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风云人物>正文

“焚书坑儒”说法有误为何却只有少数人知晓?

导语:三年来,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迅速为读者所熟悉。一个原因是《百家讲坛》其中一位主讲人的身份,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研究汉语专业有争议的用惊艳之词的秦始皇。最近,王立群潜心研究的《秦始皇读王立群史记》再次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相比王立群的《读秦始皇史记》,王立群似乎更珍惜这

三年来,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迅速为读者所熟悉。一个原因是《百家讲坛》其中一位主讲人的身份,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研究汉语专业有争议的用惊艳之词的秦始皇。最近,王立群潜心研究的《秦始皇读王立群史记》再次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相比王立群的《读秦始皇史记》,王立群似乎更珍惜这个“下”。在书中,他不仅为自己写诗“插彩”,还写了《吟》的序言。对秦始皇如此尊敬和爱戴,用王立群的话说,是因为秦始皇是个“纯爷们”。

埋葬儒家

“焚书坑儒”的说法是错误的

中国新闻出版报:在中国,“焚书坑儒”这个成语家喻户晓。无论是现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还是影视剧,“焚书坑儒”都被认为是秦始皇的主要罪行之一。在书中,你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王立群:“焚书坑儒”这种说法现在中小学课本上很常见,但其实并不准确。最准确的说法是“烧诗书的术士”,但这在学术界只有少数人知道。虽然目前中小学的历史课都是这样编的,但我们还是希望各地的教材出版单位和中小学历史编修部门能给下一代讲一个正确的历史,可能会更好。“焚书坑儒”的说法并不是一下子产生的。有一个历史过程,比如从唐朝开始最流行的“葬儒”。唐代的一些著名学者,如《史记》的章守杰、中国第一部文学集的李善等,都使用了不正确的史料来描述“葬儒”。所以从唐代开始,就不断的延伸和补充,导致了“人不知儒”的说法。这个说法不准确,可能只有秦始皇同时代的人知道一点。但是即使是同时代的人,他们又能对秦始皇了解多少呢?我们现在是当代人。你们都知道当代中国在发生什么吗?你所知道的,是你亲身听到或经历的。据此,你写下的就是记录历史。有记载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其实是有区别的。当人们根据你的记录重新解读的时候,差别会变大,然后接受的时候会有更大的变化。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坑儒”为什么会从坑术士演变成坑儒了。这其实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影响这个演变过程的因素很多。

埋葬儒家

中国新闻出版报:就算秦始皇是术士,也改变不了他暴戾血腥的本性。

王利群:毫无疑问,秦始皇血腥残暴。就算他不是坑儒而是坑术士,秦始皇也没有权利剥夺460个术士的生命,他加入了那么多人。我们常说一个词叫“国计民生”。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个重国民经济轻民生的人,为国铭记一切,比如修长城,而不关注民生。这是对秦始皇这样视人命如草芥的专制统治者最大的致命伤害。所以把坑儒变成坑术士只是更准确的表述,并没有改变秦始皇作为封建帝王漠视人命滥杀无辜的本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被乾隆皇帝金屋藏娇的最受宠妃子是谁?下一篇:吴三桂为何竟会因为一个妓女转而投靠满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