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如果多尔衮不让皇位,满清还能统治天下吗?

导语:跟随边肖探索历史上真正的多尔衮。如果多尔衮不放弃皇位,清朝就会发生激烈的内斗。这两种情况,估计八旗都要废了,不能入关,更不能统治天下。先搞清楚多尔衮争夺皇位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清朝有几个痴情的皇帝,皇太极就是其中之一。他深爱着陈海蓝珠公主,海蓝珠在他死后痛哭了七天

跟随边肖探索历史上真正的多尔衮。

如果多尔衮不放弃皇位,清朝就会发生激烈的内斗。这两种情况,估计八旗都要废了,不能入关,更不能统治天下。

先搞清楚多尔衮争夺皇位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

清朝有几个痴情的皇帝,皇太极就是其中之一。他深爱着陈海蓝珠公主,海蓝珠在他死后痛哭了七天。此后,他郁郁寡欢,于清崇德八年突然死于盛京清宁宫。

他死了也没关系,给满人留下大问题。有什么问题?没有继承人。自古政权更迭,最容易出事。储君很不稳定,更不用说楚军了

经过第一轮战斗,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成为最有实力的皇位争夺者。

按照汉人儒家的说法,与多尔衮无关,父死子从是正统。但是满清并没有讲这个,而是承认强者被尊重,利益为先,血缘只是最基本的敲门砖。贵族们支持豪格还是皇太极,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身份,而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实力和所代表的利益。

皇太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做了很多努力,领导黄旗、黄旗、蓝旗。这三面旗合二为一,实力远超其他旗。

对于这三旗贵族来说,利益早就和皇太极捆绑在一起了,必须支持霍格继位。如果上级是其他旗的旗主,这个旗的地位肯定会下降,这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康熙王朝著名的权臣鳌拜是黄旗守军的统帅,坚定地站在霍格一边。

多尔衮也有很好的理由去争取一个位置。他的母亲阿巴海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喜欢的女人。据说多尔衮是努尔哈赤死前的继承人,却被皇太极带走,逼死阿拜。多尔衮争大位,可以说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母亲。

再说多尔衮也确实是清朝皇帝、孙子、兄弟中数一数二的。皇太极逼死母亲,自然对他不太好,但是多尔衮凭借自己的本事在众多皇族中脱颖而出。

多尔衮对皇太极最大的贡献就是拿到了元朝的玉玺。

后金征服、抚蒙古各地时,许多部落都取之。只有察哈尔部,在利丹汗领导下,一直反对后金。后来皇太极又派出多尔衮,终于制伏了察哈尔部。李丹汗向多尔衮赠送了刻有“制诰之宝”的元朝国玺。

多尔衮献给皇太极。皇太极称帝就是因为这个法令。因为这一成就,多尔衮在年仅24岁的时候,就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在所有亲王中排名第三。

之后在与明军的战斗中,多尔衮指挥有方,皇太极越来越倚重他。他在决定官制的时候,把前六部的吏部交给了多尔衮。

也就是说,朝中官员的提拔任用,必须由多尔衮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多尔衮培养了自己的权力,他的威望就出来了,这是他的资本之一。

还有一个资本就是他是白旗的旗主,他的同胞朵朵是白旗的旗主。这两个旗自然是多尔衮的铁杆支持者。

换句话说,两黄旗右蓝旗挺豪格,两白旗挺多尔衮。其他三旗没有统一,都支持豪格和多尔衮。两个阵营势均力敌。

皇太极出殡后,大贝勒戴山召开高规格的群臣会议,决定谁继承皇帝。在这次会议上,鳌拜非常强大,举着两面黄旗的大臣们向于大庆门发誓要确保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王位,声称“如果我们不立先帝的儿子,我们宁愿先死在地下!”

同时全军做好了与多尔衮开战的准备。

两白旗大臣不怕两黄旗。他们鼓励多尔衮打两个黄旗。这时候多尔衮竟然提出自己和霍格都不应该当皇帝,谁应该当?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6岁的福临是后来的顺治皇帝。他太年轻了,没有多尔衮和郑亲王·杰尔哈朗的辅佐。

对于两黄旗和蓝旗,他们支持皇太极的儿子。至于那个人是豪格还是福临,区别不大;对于这面白旗,福临无法管理政治,杰尔哈朗不敢与多尔衮抗衡,实权仍在多尔衮手中。

因此,双方都接受了这个计划。当然多尔衮对福临的选择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出自年轻人,一个出自庄妃,也就是多尔衮笔下的白月光。爱我,爱我的狗,这个大馅饼就落到了福临的怀里。

完全可以想象,如果多尔衮不退让,提出妥协方案,清朝八旗成团,少了一两面旗是很正常的。本来人就少,继续折损怎么入关争天下?

因此,多尔衮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如果他不克制自己当皇帝的欲望,清朝就进不了中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古代打仗士兵为什么甘愿站在第一排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下一篇:宰相为什么是高危职业?汉武帝执政期间,13位宰相死了7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