

国子监学正 国子监学录 钦天监主簿 太医院御医 五经博士 八品笔帖式 四氏学学录 太常寺协律郎 布政司司库大使 运盐使库大使 道库大使 按察司知事 外府经历 外县县丞 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 州学正 县教谕 僧录司左右讲经 道录司左右至灵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 国子监典簿 鸿胪寺主簿 钦天监五官司挈壶正 太医院吏目 祠祭署祀丞 神乐署署正 布政司照磨 运盐司知事 府州县训导 僧录司左右觉义 道录司左右至义

正九品

钦天监五官监侯 钦天监五官司书 太常寺赞礼郎 九品笔帖式 按察司照磨 府知事 同知知事 通判知事 县主簿 和声署奉銮

从九品

翰林院待诏 工部制造库司匠 国子监典籍 钦天监博士 鸿胪寺鸣赞 鸿胪寺序班 会同馆序班 刑部司狱 府照磨 通判照磨 钦天监漏刻博士 太医院吏目 太常寺司乐 宣课司大使 州吏目 道库使 府税课司大使 按察使司狱 府司狱 同知司狱 巡检 布政司仓大使 府库大使 同知仓大使 土司副巡检 都纲 都纪 正科 正术

未入流

翰林院孔目 礼部铸印局大使 县典史 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关大使 府检校 长官司吏目 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 同知库大使 州库大使 税课司分司大使 州税课使大使 县税课使大使 驿丞 河泊所所管各闸闸官 道仓大使 州仓大使 典科 训科 典术 训术 副都纲 僧正 僧会 副都纪 道正 道会

武官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一二三等子 太尉

从一品

内大臣 湘军骑兵.步兵.守兵 外省驻防 乌鲁木齐热河察哈尔都统 提督

正二品

左右翼前锋统领 八旗护军统领 八旗副都统 左右翼总兵 外省驻防副都统 銮仪使 一二三等男 总兵

从二品

散秩大臣 副将

正三品

一等侍卫 冠军使 火器营翼长 步军翼尉 包衣护军统领 乌枪营总 圆明园总管 前锋参领 护军参领 乌枪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 城守尉 陵寝总管 圆场总管 黑龙江船驳水手总管 察哈尔总管 王府长史 参将 一二三等轻车都尉 指挥使

从三品

圆明园包衣营总 包衣护军参领 吉林参领 黑龙江参领 指挥同知 察哈尔参领 驻防协领 一等护卫 游击 宣慰使司宣慰使

正四品

二等侍卫 云麾使 前锋侍卫 副护军参领 乌枪护军参领 副前锋参领 副骁骑参领 佐领 步军协尉 信驳总管 南苑总管 陵寝副总管 陵寝司工匠 圆场翼长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 上都达布逊诺尔 达里岗爱总管 防守尉 黑龙江吉林管水手四品官 司仪长 骑都尉 都司 宣慰使司同知 指挥佥事

从四品

城门领 包衣副骁骑参领 包衣佐领 察哈尔副参领 察哈尔佐领 四品典仪 二等护卫 宣慰使司副使 宣慰使司宣抚使

正五品

三等侍卫 治仪正 步军副将 步军校 监守信驳官 南苑门章京 陵寝防御 陵寝管理烧造砖瓦官 分管佐领 盖州牛庄满洲掌印防御 关口守御 黑龙江吉林管水手五品官 云骑尉 守备 宣慰使司佥事 宣抚使司同知 正千户

从五品

四等侍卫 委署前锋参领 委署护军参领 委署乌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 下五旗包衣参领 五品典仪 三等护卫 守御所千总 河营协办守备 宣抚使司副使 安抚使司安抚使 招讨使司招讨使 副千户.

正六品

蓝翎侍卫 整仪尉 亲军使 前锋校 护军校 乌枪护军校 骁骑校 监造火药官 陵寝祭祀供应官 太仆寺马厂驼厂翼长 黑龙江吉林管水手六品官 门千总 营千总 宣抚使司佥事 安抚使司同知 招讨使司副招讨使 长官司长官 百户

从六品

委署步军校 内务府六品翎长 六品典仪 卫千总 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城门使 盛京游牧正尉 太仆寺马厂驼厂固山达 七品荫监生 恩骑尉 把总 安抚使司佥事 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七品典仪

正八品

盛京养息尉左右翼长 八品荫监生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八品典仪 委署亲军校 委署前锋校 委署护军校 委署骁骑校 圆明园副护军校

正九品

各营蓝翎长.外委把总

从九品

太仆寺委署固山达 额外外委

1770年清朝怎么样

1770年是清乾隆三十五年,1795年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就是嘉庆皇帝,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嘉庆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嫡长子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继承皇位,就是道光皇帝,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道光驾崩。

1770年是乾隆三十五年,乾隆皇帝在位。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在位60年(1735)。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6855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朱元璋在历史上扮演了哪些重要角色?下一篇:曹操得知夏侯渊战死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