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毛泽东“永远的先生”:缅怀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同志 毛泽东“永远的先生”:缅怀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同志

导语:毛泽东《永远的先生》:缅怀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同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五十年前的今天,1968年11月28日,中国革命和教育家徐特立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1937年1月30日,延安各界为庆祝徐特立60岁生日做了紧张的准备。当时正在讨论抗日救国计划的毛泽东,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老师写了一封真挚的生日信,当晚派人到保安处主持中苏西北办事处教育部的工作。信上说

毛泽东《永远的先生》:缅怀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同志!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五十年前的今天,1968年11月28日,中国革命和教育家徐特立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37年1月30日,延安各界为庆祝徐特立60岁生日做了紧张的准备。当时正在讨论抗日救国计划的毛泽东,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老师写了一封真挚的生日信,当晚派人到保安处主持中苏西北办事处教育部的工作。信上说:“二十年前你是我的丈夫,现在你还是我的丈夫,以后你一定还是我的丈夫。.....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别人第一……”

数据过滤=“过滤”徐特立和毛泽东在延安合影

生日信充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的最高赞誉。

“永远的先生”徐特立

1909年,一位年轻教师在长沙教育学院的教室里慷慨陈词,列举了外国人欺负中国人,而满清政府向外国屈服,对内残酷镇压的案例。悲愤交加之下,他突然从讲台上走到厨房拿来一把菜刀,在学生面前砍掉左手一根手指,用血写下“去掉格子呢,恢复中国”,以表达他反抗帝国主义的决心,激励青年学生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他就是后来参加革命并被毛泽东称为“永远的先生”的徐特立。

从私塾、小学、中学、师范教育到高等教育,徐特立从事教育和革命工作70多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毛泽东称赞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别人第一”。

教书不能教人“死”

语文教育中最典型的“填鸭式”教学一直备受诟病,徐特立几十年前就主张“教学要记得教书活,不要教人死”,“给学生钥匙,让学生自己开门,不要教学生当书呆子。”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新鲜,对当前的课堂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数据过滤=“过滤”徐特立

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任教的时候,避免谈论干巴巴的教条和抽象的真理。而是用从古至今的模范人物的善言善行来激励学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指导学生。他提出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对毛泽东影响很大。几年时间,他写了几筐读书笔记,文学水平和思想修养迅速提高。毛泽东后来深情地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最崇拜的两位老师是杨怀重先生和老徐。”

除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还创造了“诗教”法。在学生教室和食堂走廊,设立黑板,发现学生的优点,写诗赞美;发现缺点和错误就写诗歌批评。一个学生砸了一筐碗,写了一首诗说:“愿学生都是绿色的,人、财、物资源不被破坏。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打碎了一篮子厨房碗。”这是用诗来批判。结果在诗歌教学下,学生很快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绰号“徐寿华”免费教贫苦农民的孩子

衡量一个老师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是否真的爱他的学生。徐特立在湖南教了二十年书,他爱学生如子。当师范学校校长时,他的月薪定为20元,还有学校主任和总务,他经常帮助贫困学生。田汉入学时买不起蚊帐,于是徐特立买了一个送去。在一次夜间检查中,他发现一个新生婴儿呻吟着脚臭,于是他亲自打水洗脚,并在脚上涂了药。这件事出来后,有些老师认为自己失去了校长的“身份”,但学生更钦佩他。

数据过滤=“过滤”徐特立校长与湖南省幼师学生欢聚一堂

虽然你是教育界知名人士,但徐特立从来不讲排场,穿粗布凉鞋,坐不起轿子,在学生食堂吃饭。连一把油纸伞都舍不得买,下雨天还穿麻纤维,所以很多同学都在背后叫他“徐寿华”。原来他把攒下来的钱都用来办长沙县吴梅小学了,还免费招收贫苦农民的孩子。他还把所有的家人都留在农村种地——因为长沙的生活成本太高,只要能攒下一块钱,就能让一个穷孩子多读一个月书。

老资格的教育家,在长征中以高龄入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徐特立的名字让亿万人尊敬他。这不仅因为她是毛泽东的老师,还因为她有着非凡的传奇经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徐特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迁居武汉。徐特立在武汉遇到一个教育方面的熟人,他说革命失败了,让他尽快离开,另谋出路,拿出一笔钱用于他的旅费。听了这话,他很生气,当场把钱扔了一地,理直气壮地对那人说:“革命成功了,多一个人少一个人都无所谓。正是因为革命失败了,我们才不得不这样做。什么是逃避?”“说吧,走开,永远不要回头。

1934年,他超越常人的期望,50多岁参军长征,成为队里年纪最大的一员。除了鼓励和鼓励红军官兵,徐特立还经常在士兵们走路的时候用简单的话教他们。有一首战士自己编的顺口溜:“人民教育家老徐,长征的文化,天为课堂,枝石为笔,每天学两三个字,一年学八九百,学好文化。做个好主人。”在徐特立的鼓励和帮助下,许多红军战士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红军在三四年内扫除文盲的成就甚至超过了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任何地方所取得的成就。

徐特立年轻时想皈依佛教,后来转而寻求教育救国。他一生中有70多年致力于教育和革命事业。“去修远的路很长,所以我会上上下下”。伟大作家屈原的这句名言,是对他一生的注解。

♦顾颉刚与冯友兰:尊重是发自心底的善意林:我妈把我逼到人间地狱

文学大师胡适轶事:一个不怕老婆的国家是不民主的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的一键关注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大明王朝」第十二任董事长穆宗朱载垕 「大明王朝」第十二任董事长穆宗朱载垕 知人善任的享乐皇帝下一篇:11月28日大事记 11月28日大事记 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