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历史上是谁推翻了朱棣 历史上的朱棣北征败过吗

导语:朱棣是明成祖,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他在明英宗被囚禁期间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朱祁镇,并成为新的皇帝。朱棣北征过程中曾经遭遇一次失败,但最终成功收复失地。

目录导航:

  1. 历史上是谁推翻了朱棣
  2. 朱棣五征漠北用了多少年
  3. 朱棣的结局
  4. 朱棣打到狼居胥了吗
  5. 朱棣为什么几次亲征都无功而返
  6. 朱棣之死真相揭秘
  7. 朱棣最后一次出征胜了吗
历史上是谁推翻了朱棣

李自成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朝庭,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隆武、绍武等。1662年永历帝在昆明被吴三桂心腹部将吴国贵绞死,南明覆灭

朱棣五征漠北用了多少年

14年

朱棣在位1410-1424年,十四年时间去了漠北五次,古时的交通不便,来来回回跋山涉水也阻止不了朱棣的北征的心。

永乐九年,这一年是朱棣第一次出征漠北。朱棣上位其实也借助了不少外部民族的力量,有了他们的帮助,朱棣才能从一个王爷直接翻身做皇帝

所以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对于蒙古哥哥部落都是采取的怀柔政策,对他们的政策也都是很宽容,因为他不想忘恩负义撕破脸也不好看。但是蒙古族慢慢的野心蓬勃,之前还对明朝心存敬意,之后便开始渐渐冒犯边境。但是朱棣还是看在面子上没有动手。

用了14年。

朱棣在位1410-1424年,十四年时间去了漠北五次。

朱棣在位期间,蒙古人虽然早已被赶出中原,但蒙古各部还是经常进犯明朝边境,烧杀掳掠。为了稳定北方边境,并防止已经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重新统一,朱棣在1410年到1424年之间,五征漠北打击蒙古残余势力。

朱棣五征漠北用了八年。
因为朱棣在他的执政期间,五次北伐平抚了漠北地区。
第一次征讨在1401年至1402年期间进行,第五次征讨在1410年至1413年期间进行,整个过程持续了八年。
在这八年中,朱棣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使得漠北地区稳定并被明朝正式纳入版图范围内。

朱棣五征漠北,明成祖亲征鞑靼之役。

名称

朱棣五征漠北

发生时间

1424年3月

关键人物

明成祖朱棣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三月,成祖朱棣以蒙古鞑靼部首领阿鲁台屡扰边防,纳群臣建议,传谕诸将亲征。四月初四,率军离京师北上。五月,师至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遣使往谕阿鲁台所部:王师只罪阿鲁台一人,愿归附者一律优待。途中得悉阿鲁台率部远遁答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和林东北),遂命诸将急速追击。六月,明军前锋将领陈懋、金忠及左掖主将张辅等分兵在答兰纳木儿河一带搜索,均未见阿鲁台踪迹,即下令班师。七月十八,朱棣病逝于归途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明军加速还京,结束此次北征。[1]

朱棣的结局

生病去世

为了稳定北疆,朱棣先后五次远征蒙古。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明世宗嘉靖时改为明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帝。

明朝在明成祖之后的皇帝都只称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 太祖”或“ 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朱棣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明成祖”,使其和太祖朱元璋并列为“万世不祧之君”供奉于太庙正中。

朱棣打到狼居胥了吗

朱棣是1424年封狼居胥的。

1424年二月,明成祖朱棣决定亲征,向北元残余势力,发起第五次北征。

明军所向披靡,一直将北元残部追至大漠。在途经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

然而,遗憾的是,这次亲征得胜回朝途中,朱棣病逝。

打到了。

朱棣打到狼居胥山了。明太祖朱棣五征蒙古,曾经追击蒙古败军至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明史·成祖本纪》中评价明成祖: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惭德亦曷可掩哉。

狼居胥山,古山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汉武帝的大将霍去病出兵漠北攻打匈奴,封狼居胥山

朱棣打到了狼居胥,同样进行了封狼居胥的活动。

朱棣在1402年,朱棣攻破都城南京,登基称帝。迁都北京后,国力军力大增,于是发动对孟元旧部的北伐战争。公元1424年,朱棣率领北伐明军来到霍去病曾经到过的狼居胥山,进行了祭祀等封狼居胥的活动。可惜的是,就是在这次北伐归途,朱棣不幸去世,没有完成彻底消灭北元蒙古的事业。

朱棣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他曾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

朱棣在五次亲征蒙古的战争中,追击蒙古败军至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燕然凯旋还朝,因此,朱棣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帝王。

朱棣为什么几次亲征都无功而返

朱棣是明成祖,他在位期间确实进行了多次亲征,但其中一些亲征的结果并不理想,最终无功而返。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

1、军事计划和指挥:朱棣虽然有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但在一些亲征中,他的军事计划和指挥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战略上的错误决策、战术上的失误或指挥不当都可能导致失败

2、铁甲船的失利:朱棣曾大规模建造铁甲船,并将其运用在战争中。然而,铁甲船在一些亲征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可能是因为水路条件不利、天气不佳或者技术问题。

3、敌对势力的抵抗:朱棣进行的一些亲征,如北方的蒙古、女真等,面对的是强大的敌对势力。这些势力具备战斗经验和地理优势,对抗朱棣的军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4、供给线的问题:亲征需要庞大的物资支持,包括粮食、军械等。如果供给线不畅通或者供应不足,将会对行军和作战造成困扰。

总体而言,朱棣几次亲征无功而返的原因是多方面综合的。历史上,许多统治者在战争中都经历了失败和挫折,而成功战役的背后通常有复杂的因素和机遇。

朱棣几次亲征都无功而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朱棣在亲征时面临的敌人实力强大,兵力精锐。

如明成祖时期的北元、倭贼以及后期的鞑靼和女真等,他们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使得朱棣在军事上处于劣势,很难取得明显的胜利。

其次,朱棣在亲征时也面临着兵员不足和物资匮乏的困境。

他需要调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来进行战争,但是由于战争不断、财政压力以及统治区域广阔等原因,朱棣无法调动足够的兵员和物资,影响了战争的进行和胜利的取得。

最后,朱棣的亲征战争也受到外交和内部政治因素的影响。

他需要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尽量避免引起更大的战乱和敌对。

同时,朱棣还需要平衡内部势力和利益的矛盾,避免在亲征战争中引发更大的内部动荡和不稳定因素。

综上所述,朱棣几次亲征都无功而返的原因是敌人实力强大,兵员和物资不足,外交和内部政治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朱棣亲征无功而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朱棣在外赫赫有名,立下不少战功,朱允炆忌惮他,因此准备削弱他的兵权,不让他握有兵权,朱棣听到一些风吹草动后,装病骗过朱允炆,最终在朱允炆身边的黄子澄和齐泰的行动下彻底惹怒了朱棣,他打着帮朱允炆讨伐奸臣的名义,起兵造反,攻到了京城。

2. 永乐七年六月,新任鞑靼大汗不仅不听话,还把明代使臣郭骥给杀了,明代君臣迅速组织大军北伐,此次出征是朱棣对远征沙漠策略的一次试探性尝试,但是并不尽如人意,明军大败而归。

3. 永乐八年二月,朱棣亲征大漠,结果鞑靼大汗一听到朱棣亲自来了,就往西边去投靠瓦剌,五月英主日夜兼程终于在斡难河畔追上了他们,大败鞑靼军,那鞑靼大汗就带着残部去投靠瓦剌,十分自然地就被瓦剌给砍了。

总的来说,朱棣亲征无功而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历史因素等。

1、蒙古战略纵深太大。作为游牧部落,机动性便是蒙古各部的天然优势,纵观历朝历代对北方草原部落的进攻,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便是寻找敌军主力。如果游牧民族不想交战,诚心在大草原上和你“躲猫猫”,那么便很难取得战果。

2、粮食补给问题。由于长期从事游牧活动,这使得蒙古军队对于后勤补给的需求极小,毕竟整个大草原就是他们的补给基地,因此蒙古军队外出征战,往往只需要随身携带少量的补给。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现抢,毕竟相对于游牧民族,农耕民族的生活地区相对更为固定。

3、战争代价问题。由于相对比较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松散的组织形势,蒙古军队并不像中原军队那样高度职业化,兵民一体的形势使得他们根本无需为战争付出太多代价。而作为马背上的民族,由于生活习惯的问题,他们相较于中原地区的百姓更为善战,这为他们提供了庞大的兵源,哪怕是临时组建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同样极有保障。

4、蒙古的回血能力。由于以上三点原因的影响,结果便是蒙古拥有比中原王朝更强的回血能力,连年的对外征伐,中原王朝往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来恢复国力,这既有人口方面的恢复,也有经济层面的恢复。

朱棣共五次亲征蒙古,第一次是在永乐八年,率领五十万大军准备一举消灭蒙古。但这次战斗的结果却显得有点尴尬,朱棣的五十万大军并没有碰见蒙古的主力,只是在途中斩杀了少数蒙古士兵,这次征讨蒙古历时五个月无功而返 。

第二次是在永乐十二年,朱棣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但是因为粮草不足而撤退。

第三次是在永乐十四年,朱棣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但是因为粮草不足而撤退。

第四次是在永乐十六年,朱棣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但是因为粮草不足而撤退。

第五次是在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但是因为阿鲁台远逃避战和明军粮尽而撤军。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在第五次亲征漠北途中,病死于榆木川,漠北之战也随之结束 。

朱棣第五次北征差点亡了大明。

永乐二十二年,第五次征战漠北开始了。这是朱棣第三次御驾亲征,也是最后一次出兵蒙古,但即使如此,这次依旧是空手而回。明军来到蒙古,当地的敌军就是拒不出战,而是开始了猫捉老鼠的游击战。

朱棣虽然派人对各个山谷、狭道进行了反复的搜查,想要找到敌军,但是,都没有看到敌军的一兵一卒。后来,有人提出建议,想要利用一个月的军粮做诱饵,诱敌深入,但是,朱棣却担心,由于自己离敌军的腹地太近会有遭遇什么不测,所以,就拒绝了这个提议,班师回朝了。

一四二四年的八月十二日,朱棣在回京途中病逝,明军加速还京,结束此次北征。

朱棣之死真相揭秘

明成祖朱棣的死因

关于明成祖朱棣的死因,有很多说法,一是劳累过度,在北征的途中病死的,而是因为迷恋丹药,最终导致在北征途中发作,不治身亡。不过无论是明成祖因何而死,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死于北征途中。

朱棣病死说

朱棣一生都在打仗,一开始随父亲朱元璋出征,之后朱元璋去世后,又起兵打败了朱允炆夺得了皇位,当了皇帝的朱棣并不像其他帝王一样养尊处优、贪图安乐,而是继续北征蒙古,稳定大明江山,从朱棣先后五次出兵蒙古就可以看出朱棣的一生有多操劳。

根据史册记载,说朱棣是由于常年征战,积劳成疾而最终病死的,明成祖朱棣最后一次出兵蒙古的时候,就已经身患重病了,途中加上风餐露宿,最终导致一命呜呼,这也是被官方认可的一种解释,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服食丹药发作身亡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可靠的说法,就是朱棣迷恋丹药了,明成祖朱棣,晚年迷恋仙丹,想通过仙丹长生不老,但是“仙丹”的作用终于在北征的路上发作了,所以造成明成祖朱棣陨落。

结语:其实,无论朱棣是如何驾崩的,都是死于北征途中无疑。同时,朱棣在位期间也是留下了无数的功绩,比如说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外交的发展,为历史的进程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朱棣最后一次出征胜了吗

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次出征没有获得胜利,朱棣的最后一次出征蒙古草原,因为被儿子汉王朱高煦出卖情报,导致了明军被围困,在好圣孙朱瞻基的努力下好不容易突出重围,皇帝朱棣也是时日无多,最终不得已选择撤军,朱棣在榆木川病逝,朱棣第五次北征也失败了。

没有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至七月,明成祖最后一次亲征鞑靼,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率军进犯明山西大同、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等地。朱棣遂调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之兵于京师(今北京)和宣府(今河北宣化)待命。获悉阿鲁台已逃往答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境内之哈剌哈河下游),朱棣令全军急速追击。六月十七日,明军进至答兰纳木儿河,搜索方圆三百里却不见阿鲁台部踪影,因所获甚微,明军粮尽,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renwu/59921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朱元璋册封开国功臣 古代文臣能享受爵位吗吗下一篇:反重力物质都有什么 恐龙灭绝之谜 恐龙灭绝是暗物质造成的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