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有没有关于刘邦、韩信、项羽的故事的书 刘邦韩信历史同人推荐

导语:有没有关于刘邦、韩信、项羽的故事的书 刘邦韩信历史同人推荐

目录导航:

  1. 有没有关于刘邦、韩信、项羽的故事的书
  2. 刘邦重用韩信作文的感触
  3. 刘邦为什么叫韩信雏儿
  4. 刘邦和韩信怎样认识的
有没有关于刘邦、韩信、项羽的故事的书

《汉化史书》:由刘邦诞生到西汉灭亡。中有记载:刘邦,韩信,项梁,项羽,张良~~~~~~~

刘邦重用韩信作文的感触


韩信一生征战从无败绩,被后世称为“兵仙”。有人说韩信成就了刘邦,助刘邦成大业;也有人说是刘邦成就了韩信,给了韩信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从历史角度来看,刘邦对韩信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从大将军到齐王再到淮阴侯,好像从来也没亏待过韩信。为什么韩信被刘邦如此器重呢?

韩信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推算能力

韩信的计谋和统兵能力都是上上乘。项羽在韩信没带兵之前可以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其勇武程度没有一方势力不害怕,遇到韩信之后就开始吃瘪。韩信熟读兵法,深谙战争之道,对阵项羽时除非兵力占尽优势,否则绝不出击。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谋攻第三》

在统兵方面韩信亲力亲为,打起仗来军队“如指臂使”,大大增强了军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他不怕兵多,多少都能带。

有人会说,谁不知道打仗兵越多越好,其实不尽然。战争对物资的消耗是极大的,多一份兵马多一份粮草,无法协调好后勤工作军队不战自溃。

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孙子兵法·作战第二》

当然,多多益善也仰仗出色的数学能力,韩信点兵的数学算法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搞不明白。韩信的数学能力还体现在对战争的推演上,每次出征之前将领都要用沙盘推演几十遍,胜算大才能打,一生未败的战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强大的推算能力。

士的信仰,忠于其主

战国和汉朝虽然是三个不同时期,中间相隔才不到二十年,士的精神仍然存在。韩信出身布衣,年少时却整日佩剑,饭都吃不上时佩剑仍在腰间,这说明他很可能是没落贵族之后。

还有一点就是樊哙跪送韩信,韩信却自嘲道“生乃与哙等为伍”,也侧面印证了他没落贵族的身份和士大夫阶层对平民的蔑视。战国时期的士的精神又是最为浓烈的,豫让为智伯报仇时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定然会影响以士自居的韩信。

(豫让)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史记·刺客列传》

刘邦重用了韩信,自然也是韩信的知己,必然会极力报答,这一点也在韩信被封齐王时得以印证。当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时,已经有了可以抗衡刘邦、项羽的能力,谋士蒯通建议他自立为王,三分天下,但韩信没有同意。因为韩信觉得刘邦在他最不得志时重用了自己,分给自己衣服和食物,这是何等的恩情,无论如何不能背叛。

国士无双,却无帝王之气

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在政治上却是畸形儿,等不到封官,主动向刘邦要了一个齐王。

自古以来哪有向皇帝要官做的,这犯了帝王家的大忌,韩信如此聪明一个人,为何犯下如此错误

韩信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将领,不仅仅只是他的武力更重要是他的谋略与军事才能帮助了刘邦统一了天下。

一次刘邦在议事大厅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随后问韩信,我能带领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你只不过能带十万士兵。刘邦随后又问,那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我挺帅的士兵越多越好,你能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被我所控。韩信说,陛下不能率领很多士兵,但是你能带领好将领。这也就是我韩信被你控制的原因。

刘邦为什么叫韩信雏儿

因为刘邦要树立威信。刘邦公元前206年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期间能够知人善任,注意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项羽的力量。

刘邦和韩信怎样认识的

高祖(刘邦)与韩信相识,以至于登台拜将,都源自于一个灵魂人物——萧何,所以有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起初,高祖很是看不起韩信,是萧何谏之,曰:大王欲取天下,非信而不可得。于是,高祖待韩信恩遇甚重,推食食之,解衣衣之。韩信也对得起这份知遇之恩,无论以后如何位高权重都没想过谋反。可有时候,当你有那个能力去染指皇权,无论你想不想,都是原罪。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7341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二战时韩国(朝鲜)的军服 历史日本军服下一篇:泰国的国家来历 泰国的历史介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