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旷古畸恋造就成化斗彩三秋杯:起拍价至少是5亿美元 旷古畸恋造就成化斗彩三秋杯:起拍价至少是5亿美元

导语:旷工导致成华斗彩三秋杯:起拍价至少不到5亿美元。书面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20世纪40年代的一天,日伪统治下的北平城里,40来岁的「 ”孰华斋”古玩店老板孙瀛洲急匆匆赶到安定门外的后门桥。由于兵荒马乱生意萧条,一家当铺要关张,想把货底子抛了还债。孙瀛洲正是听了消息赶去看货的。后门桥离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不远,而且附近还有不少王府,一些王府的人和宫内当差的会拿些宝贝来这里当卖,尤

旷工导致成华斗彩三秋杯:起拍价至少不到5亿美元。书面材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一下!

20世纪40年代的一天,日伪统治下的北平城里,40来岁的「 ”孰华斋”古玩店老板孙瀛洲急匆匆赶到安定门外的后门桥。由于兵荒马乱生意萧条,一家当铺要关张,想把货底子抛了还债。孙瀛洲正是听了消息赶去看货的。后门桥离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不远,而且附近还有不少王府,一些王府的人和宫内当差的会拿些宝贝来这里当卖,尤其是清末,王朝衰落,不乏偷了宫里府里东西的在此销赃,这里兴起了一批古玩店,生意非常好。 孙瀛洲来到当铺后,一眼便相中了一对宝贝,他当即认定这是从宫里流出来的绝世精品。孙瀛洲花40根金条将它收入囊中,这对宝贝便是日后名震天下的国宝——成化斗彩三秋杯。 孙瀛洲原来是河北冀县农民,1906年来到北京,在硬木家具店、古玩店里当了十几年的学徒,1923年他在北京东四南大街开办了「 ”孰华斋”古玩店,专营古董的收藏与买卖,是远近闻名的大收藏家、鉴定家。 孙瀛洲获得珍宝三秋杯后,常常一个人在屋里把玩,连老婆孩子也甭想看一眼。 1949年北平解放后,时任市长的彭真慕名到孙瀛洲的古玩铺里欣赏宝贝。时间久了,孙瀛洲才拿出三秋杯请彭真分享。彭真赞不绝口:「 ”这可是国宝啊!”孙瀛洲当即表示,愿将珍品捐献国家。彭真称赞他说:「 ”您真是一名开明绅士。”早在1950年,孙瀛洲就为支援抗美援朝捐出一批珍贵文物义卖,将筹款全部捐给了国家。 1956年的一天晚上,吃过晚饭,孙瀛洲一脸严肃地对全家人说,那对三秋杯我要捐给故宫,你们还没有见过,现在就让你们看一眼,以后在咱家里就看不见了。说完,孙老走进里屋,拿出宝物,让全家人欣赏。 孙瀛洲一口气将自己苦心经营、收藏多年的3000余件文物全部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除2000多件瓷器外,还有青铜器、犀角杯等文物,其中明成化斗彩三秋杯、宋代哥窑弦纹瓶、元代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等25件瓷器被定为一级文物,即国之重宝。如今,故宫馆藏数十万件古陶瓷中只有几百件是国家一级文物,这意味着孙瀛洲捐献的藏品奠定了故宫陶瓷收藏的基础! 1956年,孙瀛洲捐献文物后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奖励,被聘为故宫博物院的顾问,牵头组成鉴定组,对故宫陶瓷进行断代研究。他不但对陶瓷鉴定做出了系统的理论总结,还培养了一批高徒,1966年73岁的孙瀛洲先生在文革中去世。 斗彩创烧于成化后期,所谓斗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争奇斗艳的艺术效果。宋晏殊《渔家傲》词就有「 ”落叶荷花相间斗,红娇绿掩新妆就”的词句。 烧制斗彩瓷器先用青花钴料在瓷坯上双勾画出图案纹样,然后入窑,用1200℃-1300℃的高温进行第一次烧制,烧成取出后在釉上填入彩料,再入窑用900℃的低温进行第二次烧制而成。收藏界有「 ”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 这对成化斗彩三秋杯,高4.3cm,口径6.8cm,足径2.6cm,釉色青中泛灰,胎薄如蝉翼,成化斗彩的轻薄是出了名的,薄到什么程度?据说拿过瓷器后,指纹都能从背面看清楚。杯上绘有山石、兰花和小草,几只蝴蝶在蹁跹起舞,栩栩如生。最为特别的是,其中蝴蝶翅膀上所施的紫色,色如赤铁,虽艳丽但表面干涩无光,这恰恰是成化斗彩独一无二的特征。 后世数朝仿成化斗彩只紫彩一处无法仿效,行内把这种紫彩叫「 ”姹紫”,实际也就是「 ”差紫”,说白了就是工艺不到,估计当时的工匠对紫色的配料与烧造没完全掌握才烧成这样,后来的工艺水平提高了,反而摸不清当年的「 ”差紫”,是怎么「 ”差”出来的!后世无法仿出成化斗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胎土。当年斗彩是用景德镇的麻仓土烧制而成,胎体形成一种特有的牙黄色,这种原料到成化以后的弘治初年就已用绝了,人们只能望瓷兴叹了! 三秋杯的底款就是大名鼎鼎的「 ”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字体肥,笔道粗,柔中含刚,遒劲有力,给人一种宁拙勿巧、以拙取胜之感。成化瓷的底款和明清各朝的大异其趣,一反规整、严谨的风气,显得十分随性、稚拙,乍看起来,犹如孩童所写,故又被称作「 ”婴儿体”。有人认为它是成化帝亲笔书写,根据就是这个款识风格在所有成化器上都如出一辙。 杯上以或淡雅或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秋天的乡居野景,纹饰绘画线条简练,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因为历时三个月的秋季又有「 ”三秋”的说法,故此杯被赋予「 ”三秋杯”的雅称。 成化帝旷古畸恋 成化斗彩在瓷器史上的巅峰地位,自然与成化皇帝的品位与喜好密不可分。成化帝就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朱见深,他是个苦命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朱见深虽生在帝王之家,童年却生活在随时被杀掉的恐惧之中,好不容易挨到继承皇位,却因大他17岁的宫女悉心呵护而对她无比依恋,甚至放任她去杀掉自己的一个个孩子。中国历史上的这一段「 ”成化畸恋”,其离奇曲折、惊心动魄堪比任何一部文学戏剧。 公元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明军全军覆没,朱见深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临时监国,立两岁的朱见深为太子。同年,19岁的宫女万贞儿被派去照顾小太子,两人从此形影不离,直至先后离世。 父亲的命运沉浮让年幼的朱见深尝够了苦难。他的叔叔赖在龙椅上不肯下来,不但登上皇位改年号为景泰,还废黜了朱见深的太子身份,改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 就在朱见深每日都生活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时候,他的人格魅力超强的爸爸凭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感动中国的力量回到了北京,并在被幽禁七年后再次以宽厚仁慈感染旧臣,夺回皇位。11岁的朱见深重被立为太子,命运又一次发生惊天大逆转。 公元1464年,英宗驾崩,朱见深继位。在此之前,万贞儿给了他人生最为宝贵的真爱、呵护、以及她的女儿身,她使朱见深由男孩变成了男人。成化一生迷恋钟情于她,封她为万贵妃,放着年轻貌美的皇后与其他妃子不顾,甚至为了万贵妃废掉吴皇后另立皇后。万贵妃是成化帝的爱人、朋友,也是他的母亲、保镖。 万氏曾生有一子但不幸夭折,善妒的她对成化帝宠幸过的妃子一个也不放过,要么强迫堕胎,要么打入冷宫。皇帝的精子和万贵妃的毒药展开了一场不动声色的竞赛。 直到成化十一年,在这场竞赛中处于下风的朱见深对镜叹息「 ”老将至而无子。”刚刚29岁的年纪,华发早生,伺候皇帝梳头的太监张敏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下去,冒死进言:「 ”老奴死罪!万岁已有子也!”朱见深愕然,问太子在哪儿?张敏回答:「 ”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张敏已清醒地预见到自己的悲惨结局,我说了就活不下去了,皇子能不能保住命是个大问题。 朱见深还是将信将疑,在一旁的司礼太监怀恩跪下说:「 ”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朱见深大喜,急忙派人去迎接从未谋面的儿子。 原来,这个孩子的母亲是在灭族屠杀中被俘的纪氏,在被朱见深临幸前是管理内廷书库的女官。纪氏怀孕后,万贵妃送来了堕胎药,然而孩子并未打下来,太监张敏谎称纪氏得了怪病,送她到北海西侧的安乐堂。在那里孩子降生,早被废掉并居此的吴皇后与纪氏一起偷偷把孩子养大。由于宫里万贵妃耳目极多,孩子只能整天呆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直长到六岁胎毛都不敢剪,甚至连哭泣都成了一种奢望。 父子相见那天,朱见深抱起儿子看了又看,流泪说:「 ”是我的儿子,像我,像我……”。 紫禁城欢声雷动,只有万贞儿几近崩溃,她不停地哭喊着:「 ”群小骗我,群小骗我……” 一个月后,纪氏自缢,太监张敏也吞金自杀。这一个月,是纪氏灾难重重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月,朱见深把她们母子安排在永寿宫里,时常前去探望,与她牵手叙旧,共饮美酒,有这一个月的幸福,看着儿子能平安成长,纪氏满足了。 但小皇子的性命仍在万氏的威胁之下,就在这岌岌可危的时刻,祖母周太后把这可怜的孩子带到身边抚养,偌大的紫禁城,恐怕只有周太后才可挡住万贵妃的杀手。这个孩子就是成化死后继承大统的弘治帝朱佑樘。 万贞儿58岁的时候死了,当时她正鞭打一个犯错的奴婢,「 ”怒极,气咽痰涌不复苏。”万氏一死,宫中女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而成化皇帝朱见深却一下子失去了元气,哀叹:「 ”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几个月后,他抑郁而终,时年40岁。 成化畸恋是中国历史上一桩着名公案。成化帝的童年卷入宫廷斗争的漩涡中,时刻处于被谋害的危险境遇,精神压力非常大,导致他自卑、懦弱、没有主见,甚至还落下了口吃的毛病。每次上朝,若准许大臣所奏之事,他只是说一个字「 ”是”,以免出丑,这影响了君臣的交流,他也不愿意上朝。除了万氏的陪伴,朱见深自小喜欢书画古玩,尤其酷爱瓷器,这给他恐惧的生活增添了一点儿乐趣。他深深地陶醉在艺术世界中,再加上先天的艺术素养,乃至后来拥有了极高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后人认为成化的瓷器带有女性的阴柔美,不像他的先祖永乐、宣德那般豪放、粗犷,除了成化帝的敏感性格以外,有人推测像三秋杯这样的斗彩小件是万贵妃的喜好。其实,万氏既不漂亮也无才情,身躯肥壮,喜欢舞刀弄枪,甚至有些暴力倾向。成化当了皇帝后,每次出游,万贵妃都一身戎装侍立在旁,保护他,给他安全感。不过,成化帝烧造小巧柔美的瓷器讨好万氏倒是可能。成化瓷无大器与酿酒业的发展也有关系,明成化时,蒸馏酒已经出现并且成熟,饮酒从米酒的低度、大碗,转向用小杯、度数高的蒸馏酒。这种社会需要也是促成成化斗彩小杯诞生的原因之一。他对瓷器烧造的要求极其严格,纵观明清二朝,恐怕只有雍正的能与之相比。不过,雍正喜爱瓷器是当作一种休息、放松。雍正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平均每天御批七、八千字,活活累死了自己,他既不下江南也没别的爱好,除了批折子就是化个妆照照像,赏玩一下瓷器什么的。成化倒是个吃喝玩乐不耽误的主儿,和雍正一样,成化对瓷器的要求精益求精,如果他要四件贡品,景德镇御窑厂要烧制一百件一模一样的,从中挑四件最好的进皇宫,其余的一律集中打碎、就地掩埋,因此成化斗彩瓷流散在外的非常少。成化帝本人也曾数次亲临景德镇监督烧造。正是这种不惜工本的讲究,使得成化斗彩受到后世的极力推崇。 三秋杯如此名贵,倒成了故宫器物部主任吕成龙的负担,他坦露,自己不愿触碰这个常人难得一见的珍品,每次搬动时都如临大敌,汗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毁了国宝,就此「 ”丢了饭碗”。 前上海博物馆的馆长、着名瓷器鉴定专家汪庆正的论断更是惊人:此杯若是拿到市场上拍卖,起拍价至少是5亿美元! 汪老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成化斗彩三秋杯乃是无价之宝!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田豫在刘备的心中曾比赵云高 分道扬镳后他被淹没 田豫在刘备的心中曾比赵云高 分道扬镳后他被淹没下一篇: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授予什么学位 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授予什么学位

文章评论

  • 邪岚汐

    古董艺术品成交价高昂,反映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