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神话故事>正文

清朝最牛县令:打了雍正的贴身太监 清朝最牛县令:打了雍正的贴身太监 反而因此升官

导语:清朝最牛的县令:打了雍正的贴身太监,却被提拔了。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清朝康熙年间,一名来自甘肃的学子,因为考试成绩优秀且有文采,被选入了翰林院。按照惯例,翰林院是培养未来高级官员的地方,只要能进得了翰林院,离做大官也就不远了。但这名叫孙诏成的进士,在翰林院一待就是十年。这也并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他太过耿直,拒绝和官员以及太监们搞好关系。 根据当时的「 ”潜规

清朝最牛的县令:打了雍正的贴身太监,却被提拔了。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清朝康熙年间,一名来自甘肃的学子,因为考试成绩优秀且有文采,被选入了翰林院。按照惯例,翰林院是培养未来高级官员的地方,只要能进得了翰林院,离做大官也就不远了。但这名叫孙诏成的进士,在翰林院一待就是十年。这也并不是因为他能力不够,而是他太过耿直,拒绝和官员以及太监们搞好关系。 根据当时的「 ”潜规则”,孙诏成只要各方使点银子,立马就能得到一个还不错的官职,但他偏不。直到因为「 ”资历”,他在熬了十年后才在河北当了个找找的知县。在这么个几乎与升迁无缘的小县城,孙诏成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可能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孙诏成并不因此而气馁,反而卯足了干劲为当地百姓造福,成了百姓交口称赞的父母官。 ​雍正三年,雍正帝准备出关回盛京祭祀,仪仗队经过了孙诏成所辖的小县城。舟车劳顿,雍正帝便在此地的行宫住了下来。根据规定,皇帝和一行倚仗随从的生活所需,都要当地的地方官来配合。雍正帝的贴身小太监们被派来吩咐县令孙诏成,除了传达皇帝的命令,他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捞油水。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自然不需要这点小钱,但小太监们就不好说了。 这帮吃拿卡要惯了的小太监向孙诏成索要贿赂,不曾想这是个穷得叮当响的知县。想当年要不是因为不愿贿赂,自己也不用在翰林院坐十年冷板凳。如今的孙诏成区区一个七品知县,工资本就不高,时不时还要接济一下有困难的群众,哪来的钱给这般太监。况且以孙诏成耿直的性格,即便是有钱他也不会给。太监们这次吃了瘪,自然不愿意就这样白白放过孙诏成。 当时的天已经下起了雪,行宫里也有厚厚的积雪。无论是紫禁城还是行宫,扫雪这种活都是小太监们的。但这次小太监们把扫帚硬塞给了孙诏成,就等着看他笑话。县令给皇帝扫雪虽然不合规矩,但为人臣子给君主干什么都是应该的,所以孙诏成也无法推脱。一群太监们看着孙诏成狼狈的样子,纷纷大笑起来,时不时还要骂他几句风凉话。 堂堂朝廷命官,岂能让几个小太监欺负了?本就恼火的孙诏成便反驳道:「 ”臣子就是为皇帝扫尽天下肮脏之事的,区区扫雪能算得了什么呢?”太监们知道这孙诏成是在骂自己,和文官斗嘴这不是自讨没趣吗?于是几人撸起柚子就要打孙诏成,但他们忘记了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孙诏成一下子就叫来了自己的衙役,命令他们把这几个太监给五花大绑了。 孙诏成也不管狗主人是谁,将他们拖到了县衙就打屁股。太监们叫苦连天吸引了路过的一名总督,他正要去给雍正帝请安。看见自己辖区的小县令把皇帝的贴身太监给打了,他当场就被吓得不轻,立马跑去给雍正帝打报告,并请求严惩这个不懂事的小县令。知道雍正帝的朋友都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昏君,这话他一听便知道了定有蹊跷。于是亲自召见了孙诏成,在问清原由后,雍正大喜。 在他看来,孙诏成连自己的贴身小太监都敢打,必定是个清廉的好官。因此孙诏成在雍正帝的关照下,步步高升,一路做到了三品的两浙盐运使。盐在古代属于战略物资,一直由朝廷掌控。也正因如此,许多官员为了利益,甘愿铤而走险,监守自盗。雍正帝让孙诏成干这份差事,就是想让他整治一下这种陋习。好在孙诏成并没有让雍正帝失望,连史书都赞他「 ”惠政令望,至今不沫!”孙诏成这匹千里马,遇到了雍正帝这位伯乐。 参考史料:《清史稿》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文人离婚的奇葩理由:孟子因妻子坐姿不雅 文人离婚的奇葩理由:孟子因妻子坐姿不雅下一篇: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是不是很可怕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是不是很可怕

文章评论